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文学 |
释义 | 曲艺简介坠子名家赵文学 作者: 张起云 凡是从上个世纪四十至九十年代走过来的睢县人,提起坠子艺人赵文学,无不喷啧称道。平民百姓不知县长姓什名谁,不足为奇。而不知赵文学者,实在为数不多。这不只是因为他的演技高超,更重要的是他的艺德高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愧为卓越的民间艺术家。 我与赵文学的交往,是从1964年春天开始的。当时戏曲界提倡说新唱新,传统戏全部禁演。为了解决曲艺演出急需的问题,文化馆就抽调我编写新曲目。 当时我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业余作者,对河南坠子这种艺术形式相当陌生,写出的唱词过于文雅,艺人难学,听众难懂。于是文化馆领导就安排我与赵文学合作。他出点子,我执笔,写出的节目由他首演之后,得到有关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从此,我们两个就成了情同手足的忘年之交。后来,我之所以能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曲艺作品,成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均得益于赵文学的引导。三十多年的交往,友情甚笃。在他逝世十周年来临之际,沉痛命笔,作为对挚友的深切怀念吧! 赵文学,艺名赵至军,男,汉族,睢县涧岗乡赵庄村人。1923年(农历癸亥十一月二十三日)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自学小段唱门讨饭。14岁拜名老艺人徐振东为师。 徐振东,艺名徐明亮,绰号徐大嘴,涧岗乡陈小楼村人。青壮年时代,常年行艺于开封、郑州、洛阳等地,主攻西路坠子,在河南小有名气。晚年因下肢瘫痪而返回故乡,见赵文学小小年纪唱门乞讨,嗓音又好,岁那年收其为关门弟子。赵文学自幼勤奋好学,经常用独轮小车推着师父走村串巷,行艺于乡间。不料三年学徒未满,师父竟撒手西去。赵文学落得匹马单枪,四处流浪。 倔强性格赵文学生性倔强,认准一条道,一个劲走到黑。不论干啥事,要干就干成,干好。师父虽然去世了,但他并不灰心。在逃荒要饭中,继续访友学艺。18岁开始自立门户,单独扎场。然而,他会唱的都是些小段,苦于没有大书,肚里没“货”,光凭腔好是不行的。这时他流落到砀山,买来《天宝图》一书让人读给他听,根据原书情节改编为坠子,可演30场。又受民间故事《王小打柴》的启发,创作了长篇大书《璧月图》,可演15场。他未上过一天学,一个大字不识,全靠死记硬背,硬往脑海里装。通过反复演出,逐步改进完善,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在这段时间里,他吸收了东路坠子的唱法,使他的演技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42年到开封演出。长期的演艺生活,使他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他特意聘请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作自己的文化教员。每天演出之余,就让教员给他读书,一面听情节,一面学认字。两年苦功下来,自己便能看书写字了。虽然有很多拦路虎,但他随时不耻下问,总比让人一字一句教着强得多。有了这么一点微薄的文化功底,他便用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文字,加工整理了长篇大书《响马传》,大约能唱100场。 学习曲艺1948年,豫东战役结束后,赵文学由开封返回睢县,把崭新的艺术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1950年冬,参加了商丘地区曲艺培训班,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到曲艺演员是人民的宣传员,唱戏也是为社会服务。在学习班当中,还学习了几个现代曲艺段子,使他耳目一新。学习一个星期结业后,回睢县积极活动,走访艺人。于1951年7月,发起成立了睢县曲艺工会,并被推选为工会主席。年底参加地区曲艺会演,荣获一等奖。 1952年12月,参加省曲艺学习班,时间半月。接着回地区举办曲艺学习班.,传达省学习班精神,禁演不健康的曲目。1953年春,睢县曲艺队成立,赵文学当选为队长。此时正值年富力强,他根据上级的“曲改”精神,在传统大书《呼延庆打擂》的基础上,参阅小说《双鞭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1955年加工改编成《金鞭记》 (又;名《呼延庆》)。此书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出奇制胜,惊心动魄,深受群众欢迎,同行争相学习。可连演30余场。堪称赵文学的代表作。其中《呼延庆找父》一段曾于1988年由商丘音像公司录制发行四合磁带。 1963年提倡说新唱新以后,赵文学率先演唱现代曲目。但是,没有长篇大书,仅从报刊或上级文化部门印发的材料上学些小段,是不能满足听众要求的。1964年我们两个就合作改编长篇小说《烈火金刚》。赵文学勤奋好学,以前自己花钱雇人,现在领导安排有文化的人与他合作,这是赵文学求之不得的事。因而,每天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按年龄,赵文学比我年长17岁,可他总是喊我“老师”。其实我们两个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文化上,他向我学;艺术上,我向他学。在改编过程中,我俩首先讨论提纲。他根据坠子的艺术特点,保持原作的事件和主要情节不变,往往在某些情节和细节上提出他的改编意见。方案定了之后,我连天加夜拉草稿。在通稿的时候,他从来不让我念给他听。而是,他自己拿着本子看,遇到不认识的字随即就问。遇到不符合坠子艺术要求的句子,他就点着纸烟,皱着眉头猛抽两口,而后说: “这一句就这改......”他所改出的语言,往往是朴实的、形象的、风趣的、幽默的,对我后来的曲艺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改变剧本继《烈火金刚》之后,赵文学又独自改编了《儿女风尘记》。文化大革命后,又把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改编为坠子。 十年动乱之后,传统曲目逐渐解冻,恢复上演。赵文学此时又根据《月唐传》整理了《李白赴考》一段,可演三场。此书吟诗极多,文学性很强,但又不失通俗性和趣味性。在多年的行艺奔波中,赵文学积劳成疾。1974年10月,右脚因患脉管炎而截肢。1976年退休后,仍然坚持坐着手摇三轮车下乡演出。逢年过节还常到街头义演。可以说睢县的每个村镇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每个街巷都曾回荡他的声音。1985年元月,睢县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赵文学当选为名誉理事长。1987年3月,被吸收为商丘地区曲协会员。 赵文学的唱腔高亢宏亮,吐字清晰,我从来没见过他哑嗓子。演出时,说唱与表演同步进行。比如说到二人对打,口中说着各自的架式,学着兵刃的声响,拳打、脚踢一齐并用。赵文学在演说中还常常使用口技,比如模仿骏马奔驰,嘶鸣,惟妙惟肖,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在他的唱词中,善用比喻和夸张。比如形容马快:“后蹄子还在南京地,前蹄扒住了北京城。”群众有句歇后语:“赵文学的马一一转眼千里。”说到可笑处,让人前仰后合。唱到悲哀时,使人涕泪双流。往往到煞书时,鼓掌声、吆喝声响成一片。在听众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饶上一段,甚至饶两回、三回。有时夜场唱到鸡叫五更,听众还不忍离去。赵文学则以群众满意为止。因此,老百姓常说:“赵文学的坠子是腿上绑大锣一一走到哪响到哪。” 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他根据西路坠子的唱法创造了“大口”,吸收东路坠子的唱法创造了“小口”,借鉴豫剧的飞板、紧二八等板式创造了“大武板”、 “小武板”,并将“寒韵”贯穿其中。改革后的河南坠子唱腔,适应地域更加广阔,深受群众欢迎,曾多次参加地区汇演并获奖。赵文学的唱腔和调式深得同行艺人的赞赏,睢县和周边市、县的坠子演员普遍效仿,在西路坠子和东路坠子之间独树一帜。 逝世1996年6月,在他患白血病住院期间,我去医院探望时,他依然不忘自己的学习和事业,谦恭地向我询问三皇五帝的姓名和业绩。并说:“我觉得我的病不要紧,过几天出了院,掂起我的小板还管唱。”谁也料不到7月12日7时,他竟然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十年了,朋友,十年不见了,而你的音容笑貌却常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你还是那样谦逊、坚毅,你那刻苦攻关的精神永世长存,你那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将被一代有一代的睢县人民所传颂。 教育简介姓名 赵文学 毕业院校 吉大外语系 专业 英语 最终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 理事 中国加拿大研究会 理事 吉林省外语学会 秘书长 教学情况主讲课程 研究生 1.社会语言学 2.跨文化交际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美国文化 相关研究方向:,英国文化,加拿大文化 代表性学术观点1. 语言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多呈静态分布,后者多体现为动态形式,二者共同构成语言的本质特征,缺一不可。人们只有把语言的双重属性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时才能掌握其实质。 2. 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差异通常反映的是民族文化个性,它们往往构 成了一个民族文化上的独特性。一个民族文化上的独特性一般形成其他民族在相同领域内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亦有所体现,如语义空缺,词项空缺等。 3.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总体上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经验和知识的总和。正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多样性丰富和扩充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经验和知识,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接近其客观实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效应。它减少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填补了空白,有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与此同时,它也冲击了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严重地削弱了人类文化内部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在当今世界,这种交流在实质上并非总是双向平等的。强势文化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等作后盾,正在席卷和占领弱势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固有领地,造成许多弱势文化逐渐消亡,从而使得人类文化日益走上单调和单一的趋势。 主要学术著作、论文1. 跨文化交际与言谈规则 论文 2.Reflections on English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chievements, Issues and Prospect 论文 3. 论跨文化交际研究 论文 4.漫谈英汉失业委婉语 论文 5.文化差异与语义词项空缺 论文 6.“死亡”委婉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论文 7. 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8.英汉对应词联想意义跨文化对比与分析论文 9.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的局限性 论文 10.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与分析论文 11.交际语体与英语教学大纲 论文 12.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之关系论文 13.英美重要词典评价 论文 14.英语报刊新闻报道标题文体浅析 论文 15.加拿大与美国独立道路差异及原因 论文 16.论英语成对词 论文 17.战后50年外国语言文学回顾与展望(下)论文集 科研项目1.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2. 阅读跨文化对比研究 政治1949年9月生,男,汉族,陕西陇县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 历任陇县商业局副局长、县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副主任,天成公社副主任,火烧寨公社、东南乡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农业局局长;岐山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现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省十次党代会代表。 赵文学烈士云南省景东县人,35105部队43分队副班长,中共党员,21岁,1982年1月入伍,1984年4月30日在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三等功。 云南西畴南疆烈士陵园烈士。 西畴南疆烈士陵园简介位于西畴县城东郊花果山,1984年建,占地15亩。内有烈士纪念亭,亭上有薄一波1985年11月1日题字“为保卫祖国南疆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邓小平1985年10月题字“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宋任穷1985年11月题字“南疆烈士浩气长存”徐向前“为祖国而战的英雄们功勋永存!。烈士塔矗立于高山之巅,高16.3米,塔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身两侧引刻毛泽东题词朱德题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