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晓黎 |
释义 | 1、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张晓黎,女,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第三教研室主任,助教,中共党员,硕士。 2003年本科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003年9月至2006年4月就读于浙江大学英语专业,2006年5月至今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现外国语学院)任教。 负责大学英语教学。 发表论文有:“论《艰难时世》中‘火’之场景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4冬季号),编译《昆虫记》(第二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获医学学士、硕士双学位。同年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04年获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医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在澳大利亚Baker医学研究所研修1年。从事内分泌专业工作十余年,能独立处理内分泌专业的疑难危重病例,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的诊治。现承担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参与卫生部、省科委、卫生厅课题多项,获省卫生厅及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发表论文、综述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编专著2部。承担山东大学留学生、八年制、七年制及本科生教学工作,可熟练进行双语教学及英语教学。 3、郑州大学副教授张晓黎,女,1971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鄢陵县,硕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93年6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材科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于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在职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先后承担聚合物加工原理、塑料成型工艺学、科技写作与专业英语、塑料成型机械、模具CAD等本科生课程的讲授;指导塑料成型模具和机械设计基础本科生课程设计,连续6年指导本科生的生产/认识实习,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指导张彬等同学完成的科技制作作品“熔融指数仪多功能控制器”2009年获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指导曹冰等完成的作品“多功能高精度微功耗恒温干燥器” 2009年获第二届郑州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指导完成的“郑工精密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项目”2010年获河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创业竞赛金奖和华夏海纳最具投资价值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塑料模具CAD/CAE、聚合物材料加工工程、高性能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等。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做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主持郑州大学教改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各1项,指导郑州大学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项,通过省级鉴定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主编(编译)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3部,副主编出版图书1部。 部分在研和结项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剪切场中聚合物结晶与流变的相互作用”,2008-2011,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聚合物水辅注射成型物理场与形态结构的关系研究”,2009-2012,参与; 3.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项目“天然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2010-2012,主持; 4. 设备监控系统 (深圳市蓝谱里克科技有限公司),横向,参与; 5. 郑州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模具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2010-2011,主持; 6.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0-2012,主持; 7. 郑州大学教务处、学生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项,2009-2011,指导教师; 8. 挤出模设计分析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2008.9, 河南省科技厅, 鉴定,排名第二; 9. 气体辅助注塑工艺共性应用技术研究, 2009.10, 河南省科技厅, 鉴定,排名第二。 获得奖励 1. 2005.5获郑州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 2. 2009.9获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3. 2009.10获郑州大学第三届“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4. 2010.7获第八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