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昭辅吴
释义

原文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译文

孙权每次打猎,经常骑马射老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你不当如此?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果一旦有所危险,恐天下耻笑?”孙权谢张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为此而惭愧。”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四周留有方格的木室,通过方格可以向外看,不放上盖子,一个人作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老虎)。有时有脱群的野兽,犯其车,而权每手击之以为乐。昭虽苦谏,孙权常笑而不答。

张昭辅吴

老资格的江东军师

孙策临死时,曾对张昭说:“吾弟孙权年轻,拜托你辅佐他。如他不能胜任,你可取代他。”这同后来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遗嘱,辅佐刘阿斗,不行则取代,两者颇相像。当然,孙权不同于刘禅,张昭也难比诸葛亮,最后结果就大相径庭。刘禅扶不起,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死而后已告终;孙权了不起,张昭想要尽责,却连丞相职位也沾不上边,终老闾巷颐养天年。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早年就好学,博览群书,写得一手隶书好字。东汉末年,避乱扬州,适逢孙策创业,被委任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还请他登堂入室,拜见吴夫人,对他视作知交,文武诸事皆委由他负责。张昭名义上是校尉,实际和孙策是亦师亦友,关系甚密。

孙策二十六岁去世,孙权仅十八岁,张昭受命辅吴。他上表汉室,下移属城,江东州郡各令奉职。他劝孙权节哀,早日视事。不久,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每逢孙权领兵出征,张昭就留守后方,负责幕府事宜。

黄初二年(221),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时,魏使者邢贞傲慢无礼,张昭据理抗锋,坚决维护东吴威严。孙权拜张昭为绥远将军,封爵为由拳侯。张昭还负责与孙绍、滕胤、郑礼等人一起研究与采纳周代汉代礼节,筹划并制定吴王的朝仪。

性情刚烈的东吴元老

张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别说下面官员怕他,连孙权也常说:“和张公说话,我不可随意瞎讲。”朝见时,张昭对孙权总是进直言,辞气严厉,义形于色。

有一次,孙权在武昌行宫举行宴会,群臣都饮酒大醉。张昭独自退出,孙权发觉后,将张昭叫还,张昭就以商纣王饮酒误国的事规劝孙权。后来,在是否派遣使者去辽东拜公孙渊为燕王的事情上,张昭和孙权产生严重分歧。两人反复争论,局面越来越僵。张昭执意不让,孙权大为光火,甚至手握佩刀,怒气冲冲说:“你位极人臣,吴国官员入宫拜我,出宫拜你,我对你敬重至极,你却几番当众作梗,这样恐怕对你不利。”张昭却依然不让步,坦然地说:“我虽知说了没用,还要竭尽愚忠,这是讨虏将军(孙策)的嘱托,也因为是吴太后临终时将我叫到床前遗诏顾命的缘故。”由于激动,话未说完,张昭已是老泪纵横。孙权受其感动,掷刀于地,和张昭对面而泣。

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始为吴大帝,张昭年老有病,辞去原先官职,改为辅吴将军,列班位次比三司低,封爵为娄侯。孙权的丞相,先是由孙邵,后由顾雍担任。张昭在朝中虽是元老,却未当过丞相,这是为什么?依孙权的话来解释,就是张昭“性刚”,如果不采纳他的意见,容易产生怨艾,对事情不利。

在生命晚年,张昭闲居家中,专心写作,著有《春秋左传解》《论语注》。他死于嘉禾五年(236),享年八十一岁,算是高寿。孙权亲临吊唁,谥为文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