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在军
释义

基本资料

人物张在军,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生阅读教育研究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人文教育》、《中华人文阅读》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中华人文读书活动办公室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文的衔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及青少年综合人文素质提高研究探索工作。引起广泛关注的 “民族兴亡,语文有责”的命题提出者。

1964年11月生于沂蒙山沟西棋盘村。喝着山泉水在酸枣花香和牧笛声中度过童年、少年。为人简单,崇尚自然,乐在读书作文间。1980年担任教师。先后从事教学、教育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1994年获得“全国十佳教师第一名”;

1995年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第六届)称号;

1996年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获首届“香港柏宁顿中国十大杰出教师孺子牛金球奖”。

1996年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首届、全国12名,教育系统1名)。

央视“东方之子”栏目(上、下集)介绍教书育人、语文教育创新改革事迹。

教育改革事迹被拍成电视剧《无悔的选择》。电教片《时代楷模》介绍教育改革事迹。

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大型文献记录片《使命》中介绍。

他致力于“教师成功学”研究20多年,对古今中外600余位成功的教师、教育大家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他们怎样从普通走向成功的经验,在全国作报告《你凭什么成就卓越》《教师,怎样快乐中成功》等200多场。这些适合“复制”的宝贵经验,为众多渴望成功的教师拨云见日,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主要专著:《凭什么成就卓越》《魏书生的故事》等。

主编《新语文第一读本》《小学生经典阅读》《中学生魅力阅读》系列等300余种。

其中《日记快乐导航》连续6年畅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

《中学生魅力阅读》系列被誉为“引发了语文理念革命”的读物。9套系列获得全国优质教育成果图书类一等奖。

他辅导的学生在国内作文大赛中上百次获得一等奖。

先后在几十家报刊开设阅读辅导、作文辅导等专栏,帮助数百万中小学生走出了学习困境。

在北师大、北大、央视“东方时空”,他对教育、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得到了国内众多教育专家、家长、中小学生的广泛赞誉。“读方圆书,走成功路”越来越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共同认识。

被誉为大语文教育、快乐教育的开拓实践者。

因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他。

应邀参加建党75周年、80周年座谈会。200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国庆6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提出的《民族兴亡,语文有责》的大语文教育观点,引起较大反响。这一观点,与传统狭隘的语文教育观相比,是一次大的跨越。目前正致力于“经典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人生的魅力哪里来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我与张在军老师相识于1994年。那年的教师节前夕,中国教育学会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十佳民办教师”的评选活动,张在军老师凭着骄人的业绩名列榜首。

颁奖会上,张老师作为获奖代表发了言。他对中国教育,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感悟、理解、探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颁奖会后,我和很多同志都一直关注着他。事实证明,这个来自沂蒙山区的教师没有辜负社会各界对他的期待。在新闻媒体,不断出现有关他教育改革的报道;新华书店里,经常能看到他的新著。这位朴实而执着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稳健前进。

张在军老师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更没有陶醉于已取得的各种荣誉中,忘记了前进的步伐。他一直勤勤恳恳地探索着、发现着、积累着和传播着。十几年后的2008年春天,当他借调在中国教育学会的时候,已经是一位著述几百册、有自己较为完善的教育理念的语文名师了。

相信当今的中小学教师、学生对《中学生魅力阅读》《阅读作文全优突破》《小学生经典阅读》《小美文大智慧》《读美文写日记》《教师人文读本》》《新语文第一读本》等不陌生。这是张在军主编的几套高质量的阅读书。

我翻阅了他的教研成果,发现他既是有真知灼见的研究者,又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者。他致力于“快乐语文”和“魅力读写”课题的研究,他编著的《小学生日记快乐导航》丛书,在图书出版普遍不景气的年代,竟然在港澳台地区连续畅销八年。

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成为万众瞩目的“东方之子”,从一位每天三点一线解疑答惑的教书先生成为有独到见解的语文教育名师,张在军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很多青年教师包括社会上的青年人老觉得怀才不遇,觉得命运不公,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但是张在军的成功却告诉人们:快乐成功并不难,每个人都可以成功而且幸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做好手上的工作,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做精,做成专家。同时要保持开放的胸襟,善于学习新鲜东西,跟外界保持密切联系。

很多专业做得很棒的人,往往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原因就在于缺少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思维的定势,在不知不觉中原地打转,无法继续前进了。

张在军老师还是一个善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不好高骛远,也不眼高手低。他多年来一直大力提倡青少年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教育一线的那些年,也把日记课题探索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自己就坚持写日记几十年了。他是真正的“生活的有心人”,他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成为了他事业辉煌人生充实的一个个能量块儿,总会在一个个不期而遇的事情上发挥作用。

在本书里,我们看到了动人鲜活的教学案例,震撼心灵的教育故事,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教学心得。这是我感觉最有价值、值得赞赏的地方。

我们也许不缺乏夸夸其谈的理论家,把简单搞成复杂的专家,不缺乏学富五车的学问家,但是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要把一切先进的有用的东西在中国的土地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没有全身心的投入生活、拥抱生活,是不可能的。

我要提醒读者的是,最好不要把这本书当成是一个先进英模人物的事迹展览。

这是作者自己写的自己的故事,你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灵气、生气和生活智慧。

文如其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息充盈在文字中。

这就是张在军的魅力,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怀揣梦想而且善于实现梦想而让自己的人生魅力无限。

卓越,也可以复制

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 张廷兴

因为师生关系和从未间断联系的30年,我有幸先读到了张在军的《凭什么成就卓越》书稿。

《凭什么成就卓越》其实就是基层教师、草根教师的“成功学”,其中的闪闪发光的思想、真知灼见的道理,条分缕析的阐述,堪比一些专家、大家的成功学精华。只不过比起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学术著作,增加了很多感人至深震撼心灵的事例,添加了很多可操作的案例,具有了强烈的情感熏陶和具体的示范作用。它是作者经历过奋斗收获着成功的心理历程和事业成就的真实写照,又像一位智者和朋友,用和风细雨和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启迪着每一位读者的心智。

张在军是我踏上讲台后教的第一批学生。那是1979年,我师范毕业,19岁。本来是高二的农业基础课,我总是留出一些时间来讲我喜欢的文学,古典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我发现,每次文学课上,瘦弱的在军,眼睛总闪烁着一种振奋的探究的光芒。多少年后在军常常说,永远忘不了我给他们讲过的陆游与唐婉“钗头凤”的故事,永远忘不了我讲的关于李白人生解析的课,改变了他还有很多同学的人生轨迹。他从中悟出的是经典的对人生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人生的作用。山区学校啊,办公经费匮乏的,村里的订的《人民日报》《求是》报刊成了十来岁孩子们的课外读物。用经典启迪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与写作,作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于是,他辅导的学生的作文多次在全国获奖;于是,祖祖辈辈没出过一个秀才200来口人的西棋盘村有了几十个大学生。

作为一位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他不可能只做潜心教学的工作。他还要面对着贫穷的压力。沂蒙山区腹地蒙山沂山山山相连,七十二崮崮崮相望。西棋盘村就坐落在棋盘崮下。我去过在军的家,在我的眼里,是低矮的石墙小屋,家徒四壁,非常贫寒。民办教师那一点点微薄的收入,他还要拿出来给学生买书订阅杂志,父母身体又不好,家境十分贫寒。每当回想起我见到的那些情景,我总是心酸想掉泪。白天除了教学,他还要干一些繁重农活,本来身体单薄的他,患上了肠胃病、头疼病。明月清风,酷暑严寒,唯有昏暗的油灯,跳着豆苗大的火苗,伴着他通宵达旦的批改作业、备课,思考问题,思考人生。

第二次见到他是五年后的沂水一中的会议室里。那是一个冬夜,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作为知名的优秀教师,他被我校请来给全体老师作报告。我坐在最后一排,还是被他一眼看到,他说:“今夜,对我人生启蒙的张廷兴老师也坐在这里,我同时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全场教师自发起立,为他,为我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我眼睛湿润了。讲台上的在军还是那么瘦削,但是目光炯炯有神。他已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他曾经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但想到乡亲们因没有文化知识而无法摆脱贫穷的情景,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多少次徘徊,多少次犹豫,他始终无法离开家乡,离开父老乡亲,离开孩子。一个人有了理想,而且把自己理想和周围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一定会产生出巨大的情绪力量,这样的人,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后来我离开沂水到省城工作。这期间,他到了县教育局从事了教育行政工作。有年夏天我去看他,从他清瘦的面庞上,我读到了他这些年来从事的基层教育与改革的艰辛,读到了这些年来他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努力以及由此磨砺出的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我感到非常欣慰。

他的这些成功历程和追梦人生的感悟,都在《凭什么成就卓越》这本书里了。

建国60年来,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很多人不满意。我们似乎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师级的人物。教育要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教师。尽快提高中国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没有一位教师甘愿碌碌无为人生迷茫,没有一位教师不想成为名师激情飞扬。面对学生疑问,想要解惑,却又感觉无能为力,你盼望得到怎样的点拨?探索出的教改成果想要总结,却又感觉言辞匮乏,你会产生怎样的渴望?怎样成为家长拥戴、学生欢迎、社会认可的名师、同行羡慕的榜样?多少教育家感慨,他们的成功,仅仅因为几本好书的导航。一千多万教师渴望成功,数百万在校师范生需要了解教师的成功的秘诀。

我觉得,《凭什么成就卓越》这本书可以帮助渴望成功的青年人拨开迷雾,走出迷茫,圆人生的成功之梦。

张在军访谈

族兴亡 语文有责

——《中学生》杂志记者刘加民与特级教师张在军面对面

【对话人资料】:

张在军,男,1964年生,特级教师。

刘加民,文学硕士,编辑,《中学生》杂志作文版主持。

语文就在生活当中。语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直接地充分地表达作为“社会的人”的种种需要。

我的“读”,除了“读”书本,还要“读”生活。“读”了书本和生活,就自然会产生动手写点东西的冲动。这是本能。我的作文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作文变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张在军谈语文〕

刘加民(以下简称刘):十几年前那场“张在军风暴”过去后,你在媒体上出现得少了。什么原因?

张在军:我一直在往前走。再耀眼的光环都会成为过去。我是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真正的乐园在教育探索实践之中。

这些年我关注中国语文教育,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已经迷失在了教材里。学教材、讲教材本来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在绝大多数老师和教研人员那里,学会教材却成了终极目标。众所周知,教材是工具,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教育”,培养对社会有用、对个人生活幸福有帮助的新一代国家公民。

刘:这是很多人都注意到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对症下药的高手。我个人觉得,区分一个人对中国教育是一般性探讨还是深入透彻、独成一家的研究,关键在于,能否提出问题之后,又能提供解决方案。至少是他自己以为可行的方案。

张在军:早在讲台教书时,我就打破了语文教材中有些不科学的单元划分的套路,按照以主题、思想和生活内容等“话题”为单位重新组合(如今这已经是大多数阅读类图书的通例),一学期的课时量,差不多三个月就完成了。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无论有多重要的事情都不舍得耽误一节语文课。有个学生的家长让他去干活,但是他宁可挨一顿打,也要来上学。因为那一天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

“有字的”课本学完了,我还引导大家在“无字的”社会生活当中学习语文。语文就在生活当中,语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直接地充分地表达作为“社会的人”的种种需要。类似于成年的作家“体验生活”,我的学生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就把要写的素材积累完备,回到教室,一挥而就。那些年,我的学生都比较多地获得了省市级、国家级作文大赛的奖项,我的这个办法起了重要作用。

刘:我相信您是最了解学生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学生个人的需要与党和政府对于教育的大政方针之间,您是如何协调平衡的?我知道,教育专家里边,有“海归派”,有“学院派”,您似乎都不是,您自己如何给自己归类的?

张在军:谁都讨厌教条主义,讨厌“言必称国外”的偏颇和自以为是。比起喝过洋墨水的教育家,我感觉我的优势是比较了解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善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跟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结合起来。一定要给自己分类的话,我比较像“务实派”。

就作文而言,“应试作文”的最大特点是,作文学习和教学的全部和最高目的就是为了拿高分,至于拿到了高分之后如何做人,是不是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是不是能以科学世界观统帅自己的人生方向,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就不管了。这样的作文训练,迫使许多孩子逐渐形成了“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纯真烂漫,言语行为具有真实人格。写作文时,孩子们自身的理解、感受被教师、教材、社会规范赋予他们的社会语言,社会理解、感受所代替,出现了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充斥的“作文人格”。“作文人格”会影响“做人人格”啊,如果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在这双重人格中生存,那是相当危险的。

“说真话、抒真情”,是我们呐喊了多少年渴望出现的文风。由作文塑造出“双重人格”的现象,值得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刘:脱离生活实际,专为应试拿高分的作文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投机取巧之风甚嚣尘上。可惜的是很多学生如获至宝,很多老师也认为找到了这些东西就是找到了提高升学率的救命稻草。其实大谬不然。

张在军:稍有点人文常识的人都知道,提高读写作能力是一个慢功夫,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努力。这方面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说有技巧,那就是“多读多写”。

我理解的“读”,除了“读”书本,还要“读”生活。“读”了书本和生活,就自然会产生动手写点东西的冲动,这是人性。我的作文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作文变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表达是人类的特有需求,口头表达不够,就用书面。写作文除了是一个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还是一个思维习惯、思考能力和审美观、价值观等等的修炼过程。选对了路子,正确理解了作文的功能和训练方法,孩子们都会主动写作文,写作文就是一件很好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式。

写日记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我注意到这几年的很多地方中高考命题也在引导大家写日记,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感受。通过日记提高写作水平,这本来不新鲜,可是在投机取巧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忽视了这一项古老的神奇的作文训练之法。我研究了古今中外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政治、经济领域里的成功人士,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发现在人的成长时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具有神奇的“综合效益”:

第一,写日记是自由灵活的练笔。作文与日记的最大区别在于,作文是老师要求写的,是“要我写”。而日记是学生主动写的,是“我要写”,而在优秀的语文老师那里,日记与作文可以同样有趣,同样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中小学语文课本上设计的作文训练次数太少,单靠这些很难提高作文水平。写日记不受字数限制,可长可短。题材不限,可写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可写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感。如果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着写日记,到初中毕业时可以写几千篇日记,这就相当于进行了几千次练笔。如果有效练笔次数达到四分之一的话,数量、质量也相当可观。日记训练方便、灵活,最易被少年朋友所理解、喜爱,最易将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写文章是一种慢功夫,天天写日记正是培养锻炼这种慢功夫的最佳方法。

第二,写日记能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很多学生“愁作文”,愁什么?主要愁“没得写”。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一篇文章或是一部著作显然是一段时间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时积累的表现。日记一日一记,不知不觉中会积累下很多作文材料,材料积累多了,再写命题作文时,就不会出现“等米下锅”和“无米之炊”的窘境了。

第三,写日记有助于提高少年朋友的自身素质。

十多岁的孩子,正是人生观朦胧形成的时候,坚持每日一记,可有助于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方式,在日记中经常“照镜子”,勉励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从日记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在这方面,雷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雷锋日记》就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史,每篇日记都闪烁着雷锋足迹的光辉。

如果一天一记,坚持不懈,对一个人的毅力是多么大的锻炼。这种坚强毅力性格的形成,对一个人的一生又是多么重要!

每天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感,通过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解剖自己,反省自己,审查自己,修炼自己,逐步培养出自己的“自立、自强、自省、自尊”等优良素质。

老师加以点拨,让学生在日记中去观察、认识、批评、体验、反思,在酸甜苦辣中滚爬摔打,达到深知自己、深知社会的目的。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表达的过程,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第四,写日记可以改变命运。

从马燕身上可以验证这一点。马燕,是宁夏西海固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同心县予旺乡张家树村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曾两次面临辍学,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在13岁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听信了老师的话,开始坚持写日记,两年时间记了四大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法国记者韩石得到了这四本写在作业本上的日记,带到法国出版。

2002年,《马燕日记》成为了欧洲和日本五种文字的畅销书,她也成为了张家树村历史上第一个上中学的女孩,她的日记感染了成千上万的西方读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法国成立了“宁夏的孩子”基金会,数十名获得捐助的同龄女孩也获得了上学的机会。

《马燕日记》改变了自己全家人以及亲朋乡邻数以百计失学儿童的命运。

2003年9月20日,《马燕日记》回国出版发行,再次给中国读者以巨大的震撼!

刘:最朴素的,往往就是最有效的。我注意到这些年的作文辅导出了问题,需要一个正本清源、回到本源上来的“纠偏”工作。日记,古老朴素又管用。最近我在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一项十一五的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得到了很多教育界同仁的支持。据我了解,您几年前进行的“从日记教学入手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题实验,就取得了很大成功。你辅导的学生在国内作文大赛中上百次获奖。你先后在几十家报刊开设阅读辅导、作文辅导等专栏,帮助数百万中小学生走出了学习困境。如果我没说错的话,“素质教育”四个字在您这里是具体的、可感的、活泼的、有趣的。作文训练和学习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现。

张在军:就说我的作文课吧,我把孩子们从单一的“学校——路上——家庭”这陕窄的空间中引导出来,把他们引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去观察、思考。当年我发起的“知我沂蒙、爱我沂蒙”活动,让孩子们人人当小记者,个个做调查员,读书看报查资料,到社会上去访问老干部、老党员,孩子们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的学生在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让这块英雄的土地更加美丽。”还有的孩子这样规划家乡的明天:“沂蒙山72崮山清水秀,长大后,我要用索道把它们连起来,让中外游人一天就能游遍72崮。”

祖国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什么是祖国?学生不懂其内涵,我们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实际上就是进行最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断言:一个连家乡也不爱的人,爱祖国也是不真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根本,而语文,正是这个文化传统最重要的载体。

我们讲继承发展,讲民族的复兴,就必须重新找到语文的魅力,让更多人从心底里喜欢语文,然后才谈得上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有比较深刻全面的掌握。

〔——张在军谈语文〕

刘:您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民族兴亡,语文有责。”把民族兴亡和语文教育联系这么紧,乍一听有些大,但细回味又很有道理。能给我讲解一下其中内涵吗?

张在军:您注意一下“民族”两个字,就不难发现,其实所谓民族,不是人种有别,而是文化传统不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根本,而语文,正是这个文化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作为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更应定位在与时代相呼应的人文精神陶冶的层面。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的新形势、新任务,语文教育应以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中央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重要日程。如果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如果语文老师能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语文阅读能让学生不断读到一篇篇令他激动不已的美文,一本本百读不厌的读物;如果语文课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如果能让学生面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深深的兴趣;如果能让学生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是多么美妙的语文,多么幸福的语文。这样的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做官一定是个好官,为民一定是个好民;搞科研一定会为人类的幸福努力,经商一定会文明守信、依法经营。就一个家庭而言,一定会子孝母慈,和乐融融。在民族经典下熏陶、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国民,人人崇尚真善美,个个唾弃假恶丑,……我们的国民有了这样的素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就会大大提速,民族的振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我常常想,我们这个星球现在很不安定。贫富不均,种族冲突,战争不断。怎样消除这些?靠教育。教育搞好了,人人信守忠孝仁义,人人有和平共处的愿望,何愁这个世界不太平?何愁全世界不和谐?

刘: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好像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吧。快三十年了,现在的大学语文好像问题还是不少。

张在军:据资料介绍,1980年10月,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徐中玉先生倡议下,在上海召开了由20所高校参加的首次“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中断了30年之后,在高校重开大学语文。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总结说,从1980年至今,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现在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高校。至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余年来累计亦达到1400余种。“大学语文”教学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十年辉煌,十年徘徊,这几年是重振。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位前辈登高一呼,大学语文很快走向全国,应是它的兴盛期;九十年代,则时起时伏,日益趋向边缘,可谓徘徊期;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现,“大学语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似乎又进入了重振时期。但在新的时期,“大学语文”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不知你留意没有,现在的家长大多只关注孩子的英语过了几级,很少关注孩子的母语过了几级。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长大后是在中国土地上生存发展的,母语水平的高低才是决定他们生存发展好坏的重要条件。

那么,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热情和时间都到哪里去了?我们大学教育经费,有接近一半用在英语教育上。英语产业,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超级热门的暴利行业。可是,花这么大的代价获得的效益并不大。虽然普遍提高了中国人的外语意识,但是由于不是在外语环境中学,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与行政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白延庆曾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过多次试验,让学生把刚阅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居然有相当多的学生复述不清楚或不准确。可见大学生的语文能力问题竟到了如此严重的程度。河北大学中文系讲师杨青芝认为,大学不重视语文,与学校追求功利性的办学效果直接相关。学校现在重视学科专业的发展,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学语文等一些“软性”课程普遍受到冷落。有的专家做过调查,大学中文系的四年级学生,是否读过《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相当一部分说没有。为什么?没有时间。时间用来做什么了?学英语去了,英语不过关不能毕业。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英语确实很重要,但是本国语言更加重要。一个国家的语言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依存的命脉。我们都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早就知道“要消灭一个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消灭她的语言”的道理。任何国家首先要重视本国语文,然后才是外语。

刘:这几年有关部门也在反思我们的英语教育。当然这也与我们的综合国力提升和文化复兴有关系。民族自信心提高了,就觉得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同样可以为我们赢得人生的辉煌。很多职称英语考试,放宽了要求。完全用不上英语的工种,就可以不考英语。更加重视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这是个好事。

张在军:很多有志之士一直在呼吁,呼吁回归语文的特有的魅力。刚才您说的作文教学要“正本清源,回到起点”,很有道理。整个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我们的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很少把“语文课”的设置作为很“正规”的课程,中文系都淡化这个课程,很多大学甚至早就把语文课取消了。在课程设置上就不重视,教员们又怎么可能愿意教呢?学生怎么有兴趣学?

刘:这个情况正在被关注和解决。好多您这样的有识之士在呼吁大学要重开语文课。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您还就语文教育谈过一个词语“紧急状态”,是吗?

张在军:说明一句,咱俩谈的很多观点是从媒体上了解到、学习来的。

有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已经被严重地“边缘化”。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说,恐怕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没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是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

温教授说,学校院系领导一般都认为要开大学语文,但一落实到课程安排,有的院系又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语文课。这主要是体制问题。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政治课而言,“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现在的大学几乎都偏重科研成果指标,如果一个教师老是教“大学语文”,在科研上是没有位置的,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了。由于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许多学校就只好派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去教,而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保证质量?

很多大学语文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文章”,如果你阅读一下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文本你会发现,最多的是读书报告和论文。你会发现绝大部分“文本”完全出于同一种模式——那种刻板、八股到令人窒息的千篇一律的模式。这种写作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作业的“通用模板”。对于任何严肃对待文字的人来说,这是对写作和诚实的双重背叛,这是一种耻辱,这就是很多教育专家说的“紧急状态”。

前几年艺术家陈丹青在他的辞职报告附件“教条与功利——今日艺术教育及本院教学感触”中指出,“今日大学生国文水准每况愈下,思之令人惊心,今欲起救,追之晚矣。盖国文者,国之文化命脉所系,国文不通,学生知识水准、文化修养、人格品质必混沌衰蔽,国文不良,则外语也必不良,此亦常识而已,我考试政策而竟公然罔顾之。”这话振聋发聩。

刘:优秀的语文教师稀缺也是个现实,好的语文课总是受欢迎的。管理者观念上不重视,与实际的教学现状的不景气一拍即合,语文被冷落了。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能力是走进社会,发展人生的需要,也是进行进一步的国学修炼的基础。

张在军:对,所以我们讲继承发展,讲民族的复兴,就必须重新找到语文的魅力,让更多人从心底里喜欢语文,然后才谈得上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有比较深刻全面的掌握。语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洪教授说,大学语文要姓“语”,即以“语文”为立足点。“大学语文”还要“行大”,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探索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中国和平发展、民族振兴的大事。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和深入探索,为语文教学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国高校开展正规、持久、全员的母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

近几十年来,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经典性的世界名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断了民族文化的乳汁,导致很多年轻人人文素养先天不足,缺少构筑成才大厦的宽厚根基……

〔——张在军谈语文〕

刘:您对教育的理解,总是置根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上,置根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关注您的发展变化得到的鲜明印象之一。与很多“学贯中西”的学者型专家不同的是,您的教育理念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民族,没有断绝过丰厚的儒家文化对您的滋养。您的“加强古诗文教学,重视古诗文诵读”的教学观,与其说是您的自觉自愿的探索,不如说是您对现实的关注,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了解,和对占总人数八成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生深沉无私的爱。

张在军:也许我的视野还不够宽阔,可是我比较了解我自己和我所置身其中的教育环境,在这一点上,我有自信心和发言权的。

在新的世纪,地球越来越小,全球经济一体化、外来文化冲击日甚一日,特别注重和强调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今天,各国实际上都有一个如何面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相当一部分国家都是从提倡让中小学生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入手的。而我们这个历来以“诗国”著称和为荣的国家,中小学教材中有关古典诗文的比重却少得可怜。

目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差不多从本世纪以来,不仅仅是在教育上,我们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境地。据《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4.8%的班主任认为学生的古典诗文修养“很差”或“比较差”,没有一个班主任认为很好。尽管不能简单地指责语文教育“误尽苍生”,但是十几年的正规教育竟然不能使学生对祖国的古典诗文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这一事实却无可争辩地证明我们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冷漠。近几十年来,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经典性的世界名著,就是因为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断了民族文化的乳汁,导致很多年轻人人文素养先天不足,缺少构筑成才大厦的宽厚根基……

刘:最近我们看到了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曙光”,这就是全球范围的“东方文化热”。央视百家讲坛等通俗传统文化讲义,被各阶层的人广为接受,这是个好事。您较早地发现了问题,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您编著的语文阅读类图书里,就始终贯穿着您的“快乐大语文”的理念,包含着您对传统文化真挚的热爱。您的正在热销的“魅力阅读”图书系列,就把古诗文的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是每周一篇/首吧?不久前您又和崔峦老师编写出版了《新课标必备古诗词》系列,好像是按照年级编写的,本书刚一问世,就获得好评。当时就犹如一股春风,让人在枯寂的应试氛围里感受到一缕清新和温暖。

张在军:多少有志之士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华古典诗文是无数精英创造的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已成长为一种民族素质的滋养剂。诵读古典诗文能够让人感受到宇宙奥秘、顿悟人生真谛,能够把人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点燃创造之火。让学生诵读大量古诗文可以启迪灵感,增强其原创力。古典诗文在文字表面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喜怒哀乐,有奋发进取,有百折不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不断的丰富。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描写山水、人情之美,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把诗人描写山水、人情美的过程转化为感知山水、人情美的心理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古诗词太多了,大部分是小学,一本,中学,一本。但大多没有分年级编写。很多家长、教师、学生建议,应该分年级编写,这样才有针对性,不至于几个年龄段的孩子读同一种书。我们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在崔峦老师的指导下,除了按照年级分册外,每篇诗词后面,我们还设计了“读中学写”的栏目,让学生从古诗词中悟到写作技巧。还有一个“链接”板块,把与本首古诗词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里面有妙趣横生的作者故事,有典故来源介绍,背景解说等等,可谓“古诗词知识百花园”。我们期望孩子能每天读一点,学一点,背诵一点,感悟一点。慢慢地,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人文精神就培育起来了。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人文精神比知识更重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程度。缺少凝聚力的民族最终会走向消散,走向异化。

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老师策划,我主编的系列丛书《中学生魅力阅读》《小学生魅力阅读》中,也为每年级的孩子选编了52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也就是每周诵读、掌握一篇。从家长的来信反馈看,大家对这一点都很满意,这说明广大家长是盼望孩子多读经典的。

这就是我提出“民族兴亡,语文有责”的基本出发点。

学生不喜欢读书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成年人败坏了他们的胃口,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语文变得面目可憎,变成应试工具,不能够成为学生自己表达和感悟的需要,不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

〔——张在军谈语文〕

刘:您说,语文素养的高低,听说读写能力的好坏,将会影响人一生的事业发展。听起来很有道理,请具体讲讲。

张在军:作为中国人,开口要讲中国话,动笔要写中国文章。中国语文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的灵魂和血肉,根本不能分开。

由于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漠视,对语文现象的扶正祛邪的工作的疏忽,最为鲜活的、反映学生性情的文字在网络论坛的“帖子”和手机短信之中找到了突破口。的确,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但这并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成功,而是语文教育的尴尬。

虽然我也时常由衷地被同学创造的各种“大话”所感染,但我们都知道,一个社会,一种文明,仅有“大话”是远远不够的,优美纯粹经典的民族语文,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刘:关于“网瘾”问题,社会上也是很关注。少数孩子,沉湎其间难以自拔,您最近有件令社会关注的的事情,就是要通过编写高质量的图书,通过语文的魅力把沉湎于“网瘾”的孩子的心灵洗涤干净,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是这样吗?

张在军: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利用好互联网,可以提高多少倍工作质量、生活质量。但沉默其中,就不正常了。我常想,能否从优秀书刊的阅读中,来分散一下“网瘾”呢?我一直认为,学生不喜欢读书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成年人败坏了他们的胃口。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语文,把图书变得面目可憎人见人嫌,变成应试工具,不能够成为学生自己表达和感悟的需要,不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说通俗一点,就是没有抓到点子上。

《魅力阅读》等小学、初中、高中读本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前,黑龙江有位学生家长来信说他的孩子上八年级,半年前在伙伴带领下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是节假日泡在网吧里,后来发展到逃学上网。家长、老师都劝不了,关不住,孩子想方设法往那黑网吧里跑。他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没有效果,弄得他和爱人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一天,他和朋友聊起这件头疼事,朋友告诉他,有专家说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戒除网瘾。朋友还特地向他推荐了《中学生魅力阅读》。他马上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孩子见了这一套雅致精美的书,有点喜欢,捧起来就读,家长也捧起了一本读起来。

几天下来,还真有效果,孩子没再往外跑。家长试着和他交流,他告诉爸爸“这书里的文章特美!开心练笔也很特别,写作文不愁没内容写了。”他爸爸鼓励孩子坚持下去。一个多月过去了,孩子的兴趣一直在书上。

前几天家长打电话告诉我,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基本远离了“网瘾”。

刘:把阅读和写作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强加,自然就快乐了,就有魅力了。对吗?当然,这魅力综合了您对学生的了解,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心理、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情况,分层设题,逐步推进。

张在军: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多读精美的文章,来丰富学生的内涵;勤做有效的练笔,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常做有益的思考,来敏捷学生的思维。而单靠语文课本有限的内容,怎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正是感奋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感动于流连忘返于书架前的天下父母之心,感念于孩子们想通过书本学会阅读学会写作,通过书本了解大千世界的殷切愿望,于是为孩子们编写他们喜爱的精品好书,就成为我们的强烈愿望。如今,随着刚才你说的《中小学生魅力阅读》《小美文大智慧》《读美文 写日记》等系列丛书的问世,我们总算如愿以偿了。这些书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更丰富的内容。他将给学生带来阅读的享受,思考的快乐,练笔的情趣,知识的补充。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出发,积蓄人文底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是我编写此类书的追求。

谁最熟悉学生?家长、教师、学生本身。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编写是我们这套书的主要的特色。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结合中小学生阅读作文水平的实际,组织300多位在教学第一线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特级、高级教师,200多名省市县中考高考状元、语数外竞赛金牌得主的家长,2000多名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共同荐稿,从林林总总的几万篇名家美文中筛选出来编著而成。

参与此书文章推荐、选、编、提意见的学生家长涵盖了城市、乡村的工、农、商、学、兵、科学家、编辑、作家、记者等众多职业领域。可谓篇篇文质兼美。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作家、艺术家、教育家、各界成功人士,中小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与市场上其他站在“文字学”的视角编写的读本相比,或许更贴近学生的阅读实际,更针对学生的所需所求。

这些书的选文特点是少了无病呻吟,多了真情实感,每篇文章,都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每一篇都有使中小学生怦然心动之处。

刘:最近我从有关媒体上看到信息,您主编的阅读书,都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从市场反应看,都保持着强劲的势头。那么,你感觉你编写的这些书特色在哪里呢?

张在军:中国教育学会的郭永福、陈金明、崔峦等教育专家都参与了这些选题的策划。一些教师家长给这些书总结了若干个“魅力点”,我觉得总结得比较贴切。

一是完成了国家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教育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明确规定:小学生不少于145万字,中学生不少于260万字。具体读什么没有明确规定,家长、教师、学生无从下手。本丛书将教育部的要求具体化,有了此书,可高质量地完成国家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要求。

二是满足了家长教师希望学生多读经典的要求。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茫茫书海,为孩子挑选图书实在无所适从。这些书小学、初中、高中每年级都有若干个读本,可使孩子充分感受经典美文的魅力。很多专家称赞说是美文的长跑,练笔的长跑,毅力的长跑,成功的长跑。

三是读中学写的独特体例。现在的课外书,很多把阅读与作文分开。我们编写的这些,大都集读、写于一体,通过读、品、悟,引导学生找到一条从“会读”到“能写”的成功之路。

四是写出好作文不再是难事。常读经典美文,可以尽快提高作文水平。如何从“读”中悟“写”,从“读”中学“写”,一直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在这一点上作了可喜的探索,本丛书在每篇美文中都在“如何写”、“写什么”方面搭了一个“桥”,学生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如何写”、“写什么”的启迪。同时,满足了家长盼望孩子天天写日记的要求。孩子写日记常因找不到写什么而常常中断。我们在每篇美文后面大都设计了一个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写点。想写则长,厌写则短。孩子再也用不着为“写什么”而绞尽脑汁。孩子会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兴趣盎然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学。

五是科学的阅读指导。中小学生受年龄、阅历、学识的限制,很难自我确定阅读篇目,即使有了合适的阅读对象,也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写作特点等。规范、科学的读写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书的“快乐赏析”对每篇美文进行品评的同时,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丰富其审美情趣,提高其人文品位。

六是把作文与做人、阅读作文与孩子健康成长联系起来。有了这些书,孩子们就拥有了语文学习的良师益友,拥有了一个信息丰富、视野开阔的读写练兵场。

七是编者的强大阵容。前边我说过,我们的团队有300多位特级教师,100多位当红一线作家,他们熟悉教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思维敏捷敢于创新,这些书的畅销,展示了他们不凡的实力。

刘:很多青年教师包括社会上的青年人老觉得怀才不遇,觉得命运不公,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你是怎么看的?

张在军:快乐成功其实并不难,每个人都可以成功而且幸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做好手上的工作,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做精,做成专家,同时要保持开放的胸襟,善于学习新鲜东西,跟外界保持密切联系。

很多专业做得很棒的人,往往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原因就在于缺少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思维的定势,在不知不觉中原地打转,无法继续前进了。要想成功,切忌别好高骛远,也别眼高手低。平时貌似点点滴滴的积累,都有可能会成为你事业辉煌人生充实的一个个能量块儿,总会在某一个不期而遇的事情上发挥力量。

刘:在很多媒体看到你关于“快乐教育”的呼唤。我看到你编写的书也大都体现了“快乐”,比如23卷本的《中学生魅力阅读》,比如引发小学生日记热的《读美文写日记》,比如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作文全优突破》,比如刚刚出版就引发热销的《小美文大智慧》等等。在杂志上曾看到过您一首呼唤“快乐教育”的散文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谈谈您对快乐教育的理解,也作为我们今天聊天的结束语吧。

张在军:20多年的教育探索,我觉得教育原本是很快乐的事。人类为了生存的更加快乐幸福,才诞生了教育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是为了这个星球上所有生灵都享受到生命的尊贵和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本意被残忍的扭曲。孩子们过早地告别了游戏、笑声、梦幻,踏上了苦闷、彷徨、沉闷的无奈之路。

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开始呼唤快乐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教育的核心就是顺乎人性,调动兴趣。顺乎人性的教育才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兴趣的教育才会让人在学习中有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快乐,受教育者也快乐。快乐是可以快速复制、放大和传播的。快乐是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你说的那个所谓的散文诗的大体意思是:

愿我们的教育,少一点枯燥的灌输,多一点自由的探索;

少一点无情的否定,多一点由衷的赞美;

少一点机械的考试,多一点活泼的游戏。

让快乐的生活变为学生的教科书,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出无尽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苦恼,不再疲惫,不再厌倦,

让教育鲜活起来吧,让我们携手擎起“快乐教育”的大旗。

这或许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从现在做起,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他做起。

请放开你紧握的双手,离孩子稍微远一点,让他们自己去迈开脚步,在思考中锻炼着把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前面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开拓,我们可以引领,但不能代步。

放下师长的架子吧,蹲下身来看看我们的学生。

让快乐起飞,向快乐出发。

给孩子快乐的自我,

还教育永远的快乐。

(原载《语文教学研究》2007.11;《教育前沿》2009.9;《中学生》2010.1)

张在军主要著述

《中国民办教师》《北京文学》2006

《凭什么成就卓越》 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青岛出版社2010

《教师人文读本》(4卷)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中华人文阅读》(12册)南方出版社2010

《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6年级,每年级80首)石油工业出版社

《小学生美文诵读》(1——6年级各1册)华语教学出版社

《小学生经典阅读》(3—5年级各上下2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凭什么成就卓越》 专家推荐

郭永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从本书中你可以读到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教学案例和令人震撼的教育故事,这些都是教师、师范院校学生走向成功值得学习借鉴的。

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新 时代呼唤更多的优秀教师出现。愿在军的这本《凭什么成就卓越》能给更多渴望成就卓越的教师以启迪、感悟。

马建华(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在军是名师,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感悟、成果,一定可以给许多教师、学生以智慧和启迪。

厉彦林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军的努力来自他对教育的挚爱和满腔深情。他的这种品格和追求,令人敬佩,令人赞叹。

孙霄兵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寄语《凭什么成就卓越》读者:语文是成功的基础,教师是人生航标。

白岩松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多年以来,张在军一直用心推动着青少年的快乐成长,相信他用心写出的这本《凭什么成就卓越》,又会成为青年人成长的动力。

王旭明 (教育部第三任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我以为卓越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与人类前进的方向要一致,不同就是创新有特色。在军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你想成就卓越吗,那就和在军一样,从和而不同开始。

杨春茂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三尺讲台开天地,一方教室游人间。立德树人求真远,传道授业解惑难。人生梦想成卓越,读过本书不平凡。

任小艾(人民教育杂志社管理室主任 )在军编写的书,使很多读者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高。作为老朋友,我为他的成就由衷地高兴。

崔 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在军用对教育的挚爱和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有行动,中国教育的明天必将一片光明。

王 燕(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主任)人的一生需要良师、益友和榜样, 感觉在军老师三者兼为。相信本书会感染、感动每一位读者。

张廷兴(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本书其实就是基层教师的“成功学”,它可以帮助渴望成功的教师走出迷茫,圆成功之梦。

周 兵(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故宫》《敦煌》编导) 我曾在《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报道过在军老师,我欣喜地看到他的书畅销。好书热销,是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赵焕祥(城市建设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我见证了在军老师成为特级教师、劳动模范的拼搏历程。我坚信本书能使更多的教师走向卓越。

教师评说《凭什么成就卓越》

朋友很热心的推荐我看这本书,开始是顾及他面子装样拿回去翻翻,翻了几篇就放不下了,感觉真是无法形容,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多少年了一直在苦闷事业啊理想的定位,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打了几个通宵看完了,之后就推荐给了几个爱书的好朋友。

──江苏海安大公镇小学教师李海燕

见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这是我用一生要读的书。于是,真的成了我经常翻阅的枕边书,更是很少能让我买五本邮寄给同学好友的书。

──河北正定职教中心教师 闫荣霞

这或许是一本启迪心灵,开启智慧之书。它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小我”向“大我”走近。让我生活得自在、开心、快乐……也让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自我的源头。面对教师平平凡凡的生活时,我多了些定静和平和。

──安徽六安寿县小甸学校教师 陈艳

这本书是在完善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路标。这是一本需要读很多遍的书,读了它,或许你的人生会因此有所改变。请记住作者给我们的提示:确立目标,立即行动,坚持到底,你肯定会成功!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 陈晓林

为教师培训四处找书,偶然见到本书,就买了几本。没想到大家争相借阅的同时,又纷纷自费购买。这是我校近年来自费购买最多的书。后来又邀请到了本书的作者张老师来校作报告,老师们感觉此书很给力。

──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原绿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