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艳红
释义
1 戏曲票友

张艳红

驻马店市上蔡县人

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2000年度金奖擂主。

张艳红以一腔越调征服了广大戏曲爱好者,

赢得了广大戏迷的热爱。

张艳红德艺双馨,多年来独自抚养着八个孩子。

众多观众更被她的爱心和美德所感动。

在2007年,张艳红光荣地当选为“2007年度河南爱心母亲”,当时的推荐词有这么几句话:“她用德兰修女式的情怀,温暖着一个特殊的家庭。她以一种母性的纯真视角,关照着那些被家庭阴霾遮蔽的孩子。她痛着孩子的痛,笑着孩子的笑,幸福着孩子的幸福。一个‘美丽妈妈’的人生,一个烛照他人的世界!她用自己杰出的人格告诉我们,感动,其实是普通人美丽的延伸。”

2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张艳红,女,1981年生,籍贯云南省玉溪市。200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1月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开始在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工作。目前主要科研方向为区域经济、民族经济。

3 海南美容院院长

张艳红,女,汉族,农工民主党党员。

1968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市。1986年毕业于许昌市卫校,毕业后在许昌市商业职工医院做医护工作。1994年来海口,在一家美容院从事纹眉纹唇技术工作。

1996年6月,她自筹资金在海口创建专为女性服务的红妆美容院。1999年1月成立红妆美容有限公司。现担任海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海口市妇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海南省SPA协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美容专业文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首批文制师指导老师,中国保健协会美学文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联美容商会文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艳红勤奋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项目,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曾荣获东南亚地区“三纹名师金像奖”和医学美容学术论文“突出贡献奖”。2002年荣获海口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8年12月,被海口市农工民主党委员会授予“特殊贡献奖”。2009年4月,荣获“海南杰出质量人”称号;9月,被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工商局、海南技术监督局联合授予“跨越辉煌60年——推动海南品牌建设60位功勋人物”。近年来,在全省、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美容业界的一些活动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如:曾担任中国首届美容知识技能大赛文制组国家级副总裁判长、东南亚地区首届文饰科学技术大会总裁判长、海南省职业技能美容考评鉴定中心主考官。2008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国文饰艺术与技术交流高层论坛暨文饰美容师技艺大赛中,被邀请担任主席团专家委员。

创办红妆公司十余年来,已经拥有海府、国贸、昌茂、大同路、海甸三路、海甸五路、京江广场、世贸、府城9家美容院和红妆专业美容化妆学校、红妆医疗整形美容中心、4家女子瘦身纤体俱乐部,公司员工现已接近300人。张艳红坚持自主创业、顾客至上、恪守诚信、务实经营的理念,红妆已成为海南美容业的知名品牌,并且在全国的美容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1998年起,先后获得一系列奖项和称号。如:第一届华人邀请赛“化妆名师店”奖;第四届华人美容邀请赛纹眉组“杰出大奖”;首届东南亚地区文饰大赛纹眉组“十大优秀奖”;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健康文饰美容技艺大赛全能银奖和全能创新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美容美体连锁机构”,2009年被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授予“改变中国都市生活方式十大标志性美容场所”;

从2001年起,红妆公司每年都被海南消协授予“诚信单位”称号,并被中国消协授予“全国首批放心美容院”称号;还先后获得海南省卫生厅授予的“医疗信用单位”称号、海南省质检部门颁发的“优质服务单位”称号、海南省工商局颁发的“海南省著名商标”、海南省商务厅授予的知名品牌称号、海南团省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等。2003年,红妆正式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2009年被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工商局、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授予“跨越辉煌60年——海南标志性品牌60强”、“跨越辉煌60年——海南知名品牌(企业)行业10强”(美容行业)、4月,被海南省妇联授予“海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11月,又被中国妇联授予“全国妇联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红妆多次被海口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张艳红坚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把爱心洒向社会的弱势群体。从1996年红妆创办开始,张艳红每年都要带领员工去贫困乡村和福利院、敬老院,看望孤儿和孤寡老人,送上物品和资金,积极向希望工程捐款捐物。目前正资助9名农村贫困儿童就学,被海口晚报誉为“爱心妈妈”。2007年获得海口市龙华区妇联授予“特别爱心家长”称号。红妆公司也被海口市龙华区委授予“关心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

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张艳红积极组织员工并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培训和传授美容技术。自从创办美容学校以来,开设美容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先后培养了学员数千人次,除少数人留用外,大多数回到家乡就业和创业,学员遍布省内各市县和省外十多个省市,让大量的失业、待岗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2009年,学校被海口市人事劳动局、海口市妇联指定为“海口妇女就业培训基地”。(完)

个人荣誉

1、 海南红妆美容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

2、 瑞士圣地斯哥国际美容师最高文凭获得者

3、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

4、 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5、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产品开发部,美容专家委员会委员

6、 医学美容学术论文“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7、 东南亚地区三纹名师

8、 中国首届美容知识技能大赛文制组国家级副总裁判长

9、 东南亚地区首届文饰科学技术大会总裁判长

10、 海南省职业技能美容考评鉴定中心主考官

11、 2008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文饰艺术与技术交流高层论坛暨文饰美容师技艺大赛中”主席团专家委员。

12、 海口市“十大杰出青年”

13、 第2届2006CCTV形象大赛全国美容组副总评判长

14、 “海南省第三届儿童福利会”理事

15、 海南省青联常委

16、 海口市龙华区“特别爱心家长”荣誉称号获得者

17、 海口“爱心妈妈”荣誉称号获得者

18、 海南省SPA协会副会长

19、 中国纹制艺术与技术高层论坛主席团专家委员

20、 “第三届中国国际健康纹制美容技艺大赛”副裁判长

21、 海口市妇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22、 海口市妇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3、 海南省农工民主党派“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24、 “跨越辉煌60年——推动海南品牌建设60位功勋人物”

25、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先进会员

26、 中国国际健康美容行业发展联合会常务理事

27、 “中国健康美容行业杰出人物”称号获得者

28、 第三届中国整形美容精英高峰论坛“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十佳管理人”荣誉获得者

29、 张艳红董事长入选2011—2012年度CCTV中国影响力·中国美业卓越贡献人物

4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本信息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出生年月:1973年2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个人情况

1997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参加工作,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主讲教师。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评论、兰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吉林省伦理学会会员

学术观点

“育人”需从“育心”开始。

学习工作简历

1993.9——1997.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科生

1997.7——2001.4 东北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 助教、讲师

2001.4——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00.9——2003.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04.9——2011.7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11.11——2011.12 台湾大学访问学者

社会学术兼职

吉林省伦理学会委员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本科生);

大学生法律基础(本科生);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科生);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生)。

科研方向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

2、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德育资源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秀经验总结与现存问题调查研究》(12YJC710085); 2、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基金项目《“研讨式”研究生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探索》(2012YJG02); 3、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大学生德性生成与德行培养》(07JC710009);(已结项)

4、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德育教师职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SJSJY20090220);

5、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滚动立项课题《德育资源论》(GH08056);

6、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德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05QN009);(已结项) 7、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滚动项目《德育资源问题研究》; 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015323。(已结项)参加项目: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类,国家级一般项目《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发展模式研究》(BHAO10080);

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为三农服务研究》(015005);

3.团中央项目《大学生德育问题研究》,立项时间2005年7月。

4.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性别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2002年12月。

此外,还参加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

科研成果

1.张艳红.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cssci)

2.张艳红.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女童教育——兼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北京+1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回眸与前瞻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

3. 张艳红 张澍军.影响大学生德性成长的校园文化因素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cssci)

4.张艳红张澍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cssci)

5.张艳红.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兰州学刊.2009(2). (cssci)

6.张艳红.化道德为德性.文化学刊.2009(2).(学术文摘摘录主要观点)

7.张艳红洪俊.现有经济条件下,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资源因素分析.教育评论.2008(5).(cssci)

8.张艳红.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cssci)

9.张艳红.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资源的历史梳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10.张艳红.浅析德育资源价值认识.科学教育研究.2007(6).

11.张艳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教育引导.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12).

12.张艳红.协商式家长参与课程实施模式建构.现代教育科学.2004(12).

13.张艳红.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论析.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4,12.

14.张艳红 洪俊.关于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教学与管理.2003,10.

15.张艳红.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6特刊.

16.洪俊、张艳红.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发展:观念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3,5.

17.张艳红.德育课程现代化的理论思考.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2,1.

18.洪俊、张艳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育科学研究.2002,4.

19.张艳红.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与管理.2002年,1.

20.张艳红、王胜乾.思想道德修养课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东北师大学报.2001,12.

21.赵野田、张艳红.“三个代表”的价值学解读.东北师大学报.2001,10.

22.张艳红.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东北师大学报.2001,10.

23.张艳红 洪俊.略论教师在课程编制中的角色定位.课程研究,2001,4.

24.王玲 张艳红,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