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目珍 |
释义 | 人物介绍赵目珍,男,笔名北残。80后诗人。山东郓城人。200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攻读文学博士。诗文作品及诗批评等散见于《诗歌月刊》、《诗选刊》、《散文诗》、《星星·理论月刊》、《特区文学》、《西藏文学》、《文学与人生》、《绿风诗刊》、《草原·绿色文学》、《文学自由谈》、《东京文学》、《诗歌月刊·下半月》、《诗选刊·下半月》、《岁月》、《中华辞赋》、《黄河诗报》、《辽河》、《燕赵诗刊》、《诗词》、《大学时代》、《情诗季刊》、《中国风诗刊》、《网络诗人》、《南方日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北京晚报》、《大众阅读报》、《拉萨晚报》、《长江商报》、《珠江商报》、《视听导报》、《语文报·大学人文》、《楚天声屏·编钟之声》、《世界汉诗》、《诗歌杂志》、《新诗大观》、《九月诗刊》、《行吟诗人》等报刊杂志,诗作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导读(1949-2009)》(作家出版社)、《中国当代新诗100家》(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微型诗300首》(湖南人民出版社)、《网络微型诗300首(点评)》(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011优秀网络诗歌精粹》(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2008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国诗歌·散文文集2006》(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华夏出版社)、《微型诗存(第三卷)》(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当代微型诗500首点评》(华夏出版社)、《与一棵树一起进城——握手农民工诗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请让我为你点亮一盏烛光——中国·成都汶川大地震诗歌选》(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诗海淘金——华文微型诗精品500首》(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民间诗人一百家》、《世界汉诗年鉴(2007-2008年卷)》等多种诗选本。入选《80后诗人备忘录》、《山东诗人与山水之间的圣人》名录、《核诗歌》“三十而立:中国80后诗人纪念大展”、《黄河诗报》“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等。华中师范大学《文锋》杂志主编。选编《80后朦胧诗选》(该书入选刘福春编选的《中国新诗著作叙录2008》,《叙录》全文收入赵敏俐主编、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七辑)》)。曾获“第三条道路八年诗歌奖新锐奖”、“酿神杯”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网络爱情诗大赛新星奖”、“中国第二届校园诗歌节优秀奖”等。合著有《老子:民族的大智》(上海古籍出版社)、《国学经典读本·高中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某高校教师。现居武汉。 代表作品《几只鸟》 阳光将树的脑袋刺穿,雪 飘了一夜,盖住它的尸体 几个影子在历史里行走 哽咽一次次卡在喉中 风绕过林子,统一了北方 月光流了一地,冲淡书写的历史 几只鸟饿了,开始找寻食物 爪子,在地上画出古老的文字 《那条河流》 总是在泛滥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留不下自己的子孙 当所有的一切都归于荒芜 它苦苦地哀求一棵大树 不要死去 《船与漂流》 桃花,黄昏的时候,还落在船畔。 寂寞与残红,开在自由的水上。 在清溪的洞口,拔下锚头。 今夜,我要悄悄逃离村庄。 撑一尾长篙,向着自由的方向。 不再打扰任何一种世俗,连心爱的桃红也要放弃。 我要与这木舟,在神秘里尽一次漂流。 看大海,是孤独,还是自由? 《白色稻草》 小时候的春天 捧着碗里香喷喷的地瓜 我含着一股莫名的奢望 奶奶说 快吃吧,小傻瓜 春天都来了 那时候 我看见满山野晒着的地瓜干 那白雪般仿佛的 救命的稻草 我偷偷地走出家门 将它连碗一起埋在了 土地里 后来 我看见满地的白花 遮掩了那曾经空虚的土地 一如旧年的春日 地瓜盛开在我捧起的碗里 以上载《诗选刊》2007年第5期。 《持续抵达》 想念一朵后山的云 或者 与一朵花相逢 我与故乡走散 母亲多么不幸 目光 在迷离的灯光中喊疼 柔弱的神经 让寥廓的夜瘦成无助的山峰 我是一朵流浪的云啊 承担不了这沉重的思念 我要向着我的故乡 持续地抵达 《我应当感谢我的脚步》 我应当感谢我的脚步 就像一片落叶 失了重量 掉入无人之境 在博大中让我感到渺小 可我又是博大的呀 我的母根原与博大相连 并且在它的血肉之中 扎的深邃 《在路上》 阳光的颜色 将一只鸟拖住 风撕破它残缺的巢穴 树把自己突兀的枝柯 交给荒凉 在路上 我的影子让我更寂寞 原载《绿风》诗刊,2008年第5期。 《梅园,另一个奇异的女子》 站在落雪的季节,静静地,听 她的箫声,并不寂寞 白与红,在苞蕾间 月与箫声,同样的颜色 梅园的箫弄,是一个奇异的女子 蜂蝶,在那个春日就已经睡去 亭台,只停留在这个冬天偶尔的声音 这样的夜晚,属于梅花 还有她——轻薄的红唇召唤 香径中,两串泠泠的脚印 她挽起另一个女子的手 把所有的记忆,都留给这个受伤的冬天 我在月下,堆两个雪人 让它们与太阳一起,慢慢融化 原载《阆苑》,2006年冬卷,四川阆中作家协会主办 《把一个女人的名字念到天长地久》 你要我把一个女人的名字 念到天长地久 直到坟墓上开满她 名字一样的花朵 那些花朵,流经日月 流经遥远的海誓山盟 流经一树梨花 一条冰封的河流 然后,从冬天的雪山翻过 你说,你不需要墓碑 不需要花圈,不需要酒酹 你要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竖起,让野山葵竖起 让这山泽,成为你死后 耀眼的一面旗 但却不留任何名姓 原载《南云文学》总第16期。 《渔 父》 是江南,总也躲不开你们的身影。 你们和鱼虾,同样是水畔寄生的宾客。 傲起王侯,不食人间半点烟火。 西塞山。两千年。桃花,染红你 不朽的渔船。白鹭点点,缀着青山。 鳜鱼上钩,兀自也钓一尾清闲。 五百年后。是谁?又忆起华镫雕鞍。 封侯的酒徒,再一次将朝廷灌醉。 你终于,也勘破人生的仕宦。 镜湖的波涛,拍打着遥远。 你八尺的轻舟,三扇低篷,占断了苹洲数里烟川。 历史,总喜欢藏匿烟波。你们,与鱼虾 一起,在风雨里放歌,跟着水痕,慢慢消磨。 如血的残阳,水面又撒满了渔歌。 几片羽毛,背起落日,散入长河。 原载《中国当代新诗100家》,2007年4月,中国文联出版社 《清明祭》 我的断也断不了的蒙蒙的细雨 我的纷至沓来的止不住的泪祭 我的魂牵梦萦的一望无边的思绪 我的迷乱的日夜柳条新的暮旗 我的爬满了田塍烧也烧不尽的荒草 我的十里飘香的被遥指的杏花村的酒肴 我的汹涌而来的目不暇接的坟丘 我的野田荒冢里风雨飘摇的蓬蒿 我的打了千年后消失了的马球 我的插亿万年也插不尽的杨柳 我的秋千荡了来又荡了去的清明啊 我的风筝放了飞又放了收的清明 我的日落狐狸眠冢上的清明 我的采石江头带雨隆的清明 我的风吹旷野纸钱飞的清明 我的月明星稀祭扫多的清明 我的古墓垒垒春草绿的清明 我的槐火光阳春替换的清明 我的烟火满晴川的清明 我的花也落草齐生的清明啊 我啜一坛你柳暗花明的雨露 我绕你亿万年山重水复的眉睫 我画不出你暗香盈袖的烟黛啊 我把不出你杯土含烟的脉搏 我的逼得出生命却逼不出官爵的介子 我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弄巧成拙的龙爷 说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说什么三坟五典九丘八索 我闪烁其辞也川流不息的愁绪啊 我冷冷清清的凄凄惨惨的烟火 我的热了冷冷了热雨打梨花的寒食节 我的看似远去了的忠孝节义的旧中国 原载《文学与人生》2009年第5期。 《华中师大赋》 文/赵目珍 悠悠华夏九州,巍巍武汉三镇。波通两川流水,于此昌武兴文。今之桂子山,昔日昙华林,有百年之学府,乃华中师大云。地处交通,名称师范。南跨龙、陈两湾,下接南湖之水;北抵珞瑜大道,毗邻江南“中关”;东依三国名胜,是唯卓刀古泉。钟天地之灵气,蕴山水之华涓。 尔乃汤汤百年,沧桑几度。传承华中一脉,荟萃十余派流[①]。昔文华书院,肇始清叶;中华私立,溯源民国。暨武昌博文、汉口博学二四来归,岳阳滨湖、长沙雅礼二九盈合,华中大学遂乃蔚然一页。后值干戈,避乱粤川。桑梓复土,时越八年。伊且因时度势,中原南迁;比长量力,华中归官。波澜学府,半百之龄,名与今同,始有奠焉。及至壬辰,功业几大,昙华有限而畎亩不足。于是风云谋略,惊涛案起,选地定址,桂枝、猪头。夙兴夜寐,以启山林;筚路蓝缕,辟地开天。五十年兮,有似反掌。曩昔洪荒,日下林园。伟哉邓公,挥笔乙丑;九十华诞,江公题辞。 早传景教[②],缔结文明。楚骚汉韵,卓然有声。发端西方,兼修儒道;及为中国,不拒洋风。兼蓄并包,中西为用。精神多元,巨细有容。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从间往来,洋洋诸公。沈公祖荣[③],乃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恽君代英,实中华青年才俊革命先行。漆园老人,秉承孤往,取哲学以阐佛;召伯先生,以坚致坚,采音韵以研经。吴雨僧开创“学衡”,人称中国“现代孔子”;李竹年寄身“未名”,奠基现代文学研究。临川游泽丞,名著文学史;南城包渔庄,身负经师魂。无锡潜庐,一代文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山卓民,“三自”爱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石声淮三弄“十三经”,又擅子史;方晓亭信步元明清,还治楚辞。刘连寿、胡亚敏,全国教学名手;张舜徽、钱基博,一代国学宗师。矢志兴学,教育界有“南陈北张”;渊识笃行,学术圈有“北钱南蔡”。 邢福义,语言乃当今泰斗;章开沅,史学开章门一派。新相声开路,夏雨田曲曲关注民生;大黄河起浪,光未然一歌牵动风云。陈启天有偶周张“国教”,余景陶不独倡行“乡村”。王纲举铁肩育志,松贞不老;刘介愚丹心师魂,柏岁长青。应崇福于超声界称雄,张景龄乃药化学菁英。傅懋绩建树少数民族语,李会滨献身马克思主义。杨东莼译界属北斗,首翻摩尔根《古代社会》;桂质廷开拓“地与电”,导引华师大物理先声。研生态,李琮池名扬“昆场”;铸地学,梁希杰身渡扶桑。科学社会主义,高原星星燎火;走向乡土政治,徐勇纵横西东。仁者智者,乐山乐水。丰功伟业,辉哉煌哉! 夫腾蛟起凤,必有非凡风物;俊采毓秀,自当天地钟灵。南湖扬波,冲开水天一脉;桂魄山光,育孕逴然熏风。琼楼栉比,繁花锦绣;飞檐斗拱,佳木葱茏。春入桃李源[④],有似武陵溪:夭花深红,丹霞漫湿人衣;瑶草浅碧,穿花觅路黄鹂。牡丹园中,富贵开遍:菱花湛露,白鹤卧雪;乌花耀辉,赤龙焕彩;姚黄赵粉,帝冠楼台。而或春光乍谢,端夏初奇:空灵山雨,绰约云浮。莺赖啼啭,蝉起喧咄。七月生烟,八月流火。枇杷初黄,点兰园之调;修樟蔽翠,长曲径之荫。笛箫亭边,笛箫声弄;元宝山上,“元宝”龟藏。时渐渐而祝融税,情款款而白帝张。清风起而性浪漫,桂葩吐而芳徜徉;香阶跃动入玉宇,丁丁伐干思吴刚。群菊展兮盆列列,寒泉洒兮柱扬扬;标孤高兮展亮节,冲天曜兮夺轩昂。山高高而月小小;水落落而石堂堂。气旋旋而林峦啸,风飒飒而落叶凉。又若冬令寒来,梅园落雪:挂月之夜,香浸四野;媚阳之日,花开壮烈。于时林角际会,长见禽足;桂山聚居,多所人群:枝间石畔,逡逡啄食之鸟;梅亭脚下,姗姗游赏之宾。真个是:万物偕畅,气象纷纭;四季辗转,叠彩交关。涵日月之光华,融山水之画卷。 今日华师,翰墨翩跹。承时代之际遇,循改革而向前。于国内称声,有与先进;向世界阔步,科研争煊。得失成败,东隅桑榆。推进引出,交互并驱。伟哉华师!春秋鼎盛。壮哉华师!继往开来。除旧布新,大瞻远景,与时俱进,再上台垓。 【注 释】 ①华中师范大学发展史详见《百年校史》(马敏、汪文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1985年(乙丑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华中师范大学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 ②景教,基督教早期来华时的称呼。 ③人物略注:漆园老人,现代哲学大师熊十力晚年的号。召伯,国学大师林之棠的字。吴宓,字雨僧,近现代文学史学衡派的重要人物,鲁迅先生称他为“现代中国孔夫子”。李何林,又名李竹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泽丞,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游国恩的字,江西临川人。渔庄,经学大师包鹭宾的字,江西南城人。钱基博,号潜庐,著名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韦卓民,曾组织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广东中山人。“南陈北张”,20世纪矢志教育的两位著名人物,陈时和张伯苓。“北钱南蔡”,20世纪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学的两位人物,钱钟书和蔡尚思。张舜徽,古典文献学家,著名国学大师。光未然,著名歌词作家张光年的笔名,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等。夏雨田,中国相声界歌颂型新相声的开路人。⋯⋯其他人物从略,相关人物及其事迹详见《桂苑师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④桃李源以及下文中的牡丹园、玉兰园、笛箫亭、梅园等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著名景点。 (原载《中华辞赋》2008年总第4期) 《国酒茅台赋》 赵目珍 人云:元气滋萌,太初开辟。奇山秀川,网罗丘壑之美;福地洞天,绝于神酿所出。某曰:上有天河耿汉,下有赤虺来龙[1]。紫氛贯翼轸,风烟匝地;形势踞西南,酒气如虹。月开宝鉴,影印黔川之府;水匿光华,神迷醍醐之都[2]。既仁且怀,方辞幽籁;因茅成镇,忽见台宫。 嘉仪氏之所造思,于泉为酒;亮兹美之所珍藏,万姓所独[3]。洪荒禹代,濮民已酿成饮[4];风云汉唐,天禄宴洽寰中[5]。况夫茅台泉薮,林霞丰沛,下镇偏隅,上干龙庭。王畿千里,枸酱曾驱车马[6];江海横纵,御贡长驰舳舻[7]。高士临筵,有酎盈樽[8];渔樵自适,肩负葫芦。夜光仙杯,遥叠辰星之彩;捧雪之钟,近承骊宫之珠[9]。翰墨文场,动辄风雅;鸿都宝思[10],藉以飞成。 至如乙卯[11],政属北洋;国家奄有其地,戎阀祸乱春秋。囊逢惊听,百年倏往;向闻异思,万国来服。巴拿马一瓦之碎,得全天宝[12];法兰西四战之捷,轮转交互[13]。德馨甫隆,洲洋兼载;声名鹊起,日月窜伏。而况池苑泽沼,本非潜蛟所困;朴茂器表,岂掩金玉之殊? 窃闻醴泉出涧,在天为露;甘滋入觞,在地为酤[14]。且复珥质所在,行天必健;坤元之处,势地活物。故虽白刃交前,三军之志倍振;丹诚自守,百战之身何孤?永夜不疲,醒日踊跃。风霜歇绝,攘尽长征万里尘沙;饮赏有度,玉成赤水四渡之功。至于干支加于双十,以客承宴;星野垂乎重庆,即口交兵。或揖让宾主,醇醪在手;或低昂列座,精神修束。事极于天,义申于中。为兹所在,大道不迷。加以大义谋勇,临机若电;仁者雄风,应变神如。尚吾康庄之道,去此不远;嗟吾神州乱象,克日必复。 既而强寇横海,国内一清,司仪大举,礼乐滋荣。中南海内,两千年始开国宴饮[15];天安门上,三百载又逢王者兴。于是吾茅台之酒,值万象之更新,从此出天花皓月之地;得百姓之鼓舞,自尔入金声玉振之名。仁辉可被,威德所加。阖域咸彰其采,坤舆叠仰风猷。日内瓦会议,总理曰独赖“两台”[16];美利坚访华,总统云能治百病[17]。谈笑之间,坚冰已破;风流儒雅,健对群伦。千古绝唱[18],建鸿业于外交;首屈酒镇[19],兆中邦之祚运。 盖吾中华,历甲子之数,造新纪于当下;今吾茅台,谋千年之远,集广益于来思。因时通变,响接雷霆之怒;革故鼎新,势托龙云之图。大娄山下,春渚青山悉其方圆;赤水河畔,秋日白露同成大酺[20]。即时鳞羽登歌,烟霞幻色。瑞开九凤,会万方于舜壤;祥洽五云,运筹策于尧封[21]。吞玉露,吟诗赋,共商天下国是;奉绝饮,唱大风,同谋世界和平。 伟哉,吾茅台之酒,非平原之督邮,自有灵光灼照;壮哉,吾国酒茅台,乃青州之从事,何须笔壮词雄[22]?端午重九,配阴阳五行之术数,合于生运;毫粱锦麦,纳科学技术之精昧,允当赋秉。含英咀华,尽东方之极分;流光溢彩,焕今古之高名。飞星堕月,荣光已臻;金杯冠盖,惟待长城! 二零零九年七、八月于武昌桂子山 【注释】 [1] 赤虺,即今之赤水河。清郑珍《茅台村》:“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2] 醍醐,特指美酒。唐白居易《将归一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3] 嘉,赞美。仪氏,即仪狄,相传乃我国发明酿酒术的人。造思,指酒的发明。魏曹植《酒赋》:“嘉仪氏之造思,亮兹美之独珍。” [4] 濮人,早期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据传,他们在远古的大禹时代就已经善于酿酒。 [5] 天禄,美酒的别称。《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寰中,犹言天下。汉唐时代,茅台一带的枸酱酒已经远销海内外。 [6] 《遵义府志》:“枸酱,酒之始也。”汉代,今茅台镇一带已有“枸酱酒”。据《史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帝饮而“甘美之”。 [7] 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晋郭璞《江赋》:“舳舻相属,万里连樯。”唐宋以后,“枸酱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并通过南丝绸之路,开始传播到海外。 [8] 酎,重酿的醇酒。《吕氏春秋·孟夏》:“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9]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周穆王时,夜光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捧雪之钟,据《明史》载,明代有“一捧雪”玉杯,为玉器中之珍品。 [10] 鸿都宝思,此处谓美妙文章。《后汉书·儒林传》:“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藏典策文章。”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动麟阁之雕章,发鸿都之宝思。” [11] 乙卯,即公元一九一五年。 [12]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人对之不屑一顾。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因此夺冠。 [13] 法兰西四战之捷,即茅台酒1985年获法国巴黎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金桂叶奖;1986 年获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牌奖;1992年“汉帝茅台”包装获巴黎“世界之星”国际包装最高金奖;1993年法国波尔多国际酒展53°、43°、38°茅台酒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14] 酤,即酒。《诗经·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15]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中南海怀仁堂会议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 [16]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指茅台酒,另一“台”是指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17]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 [18] 千古绝唱,此处代指茅台。在酿酒史上,茅台酒的酿制技术曾被称作“千古一绝”。 [19] 首屈酒镇,即茅台镇。茅台镇因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20] 酺,国有吉庆,君民上下欢聚饮酒。《史记·秦始皇本纪》:“五月,天下大酺。” [21] 尧封、舜壤,犹言中国。《尚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且习惯上“尧封舜壤”连用。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22]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原载《中华辞赋》2009年总第11期) 词选: 《浪淘沙》 是吾实堪哀,潦倒蠢材。枉读春秋二十载。每把青春作小赋,褪了情怀。 遗恨作尘埃,满目苍苔。试将明日错安排。无情但作有情计,任它愁来。 《蝶恋花》 春风又吹武昌城,吹来吹去总是别离情。新梦无端发旧事,旧梦又向眼前生。 古月台前擢素手,为问伊经年此去何行?从今凄凉无人管,寥落春空怕乘风。 《鹧鸪天》 此前云山两相重,共余归来桂山行。恰处似君能有几?良辰一去如春风。 离匆匆,聚匆匆,一夜阑珊谷雨中。怅恨不逢如意酒,与君对坐到天明。 《望远行》 迷离灯雨去清明,南园镇日无音声。夜阑已是难成寐,丝丝缕缕更层层。 武昌月,巩地风,无限心事乱山中。续续断断春来早,也无消息也无情。 《采桑子》 自尔去后春光好,伊已杳杳。伊已杳杳,断肠往事知多少。 试再将伊和春找,春亦草草。春亦草草,欲问消息风来早。 《菩萨蛮·夜雨寄北》 窗里窗外雨声微,一片残心大梦归。无端惊坐起,酸悲却为谁? 苍天若有意,苍天应泪垂。我欲一问之,愁乱似烟肥。 《蝶恋花·清明》 卷叶浮径老辞颦,黄子漫天,乱眼恼行人。春来清明都是雨,是岁东风摇天沉。 枝上芬芳满地痕,素蝶难依,无语怨青门。钟垂烟光满园色,心怜残香度草阴。 《西江月》 南唐一代词宗,北宋天才丹青。都道末代多昏庸,亡国实非心声。 休叹败身有恨,终老未必英雄。后主失足亦有情,玉树花开后庭。 《清平乐·齐天》 流海竞舸,意破傲来花果。悟彻菩提三更意,兀自九天消磨。 五行山下百年,谁记天宫烈火?可恨如来小儿,尽把青春蹉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