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坝心彝族乡 |
释义 | 坝心彝族乡隶属文山县,地处文山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距文平公路19公里,地处北纬23°18′至23°26′之间,东经103°55′至104°04′之间。东临喜古乡、南临小街镇、西与北接壤老回龙及马塘两镇。环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东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基本概况截至2006年,全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坝心、核桃寨、高笕槽、陡舍坡、他披)37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84户,共7791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7543人,劳动力4455人。 资源环境全乡国土面积87.0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84米,最低海拔1470米,乡机关驻地1720米,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30.5℃,最低气温—8.5℃,气候长年冷凉,年平均降雨量1256.52毫米,蒸发量97.5毫米,干旱指数0.8左右,年日照时数2029.8小时。地质多以砂页岩为主,花岗岩次之,地层大部份是中生代三迭系,主要土壤为红壤、黄棕壤、水稻土。矿藏资源有铁、钨、砷和金等十余种。水资源丰富,宜牧草场广阔,是文山盘龙河的主要源头之一。适宜发展他披梨、花椒种植、黑山羊养殖。森林覆盖率达45%,居全县之首。 人文地理全乡辖他披、陡舍坡、高笕槽、核桃寨、坝心5个村民委、39个村小组1784户、7791人;居住着汉、彝、苗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057人,占总人口的53.63%,彝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8.96%,是全县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乡。多年来,全村各族人民平等共处,互相尊重,相互融洽,打破了民族不相通婚的风俗;各民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通过各自的民族节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有效促进全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全乡各民族中除了传统节日外,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节 日,其中尤以彝族、苗族节日较为隆重。彝族有“火把节”、“草马节”,彝族“火把节”均于每年的6月24日举行,当晚,群众要点燃熊熊的火把,载歌载舞,用火驱赶瘟疫病害,企图家人平安无恙,庄稼喜获丰收;而彝族“草马节”由村民根据天相择吉日而过,其来历带有神话色彩,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的彝家遭遇天灾人祸,人们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于是,天上的两个仙女决定下凡拯救人间,她们变成两匹马,驮着金银财宝来搭救这里的人。但是因长途跋涉,那两匹马到了寨子边就倒地而死,死后她们升天了,而这里的人们得到了解放。从那以后,人们在八月十五之前一个属鼠的日子,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彝家老少唱起来跳起来,把用草编成的两匹马从东方送到西方。 此外,居住在本乡的苗族也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均与本民族民风民俗息息相关。 经济状况2006年整个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769.3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49.7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68%;畜牧业收入710.9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18%;渔业收入0.3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0.02%;林业收入47.2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7%;第二、三产业收入58.05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8%;外出劳务收入 14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元。 该乡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有2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527户,居住于砖木结构的农户214户,还有3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6年底整个乡共拥有汽车9辆,农用运输车4辆,拖拉机14辆,摩托车308辆。 基础设施截至2006年,坝心彝族乡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整个乡共有1688户通自来水,86户饮用井水,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780户通电,27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5户。该乡进乡道路为硬化的四级水泥路面,到县城道路通畅。全乡共有412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01户;建有小水窖41口。 特色产业坝心彝族乡的主要特色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主要销往本县,2006年全乡主要特色产业销售总收入19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0.74%。 本乡目前正在发展他披梨、日本甜柿、黑山羊等特色产业,今后计划大力发展他披梨种植、日本甜柿种植、生态农业、黑山羊养殖、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拉动全乡经济发展。 医疗卫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计6351人,参合率84.2%。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仅有核桃寨村委会有一个村卫生所,村卫生所面积为70平方米,全乡共有乡村医生15人。全乡建有公厕8个。 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所,村委会卫生所1个,乡村医生15人。坝心乡卫生院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有医生6名,卫生院主要以外科、内儿科、妇产科为主,全乡群众看病主要以乡卫生院为主。 文化教育截至2006年,坝心彝族乡建有小学9所,校舍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拥有小学教师57人,在校学生中小学生人数592人、中学生人数332人。 该乡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6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