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现英
释义

个人简介

张现英,女,江苏仪征化纤公司涤纶二厂前纺车间11——12K工段甲班班长。张现英在艰苦的生产一线默默奉献了15年,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誓言和远大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曾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石化“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称号。2000年10月,她还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人物特写

1986年,张现英当了纺丝生产线上的一名卷绕女工。卷绕岗位夏季温度高达50℃,噪声大得说话要扯着嗓子贴着耳朵喊,化学气味浓,劳动强度大,条件比较艰苦。张现英所在的岗位,由24个纺丝位组成,每个位又是由3000多根比头发还细的原丝组成的丝束,以每分钟1300米的速度转动,运行中随时都会有毛丝和浆块产生,稍有疏忽,会使整个设备停转,用行话说叫“缠辊”,而“缠辊”次数的多少,是衡量卷绕操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每缠一辊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0元左右。代表世界上化纤业最好水平的日本东洋纺的设计值是每条线每月缠辊最多不超过四次,而仪化厂开工之初,每条线一个月缠辊次数却高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一难题困扰着卷绕女工。“日本人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赶上日本东洋纺!”这似乎是一个神话,其实,这倒确确实实是张现英和她的姐妹一致下定的决心。多少个日日夜夜便围绕着这一目标运行起来,红霞东照,玉兔西临,在张现英眼里,似乎都是为了她和姐妹们长志气鼓干劲的。

张现英经常查阅纺丝工艺操作资料,了解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接口参数。有时为了搞清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请教技术人员,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操作实践之中。为练就一手过硬的本领,张现英常常守护在机器旁,细心观察,并不停地用手捏着飞速运行的丝束,摸出掺杂在里面的浆块,然后判断方位。为了练好这一招,张现英一上班就走到牵引辊旁,不断地练。高速流动的丝束曾把张现英的拇指和食指皮肤磨掉了一层又一层,有时一不小心就把手指划出了血。由于岗位温度高,虽然她只穿了一件单衣,但不一会儿就被烤得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衣服,贴在身上,她也顾不上……为了早日攻克“缠辊”难题,张现英和姐妹们不断切磋研究,终于练出了一手摸浆块防毛丝的技巧,总结出了“一看、二摸、三听、四快”的操作法,编写了《巡检歌》:“牵引辊上丝闪亮,有位断油细端详;油剂故障到现场,尽快处理莫慌张……”1994年4月12日,她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全公司平东洋纺纪录的第一人,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张现英所在班组先后6次刷新了公司的单、双线无缠辊纪录,缠辊次数由1990年的78次减少到2000年的2次,将日本东洋纺纪录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然而,她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并创造了连续1614天无“缠辊”的纪录。她的操作法在全公司推广应用后,所有生产线通过降低缠辊次数每年增加效益近千万元。张现英一次次破纪录,一个个愿望变成现实,伴随而来的是一束束鲜花、一阵阵掌声。然而,担任班长的张现英并没有被鲜花、掌声所淹没,而是把这些作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

1995年11月,部分全国一流班组来仪化传经送宝,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并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和全国模范班组陕西国棉一厂梦桃小组结成了帮学对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她从梦桃小组坚持32年如一日捡废棉5?91万公斤,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生动事迹中得到启发,率先在运行班组中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向成本极限挑战。往日1?5元一把的钩刀,1?3元一把的毛刷等消耗材料都是谁用谁拿,现在都要磨着用,算着拿,精打细算。纺丝岗位修喷丝板用的硅油,以前只要稍不好用就随手扔掉,一瓶硅油只能修4—6块板。自开展成本核算后,一瓶硅油可修板10—12块。仅提高修板速度和成功率一项,每年减少排废10多吨,节约成本7万多元。在她们班组的影响下,全公司掀起了班组成本核算的热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