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钫
释义
1 国军陆军上将

民国陕豫两省黑白两道的龙头大哥,辛亥革命元老,北洋略威上将军。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毛泽东接见,还称其为中原老军事家。1966年病死。

人物简介

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主人,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国陕豫两省黑白两道的龙头大哥,辛亥革命元老,北洋略威上将军。中原大战期间冯玉祥悬赏60万买其人头,后任二十路军上将总指挥,因其部都是收编的河南刀客和绿林人士,他被戏称为中原老贼头。抗战时期进军事参议院,返回家乡后即平生精力创《千唐志斋》,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毛泽东接见,还称其为中原老军事家。1966年病死。

人物生平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主人,洛阳新安县铁门镇人。出生于清代末年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父亲在陕西担任州县官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迁陕西。自幼聪颖顽劣,塾师斥之为朽木不可雕。驳曰:雕朽木者,庸匠也。痛感国势日衰,随弃文就武。

1904年入陕西陆军小学堂,清末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新军张凤翔部任职,任 陕西陆军混成协(即陕西新军)炮队排长,旋升为队官(连长),与新军中同盟会骨干钱鼎、党自新等人在西安创建军事研究社。此间,张与井勿幕、钱鼎等联络哥老会力量,是新军中革命党人的主要领导者。

宣统二年(1910)六月初三,与井勿幕、钱鼎等和哥老会首领在西安大慈恩寺歃血结盟,共同反清。

1911年夏的四川保路运动给陕西革命党人以极大鼓舞,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入陕西,在西安的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准备10月29日起义。因形势突变,张与钱鼎等又商定于10月22日提前举行起义,请张凤翙任西安起义的总指挥。

10月22日上午,张率少数起义军混入旗人群中潜入禁城,点燃火药库,造成混战局面。在混战中,一面尽杀清室贵族,一面示意张凤翔部攻人禁城,获得起事成功,10月27日,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张负责军令府。

不久,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钱鼎在渭南遇难,军政府任命张为秦陇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经过整顿,补充兵源,增加编制,率部在潼关一带与清军激战。在与清军相比兵力悬殊、武器装备又很差的情况下,潼关三失三得,张竭尽全力,率部保卫了陕西的东大门,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著名将领。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后,张任陕军第二镇统制,11月,所部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二师,任师长。1914年6月,出任陕南镇守使。

“二次革命”及后来北京政府派兵“围剿”白朗起义时,张奉命入四川及陕南征剿,持消极态度,为袁世凯所忌,1915年去兵权,调北京任将军府参军。

护国战争中,他派人与于右任、陈其美联络反袁,孙中山委其为中华革命军陕豫联军总司令。他策动陈树藩、刘镇华起兵讨袁,又以筹办河南民团为名回豫组织讨袁军。因刘镇华告密,张被拘押北京。及至蔡锷的护国军讨袁成功,袁世凯垮台,张钫才被释放。

1917年张勋复辟时,总统黎元洪电令各省出兵讨伐。张出任陕西讨逆军第一支队司令,设司令部于潼关。张勋复辟很快失败,张撤销司令部返回西安。嗣因遭陈树藩打击、猜忌而离开陕西,居留天津、北京。

1918年孙中山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时,张钫应胡景翼、曹世英等人之邀请回陕,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等组织靖国军,8月中旬到三原,被推举为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率军反抗北洋军阀及其在陕西代理人的专制统治。

在陕西靖国军面临解体的1921年秋,张因父亲逝世,返回河南新安服丧。在家乡期间,他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创办张钫铁门小学,资助新安县成立了续修县志局,又与友人王广庆创办陕县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开采观音堂煤矿,发展地方经济。

1924年2月,被北京政府任为“略威将军”。

1923年6月,康有为应吴佩孚之邀至洛阳游览,吴佩孚请张作陪。

1924年冬至1925年春,刘镇华反对胡景翼督豫,矛盾尖锐。张与胡、刘均有交谊,遂应二人之邀,奔走调停,但未奏效。胡(景翼)、憨(玉琨)战争爆发,张又赴前线调处,几乎罹难。

1925年,应于右任之约,去北京协助冯玉祥同广东国民政府合作。

直鲁联军进入北京后,搜捕国民党人,张返豫筹划策应北伐军。1927年春,应于右任、冯玉祥邀请抵陕参与策应北伐事宜。同年5月,随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到达河南。

1928年秋,南京政府任张钫为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省赈务委员会主席。他据河南实际状况,提出整治河道、兴修水利,设立了水利局,又多方筹措经费,创办了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培养水利人才。

蒋冯战争时期他参与了策反韩复榘的活动,自此与西北军分道扬镳。

中原大战时蒋冯双方正面打成僵持状态,西北军的大刀队和骑兵师给蒋军以很大威胁。面对枪炮打不过的西北军,蒋介石采用银弹、肉弹齐上的方针。张钫奉命以河南省政府主席、讨逆军第二十路总指挥的身份瓦解冯玉祥的部队,刚到孙殿英的部队就被冯知晓。冯发电要孙把张钫就地枪决,蒋得知给孙电报,要10万大洋赎回张钫。冯再电,给20万速速枪决张钫。两边抬价,张钫的脑袋迅速涨到60万,终究蒋介石钱多,保住了张钫,而张钫在冯军中呼风唤雨,大展手段,拉拢了吉鸿昌、万选才、刘镇华各路十万人马投蒋,冯玉祥一败涂地。张钫的二十路军一度膨胀到8个师之众。

1930年8月,蒋介石发表刘峙为河南省主席,张钫为河南省民政厅厅长,原因是张钫所部皆是新抚绿林、刀客之类,难以服众。张钫把所部改编为陆军75、76师共6个旅,把这些绿林豪客教育成国家的武装,他因此被人戏称为中原老贼头。

1932年曾经率部5万驻防潢川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围剿”,先后任河南全省清乡督办、鄂豫皖三省“剿匪”军中路军第一纵队指挥官、豫南特别区抚绥委员会委员长。

1933年驻军洛阳,委派专人搜购唐代墓志等石刻千余块,于1935年在祖居铁门镇建成石刻陈列室, 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张钫还购买“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书籍及一批儿童读物,捐赠新安、洛阳、南阳等地,设立公共图书馆。

1934年奉命率部到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任赣粤闽湘鄂“剿共”军预备军副司令。1934年冬,任国民党第七绥靖区司令官,驻兵江西。1935年11月,在国民党五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37年抗战爆发,任第十二军团军团长,后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所部被分割使用,成为一个空架子。

同年10月,顾祝同在苏州要他回河南任第一战区预备军总司令,组建十个师的中原健儿,经费不成问题,他回河南后处处碰壁,才知道这是解除他兵权的花招,他失望、愤懑,整天吸鸦片,嫖妓女无所事事。

然而,就在此时,他与中共领导的鄂豫边区游击队代表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问题坦诚谈判,并资助游击队军服1000套、银洋3000元。

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他由鸡公山移居西安。这以后他倡办麟凤煤矿公司、勉县民生煤矿公司,又创办西北中学,致力于兴办教育与实业开发。

日军侵占河南后,大批难民逃往陕西。张以河南同乡会会长身份,利用他与陕西政界友人的关系,救济和安置了大批难民,又解决难民子女及河南大学迁到西安的师生的吃住问题,被河南难民誉为“老乡长”。

1938年2月,任军事参议院副议长。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春,任国民政府顾问。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1948年10月,任徐州“剿共”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夏去台湾,被任命为豫陕鄂边区绥靖主任,8月底经广州到成都。

此时,张钫环顾时局国民党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忧郁彷徨之后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同年12月,策动并参加了国民党第二十兵团陈克非部在四川郫县起义。张钫的这一壮举,对和平解放四川、保全成都市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都解放后,张应贺龙邀请,移住成都。

195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张到北京,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56年,参加全国人大和政协视察小组赴河南参观。晚年响应周恩来关于撰写文史资料的号召,从1960年起,写出约30万字的回忆录,记述了从清朝末年到1949年起义几十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珍贵史料。

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其回忆录辑为《风雨漫漫四十年》,于1986年出版。

张钫一生戎马,后来又做了大官,但是他很少摆官架子,且轻财好义,所到之处对父老乡亲多平易近人。遇有贫苦,慷慨解囊;见到争执,即予调解。回归故里,不骑马,不坐车,见到乡亲,必先问侯。对无力求学者,给予资助。新安张志平等多人留学日本,都靠张钫供给。新安县铁门镇小学为张钫创办,县、镇两家图书馆各藏《万有文库》一部,也为张钫捐赠。

千唐志斋

张钫平素爱好书法,搜罗古今名人字画法帖。他自已在戎马倥偬中坚持临池,曾为不少机关、团体、商店、个人书写匾额,其工楷遒劲沉励。张钫酷爱志石,自号友石主人,常和章太炎、于右任等名人学者交往,一同鉴赏古玩。周济他人很大方,而自己的用度却十分节俭,这为他后来创建“千唐志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

张钫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开始搜集唐代墓志,全国各地凡有唐代墓志者,他不惜重金购买,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收藏唐代墓志一千多件,成为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千唐志斋”便是在此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千唐志斋”所藏除唐代墓志一千多件以外,尚有北魏、西晋、五代以及宋、元、明、清志石,上下纵横一千多年,犹如一部志石历吏,也称得上一座独一无二的墓志博物馆。其中不乏名家高手的墨迹,如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狄仁杰撰写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铭》和赵孟頫书写的《宜武将军达鲁花赤珊竹公神道碑》等,还有一些无名氏撰写,志主为勋臣贵戚且史书有传的珍贵史料,以及足以代表书法流派,从中可以寻绎出唐代书法源流规迹的珍贵文献。还有被称为近代书法艺术三绝的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刻的张钫父亲《张子温墓志铭》等,都足以为后人法。

书画部分中也是珍品琳琅满目。书有清代王子弘所书行草条幅,北宋米芾所书行草对联,明代董其昌所书行草横披,清代孟津王铎所书行草中堂,刘镛所书草字条幅,陈鸿寿所书汉隶对联,邵瑛所书狂草条幅,以及韩东篱、张人杰、靳志、刘承烈、许震等所书的对联、楹联、条幅、横幅、单幅等等,还有蒋介石撰文、贺耀祖书写的隶体《张母王太夫人寿序》长篇。画有清代大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画并题咏的风、雨、阴、晴竹枝四态一组屏扇和名为《醒》的竹幅写竹,有王纯谦手指画的兰草和题咏,还有汉画线刻佛经故事与汉武帝梦境浮雕等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唐人墓志共出土三千五百多件,千唐志斋占有三分之一还要多。更为可贵的是千唐志斋收藏的书画中有许多稀世珍宝,如堪称国宝的武则天造字十九个。狄仁杰的《袁公墓志铭》是迄今能看到的唯一的狄氏手迹。

千唐志斋收藏的唐代墓志,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这些文献资料,补充了史书之所缺,其中一些墓志又为研究书法艺术和书法源流提供了第一手的善本。所有这些都是张钫先生为祖国做出的重要贡献,祖国人民将会一如既往地珍惜这份文化遗产。

张钫故居

1、乐观街,现开封市草制品厂,原来的建筑已被拆除。1948年开封解放初期,中共开封市委就设在这里。

2、开封山货店街原19号院,现鼓楼新天地。

3、曹门里朝阳胡同(亦称火神庙后)路北19号,唯一现存。铁塔知止亭今日尚存,亭北侧立有《知止停碑记》一方,系张钫所撰

2 当代作家

人物简介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报考人大附中高中部。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张锲,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鲁景超。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她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被选入新编九年中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2课;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主要作品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目录

1、 小友张苗(代序)高洪波

2、 访胡絜青——老舍爷爷是个“小孩儿王”

3、 访季羡林――在季羡林爷爷家的那片荷塘前

4、 访史铁生――两个傻子的“好运设计”

5、 访李国文――李国文伯伯开讲:《三国演义》

6、 访丁 聪――您为什么永远是“小丁”

7、 访黄宗江――“卖艺人家”,好老头儿

8、 访靳尚谊――大画家给我上大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