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喜凤 |
释义 | 郑州五月天标识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喜凤,毕业于河南纺织工业学院,2004年创办职郑州五月天标识设计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经理。热爱生活、快乐工作,从握手和微笑做起、在团队中时刻充满激情;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创造;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对同事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公司负责、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黄庄村农民个人简介张喜凤,女,38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黄庄村农民。现任河南张喜凤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是泌阳县工商联副主席。 个人贡献张喜凤6年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泌阳县人民医院给孩子看病,在门诊楼大厅前,不顾家人的反对, 自己坚持把遗弃了的患有重病的孩子抱回了家,耐心地照料孩子,给孩子看病。从此以后,家庭并不富裕的张喜凤,先后收养了3个分别患有先天性脊椎裂、先天性心脏病和哮喘病、先天性鼻子塌陷和唇裂的重病弃婴,除了将家里的积蓄花完之外,还欠下了40多万元外债。张喜凤长期热心公益事业,多年如一日伺候4个孤寡老人,同时是10多名孤儿的“妈妈”,帮助孤儿们圆求学梦,几年来光助学善款超过20万元;限塑令颁布后,她自制1万个环保购物袋赠送给群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连夜购买5吨大米和2000枚咸鸭蛋送往灾区;青海玉树地震,她捐助90袋大米,60件杂粮,4000枚真空咸鸭蛋等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可在她的家里,除了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她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他人。 所获荣誉张喜凤入选“2008年度中国好人”、第二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曾荣获2011“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人物”、“河南省优秀母亲”、“ 驻马店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喜凤:把慈善当作第一事业 河南经济报特约记者 王有震 “有爱的人,才能拥有幸福”。这是豫南革命老区泌阳县马谷田镇黄庄村农民张喜凤的人生座右铭。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年来执著坚守办好事、做善事,在她的身上张扬着民族的个性,闪耀着美德的光辉,她以一颗火热而平静的爱心,谱写出一曲曲真善美之歌。满腔挚爱,温暖弃婴多难的人生张喜凤的父母都是解放初期参加土改的老党员。受父母的熏陶,她一贯助人为乐,热心慈善公益事业。1992年春天,张喜凤和丈夫在县城开了一家精米商行。 2006年3月的一天上午,她和丈夫一起抱着女儿到县人民医院看病。只见在门诊楼大厅前围了一群人,她出于好奇,也凑过去看热闹,只见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蜷缩在破旧的小包裹里,脸上很脏,啼哭声显得十分微弱。一个围观的男子用脚尖挑开了被角,孩子的臀部裸露出来,一个拳头大小、流着浓水的紫包散发出一股臭味,人们都掩鼻后退。这一切,使她心里震颤,鼻子直酸,心疼得直掉眼泪,二话没说,立即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弃婴抱在怀里。 丈夫见状,劝她别管这个闲事。她说:“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不管咋说也是一条人命呀,我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不管”。她不顾丈夫的劝说,把孩子抱回了家,她简单地给孩子擦了一下身子,就把孩子抱回医院看医生。医生得知她抱的是弃婴,检查后郑重地说:“这个孩子是先天性脊椎裂,病情十分严重,需要立即做手术,弄不好会留下后遗症。” “脊椎裂”,她深知这3个字的分量有多重,要想把孩子的病治好,是要花很多钱的。面对这个尚不懂人事的婴儿,她没有放弃,不管结果如何,也要给孩子治病!她毫不犹豫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安梦。 那些日子,家里米店生意忙,又多了个重病婴儿住院治疗,她忙得晕头转向,人也明显消瘦了。丈夫见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已经花得所剩无几了,就生气地说:“现在孩子的病也有所好转了,你的心意也算尽到了,实在不行,你从哪里捡的,就把孩子送回哪里去吧!”她一听急了,质问道:“我把她送回原地,她能活命吗?”那一夜,她和丈夫发生了激烈地争吵。 她捡拾弃婴筹款为病儿治病的事儿,很快传遍了城乡,赞誉声不断,这使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年9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有人把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扔在她家门口,她把孩子抱到屋里,见是个女孩,还有一张字条,字条上写道:“俺知道你是好人,盼望你能救活她,我们全家人给你磕头了。” 丈夫见状直嚷嚷:“看看,你竟成了公认的大好人,人家都把有病的孩子送给你,看你咋办?” 她说:“既然别人把孩子放在咱家门口,那是对咱的信任,再苦再难,我也得管,不然,我的良心过不去。” 第2天,她把孩子抱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这个孩子来这里检查过,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加哮喘。”她又让医生仔细检查了一遍,在医院住了18天,才把孩子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人怕出名。她义养病儿的行为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事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又有人把一名先天性鼻塌陷和唇腭裂的婴儿悄悄地放在了她家门口,毛毯里裹着一个刚出生两天的女婴,身上和尿布上还带有血迹。由于天气寒冷,女婴身子缩成一团。她俯下身子用手一摸,婴儿全身湿黏发烧,沾满血迹的脐带还没有掉。她又将女婴侧向一边的头扶正,发现女婴的鼻子左侧塌陷,上嘴唇左边有个豁子。 为此,丈夫气得跺着脚,骂道:“这些人真不要良心了,竟狠下心来把病儿扔下不管。”然后又对她说:“喜凤,你捡那俩弃婴我理解你,你撂下生意不管,我没拦你,你贷款给俩孩子治病,我也没怪你,这个孩子,咱说啥也不能再管了。” 她知道这孩子患的是唇腭裂病,能治好,就说:“这也是一个小生命呀,咋能说不管就不管了呢,我不忍心呀。”那天,她再次与丈夫闹了别扭。她一直忙到后半夜,孩子的双腿才慢慢的伸直,当她听到孩子啼哭的那一刻,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艰难爱心路,还能走多远?医生告诉她孩子的病3个月后就要动手术,一直到两岁左右,要动六七次手术才能将嘴巴和鼻子修补完整。想收养孩子的街坊听说她又捡了一个女婴,就来看孩子,可一见孩子是个豁嘴子残疾,都摇摇头走了。这使她下定决心给孩子治好病,让她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那时,她真地犯难了,债台高筑的她,尽管有米店,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是“外光内空”。一家老小要吃饭、穿衣、治病,让她难以招架,面对家人的竭力反对,她不知该怎么办?面对丈夫的发火,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流泪。她知道,这么多年来,她愧对了亲生孩子,愧对了丈夫,更愧对了这个家。 带孩子到医院打针、吃药、输氧、输液成了张喜凤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几年来,张喜凤先后辗转西安、太原、郑州等各地医院,为孩子求医问药,许多专家都认识了她这个抱着孩子、背着大包裹的河南农村妇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3个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关爱中,像幼苗一样一天天地长大。如今,小安梦已经近6岁了,在张喜凤的悉心照料下病已基本痊愈,小安雅和小安嫣也很健康。“尽管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很满足!”她觉得孩子们的声音和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每当她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疲倦和劳累顿消,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虽然她为几名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治病,除了花光家里的积蓄,又举债40多万元,但她认为“值”。 为了照顾这些“宝宝”,她最多时请了3个保姆,还把儿子从6岁起就送到寄宿学校。“不图别的,我就是想让这些‘宝宝’都能快乐的成长。”张喜凤说。 1年多前,泌阳县铜山乡铜峰村农民王同夫妇因给刚出生的宝贝儿子治病,花光了积蓄,后因借贷无门,就偷偷把宝宝丢弃在张喜凤家门前。经过张喜凤的求医诊治和精心喂养,很快恢复了健康,后又费尽周折让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今年春节,宝贝的爷奶特地带着孙子来给张喜凤拜年。 资助孤儿,铺平贫困生求学之路 多年来,张喜凤的事迹在当地被广为传颂,她家的生意也非常兴隆。但她和丈夫挣的钱基本上都捐给了别人。除了家里收养的几个孩子,张喜凤还是孤儿院10多名孤儿的“妈妈”。在泌阳县孤儿院,从小学到初中和高中,甚至到大学都有张喜凤资助的孤儿学生。 “你像一段美妙的旋律,滋润着我们的日出日落。”这是张喜凤资助的3个孤儿大学生给她写信中说的一句话。 13年前,家住泌阳县付庄乡李岗村老廖庄村民组的廖海娜、廖海贺、廖海斌姊妹仨,父母患病撒手人寰,他们靠当地政府和乡邻们的接济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喜凤得知了他们的情况,就坐卧不安。她的心太软,最见不得别人有困难,尤其是生活尚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特地找到他们,给他们买了新衣服,视他们为亲人,资助他们念书,逢年过节,还把他们从学校接到家中吃团圆饭,让他们称自己为“大姐”,把她家当作自己的家,使这仨个孤儿感到孤儿不孤,尽情地享受人伦亲情和温暖。 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懂事早,老大海娜、老二海贺姐妹俩,刻苦学习,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本科分数线,分别被华中师范大学、西安联合大学录取。可是面对高昂的学费,姐妹俩退却了,产生了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念头。对此,她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并将借来的11000元钱分别塞给她姐妹俩,姐妹俩一时不知说啥好,泪水夺眶而出。 送走了姐妹,她又把老三海斌送到泌阳县二高上学。多年来,她冬天为他们买棉、夏买单,还不断地给他们生活费,前年海斌也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 细细想来,她为资助这仨孤儿上学就花费了4万多元,要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仨孤儿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也使他们的人生有所改变。去年7月,从西安联合大学毕业的廖海贺来到张喜凤开办的米厂打工。廖海贺说,她从喜凤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想通过在米厂工作,好好锻炼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扶弱助困,书写一位平凡女子的真情大爱 面对鳏孤,她义无反顾。张喜凤的丈夫王和平有3个舅舅,家住与泌阳毗邻的南阳市唐河县少拜寺镇韩庄村周庄组,除去大舅有个双目失明的媳妇外,其他两个都是光棍。当时,4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住在破旧院子里的3间瓦房里。 17岁时的张喜凤不怎么懂得爱情,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和他一起去了他的舅家。 张喜凤的到来,让舅舅们兴奋异常。他们想表示表示,却谁兜里也没有钱,大舅去赊了个生猪蹄,炖炖,一家人围着看她一个人吃;晚上,几个舅舅满村子跑着求人,才算给她借来一床新被子。“当时我都落泪了。我想,这4个老人,不管咋我都要好好养活一辈子。”张喜凤说,“我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遭罪,看他几个舅恁可怜,我就决定嫁给和平。” 因为看人家舅舅可怜,就决定嫁人,这事儿看似“荒唐”,但在张喜凤婚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接到家里和自己一起生活。直到今天,她依然赡养着他们。 21年来,张喜凤为4位老人洗衣做饭,看病抓药,倒屎倒尿,从没嫌弃过。老人逢人就夸:“有喜凤这样的好外甥媳妇,是俺这辈子的福气。 同胞遭灾,她慷慨解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张喜凤都是整车整车捐献大米和物品。“在汶川地震时,我们县的出租车司机也让我感动了一回呢。”张喜凤说,那一天,她把5吨大米和2000枚咸鸭蛋往省红十字会送时,县城的百多辆出租车闻讯赶来,鸣笛开道,为她送行。 善良,是张喜凤骨子里的品质。2003年起,正在给儿子哺乳的她,听说县孤儿院里面的孩子可怜,就经常抽空到孤儿院去给孤儿哺乳。 孤儿院离米行20多里地。张喜凤不敢跟丈夫说,只是偷着打的到孤儿院给那些缺少母爱的孩子们哺乳。一个、两个,“我就是想让那些缺失母爱的孩子享受到母爱。”张喜凤说,“有一天,有个孩子是噙着我的乳头‘走’了的。搂着他,我哭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可不管咋,我让他享受到了人间母爱。” 这样的记忆太过深刻,此后几年,张喜凤隔不了多久都会给孩子们送些食品、玩具、衣物。有一年端午节,张喜凤因病在医院输水,但水只输了一半儿,她就自己拔掉针头,赶去为孩子们包粽子吃。前年,尽管孤儿院搬到了外省,来去一趟很不方便,但她还是不断给那里的孩子们寄些东西过去。 当地人说,“喜凤米行”是县城里生意最好的一家。好多人还说,“张喜凤发了。”可谁又知道,张喜凤目前已经欠了六七十万元的债务。按照行规,大米购进是现款买卖,但张喜凤却几乎全靠赊。好多米商不仅是因为相信她的为人,更是因为知道她欠债的缘由。所以,只要他们不急用,从不上门催讨。不少米商还学着她的样子做善事。 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脊背上经常贴满了止疼膏药,家中只有一台大屏的电视机看上去像一件“家具”,但张喜凤憔悴的脸上始终挂着笑意,“有爱,才会有幸福”,这句常挂在她嘴边的话,也是她为人处世的理念。 胸中有爱天地宽。近些年,她除了直接抚养3个弃儿和4个孤寡老人外,还帮助下岗职工近200人,农村特困户136户,累计捐款捐物近百万元。 除此之外,每逢春节,张喜凤还把自己腌制的1万多个咸鸭蛋,分发给附近敬老院的近千名老人,并为村里的特困户和残疾人送米、送油…… “她哺乳弃婴、资助孤儿再造天伦之美,她以一己之力在乡间播撒真爱,守护良知。”2008年,张喜凤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助人为乐好人”,受到中央文明办的表彰,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母亲”、“驻马店市十佳母亲”、驻马店市“感动天中十大人物”、“驻马店市十佳文明市民”。2009年,她被评为“河南省道德模范”和“河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人物”等称号,当年她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1年她荣膺“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近日,她以高票当选为泌阳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