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荫梧
释义

张荫梧 (1891-1949)。字桐轩,河北博野人。国民党晋绥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中原大战晋绥军失败的祸首,抗战初期组织了号称10万人的河北民军。因和八路军争夺敌后根据地,发明了曲线救国这一名词,被中共称为摩擦专家,后被八路军彻底击溃。

晋绥大将

出生在河北省博野县小张营村。其家族是博野县有名的豪族,博野县是清初学者颜习斋的故乡,颜李学派的发源地,学风浓郁,张荫梧受其影响,幼时熟读经史,均能背诵,成年后仍未能忘怀,他崇尚颜李的“四存学说”,即奉其为学问,又是其立身处世的指南,又是后来其办四存学校的基础。该地尚武之风甚强,村民都会拳脚把式,张荫梧亦精拳仗技击之术,且一生坚持不辍。

1913年清河陆军中学毕业后,进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科学习,他自奉甚简,烟酒不沾,将学校所发之津贴于市内租一房屋,假日期间于相投之同学聚会,或下棋,或清唱,或高谈阔论,同期同学相善者以山西人为多,如傅作义,王靖国,李服膺、楚溪春、袁庆曾等,后来都成为晋绥军大将。1918年毕业后加入晋军,相继担任参谋,学兵团连长, 晋军上下普遍比较封闭保守,将领多为行伍出身,张荫梧等军校生的加入,相当于新鲜血液,而他也颇为自负,做事一意孤行,在任学兵连连长时,和营长不合,竟于操场当众顶撞开来,随后即卷铺盖而走,任太原国民师范军事教官时,又因得文武兼备,加之自律较严格见知于校长赵戴文,赵称之为小关公,极力向阎锡山推荐,因此一路高升,很快超过其他同学,到1924年已经是晋军第5旅10团团长,镇守大同。他认为军人应以军队为家,从不带家眷,每日凌晨即起与士兵同起出操,身穿布衣布鞋,与士兵同甘共苦,每日坚持体格锻炼,必打八段锦和形意拳,还要写大字一千,且“从无间断”,即使以后升为高级将领,也在军官食堂就餐,从不开小灶。

1926年吴佩孚和张作霖联合,发动对付冯玉祥的讨赤战役,冯玉祥自动下野出国,所部为夺取一个稳定后方,以宋哲元为司令,向山西开战。国民军攻势猛烈,战斗力甚强,晋绥军虽顽强抵抗,最后仍失利溃败,旅长丰玉玺被俘,张荫梧身负重伤,但他仍率部奋战,将残部撤回大同,尔后又撤回太原,这一役令张荫梧大受阎锡山青睐,随后,他应母招,回故乡养伤。冬天返回山西,任山西军官教导团团长他勋训练军官,要求严格按实战出发,并灌输颜李学说,每天有升降旗仪式,以培养国家民族意识,阎锡山对他的工作深表满意,1927年3月晋军扩编,他任第7军副军长兼14师师长,仍驻守大同。

是年 6月,阎锡山相应北伐,改晋军为北方国民军,张作霖大为不满,奉军派检阅使于珍到丰镇、平地泉视察部队,部署军事行动,阎锡山命张荫梧在大同将于珍及所乘火车扣下,并押往太原,于是晋奉公开破裂,此事成为两军开战之导火索。阎锡山通电讨奉,分兵三路向奉军发起进攻,张荫梧任北方革命军左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7军军长,率部从平绥线出击,在宣化以西怀安击退奉军高维岳部,随后在泥子河与奉军激战6昼夜,伤亡惨重,乃奉命撤至左翼阵地雁门关一带,构筑工事,凭险据守,阎锡山就在此地部署口袋阵地,以商震为总指挥,张荫梧为副总指挥,奉军兵力众多,武器精良,攻势猛烈,张荫梧部以山西自制的手榴弹和滚雷等武器奋战,终于反败为胜,击退奉军。是役傅作义在涿州坚守三个月,牵制了进过左翼阵地的大部分奉军,后因弹尽粮绝才投降,张荫梧不知是不是嫉妒傅作义的名声,在此后一直说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公开贬低傅,致使二人长期不合。

1928年1月,晋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张任第三集团军第7军军长,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5月,奉命沿京绥线两侧进攻,张荫梧以左路军前敌总指挥兼五、七联合军军长率部出平型关攻击前进,进占涞源、紫荆关一线,当时右路军徐永昌所部在方顺桥地方和奉军主力张学良部苦战,冯玉祥按兵不救,张荫梧从紫荆关出击,在满城、康城地区激战两昼夜,迫使奉军放弃保定撤退。张荫梧乃兼程前进,6月8日赶到北平,在北京维持会王士珍等人的接应下,逼的先到的冯系大将韩复渠退出北京。

1929年6月12日,张荫梧出任警备司令,21日,北京改称北平,与天津并为特别市,市长为冯玉祥系的何其巩,张荫梧以为按他的功劳,北平市长非他莫属,这时又见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与他并列,极为恼火和不满,又无计可施,只好向部下大发其火,直到第二年6月直到编遣会议时冯玉祥和蒋介石闹翻,何其巩自动离职,他才出任北京市市长兼公安局长。这时,张的老脾气又来了。严以律己的他自然看不惯官场的官僚气息,于是乃精简机构,更改“师爷、老爷”等旧称谓。作为一市之长,他不做汽车,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公安局原本配有两顿公餐,张荫梧也一并把它取消了。与此同时,张荫梧还缉私缉毒,先后查抄了日本人在使馆区设置的毒品加工厂,破获了东陵大盗案,严惩高利贷等。当然,对于中共的活动,也是坚决打压的。作为北平市长,官场应酬之事当然不会少,张荫梧则一概拒绝。在北平市长任内,他没有举行过一次私人宴会。除了阎锡山、蒋介石来京,其他人来也概不迎接。 张荫梧对外国人态度冷淡,尤其对日本人,更无好感。由于他概不与日本人来往,以至于一位日本代办发牢骚:“来北平一年,连市长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可以说,张荫梧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京城面貌大为改观。然而他也不得不得罪了一批人,此后政治军事生涯失意,于此不无关系。

中原大战时,晋绥军前敌总指挥傅作义指挥6个军沿津浦路南下,攻占济南,形式一片大好,妒火中烧的张荫梧给阎来了一份密电,说:“张学良和张群、方本仁等在北戴河开会时,傅作义参加了这个秘密会议,请注意。”阎立即派张荫梧率兵前往济南,任第3方面军第2、4路联军总指挥,意在对傅监视。傅作义当然会疑心这是阎锡山对他不信任,不免泄气,直接影响了津浦线战局。张、傅二人无法协调作战,只好兵分两路,一路由张荫梧率领第二路军向济南以东前进,攻打韩复榘;另一路由傅作义率领第四路军向南进军,攻打徐州。内争虽告解决,却严重贻误战机。 这一迟滞及分散兵力,导致了津浦线上的反蒋联军的最先失利。战后晋绥军检讨战役失败的原因,都认为张荫梧这一举动是导致失败的根源。

张荫梧追击韩复渠到临淄河西岸,将王靖国军部署在右翼山区,冯鹏翥在铁路中央,李服膺在左翼开阔地带,准备迂回,第一次迂回失败,双方隔河对峙了20多天,张荫梧再次迂回成功,突入韩军后方昌乐,结果正面的韩军大乱,退往高密,在高密对战20多天,因阴雨连绵,师老兵疲,双方打成僵持。这时蒋介石抓住战机,将主力转移到津浦线,对阎军发动总攻,结果晋绥军分兵力弱,张荫梧部被蔡廷锴的十九路军打败,傅作义被刘峙部打败,全线失利。8月12日,阎锡山亲抵济南,召集各方将领死守,但败事已经不可避免,8月15日济南失守,阎锡山将山东境内的军队交给张荫梧,让他把部队撤退到石家庄。9月15日,张学良出兵入关,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失败已成定局。

这次失败对自视甚高的张荫梧是个沉重的打击,驻军石家庄时,他就流露出解甲归田办学校的情绪,阎锡山下野后,将山西的局面交给徐永昌负责,张荫梧和李服膺公开表示不满,提出应由赵戴文和南京接触,但阎锡山的下台,即是他靠山的失去,昔日他狂傲自大,树敌过多早就引起不满,今天不仅他的提议没人赞成,连整编部队也没有他的位置,他以无法在山西立足。

河北民军

深感失落的张荫梧遂于 1932年初带200多名亲信脱离晋军回乡,打着抗日的旗号在博野创办了一所半军事性的中学,招收热血青年进行军事训练。一年后,因热河抗战,河北成立了许多义勇军,张荫梧随即成立了所谓的保卫团,控制了博野、蠡县、安国、安平等六县实行“自治”,在博野县北杨村开办军事化的四存中学,又把河北乡村实验学校,由天津迁来,以此两校为基地组织武装,二三年后势力范围扩大到武强、定县、深泽等13个县。1935年,日军入侵山海关,在日本策动下,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全国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张荫梧多次到平津活动,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表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张让留日学生、哲学家、共产党员温建功给其当秘书,温在张的干部短训班里公开讲《八一宣言》,杨秀峰同志以北平名教授名义到四存做过报告。公开提倡抗日,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张荫梧的积极态势引起了阎锡山的重视,阎锡山以守土抗战的名义委任张荫梧为陆军中将,邀请他去太原筹办晋军军官教导团。张荫梧遂从自己的中学学生中选拔了近百人跟随自己去太原学习。

七七事变后,张荫梧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看中,程潜任命张荫梧为保定行营河北民训处处长兼第一战区司法监。张荫梧即将自己在太原训练的200多学员带至保定,召集旧部成立了河北民训处干部养成所。平津保一带的流亡学生纷纷慕名投奔,人数不久增加到千人。这些学生被编为4个大队。明末高阳县有个民族英雄孙承宗,在河北省成立“民军”,坚决抵抗入侵的满清军队,最后全家被屠杀。张荫梧为纪念孙承宗,亲自为这支队伍取名叫“河北民军”。-

张荫梧的河北民军还没有来及正式成立,日军已经南下,9月保定危急,国军数十万纷纷南撤。张荫梧也带领干部养成所全体人马和自己的13县政府、警察局、保安队等2000多人南撤到河北磁县。在磁县,张荫梧将随其南撤的冀中各县保安队改编为一个团,团长张超。原干部养成所4个大队不变,同时以河北民训处名义,收容溃散的国军散兵和各地乡勇。一周后宣布正式成立“河北民军”。

不久日军进抵磁县,张荫梧即带领人马沿太行山进入河南林县。在林县西关,正式成立河北民军第一团,下辖3个营,每营200-300人,团长徐靖远。经阎锡山同意,河北民军第一团负责驻守林县,张荫梧本人率河北民训处和其他部队继续西去,进驻山西陵川。

张荫梧部进驻陵川后,张派遣得力助手潜入邢台、邯郸联络活动在那里的小股武装,并到郑州、武汉、西安等地招收流亡学生和爱国青年,并聘请在山西、河北一带的八路军代表做教员(其中有朱瑞),讲授游击战争和抗日救国道理。到1937年10月,人马迅速增加,很快发展到万人,番号增加到五个团(河北民军第一 ——第五团)。1938年初,根据程潜的命令,张荫梧正式扩编民军,确定了编制,对原有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扩编,成立了八个民军团:与此同时,张荫梧根据第一战区命令:撤消河北民训处,更名为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张荫梧为总指挥,王长江、乔明礼为副总指挥,张存实为参谋长,下设九处一室一所:民军下辖4个民军区: 第一民军区 司令王长江,活动于河南林县、汤阴、淇县。第二民军区 司令乔明礼 活动于藁县、晋县。第三民军区 司令伍修宪。活动于河南清化、修武。冀西民军 司令杨秀峰,活动于邢台、内丘、临城、赞皇 。

曲线救国

鹿钟麟担任河北省主席后,张荫梧认为鹿钟麟没有留在河北省坚持抗战,怎么会轮到他当省主席呢!因此就一气之下跑到武汉要求见蒋介石。先后三次求见,蒋三次拒见。于是他在盛怒之余大骂:“中国不亡,非天理也!中国若亡,非地理也!张荫梧正要离开武汉,忽然受到陈诚接见,张荫梧和陈诚在保定军官学校是同学。陈诚介绍他参加组织和举行宣誓典礼的经过,并因此受蒋介石赐见十分钟。随后被委任为河北省三青团总千事长兼任民政厅长。张荫梧经陈诚介绍参加特务组织是他走向顽固死硬派的一个转折点,这在他的日记中反映得琳漓尽至。在他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之前,在日记中不断称赞八路军纪律严明有“颜李之风”(即是有清代朴学大师颜习斋、李恕谷之风,这是“四存”学派对人的最高赞赏之词)。赞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人心”,“顺民意”,“有号召力”。在他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并受蒋介石赐见后,在同本日记中却说:“共产党不合国情”,他下山回到河北平原计划如何反共灭共,还说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是心腹大患,“要加以汉奸罪名杀之!”前后判若两人。张荫梧以正统自居,否认民选的晋察冀行区政府及冀中行署,而直接向冀中各村庄派粮款。并且扬言重新“收复博野等六县失地。”他唆使驻防博野县境的张仲瀚部民军,脱离冀中军区;组织“中立会”,反对中共“十大救国政策”,并于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趁日寇进攻冀中之机,发动了“博野十二月政变”。杀害八路军指战员400多人。博野民军是中共帮助建立的,张仲汉和一些主要领导人,差不多都是共产党员。张荫梧虽百般策动,但由于有共产党员的工作和民军官兵的爱国热忱,所以民军大部起义投入抗日行列。张荫梧发动博野事变失败后,又策动冀中第二支队柴恩波部反共。张荫梧估计柴恩波的队伍从新镇一带拉不到冀南去,就给柴发了电报,叫他先投降日本,并美其名日:“曲线救国”。这个可耻的名词,就是张荫梧在此发明的。

因此,我们如果不解决张荫梧,那么冀中的抗日局面就会被破坏,根据地亦不能胜利发展。1939年夏,八路军120师、北上挺进支队和冀中军区部队在贺龙指挥下,在深县南部张骞寺村对这部分民军发动了分割包围并全歼之。张荫梧在孙殿英的部队掩护下突出重围渡过黄河,自此河北民军全部土崩瓦解。 张荫梧自称有部队十万人,估计也就十几个团,绝大部分被我们打垮了,这是冀中军民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死顽固派张荫梧进行斗争的重大胜利。

张荫梧到重庆 向蒋介石告中共破坏统一战线。蒋介石国民党就以战区的名义派了个姓范的来调查。这在谈到张荫梧的时候,中共拿出张荫梧给张仲汉发动博野事变的电报给他看,说张荫梧趁日本进攻之时发动博野事变,这不等于给日本作内线吗?他为张荫梧辩护说,这是张荫梧估计冀中吕正操部不能支持,趁机来收复失地的。我又拿出张荫梧指令柴恩波投降日本“曲线救国”的密电叫他看。他无言以对,就狡辩地说,这个电报嘛也许是真的,我不能说是假的。可我听说,他们的电台、机要人员、密电本、机要秘书都被你们弄去了,造个假的不是很容易吗?你再说别的,于是中共就用缴获的张荫梧的日记来证明。告诉他张荫梧在日记中说了些什么什么坏话,他要求看看日记,中共把日记拍下片来才拿给他看。我说你瞧瞧这字不是张荫梧的笔迹吗?电报可以做假,日记上的字谁能替他写呢?姓范的一看闷了。忙说张荫梧竟做出这样的事来,那太可惜了!

8月初,周恩来复电陈诚,痛陈事实真相,“查冀中、冀南迭经敌之扫荡,均恃十八集团军之贺、刘两师及吕正操部艰苦支撑,保全现状……不仅华北军民有口皆碑,公认战绩,即在敌方广播,亦只认与八路军激战……深、冀两县所发生之武装冲突,都是由于张部挑衅所引起……”

不甘寂寞

1940年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因河北民军与八路军产生矛盾,将张撤职。但陈诚有意培植张成为一支反共力量,让人捎信给他,安慰他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对他的处分,事前蒋并不知道,要他忍耐,以后还会重用他的。1941年,蒋介石又任命张为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但由于军政部和军训部的干涉,第九分校筹备了很久,也没有建成。 1943年任冀察战区总参议兼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平汉(平汉)路北段护路司令部司令,1947年12月任华北剿匪总部上将参议,这也是个挂名的差事,没有实际的兵权。但是,他不甘寂寞,千方百计地扩充自己的实力。他向傅将军申请了一些经费,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华北民众自救会”。其执行委员会由二十多人组成,都是些封建遗老,落泊军阀、政客和青洪帮的上层人物。自救会下设若干组织,其中一个组织叶“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下设四个区队,每个区队又下设三个总队,总队下有大队小队。这个委员会主要以网罗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和地主武装为工作目标,至北平解放时,已聚集了9万余乌合之众。1948年底,北平被围困, 在我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之时,张荫梧曾说,傅作义没有很大的毅力和魄力,应付不了时局,他觉得,应该由他来接替傅作义,与共产党顽抗到底。张又和美特分子张某秘密勾结,炮制了1000多张《致杜鲁门呼吁书》,要求美国以“实际行动”援助他们。张还向傅作义要了1000多套军服,申请了一部分经费,把北平四存中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搞了一个冬令营,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演习。共网罗了700余人,组成了一个总队,他曾扬言:“必要时,可以让青年学生参加守城战斗!”他公开对学生讲:“不愿受共产党宰割的就参加我的工作。”他还秘密策划想把队伍拉出去,上山打游击,妄图长期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周旋。他把“策动委员会”也改编成了适应战斗需要的总指挥部,自任总指挥,葛润琴为副总指挥(葛原是保定四存中学的副校长),李云清为参谋长,崔建勋为秘书长,刘贵权任随从参谋。各纵队也都任命了司令、副司令、参谋长。

1949年1月22日,张荫梧听到傅作义将军已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顿时慌了手脚,急忙通知各个“委员”,称:“因时局将变,策动委员会立即停止活动。”当天晚上,佟寿山将“策动委员会”的一切文件全部焚烧。1月25日佟又以“民众自救会”的名义在报上发表声明:停止活动,立即解散。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因拒绝上缴枪支的命令,2月15日被叶剑英为主任的北平军管会以串联旧部准备组织反动武装逮捕,张荫梧入狱后不久,即发现其患有胃癌,后保外就医,于当年5月27日在家中病逝,终年58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