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占魁 |
释义 | 张占魁,字兆东,同治四年(1865)八月生于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民国二十七年仲夏(1938年7月),因患食道癌在天津去世,享年73岁。一生传授门徒学子达数千人,知名者有:王俊臣、刘晋卿、裘稚和、李剑秋、赵道新、姜容樵、钱树樵、张雨亭等众多。为后世形意拳、八卦掌的发展与传播贡献极大。 清末民初拳师题像人物生平早年在家务农,从一姓王拳师习少林拳技。光绪三年(1877)秋,因华北大旱,张占魁进津谋生,以贩卖瓜果蔬菜为生。有幸结识河北深县李存义,并结为金兰。后经李荐拜师于刘奇兰先生门下,习形意拳法。 光绪七年(1881),在京结交程庭华,并有意拜师于董海川先生门下学艺,因当时董已年迈,其八卦掌技艺多由程庭华传授。1882年冬,董海川去世,张占魁坟前递帖,程庭华代师传艺。后成为近代武术史上一代巨匠,其形意拳、八卦掌技艺炉火纯青,功力独到,有“闪电手”之称。 1900年后,在天津历任县衙“马快”、营务处头领,拿贼捕盗,成绩卓著。1911年,参与创建天津中华武士会,并亲身执教。1918年9月,与李存义一道携门人韩慕侠、李剑秋、刘晋卿、王俊臣等十余人进京,参加在中山公园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挫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此举在当时轰动全国,京津等多家报刊均有记载。 晚年,张占魁在天津家中以授徒为乐。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1930年上海市运动会、1933年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南京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国术国考、1934年天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张占魁应当时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邀请,出任总裁判长或评判委员之职。 国民党中将高参张占魁 1897年出生,国民党陆军中将。号伟勋,河南上蔡人。早年在西北军任职,1930年任反蒋联军第2方面军骑兵第2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投蒋,任骑兵第3师师长,1932年6月任骑兵第14旅旅长,1934年兼任河南省剿匪司令,抗战爆发后在平汉路北段参加抗战,1941年5月任骑兵第3军骑兵9师师长,1943年6月任第36军中将副军长,并兼任资简师管区司令,1945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6年任第4绥靖区绥靖旅旅长兼任河南省第7、8区剿共指挥官,1949年5月在南京被俘,1954年在河南上蔡被处决。 “小状元”张占魁张占魁(?—1912),丰镇县隆盛庆饮马沟人。自幼家贫,放羊、当长工。青年时,迫于饥寒,率民造反,组成百余人的“独立队”,打土豪、斗恶霸、反贪官,成为农民起义领袖,人们送他“小状元”的绰号。?清宣统三年(1911年),张占魁经同盟会会员弓富魁介绍,结识王虎臣,接受了民主思想,率队参加了革命军。同年12月初,他与王虎臣等共同策动丰镇起义,被推为革命军首领。并由孤山村起义,迅速攻入丰镇县署衙门,进城后张占魁严明军纪,释放囚犯,开仓放粮。推举朱尧为知县,并当堂处决了清军头目马进禄。?12月15日,清朝大同救援军抵丰。张占魁看到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令主动撤离丰镇城,分两路退守。由他带领的一路军退守永善庄,坚持抗击清军。民国元年(1912年)4月,山西督军闫锡山调丰镇革命军到忻州整编,张占魁被任命抚顺马队营长,暂住代县。后被大同镇守使借故杀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