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如泉 |
释义 | 赵如泉(1881~1961),京剧演员。河北保定人。7岁学演京剧。初习老生,后改武生。12岁时作练习演出。后因演出致伤,改为文武老生、红生,并能兼演武净、武丑,艺术上颇受南方著名老生演员潘月樵影响,红生则师承有“活关公”之称的王鸿寿。 个人简介清光绪二十年和二十六年(1894年和1900年)先后两次来沪,在境内戏院演出。光绪二十九年第三次来沪,在玉仙茶园(原址在今湖北路)演出由王鸿寿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12本连台本戏《三门街》,引起轰动,声誉大起。从此,赵如泉驻足上海,长期编演连台本戏。 20世纪30年代以后,演出大量机关布景的连台本戏,有神话,公案、侠义等类.还根据社会新闻,编演时事新戏,博采众长,聘请编剧、导演,特邀文明戏演员加入同台演出,唱腔除皮黄之外,还掺入苏州小调。赵如泉毕生在上海演出,以连台本戏为主,在表演、音乐、布景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在伶界有一定影响。民国 17年以来,曾任上海伶界联合会副会长、会长。为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表演有时离开剧情,所编演的剧目中也夹有不少糟粕。解放后因年老体衰,极少演出。1956年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诞辰: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 逝世:1961年,农历辛丑年 社会贡献其演绎角色大多生动幽默,对当时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