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炒鲜竹蛏 |
释义 | 主料:蛏子(750克) 辅料:香菇(鲜)(7克) 冬笋(80克) 调料:白砂糖(5克) 白酱油(15克) 味精(2克) 小葱(5克) 大蒜(5克) 香油(10克) 淀粉(蚕豆)(10克) 花生油(30克) 黄酒(20克) 菜谱名称白炒鲜竹蛏 所属菜系闽菜 菜谱功效滋阴调理 补虚养身调理 制作工艺1. 竹蛏用刀顺嘴口割开,去壳取肉,剔去肚、线、膜,每只蛏肉片成相连的两扇;脚裙片荷叶片,去沙洗净; 2. 将处理干净的蛏肉一并放入70℃的热水锅氽至五成熟捞出,放于碗里,用黄酒抓匀腌渍后,滗去杂污酒汁; 3. 冬笋削皮洗净,焯熟,切成2 厘米长、1.3 厘米宽的薄片; 4. 香菇去蒂,洗净,解刀成角片; 5. 葱去根须,洗净,取葱白切马蹄片; 6. 上汤、味精、白糖、白酱油、香油、湿淀粉和匀调成卤汁; 7. 炒锅置旺火上,下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先将蒜末下锅稍煸,再加入黄酒、卤汁、冬笋、香菇煮沸; 8. 再用湿淀粉勾芡,待汁粘时,倒入竹蛏肉片,颠炒几下装盘即成。 工艺提示竹蛏鲜嫩,焯水至五成熟,再下锅调味勾芡,动作迅速,不使老硬。 菜品口感口味:咸鲜味 竹蛏洁白,冬笋嫩黄,香菇黝黑,三色相映,美观大方。蛙肉柔嫩鲜脆,甘滑爽口,热烹即食,风味宜人。 食谱营养蛏子: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蛏肉味甘、咸,性寒,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香菇(鲜):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香菇中有一种一般蔬菜缺乏的麦淄醇,它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香菇食疗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减肥效果。香菇中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冬笋: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儿童、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 食谱相克冬笋:冬笋忌与羊肝同食。 历史文化1. 竹蛏,属海产软体动物,产于福建连江、长乐、福清等地沿海浅滩,同蛎、蛤、蚶被合称为我国四大经济贝类,但竹蛏又是蛏类上乘之品,尤为珍贵。它的特征是壳薄且长,带黄褐色,合抱犹如竹筒,《闽中百一录》早有“似蛏而圆如竹……,长者五六寸,……大者如蔗”的记载; 2. “白炒鲜竹蛏”是福州名菜。 健康提示 蛏肉丰腴脆嫩,鲜美清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磷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 营养成分·热量 (782.44千卡) ·蛋白质 (60.50克) ·脂肪 (42.34克) ·碳水化合物 (38.30克) ·膳食纤维 (1.08克) ·维生素A (460.15微克) ·胡萝卜素 (107.50微克) ·硫胺素 (0.24毫克) ·核黄素 (1.01毫克) ·尼克酸 (10.03毫克) ·维生素C (2.27毫克) ·维生素E (23.97毫克) ·钙 (1049.99毫克) ·磷 (953.74毫克) ·钠 (2351.64毫克) ·镁 (293.61毫克) ·铁 (255.01毫克) ·锌 (15.64毫克) ·硒 (414.35微克) ·铜 (2.95毫克) ·锰 (14.94毫克) ·钾 (1131.03毫克) ·维生素B6 (0.08毫克) ·泛酸 (0.04毫克) ·叶酸 (4.60微克) ·胆固醇 (982.50毫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