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有清 |
释义 | 1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简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图)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顾问,1942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书法专业。 曾任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展览部部长。曾受教于画坛巨匠于非闇先生。后习书法,以隶书、魏碑见长,由擅简牍。 书作及刻字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性书展及刻字艺术展,多次出访日、韩、美并举办书法联展及从事讲学活动;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世界和平年书法展,中国.新加坡第二届书法联展,第二回中日友好书法展,北京国际书法邀请展及在东京、汉城等地举办的国际书法展。1989年应邀访问日本。 有《简牍基础入门》、《汉武威简书三种解析》、《隶书佳联选萃》、《书法云梯丛书》(《魏书格言》、《汉简格言》、《魏书楹联》、《汉简楹联》、《隶书诗词》、《张有清魏书联圣集文选联》、《张有清简书联圣集联》等专著。 在“中国书法大讲座”中主讲“隶书技法”、“魏书技法”,并有录相带、光盘出版。曾参与编写大型工具书《规范汉字大字海》,主编《中南海古迹楹联名家联墨》,书写了国家图书倌出版社出版的珍藏竹简版《孙子兵法》; 曾任中国书法篆刻电视书法大赛评委,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组委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委员。出版个人作品集三册。 代表作品2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有清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家刻字艺术研究会委员和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有清先生的书艺,成就斐然。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四届书法展,世界和平书法展,以及全国中青年一、二、三四届书法展,多次参加中日、中新、中韩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在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多次举办书展和讲学。特别是他的“简书”艺术受到了日本书法界和爱好者极大的关注和欢迎。 张有清先生的书法,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属于“传统功力派”。以“师古人”来说,他的隶书有《曹全》之遒劲、《华山》之华贵、《张迁》之雄强,也有些《石门》之纵逸;他的魏楷,显然得益于《龙门》之“阳”、《张玄》之“阴”、《张猛龙》之“变”。谈古人之风,张有清先生无不如数家珍。按一般经验,没有百余碑帖的浸淫是难成其就的。从“法自然”来说,他登泰山、谒曲阜,徘徊于洛阳古城,往返于南京旧都;赴黄山得观苍茫云海之奇变,临华岳以见峭岭雄峰之峥嵘。树十年呕心于书艺,锻造出他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合;结体端庄华贵,生动自然的特点。不刻意求变而变在其中,不执著于法度而法度不失,融严谨于宽博,化险奇于平和。 张有清先生又是一位不拘成法的探索者。当他的汉隶、魏揩有所成就的时候,他又对“汉简”艺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在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摸索实验。当他用灰墨刷出“竹痕”,以“简书”书写的作品问世时,曾招致一些非议。但他的执著终有回报。一九九九年四月,他用“简书”书体书字在竹简上的《孙子兵法》出版,再现了“兵书”原貌,国家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国家有关领导人都有收藏,他也因此得到了“中国简书第一人”的美誉。近年来,张有清先生又在摸索新的表现方法——在书法作品上覆以色条色块,这种带有唐风古韵,又有西趣新情的作品,在其赴法交流和北京的个人展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取得了初步成功。 张有清先生的书法信条是“继承、继承、再继承”。他认为“在书法艺术上,1+1+1这样反复相加,所得不是2、不是3,而可能是0.1,甚至于是0.01。”笔者对此深以为然。中国书艺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象形文字到今天的文字符号,圆如篆、扁如隶、放纵如草、流美如行、端庄如揩各有情韵;长如欧、方如颜、雄逸如摩恶、纤巧如经卷各具风姿。书法艺术有如浩荡之汪洋,其注有长江大河,也有旁支细流,在江河入海途中也有湖泊和沼泽。不知过去的先贤们创造过什么,淘汰过什么,必然会有错把沼泽作湖泊,误认小井为大河和危险。在书艺途中,一些人身陷泥潭而不自知,在高奏着创新的激越时却被腐朽的深滓灭顶不也委实可怜吗?“风”有“雌”、“雄”,格有“雅”、“俗”,不是有了“个别”就能“行世”、“传世”的。所以张先生“0.1之得”已经很志若鸿鹄且难能可贵的了。 张有清先生又是一位书法艺术界的活动家,一直在关注和积极从事着书法教育、交流和竞赛组织等活动,担任着很多社会职务,可谓书坛之中坚力量。现在张先生生年近“耳顺”,愿他不附心于形役之途为中国书法在树一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