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云良
释义

张云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世纪60年代的全国劳动模范,曾给周恩来总理演过戏。江苏省淮剧团淮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文名:简介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8年4月24日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杨家将》系列剧中的“老令公”、“杨六郎”、“寇准”

简历

1928年4月24日,张云良出生于上海,祖籍盐城楼王,从爷爷那一辈起去上海唱戏。

张云良初学京剧,7岁登台,在上海浦东洋劲小戏院演出。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戏曲舞台上,出现了淮剧和京剧同台演出(京夹淮)的特殊演出格局,很多京剧名家、徽剧名家从那时起改唱淮剧,1942年,张云良也受到这一大潮的影响,从京剧演员改成了淮剧演员,攻老生、红生、黑净。

淮剧和京剧有着天壤之别,张云良从小打着京剧的底子,一下子转成淮剧,有许多地方需要从基础学起。对京剧和淮剧都有着深厚的功底,这为后来张云良在淮剧中借鉴京剧的元素为淮剧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那时,张云良经常观摩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高百岁等人的演出,将京剧的《斩经堂》与淮剧的《吴汉三杀》糅合起来,使淮剧艺术更加丰富,又移植了京剧《斩颜良》、《古城会》、《汉津口》、《铡包勉》、《铡美案》、《打銮驾》等红生戏和包公戏。

1952年,张云良与李步才、董桂英、赵艳秋等离开上海,到盐城组建盐城群义淮剧团,1953年改为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这就是江苏省淮剧团的前身。

1954年张云良与栾玉华合演的《南访》在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中获演员三等奖,从此崭露头角。

1957年张云良以《活人塘》中的孙在涛,《蔡金莲》中的王文勇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均获演员一等奖。

1959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陪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来南京参观。周总理是淮安人,一直都很喜爱家乡戏曲——淮剧。省领导安排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张云良主演的《金水桥》、《一家人》等淮剧。张云良的演出大受总理的肯定。当天晚上,他还收到了周总理的晚宴邀请。《金水桥》和《一家人》都是省淮的传统拿手戏,现在省淮仍经常排演这两出戏,著名淮剧演员邱小祥现在演绎的《金水桥》颇得张云良的真传。

1960年在《舍妻审妻》中扮演的苏正清,大胆吸取了京剧“麒派艺术”,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在《赞貂》中扮演关公,与导演、音乐设计一起打破了关公戏采用京剧锣鼓的传统,在淮剧基础上设计了锣鼓伴奏,改革了乐器。

1960年,因为对江苏省淮剧团的贡献,和在淮剧界的地位以及对淮剧的改革创新,张云良被评为全国劳模,赴京参加“全国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再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艺术风格

张云良自幼随父从艺,他表演稳重、自然,塑造现代人物时注意人物内心的刻画,唱腔的音色宏亮敦厚,有“钢喉铁嗓”之称,是淮剧界少有的擅演红生(扮演关羽)、黑净(扮演包公)戏的优秀演员。

《杨家将》系列剧中的“老令公”、“杨六郎”、“寇准”;《铡美案》、《打銮驾》等剧中的“包拯”、“王丞相”是他在淮剧舞台上最经典的形象。

至今,老淮剧迷们对张云良塑造的这些经典的淮剧古装形象仍念念不忘。

张云良一家

张云良一家四代唱戏。祖母唱徽剧;父亲从小学京剧;云良自幼学京剧,16岁后改学淮剧;他的大儿子张少良现在也是京剧名角,国家一级演员。

19岁时,张云良和20岁的张韵良(淮剧演员)喜结良缘。

夫人张韵良,原姓杨,常州金坛人。她家境贫寒,父母养活不起,卖给了张云良家,后改名为张韵良。张家没有女儿,张韵良就被当作女儿来养育,从小和张云良一起学戏。

十二三岁时,张云良和张韵良二人开始同台演出。朝夕相处、渐生情愫。

19岁时,为了不被抽壮丁,在大人的主持下,张云良和张韵良结为夫妻。这么多年来,夫妻俩相携相伴、即是台上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恩爱夫妻。

他们经历了戏迷狂热追捧的大红大紫,在淮剧是盐阜地区主流娱乐形式的年代,只要张云良的演出海报往剧院门口一贴,不出一天,戏票就销售一空。许多观众听他的戏早已听得滚瓜烂熟,还是一遍遍反复听他的同一出戏,为的是希望能在后台和张云良见上一面。

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艰辛岁月,家里当时所有的照片都被红卫兵烧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他们没有留给我们任何淮剧的剧照。年幼的小女儿把一张全家福藏在怀里,才保留下了一张全家福。他们更经历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平淡。如今受尽历练的两位老人早就对一切波澜不惊了。

有一次张云良发着高烧,还有他的戏,票都卖出去了,他病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戏院老板都让他回家休息,他想到不能让台下那么多观众失望,在医院里把挂水的针头一拔,又生龙活虎地上了舞台。

传艺

张云良在江苏省淮剧团,培养接班人一直是他最重视的事。对有前途的演员,江苏省淮剧团的前辈们甘愿众星捧月把他们“托上台”,他们曾经培养出过梁国英、王宗珍、邱小祥等一批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张云良一直教导后生晚辈,成角了也不能忘了常练基本功,只有底子扎实了,一代一代传下去,淮剧才不会“变味儿”。

张云良退休后和老伴过着最普通的老两口相守的生活,也时不时指点指点后辈。有些人还想一睹老艺术家的风采,高酬邀请他出山。张云良说:“戏,我唱了一辈子,现在我不该再是唱戏的主角了。把身上的功夫传给后人,没钱我也愿意干。”

来历追踪

张云良的户籍就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辖区内的浒墅关新区派出所,其户口在一个名叫“阳山花苑”的小区 。张云良和两个女儿一家动迁后,共在阳山花苑小区分配到了4套小套型的住宅,不过张云良的两个女儿一个在镇上当幼儿园教师,一个是镇上一家银行的职员,都不在该小区居住,4套住宅有的已经出租,有的干脆空着。虽然张云良多年在外闯荡,不过他的妻子一直就住在浒墅关镇的西角浜,并且两人并没有离婚。

张云良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从小性格外向,非常调皮,17岁就参了军,其间还跟随部队到过越南,复员后分配进吴县铁矿厂工作。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下海”风潮中,张云良辞去工作做起了小生意,1989年离开苏州到广州淘金,之后邻居就很少见到张云良了。张宝兴也是从张云良女儿那儿得知,2006年他去了成都。

2009年62岁的张云良,(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案发前暂住成都市。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2009年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人物评论

曾是红星村二大队干部的查金根老人也住在该小区,他对张云良的第一句评价就是:“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据说年轻时的张云良在村里的口碑就不是很好,经常私占公家东西、总是骗人,是他的两个最大缺点,不肯安心种地则让村里的老人替这个年轻后生的未来担心。在老邻居的指点下,记者在小区内还找到了张云良的亲妹妹张学宝,她比张云良小7岁,她表示跟哥哥已经十多年不来往了。当年张云良向她借了500元钱迟迟未还,破坏了兄妹感情,张云良为女儿操办婚礼居然没有请她参加,让两人彻底翻脸。

重大事件

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嫌疑人。成都公交车9路发生燃烧,造成乘客中27人死亡、74人受伤。经警方勘察在张云良所坐位置的地板上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型流淌痕迹,该区域燃烧程度最为严重,专家组认定为点火区域。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车辆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云良的尸体,在其尸体旁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表明,着火后张没有主动逃生意愿。

死前遗书(警方称)

好吃懒做,吃喝嫖赌,不工作,每月只靠女儿寄钱生活,出事前的几个月,女儿因此减少他的开支。张云良心生不满,往家寄了遗书,并称:"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