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元僖 |
释义 | 许王赵元僖(966 - 992),初名赵德明,初改名赵元祐,后改名赵元僖。宋太宗次子。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广平郡王。次年,进封陈王,改名元佑。雍熙时,任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病卒,赠皇太子,谥恭孝,性沉默寡言,为开封尹五年,政事无失。 人物性格恭孝太子赵元僖,性情仁慈孝顺,外貌雄伟刚毅,平时很少说话,政事上没有失误的地方。 相关事件淳化三年(992)十一月上早朝的时候坐在大殿中,忽然觉得身体不适,于是立即回府,皇帝赵光义马上前往探视,而赵元僖的病情已经突然加重,赵光义呼叫他的名字,还能勉强回话,不久之后去世,死时二十七岁。赵光义悲痛哭泣,追赠太子,谥号“恭孝”。 皇帝赵光义对他尤其喜爱,赵元僖去世后,赵光义对他怀念不已,有时候甚至悲伤哭泣到天亮,写下《思亡子诗》给近臣观看。没有多久,有人报告说赵元僖被他宠爱的老婆张夫人所迷惑,任意捶打仆人或小老婆,甚至有人因此死亡,而赵元僖却不能醒悟;为张夫人在都城(汴京—河南省开封市)西佛寺招魂安葬张夫人的父母,超越自己的身份。又有人说赵元僖是因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才发的病因,以及赵元僖在自己王宫中的隐秘事情。赵光义大怒,下令绞死张夫人,逮捕赵元僖左右的亲信关进监狱,命王继恩审问,全部处以杖刑之后免职。挖掘并烧毁张夫人父母的坟墓,张夫人的亲属全部流放远方。11月25日,北宋王朝下诏取消对赵元僖太子的追册仪式,只以一品官的礼仪安葬。 史籍记载昭成太子赵元僖,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与兄卫王赵德崇同日受封。八年,进封陈王,改名赵元佑。诏自今宰相班宜在亲王上,宰相宋琪、李昉清遵旧制,不允。宋琪等恳请久之,上早“宰相之任,实总百揆,与群司礼绝;藩邸之设,止奉朝请而已。元佐等尚幼,欲其知谦损之道,卿等无固让也。”雍熙二年,赵元佐被疾,以赵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上为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女为夫人,因渭宰相曰:“朕尝语诸子,今姻偶皆将相大臣之家,六礼具备,得不自重乎?”淳化元年,宰相吕蒙正复上言,乞班诸王下,诏不允。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入朝,方坐殿庐中,觉体中不佳,径归府。车驾遽临视,疾已亟,上呼之犹能应,少顷遂薨。上哭之恸,废朝五日,赠皇太子,谥恭孝。赵元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及薨,上追念不已,悲泣达旦不寐,作《思亡子诗》示近臣。未几,人有言元僖为嬖张氏妾所惑,张颇专恣,捶婢仆有至死者,而赵元僖不知。张又于都城西佛寺招魂葬其父母,僣差逾制。上怒,遣昭宣使王继恩验问,张缢死。左右亲吏悉决杖停免,毁张氏父母冢墓,亲属皆配流。开封府判官、右谏议大夫吕端,推官、职方员外郎陈载,并坐裨赞有失,端黜为卫尉少卿,载为殿中侍御史。许王府谘议、工部郎中赵令图,侍讲、库部员外郎阎象,并坐辅道无状,削两任免。诏停册礼,以一品卤簿葬。真宗即位,始诏中外称太子之号焉。乾兴初,改谥。无子,仁宗时,诏以赵允成子赵宗保出后昭成太子为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