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存献 |
释义 | 赵存献 1938年生,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汤庙村人,是一位普通农民。他虽过古稀之年,却始终富有爱国拥军的情怀,先后有2000余户烈军属在他的帮助下走上了富裕之路,100多名退伍军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园艺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系列全国之最。 1988年,靠承包果园勤劳致富的他,念念不忘国防建设,毅然拿出4万元献给国家,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家庭国防建设基金;当国防部收到这笔款时,群工部回信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捐款还是第一次。”1990年5月的一天,赵存献又将全家人节衣缩食攒下的1万元捐给村委会,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村级“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和代耕基金”,让本村籍战士更加安心戍边卫国。1990年12月30日,赵存献从“新闻联播”上看到丹东市修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消息后,第二天,就将计划用于春节消费的2674元钱全部汇往纪念馆指挥部。1993年10月,赵存献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被特邀出席纪念馆开馆典礼,受到了中央领导胡锦涛、迟浩田的亲切接见。1991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政府关于中国人权中“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的论述后,以一个农民的强烈责任感,第一个出资印刷了2300册《中国人权状况》小册子,赠送给入伍新兵,展示了一位中国农民的博大胸怀和爱国意识。 作为全国八届、九届人大代表的他,履职期间,将为群众解难题、为群众鼓与呼视为己任,先后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办案69起,利用开人代会的机会,递交反映社情民意的议案21件,被当地群众誉为“赵青天”。自1992年以来,他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