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玉秋 |
释义 | 个人履历女,1962年9月生。现任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所副所长,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78~1983年就读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1992-1998年在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生理研究室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加入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历任副教授、教授;2003-2004年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进行合作研究。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研究方向与课题(1)前扣带皮层参与痛情绪和痛记忆形成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2)慢性病理性疼痛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痛觉研究领域的权威杂志PAIN, 及J Neurochem, Neuropharmacol, Neurobiol Dis,Exp Neurol, 等国际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Frontiers in Pain Research》(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Handbook of Pain》(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等,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六项(第一完成人2项,第二完成人1项,第三完成人2项),培养9名研究生(2名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7名在读)。 突出成就张玉秋教授从事“痛与镇痛中枢机理”的研究十多年来,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首次在功能上证明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导水管周围灰质通路的存在; 揭示了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5-羟色胺、多巴胺等递质和受体系统的变化规律,为阐明慢性炎症性疼痛的产生和调制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痛情绪和痛记忆的形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次证明大脑前扣带皮层的NDMA受体激活是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的基础。 发表论文近十年间,在神经科学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五十多篇(包括第一作者28篇,通讯作者25篇),其中38篇发表在国际SCI学术杂志上。这些工作多次被Science,Brain, Pain, 以及神经科学领域中的权威性综述杂志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的研究论文所引用,并被特约为《Progress in Pain Research》by Nova Science一书撰写综述“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Pain: A Neurobiological Review”(2005,4)。十年来,张玉秋教授先后承担上海市科技发展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国际合作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社会评价张玉秋教授一贯注重科学道德,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尊重前辈,善于团结同事一道工作,指导学生耐心、细致。张玉秋教授二十年如一日地立足国内,甘于清贫与寂寞,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耕耘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