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志杰 |
释义 | 1 物理实验学家张志杰,(—2007.12.14),女,北京相对论研究联盟会长会长吴水清夫人,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创建人之一,为推动世界物理学的第三次科学革命,为促进中华民族物理学的自主创新,为激活一大批具有自主物理创新意识的中国人,为《格物》杂志正常运作和发展,为筹备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历届年会和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做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巨大奉献。 张志杰一生从事物理实验和粉末冶金技术,为高能物理学的研究和粉末冶金工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她领导的粉末冶金技术抽测实践,开我国质量万里行的先河;在《1973年质量抽样检测笔记》中的一些理念,对于完善和修订目前有关质量管理的部分国家标准,进一步搞好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杰是人名,同名的有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志杰、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志杰。 ◎ 简介张志杰,男,汉族,河北人,生于1972年。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商务(金融)管理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士。 中共中央党校法理学硕士。 ◎ 执业经历:1997年为北京市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2000年为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专业资格: 高级金融管理资格 高级商务管理资格 ◎ 个人著作:《刍议新婚姻法中的事实婚姻》 《论中国司法制度的独立性》 《如何防范企业国外投资的法律风险》 《公司法人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对策》 《浅析中国素质教育》 《中国法政治学研究》 3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导◎ 简介男,生于1973年8月,河北邢台人。中共党员。 1992.9-1996.7,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999.9-2002.7,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2.9-2004.12,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博士后。 2004.3-2004.8,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重庆市人事局中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2004.9-2004.10,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合作研究。 2005.11-2006.5, 香港港理工大学管理学系 研究助理 2008.1-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兴趣时间心理学,包括时间信息加工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以及时间维度上的个体差异。 ◎ 讲授课程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时间心理学研究。 ◎ 发表论文张志杰 心理时间的加工模型及其研究范型 四川心理科学,1997(3)21-25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心理学动态 1999(2):64-69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中的时间组织 心理科学 1999 张志杰、黄希庭 Tau理论的研究及其新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6):715-720 张志杰 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四川心理科学,2000(3):28-31 黄希庭、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估计干扰效应的研究与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4):84-88 黄希庭、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1,24(6) 秦启文、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2002,25(3):360-361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3,26(1) 秦启文、张志杰 企业理念功能、价值取向的公众观及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心理科学,2003,26(1)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2):5-9.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1):34-36 张志杰 回溯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4):587-589.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 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5):22-25 张志杰、黄希庭 预期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2):315-317 张志杰、黄希庭 崔丽弦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递增效度的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2-45 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 心理科学 2005,28(3):566-568 张志杰 时距认知的年龄差异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接收),2005,31(6): 张志杰、黄希庭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心理科学(已接收) 2005,28(6): 张志杰、魏欢、黄希庭 认知失败的研究综述 ◎ 发表论文2002年以前 张志杰 心理时间的加工模型及其研究范型 四川心理科学,1997(3):21-25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中的时间组织 心理科学 1998,21(5):460-461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心理学动态 1999(2):64-69 张志杰、黄希庭 Tau理论的研究及其新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6) 张志杰 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四川心理科学,2000(3):28-31 黄希庭、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重社科编号032;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估计干扰效应的研究与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 黄希庭、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秦启文、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2002,25(3):360-361 秦启文、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 心理学探新 2002,22(4):55-59 2003年 秦启文、张志杰 企业理念功能、价值取向的公众观及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心理科学,2003,26(1)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1):44-48 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1):34-36 张志杰 回溯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4):587-589.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 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2004年 张志杰、黄希庭 预期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2):315-317 张志杰、黄希庭 崔丽弦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递增效度的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2-45 2005年 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 心理科学 2005,28(3): 张志杰、时距认知的年龄差异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1-5 张志杰、黄希庭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心理科学 2005,28(5):1039-1042 黄希庭、张志杰、凤四海等 时间心理学的新探索 心理科学 2005,25(6):1284-1287 2006年 张志杰、袁宏、黄希庭 不同时距加工机制的比较:来自ERP的证据,心理科学 2006,29(1):87-90 包翠秋、张志杰(通讯作者) 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陈幼贞、陈莹、张志杰 时间隐语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2006,29(3):761-762 Huang,X.,, Shi,K., Zhang, Z.& Cheung, Y.L.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behavior o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tenur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23:345-367. 2007年 张红梅、张志杰(通讯作者) Tuckmant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的试用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10-12 张志杰、尹华站、黄希庭 时间知觉与关联负变化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308-312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 心理科学,2007,30(3):524-528 石莹、张志杰 大学生博克使用状况调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3) 贾丽娜、张志杰(通讯作者) 预期式时距估计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秋娟、张志杰(通讯作者) 时间认知中的决策过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估计的加工机制:因素分析的方法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 张志杰、刘强、黄希庭 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时域分析的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张志杰、彭春花、黄希庭 时间估计的锚定效应 心理学报, 2008 ◎ 会议论文黄希庭、张志杰 论时间维度上的一种人格特质 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1年,广州)。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1年,广州)。 Huang XT, Zhang ZJ.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 of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ICAP) , Singapore, 7-12,July,2002. Zhang ZJ, Huang, X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ICAP),Singapore, 7-12,July,2002. 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初步研究 重庆市心理学年会会议论文集 2003 Xu Huang, Kan Shi , Zhijie, Zhang & Yat Lee Cheung, Whom to empower Organizational tenure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perceived empowering practices and feelings of empowerment of Chinese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ien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3, August, Brussels, Belgium Zhang ZJ,& Huang, XT The age-related difference of judgment of du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2004 , August , Beijing, China. Zhang ZJ,& Block,RA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on belief of tim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2004, August ,Beijing, China ◎ 所获奖励2000-2001年,重庆市三好学生 2000-2001年,校优秀研究生干部 2000-2001年,1998-1999年“华藏”奖学金 2004-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科学研究进取奖”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重社科编号032(2004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 ◎ 参编(译)书目1、参译《认知心理学》(黄希庭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第5、6章(独立完成),第10、11、12章(合译)。 2、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黄希庭、郑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章:情绪与心理健康。 3、心理学大辞典(人格心理学卷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主编《心理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参译《心理学》(黄希庭主译,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第三章:神经科学与行为。 ◎ 课题研究主持 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校博士科研基金:2004-2006) 主研 时间记忆分段综合模型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年,30270467) 主持 重庆市企业员工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培训对策研究(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2004-2006) 主持 时距记忆的ERP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点课题:2004-2007) 主研 时间记忆的模型构建和实验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项:2005-2007, ◎ 学术兼职重庆心理学会会员,理事, 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简介张志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教育背景1986年在天津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中北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 个人成就提出动态测试环境因子的概念;利用数学反演基础理论进行推导,提出动态测试系统中反滤波修正的一般方法并首次在冲击波超压实测数据的修正中进行应用。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省部级基金四项,横向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在国际会议和国内学报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研究方向目前研究方向为现代测试理论与技术、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等。 5 集安市老年体育协会主席张志杰 男,回族,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32年12月出生,集安市太王镇民主村人。1951年7月参加工作,任辑安县邮电局干事。1960年7月任辑安县邮电局副局长。1979年1月任中共集安县委工交部副部长。1981年10月任中共集安县委工交部部长。1983年11月任中共集安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年1月任中共集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0年2月任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3月退休。任集安市老年体育协会主席。 6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研究背景1992.9-1996.7,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999.9-2002.7,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2.9-2004.12,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博士后。 2004.3-2004.8,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访问学者(重庆市人事局中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2004.9-2004.10,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访问学者。 2005.11-2006.5, 香港港理工大学管理学系 研究助理 研究兴趣 认知过程,侧重从时间维度上来揭示心理活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以及时间维度上的个体差异。 讲授课程 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时间心理学研究 ◎ 发表论文2002年以前 张志杰 心理时间的加工模型及其研究范型 四川心理科学,1997(3):21-25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中的时间组织 心理科学 1998,21(5):460-461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心理学动态 1999(2):64-69 张志杰、黄希庭 Tau理论的研究及其新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6):715-720 张志杰 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四川心理科学,2000(3):28-31 黄希庭、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重社科编号032;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估计干扰效应的研究与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4):84-88 黄希庭、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秦启文、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2002,25(3):360-361 秦启文、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 心理学探新 2002,22(4):55-59 2003年 秦启文、张志杰 企业理念功能、价值取向的公众观及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心理科学,2003,26(1) 张志杰、黄希庭 时间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1):44-48 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2):5-9. 张志杰、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1):34-36 张志杰 回溯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4):587-589.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 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5):22-25 2004年 张志杰、黄希庭 预期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2):315-317 张志杰、黄希庭 崔丽弦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递增效度的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2-45 2005年 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 心理科学 2005,28(3):566-568 张志杰 时距认知的年龄差异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1-5 张志杰、黄希庭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心理科学 2005,28(5):1039-1042 黄希庭、张志杰、凤四海等 时间心理学的新探索 心理科学 2005,25(6):1284-1287 2006年 张志杰、袁宏、黄希庭 不同时距加工机制的比较:来自ERP的证据,心理科学 2006,29(1):87-90 包翠秋、张志杰(通讯作者) 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陈幼贞、陈莹、张志杰 时间隐语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2006,29(3):761-76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