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树屏 |
释义 | 生平[清]字翔汉,别号墨琴老人,山东曹县监生。工书、画。 《山东通志》 赵树屏 清乾隆年间人,字翔汉,别号墨琴老人,清代画家,监生出身,原籍曹县,后迁单县。 赵树屏多才多艺。由于屡试不第,遂长期隐居田园,本人有田产,轻金如土,好仗义疏财,事亲至孝,慷慨助人。晚年守居父母墓旁,研习书画,效法宋代大画家郑所南画技,擅画竹、兰,形神逼真,画意深邃,当时颇负盛名。 1784(清乾隆四十九年)-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单县连遭3年大旱,无数百姓饿死,贪官污吏乘机横行,他悲愤难忍,毅然将单县灾情,作成诗画。《饥民图》是赵树屏在进京前数日于郊野观察到的真实写照;《逃荒图》中骨瘦如柴的饥民三五成群,携儿负女,蹒跚于路;《弃子图》、《卖女图》、《鬻妻图》等画着生离死别的饥民,牵衣顿足,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情景;《相食图》是一乞儿饿死荒野,瘦骨嶙峋的饥民正贪婪地割着尸肉。每幅画上还题有诗句: 诗词弃儿诗 长路饥寒不可当,哀哀何处告穹苍? 忍痛抛下心头肉,两地哭声堪断肠。 相食诗 郊外乞儿尸未寒,脔刀分割任伤残, 可怜死后还解尸,白骨排天不忍看。 鬻妻诗 几年恩爱两鸳鸯,此日离群天一方, 临去牵衣魂欲断,双双血泪满胸膛。 卖女诗 薪桂米珠谁与商?穷黎无计度年荒。 可怜十五及笄女,身价不偿半斗粮。 赵树屏作好《饥民图》后,心情激荡悲愤,不怕路途遥远,背着诗画夜宿晓行,冒死进京。几经周折,才把诗画晋呈给有关权臣,朝廷终于选派山东莱芜知县陈鹏飞兼任单县知县,赈济灾民,挽救众生,单县饥荒得以缓解。 单县地方学宪赐赵树屏“耆龄孺慕”匾额,死后建坊建祠纪念他。著有《墓门诗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