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掌柜 |
释义 | 也称掌柜的,主要用法是 称呼店主或经理。 解释称呼店主或经理的名词。 古代店主的俗称 简介zhǎngguì 亦称“掌柜的”。 古代对一个商店店长的称呼,也有的对老板称之为掌柜的 基本解释1.称店主或经理。《老残游记》第六回:“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们掌柜的自然应该替他收尸去的。”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他原想在寿日来的人不过是铺户中的掌柜与先生们。”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这些个地方没有一个掌柜的我不熟。” 2.指店员,营业员。 赵树理 《小经理》:“第二是小村子的小合作社只有一个经理和一个掌柜。” 3.称地主。 阮章竞 《漳河水》诗:“羊儿长膘快,掌柜笑,笑呵呵。” 4.称别人的丈夫。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 白大嫂子 ,记不记挂你家掌柜的呀?” 柳勉之 《张家畔的妇女轮校》:“写个条条,也能帮你掌柜成个事。” 5.白莲教起义军中首领的称呼。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其老教 樊人杰 、 戴仕杰 为掌柜。” 6.对男子的泛称。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别忙,掌柜的!咱们来干他一家伙!--瞧着罢!要是他俩不肯干--我一个人也得干!来!” 7.在淘宝上开店铺卖东西的人. 8.对男子的泛称。 地名掌柜窑村是朔州市平鲁区晋蒙交界处,古长城脚下,古丝绸之路和走西口必经的一个原始自然的原生态村落,距109国道1.5公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李林、黄厚等革命员老和英烈曾在这一带多次作战,村民们积极参加给八路军抬担架、养伤员、送军粮、缝军鞋等支前活动,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属革命老区。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使人们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游客们还可以从事农耕、收获、饲养,步行、探险、运动.打猎.登山等活动。 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就连老外都经常驻足赏景,并留下了“掌柜窑是个神奇美妙的地方”赞誉。 掌柜窑现在全村共有400多人,4000余亩地,盛产胡麻、荞麦、莜麦、土豆等小杂粮,宜林宜牧,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古长城、古战场遗址的保护,这里的民间生活方式从边民时期到1956年建社一直延续至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