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圈河乡 |
释义 | 赵圈河乡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西部,渤海湾东北部,处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西临双台子河入海口,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122°6′,北纬40°45′。2006年获“辽宁省首批特色旅游乡镇”。境内的红海滩景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简介赵圈河乡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一个下辖乡,全境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芦苇湿地面积20万亩,水稻面积2.9万亩。下辖5个建建村,总人口9220人。 地形气候赵圈河乡属于由辽河冲积和海相沉积形成的平原,位于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沿河口、滩涂向外延伸。域内地貌单一,地势低洼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海拔高程从3m下降至2m。滩涂海拔高程1.5m左右,地面坡降为1/10000-1/30000。土壤结构主要分为盐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气候因受渤海影响,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0.4℃,年平均降雨量646.6mm。该地区风速和风向变化较小,年平均风速为4.4m/s。 交通赵圈河乡距离北京550km,沈阳160km,大连260km。沟海铁路、秦沈高速铁路、京沈高速公路、盘海高速公路、305国道以及连接环渤海六市的滨海公路构成了发达的陆路交通体系。水上交通同样发达,距离盘锦港仅45km,东部的营口港、西侧的锦州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盘锦新港都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型港口。 生态环境赵圈河乡生态资源丰富。这里有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有举世罕见的红海滩和世界最大的芦苇荡。辽阔的芦苇湿地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最佳场所,苇海内栖息着253种鸟类。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鸟类达百余种,震旦鸦雀、斑背大尾莺、等鸟类随处可见。每年在此生息繁衍的丹顶鹤约四五百只,占世界野生丹顶鹤的近1/4,因此赵圈河乡享有“鹤乡”的美名。 经济发展芦苇产业芦苇是赵圈河乡的特产之一,年产量约8万吨,产值5000万元,全乡有800余人从事苇业生产,仅芦苇生产一项就实现人均收入1400元,占全乡人均收入的35%以上。辽阔的天然芦苇荡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淡水资源,尤其是生长于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鲈鱼、梭鱼、鲫鱼、虾虎鱼以及中华绒鳌蟹等,品质优良,口味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颇为走俏。2006年,15万亩苇田“四位一体”绿色渔业养殖区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旅游业赵圈河乡旅游业发达,经济发展态势强劲。2006年被评为“全省首批特色旅游乡镇”,域内的红海滩风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风景区认定。预计到2008年末,全乡生产总值可实现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亿万元,第二产业1亿元,第三产业1.4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2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970元。 每年在途经赵圈河乡生息繁衍的丹顶鹤约四五百只,占世界野生丹顶鹤的近1/4,因此该乡享有“鹤乡”的美名。 由于红海滩风景区地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为保护好丹顶鹤、黑嘴鸥等珍惜鸟类生存繁衍的家园不受破坏,避免惊吓野生动物,在建设过程中,全部采用纯木制材料进行人工作业,禁止机械设备进入保护区。因此,景区建设周期长达3年,而建设成本也比正常施工提高20%,但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却因此而大大增加。其中,历经2时间建成的全长1000米的纯木制九曲栈桥横亘于海滩之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红海滩风景区的“点睛之笔”,游人至此,无不拍手叫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