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信息

基本资料

霸拼音:bà

注音:ㄅㄚˋ

部首:雨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1

五笔86&98:FAFE

仓颉:MBTJB郑码:FVEQ

四角号码:10527

基本字义

bà ㄅㄚˋ

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王。称~。恶~。

奉行强力政策,或实行强力占有:~占。~权。~道。~略。

古代称诸侯的盟主:~主(a.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b.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业。春秋五~。

方言集汇

粤语:baa3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5 [客英字典] ba5 [沙头角腔] ba5 [客语拼音字汇] ba4 [梅县腔] ba5 [陆丰腔] ba5 [东莞腔] ba5 [台湾四县腔] ba5 [宝安腔] ba5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霸 bà〈名〉

(1) (形声。字从雨,从“革肉”,“革肉”亦声。“革肉”意为“以皮革裹体”。“雨”和“革肉”联合起来表示“暴雨如注,似鞭子抽打人体,人体只能用皮革裹体来抵挡”。本义:暴雨。转义:1.被强暴者。2.赤体(被强暴者扒光的身体);赤地(被暴雨冲光庄稼的田野)。3.强暴者。施暴者。说明:1.从“赤体”可以转义指月亮的体魄。2.本字的造字手法与“需”一样。可点击链接参考。辨析:魄和霸。在周代金文月相术语中,“魄”字也可用“霸”字代替。如“既生魄”、“既死魄”可以写成“既生霸”、“既死霸”。但“魄”与“霸”还是有差别的:“魄”可以指“满月”,“霸”不能指“满月”。因为“霸”虽然有“剥去人体全部衣服,使人露出全部躯体”的意思,但考虑到春秋“五霸”的每一霸都只统治了一片虽大但并不完整的天下土地,而有“国土残缺”的意思,但不同于帝王,帝王统治的是全部“天下”。因而“霸”字用为月相词语时,只能指除了“满月”和“新月”以外的所有月相,也就是只能指所有“残缺的月亮”)

(2)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

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孟子·离娄·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汉》

(3) 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歇后语)

(4) 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

薛家系 金陵一霸。—— 曹雪芹《红楼梦》

(5) 又如:渔霸;恶霸

霸 pò

指各种形状的残月,但不能指“新月”和“满月”。金文有“既生霸”、“既死霸”、“哉生霸”、“哉死霸”、“旁生霸”、“旁死霸”等专用月相术语。“霸”或作“魄”。但“魄”可以指“满月”。《说文.月部》:“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周书》曰:“'哉生霸。”今本《书.康诰》作“哉生魄”。段玉裁注引《正义》:“前月大,则月二日生魄,前月小,则三日始生魄。”一说,指月未盛明时所发的光。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词性变化

霸 bà

〈动〉

(1) 称霸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礼记·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各霸一方;独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蛮不讲理)

(3) 霸占

硬把桦林山这座天生天化的东西霸成他自己的家产。——《吕梁英雄传》

(4) [文采、才能等] 过人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龙》

常用词组

霸道 bàdào

古时指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政策。所谓王道,跟霸道一样,也是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霸道 bàdao

(1) 做事专横

这人够霸道的

(2) 酒]烈

这酒真霸道,不能多喝

霸权 bàquán

所处的操纵或控制其他国家的地位

旨在争夺世界霸权

霸上 Bàshàng

地名,也写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即霸水西边的白鹿原(今陕西省长安县接蓝田县界)

还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霸市 bàshì

垄断市场

霸头 bàtóu

(1) 把头

(2) 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

霸王 bàwáng

(1) 古时指霸和王,也用来尊称霸主,特指西楚霸王项羽

(2) 比喻非常蛮横的人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霸 ·康熙笔画:21 ·部外笔画:13

〔古文〕𣍸《唐韵》《广韵》《正韵》普伯切《集韵》《类篇》《韵会》匹陌切,𠀤音拍。《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旣旁生霸。《师古曰》霸,古与魄同。《韵会补》欧阳曰:俗从西作覇,非。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必驾切,音灞。《玉篇》霸王也。《孟子》以力假人者霸。《礼·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注》共工氏无录而王,谓之霸。《左传·成二年》五伯之霸也。《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或曰齐桓、晋文、宋襄、秦𥡆、楚庄。《疏》伯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也。郑康成云: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敎,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史记·项羽纪》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按毛氏曰:五伯之伯读曰霸。伯者,取牧伯长诸侯之义,後人恐与侯伯字相溷,故借用霸字以别之。又周伯琦曰:今俗以为王霸字,而月霸乃用𩲸字,非本义。王霸当借用伯字,月魄当用霸字,其义始正。 又《集韵》一曰月始生也。 又州名。《韵会》秦上谷郡地,唐置霸州,五代周攺莫州。 又霸陵,汉县名,属京兆尹,故芷阳,文帝更名,见《前汉·地理志》。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注》霸水,出蓝田谷,北入渭。师古曰:兹水秦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史记·项羽纪》沛公军霸上。 又姓。《韵会》益州耆寿传有霸栩。 又叶搏故切,音布。《刘歆·列女赞》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霸。 又叶补过切,音播。《韦孟·讽谏诗》兴国救顚,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

姓氏

1、为黄帝第九代孙籛谬之后代裔孙,是正宗的姬姓后代,源出钱镠出使中原进贡之途的霸州(今河北霸州)。由于霸州地处古益津,北依燕京、东牵渤海,西揽太行,“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当时以“晴波遥映、菡萏飘香”的水乡风情享誉遐迩,钱镠在霸州设置了由王族亲信负责的贡品中转运输站,世袭罔替,其后人渐以地名为姓氏,称霸氏。

2、源于古羌族,出自党项族西夏王朝同盟部落史委部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说文解字

【卷七】【月部】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周书》曰:“哉生霸。”𣍸,古文霸。普伯切〖注〗臣铉等曰:今俗作必驾切。以为霸王字。

字型对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