词条 | 照公禅师塔 |
释义 | 照公禅师塔又名“智照禅师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市区人民公园内,原在旧城西北隅普照寺门前,1964年移至 今址。塔建于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系普照寺住持智照禅师的灵塔,石结构,十三层,高10.5米。塔身逐 层递减,质朴端庄,屹然挺拔,引人入胜。塔旁有照公禅师塔铭石碑。清乾隆刻本济宁直隶州志铭文记载智照生卒事迹,及建塔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于1985年又进行修复。 概况照公禅师塔在济宁市区人民公园土山的北侧,金明昌七年(1196年)其弟子为纪念普照寺主持智照禅师,修建了这座墓塔,并铭文传世至今。照公禅 师塔原位于济宁普照寺内。该寺原位于济宁旧城西北普照寺街(现光明街)北首。据《州志》和《山东通志》记载,该寺为北魏始建,号为“齐梁古刹”,有殿堂200余间。智照禅师塔就位于前院,院北还建有“天主殿”。中院北连“大佛殿”三楹。后院中央建有“八角罗汉殿”,内有大佛亭,后院北部还有“藏经楼”立楹,甚为精制典雅。殿后是客堂院,有假山、亭廊、林木、花卉等,四季花香,景色怡人。普照寺历经战乱和岁月流失,遭到严惩破坏,宋、元、明三代佛像全遭毁坏。至20年代,仅存“藏经楼”内明代铜铸鎏金“千手观音”立像(俗称“丈二金身”)。该像高约5米,甚为珍贵,后又残遭日军战火焚烧熔化。解放后,寺院残存部分改建为看守所。现为济宁警校所在地。现立于人民公园内的智照禅师为八角形密檐式石塔。整座石塔通高10.5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该塔早年倾倒,仅存塔石十余块。1985年,济宁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修复,并迁立于人民公园土山上。现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普照寺仅存的文物。 历史记载照公禅师塔原来所在地“普照寺”,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 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普照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 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 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 建国后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一进山门面阔3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僧法海于元贞年间(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况。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银杏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1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后院。后院有著名的 “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上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则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名“五音石”。中轴线之东,有禅院和石堂院;之西为菊林院,山房门额悬“菊林旧隐”横匾,院内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今寺东南尚有其墓塔遗址。普照寺为岱阳唯一的四方丛林,明洪武年间济宁府僧纲司设于此。建国后,游人很多,进香者来往不断。 设计结构照公禅师塔通高10.5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双层须弥座,上面有许多小龛,龛内刻有佛礼故事,及山川、流水、松柏、祥云、佛塔、寺庙、神兽、人物等等,栩栩如生。尤其是须弥座上部的笙、箫、 琴、瑟、云板、铜锣、鼓、笛等全行乐器及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吉祥八宝图案精美绝伦,惟妙惟肖,整座石塔造型优美,精工细雕,反映出了宋金时期高超的石雕技艺水平。须弥座之上为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比较高大,塔身施密檐十三层,各檐角出挑。其上覆仰莲座,塔刹设相轮。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门上有匾额,因年代久远,匾额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仍可见“万寿塔”五个字。但其他三面匾额上的字已不能看清。门窗两侧都有木胎金刚力士像和菩萨像,金刚力士体态威武雄浑,菩萨像仪态端庄秀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均已严重风化,有些泥塑都露出了木芯,尽管如此,仍可领略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塔身每层还有佛龛24个,曾经供奉镏金铜佛312尊。塔身四面雕券门,四面设券窗,门窗两边塑金刚神像,塔身八角雕盘旋飞龙。神像神形各异,威武雄浑;飞龙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只是经年的风吹雨浞,现已残蚀不堪。佛塔层层密檐上悬挂着的风钟,与天际边的那抹白云,相应相唤,微风中“叮咚”声声,分明是遥遥的心仪之音。塔下,有一老者,面善目慈,白发苍髯,长须轻飘,怀揣“阿弥佗佛”诵经音乐盒,围绕佛塔缓缓转走,每至佛塔的一面便驻足垂首,双手合十,口颂佛经。 普照寺照公禅师塔原来所在地“普照寺”,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 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普照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一进山门面阔3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僧法海于元贞年间(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况。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银杏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1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后院。后院有著名的 “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上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则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名“五音石”。中轴线之东,有禅院和石堂院;之西为菊林院,山房门额悬“菊林旧隐”横匾,院内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今寺东南尚有其墓塔遗址。普照寺为岱阳唯一的四方丛林,明洪武年间济宁府僧纲司设于此。建国后,游人很多,进香者来往不断。 旅游价值照公禅师塔的四周修建了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等建筑,是照公禅师塔内主要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人来这里旅游。照公禅师塔前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东配殿和北侧厢房内都有文物、史 料展出,天王殿为“佛殿瑰宝展”,意珠心镜殿为“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东配殿及北侧厢房,此外,照公禅师塔内还藏有一些元、明、清时代的唐卡、佛像、匾额等。主要建筑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配殿廊庑、钟鼓楼等。自下而上,依山势而筑。正觉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对称而典雅美观。由此可拾级登上佛塔。西北面有阅古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附近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景物如画,美不胜收。据《大清会典》记载起报警的作用,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燃灯节),塔顶到山下都会燃照公禅师塔灯,并请喇嘛举行法事,祈求国泰民安。在塔前的高台上还建有一座小殿,名善因殿。殿四周嵌砌琉璃砖制小佛455尊,殿中供千手千眼佛,在普照寺东还有两块石碑,分别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建塔诸臣恭纪碑》和雍正十一年(1731年)的《重修白塔碑》,照公禅师塔周围和岛上的其他地方有着许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是金朝时从北宋汴京(开封)的艮岳御花园内运来的。照公禅师塔西的悦心殿是皇帝临时理政之所,殿后的庆霄楼为冬日观景的佳处。整个照公禅师塔所在的普照寺建筑群从山顶的佛塔开始,房屋鳞次栉比,直达岸边的牌坊,再以堆云积翠桥跨过水面,与南面的团城遥相呼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