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皖江
释义

烈士简介

赵皖江(1880-1931),原名赵先俊,字明雄,号皖江,安徽省濉溪县古饶集(今属淮北市濉溪县四铺乡)小平楼村人。20 岁著有《葩经节略》。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他抱着“非奋武不足以图存”的宿愿,考入陕西陆军测绘学堂。民国4 年(1915 年)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开始为推翻清王朝而奋斗。民国13年(1924年),在北京经李大钊和同乡吴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英雄事迹

赵皖江自幼善思好学。1900 年庚子赔款后,赵皖江深感“非奋武不足以图存”。由宿县正谊中学毕业后,即投身陕西陆军测绘学堂,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从事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活动。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时,赵皖江率领陕西陆军学堂的学生响应起事,秦陇光复后,晋升为秦军西路总司令,为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立下了重要战功。

民国元年(1912 年)清帝逊位,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在北京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联合专政的北洋军阀政府。甘肃都督黄钺,四川都督尹昌衡、国会议员赵士钰、焦易堂、刘治洲等推举赵皖江入北洋军阀政府陆军中,上将将军府任职。因他与袁世凯道不同志不合而不愿为谋,毅然拒绝将军职不就。

民国2年8月出任冯玉祥为团长的北京警卫一团二营营长。同年孙中山兴师讨伐袁世凯,发动“第二次革命”。赵皖江与秦陇将领和冯玉祥一起参加了讨袁活动。

民国4 年12 月,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赵皖江襄佐于右任在在山西起兵响应。后任陕西华县县长。

民国6 年7 月,张勋复辟帝制,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号召维护约法,反对复辟帝制。赵皖江携蔡子屏、梅佛航潜赴内蒙,策动和帮助卢耀辰宣布内蒙独立,反对帝制。后于右任接受孙中山之命,组建靖国军。于右任联合赵皖江、张销等人在陕西建立起西北靖国军。

民国11 年,靖国军解体,赵皖江回乡。

民国13 年10 月23 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赵皖江闻讯与蔡子屏北上,就任国民第三军第三旅副官长。不久,调任总参议,并协助冯玉祥创办军官学校。是年,赵皖江经李大钊和吴可(安徽宿县人,民国16 年10 月在北京就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1 月,冯玉祥通电下野,赵皖江等人转入方振武任军长的国民第五军,仍任总参议。9 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在五原誓师,第五军积极响应北伐。民国16 年,国民第五军由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央直属第九方面军,赵皖江任政治部部长。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以赵皖江为首的第九方面军中的中共党员,准备策动驻在河南的以亚农部为主的第九方面军举行起义。为此,赵皖江亲赴武汉向中共中央请示,因陈独秀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未得到批准。蒋介石、汪精卫合流后,在“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动口号下,大规模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赵皖江被迫离开第九方面军,与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等一道去了苏联。

民国17 年8 月,赵皖江回国,因中共中央转入地下,与中共党组织未能接上关系,在宁沪寻找党组织亦没有结果,只好返回家乡,他通过老部下中共烈山煤矿特支书记梁文焕,与中共宿县县委接上关系,任平楼党小组组长。参加领导古饶与烈山煤矿的革命活动,先后任中共烈山煤矿特支组织委员,古饶区委宣传委员,中共宿县县委委员和烈山特支书记。

民国18 年9 月,因安徽省政府主席方振武反对编遣,在南京被蒋介石扣押。方振武的部将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五师师长鲍刚和整编第一三三旅旅长余亚农在芜湖和安庆举行兵变,要求释放方振武。赵皖江闻讯后,立即给余亚农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专人递交,要求余亚农率一三三旅辙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此,中共宿县县委还给江苏省委写了专门报告,要求转告中央,请求进一步指示。余亚农接信后,率部撤往五祖山,准备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会合。10 月,蒋介石调集第六、十、十六三个师的兵力围攻余亚农部,一三三旅被打散,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会合的计划未能实现。

民国19 年3 月26 日,中共烈山煤矿特支书记梁文焕遭暗杀牺牲,赵皖江主持追悼大会,并亲笔敬题挽联和祭文。事后,赵皖江接任中共烈山煤矿特支书记,领导工人继续开展工运,查明并处死了杀害梁文焕的凶手。7 月,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李硕勋组织和领导的百善、叶刘湖武装暴动相继失败,决定组织新的武装暴动。李硕勋召集烈山煤矿特支、古饶和濉溪区行动委员会开会,决定联合举行武装暴动。赵皖江率由烈山煤矿工人组成的红铁军,参加了孤山的武装暴动。奋战十余日,终因敌众我寡失败,赵皖江被国民党地方政府下令通缉。

民国19 年冬,赵皖江因组织暴动未成遭通缉而离开烈山去上海,中共中央派赵皖江到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部工作。当时杨虎城任国民政府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和潼关行营主任,委任赵皖江为高级参议。

民国20 年8 月,又被委任为潼关行营驻兰州代表。此时,反蒋失败的冯玉祥正利用甘肃的旧部策动事变,反对蒋介石。8 月25 日,自称甘肃省保安司令的雷中田和国民党中央视察员马文车发动事变,扣禁了蒋介石新任命的甘肃省主席马鸿宾。赵皖江积极参与了“雷马事变”的策动工作。事变后,成立甘肃省临时省政府,赵皖江为省政府委员,并代理印花税局局长。杨虎城得悉后,电令撤销赵皖江职务,继派杜斌丞为驻兰州代表,但赵皖江并没有停止活动。不久,临时省政府发生矛盾。暂编第四师师长兼兰州城防司令高振邦与马鸿宾有交情,主张释放马鸿宾,赵皖江坚决反对。在金融问题上,赵皖江提出纸币折价的方案,高振邦因新领纸币30 万元的军饷,极力反对。同时,赵皖江支援苏区的事情暴露,高振邦设计谋害赵皖江。

烈士牺牲

民国20 年10 月22 日,赵皖江被刺杀身亡,终年51 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