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家庄村
释义
1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行政村

介绍

位于南川河中游,距离县城7.5公里,全村187户,582口人,总土地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亩,村办煤矿1座,职工120人,年产原煤9万顿,上缴利税150万元,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1所,村办服务型卫生所1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个体工商户40户,其中运输户20户,规模养殖户4户,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户户通闭路电视,户户水泥硬化路,安装电话148户,占到总户数的80%,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全面落实,60岁以上老人得到养老金,村投资180万元打深井一眼,改善村民饮水环境,退耕还林260余亩,荒山植树36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农村经济总收入2800万元,人均收入4300元,多次被评为市、县、镇先进集体。

地理位置

2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行政村

赵家庄位于古城镇南 4 公里 ,临夏线西侧,全村 253 人, 200 亩耕地 。该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小麦面积 180 亩,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蔬菜大棚,全村共有 17 个蔬菜大棚,人均收入 4300 元,近年来对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目前该村重点是急需解决水利条件改善,发展大棚蔬菜,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

3 河北邢台市清河县连庄镇行政村

赵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8公里处。有324户,1340人;耕地2984亩,其中水浇2788亩。赵家庄原名曲秦庄,因祖居曲秦二氏而得名。后迁来一家赵姓,有一年赵家给官军捐献48石粮食,被封为“铁帽相公”,因赵家有了势力,便把村名改为赵家庄。

4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青龙镇行政村

该行政村隶属安宁市青龙镇,地处青龙镇西北边,距青龙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安宁市30公里。东邻西山区,南邻青龙镇政府,西邻禄丰县,北邻西山区。辖小庄、邑旧村、赵家庄、立格母、竹箐口、华家箐、大田亩、争箐、棕树园、马鹿塘、关山场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63户,有乡村人口972人,其中农业人口916人,劳动力6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72人。全村国土面积54.89平方公里,海拔1833米,年平均气温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76.6亩,人均耕地1.51亩,林地78859.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76.6亩(其中:田849.5亩,地527.1亩),人均耕地1.51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7885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11.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5.8亩,其中养殖面积48.7亩;其他面积1894.3亩。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公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63户通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有263户通电,有11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4.87%和92.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9户(分别占总数的82.13%和71.86%)。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交通便利,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6辆,拖拉机32辆,摩托车46辆。全村耕有效灌溉面积为763.38亩,有效灌溉率为55.4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9.4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9亩。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8户;无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全村有1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自然村通路灯。无自然村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无砖混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4.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6.61万元,占总收入的27.27%;畜牧业收入184.10万元,占总收入的26.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8头,肉牛67头,肉羊296只);渔业收入4.91万元总收入的0.72%;林业收入20.78万元,占总收入的3.04%;第二、三产业收入162.7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8%;工资性收入98.26万元,占总收入的14.36%。农民人均纯收入333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3.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6人(占劳动力的9.12%),在省内务工53人,到省外务工3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畜产品主要在本市销售。2006年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6.6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7.2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农家乐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该村未建有小学,在校学生169人,距离青龙镇中学3.6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9人,其中小学生103人,中学生66人。全村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业余文娱宣传队等文化设施和群众文化组织。

该行政村由于村委会设在赵家庄而得名,辖区内由汉、彝两个民族组成,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一些民风民俗和服饰一直被保留。辖区内有青龙峡,因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山色秀丽等特点,青龙峡已经发展成为昆明地区重要的旅游景区。

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两级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按,积极组织各自然村和村民,认真开展“四清四化”,村容村貌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2006年,在小庄、竹箐口、赵家庄、立格亩四个自然村投资17.27万元,修复长2950米的进村道路和370米的生活排水沟,解决了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配备能力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村庄建设未合理、科学规划,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公共设施。2、部分农户商品意识、素质不高,小农意识较强,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够深入,调整产业单一,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赵家庄实际出发,围绕“沿川发展”战略和“保护一轴”发展思路,依托青龙峡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1、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的规划建设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完成青龙峡风景区二区开发项目工程。2、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优质葡萄园50亩,优质大棚无公害蔬菜50亩。3、发展养殖优质母猪示范户10户,纯土鸡示范村3村15户

5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海青镇行政村

地理位置

赵家庄村位于海青镇驻地南9公里处,村南紧靠日照市两城镇,西与五莲接壤,北与胶南接界,地处三县(市)交界。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村名由来

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氏先祖、赵龙、赵虎、赵某兄弟三人由江苏省海州荡芦村迁至山东省胶南县,赵氏先祖又从官庄店搬出,立为赵家大村,后来子孙繁衍而立赵家庄村。

人口耕地

赵家庄村村域东西0.12公里,南北0.15公里,面积0.18平方公里,其中全村耕地面积391.4亩。有68户,人口232人,除赵姓居民外,尚有宋姓、陈姓等少数居民。

经济概况

赵家庄村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居民生活条件十分简陋,经济状况低下,解放后该村居民又以手工业、果园为主,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后,全村居民大多数以高温棚常年栽培西红柿为主,西红柿以以色列品种为主,甘甜爽口,销往各个大中城市,受到城市居民好评。2005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4元。

文明建设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得到迅速发展,村中低保户、困难户享受不同程度帮扶,赵家庄村先后有近20名学生考入大学,有1人为副局级干部,3人成为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该村独生子女户由村集体统一缴纳备用保险金,村中道路全部安装路灯,亮化达到标准。另外对于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每考上一所重点学院奖励500元。现在该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居民经济状况一年上一个台阶,邻里和谐,出现一片好的景象。

6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云山镇行政村

村名由来

由赵氏两兄弟在次居住,逐渐扩大村庄后,以其姓氏起名所得。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铁岭庄;西靠宋格庄;南与河北接壤;北与山旺接界。全村耕地83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亩。全村91户,总人口276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有丰富的林业优势,现有林果350多亩,年产水果420多吨。

(2)固定资产40万元;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22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8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36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9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2万元。

(3)优势产业:大樱桃

社会事业

2005年10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60部;有线电视用户89户;村内有汽车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8%。

7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坟镇行政村

村名由来

因其村民大部分姓氏为赵故名赵家庄村明朝洪武年间,赵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入,繁衍为大户,更名为赵家庄村,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临朐县志》称名至今。一九四八年后归益都县。

地理位置

赵家庄村位于王坟镇最北端,北临夏庄,南邻张家庄村,西邻北镇头村,其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四面环山,仅在南边有一出口,并有三条小河再此处汇合,向南延伸并流入黑虎山水库。北边为山,为方便山谷内村民交通方便在十几年前在北山修一条石虎隧道,长约200米,方便村民进城。由于其地势比较高,夏天泉水流出,冬天干旱少雨,村民喝水较为困难,现如今大多数人家都已修建饮水池,解决了长久以来的饮水困难问题。

经济状况

由于四面环山赵家庄村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少,但是有丰富的林业优势,以其山楂和柿子尤为出名。由于土地面积较少,村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除此之外也有人从事根艺、木工、养鸡为生。村中基本实现家家手机、户户电话。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5%。

境内风景

村内有摸天顶,大崮,二崮,小崮嘴和马鞍山等山峰,其中摸天顶还有一段美丽传说,另有铃铛石溜,雪谷溜, 黄黍谷溜,南谷,北谷,稍圈,簸箕掌等山谷,其中南谷为村内最深谷,谷内植物繁茂,有梯田数百亩。南谷最深处有大集体时代遗留的梨树数十棵,每年结果甚多,村民甚是喜爱,但是邻近村庄为发展盆景大肆盗采杜梨跟梨树使得梨树惨遭破坏。

境内植物

村内山中有金雀花,连翘,迎春,黄杨,白蜡树,野生丁香,百年何首乌,大雀梅等花树种 ,另有柴胡、桔梗、地黄、苦参、丹参、菟丝子、黄芩、黄风、连翘、松子、酸枣核等药材。乔木以杨树、楸树、槐树、梧桐和松树为主,松树遍布山头。

旅游景点

在小崮嘴底有一洞名为“仙人洞",洞深数十米,洞内漆黑,动的最深处为一深井坑,据传里面有毒蛇。洞顶多蝙蝠 ,洞口不大可容一人进出。有小龙湾、大龙湾、阳沟泉三大泉眼,每年夏天三泉齐开,汇入村河。摸天顶、大崮、二崮、马鞍山均有形有势是上好旅游资源。离玲珑山仅数百米,大崮跟清风寨相连,旅游优势明显。

8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行政村

赵家庄村位于宝鸡市南郊城乡结合部,地形属渭河二级阶地,以川塬为主。全村3个村民小组,229户,884口人,耕地面积1205亩,其中果园面积1150亩,1996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村上在原果树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赵家庄果树协会。协会现有会员170名。协会通过开展各项工作,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市场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巨大作用。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其中果品单项纯收入2000余元,占总收入的85%。

2004年在上级专业部门的支持下,又投资20万元对400多亩平地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目前,全村果园均能实现有效节水灌溉。1996—1999年3年间,协会通过购进苗木、采取接穗等方法在全村栽植桃树3万余株,面积1050亩,逐步形成了规模。其中栽植优质品种仓方早牛500亩、川中岛300多亩。从1999年开始,果树协会每年从山东、北京、河北、杨凌等地组织引进富岛梦富士、甘红1号、极早匀超越一号等名优品种供会员选择栽植。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果树协会积极联系,同时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2004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七是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于’—“红福仙”牌商标,通过树立品牌使果品的销售更具市场竞争力。

9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南羊镇行政村

赵家庄村隶属于南羊镇花园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南羊镇西北边,距离花园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政府2.5 公里,国土面积有0.93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6.8℃,年降水量683毫米,适宜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65亩,其中人均耕地0.75亩;有林地7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6户,有乡村人口216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人,劳动力1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7.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0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月望乡赵家庄村

村情概况

赵家庄村隶属于月望乡深沟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北边,距离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乡政府14.00公里。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海拔2,090.00米,年平均气温13.80 ℃,年降水量98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包谷、洋芋、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365.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1亩;有林地3,921.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0户,有乡村人口450人,其中农业人口450人,劳动力2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30.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47.17 %;畜牧业收入49.00万元,占总收入的 46.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0头,肉牛2头,肉羊65头)林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89%;第二、三产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 2.83%;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89%。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人(占劳动力的 2 %),在省内务工9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30户通自来水,有14户饮用井水。有13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 %和 53.8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 23.08%和 15.3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4.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 10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4.00亩,有效灌溉率为 17.5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4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33.0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深沟鸡养殖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深沟鸡养殖、万寿菊种植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30户,共乡村人口450人,其中男性230人,女性220人。其中农业人口450人,劳动力245人。该村居住人口全部是苗族。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人,占人口总数的2.67%(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64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100%;享受低保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20户,占农户总数的 92.31%。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深沟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月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14.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1 人,其中小学生75人,中学生26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65.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无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财务、农民负担、涉农政策等。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道路交通不便,村庄道路没有硬化,群众出行困难;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的收入来源广泛而又脆弱 。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庄道路,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巩固烤烟和万寿菊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深沟鸡养殖业。

11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赵家庄村

繁峙县繁城镇赵家庄村地处县城东北部约8公里处,全村现有330户,1160人3800亩耕地。历史以来就是个靠传统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村。200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5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围绕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生产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背山面川、“小气候”独特和发展鲜果产业的自然条件与传统优势,大力发展鲜果经济林,不仅使以白水大杏和红富士苹果为主的鲜果产业速度发展到1800多亩,而且仅鲜果林这一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逐渐夯实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近几年,赵庄村靠鲜果产业的崛起,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新居鳞次幯比,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文明新风渐趋浓厚。第一,先后投入160多万元,打井配套3眼,发展灌溉面积600多亩,改善中低产田1000亩;第二,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农民新建住宅40余户;第三,先后投入50多万元,新建村级诊疗所一所,文化舞台一个;第四,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创办果树专业合作社2个,果树研究科普协会3个,文化技术培训教舍5间,举办白水大杏文化节6届,评选科技带头人30多名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