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廷枢
释义

1.国民党陆军中将

张廷枢(1903-1949)张作相次子,原名柏庭,字蔚久,国民党陆军中将。辽宁义县人。1903年生于义州杂木林子村老家。1912年进东北讲武学堂,与张学良同学。1923年,任上校团长,被选送到日本千叶县步兵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任改编十二旅旅长,辽宁省第三区剿匪司令,驻防锦州。1931年底,调防北平南苑。1932年,晋升为一一二师师长,112师是张学良两个装备精良的独立师之一。 1933年3月,率部在长城要塞古北口抗战。战后移驻宣化,与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建立联系,坚决主张抗日。1935年秋,被调往陕西进攻共产党。张反对打内战,对于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做法,张廷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但多次设法抵制却一直未果,于当年12月辞职回津。 1937年10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1938年秋,张廷枢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其间,周恩来经常找张廷枢谈心,鼓励他靠近党组织。当时,张廷枢患肝病。周恩来听说后,时常给他送去罐头等食品。抗大课间休息时,在山坡前,胡乔木等人经常和张廷枢一边晒太阳,一边谈心。 1940年,张廷枢肝病发作,经党中央同意,他离开抗日根据地赴港治病。1941年12月,张廷枢与张学良胞弟张学铭一道,由香港回到天津。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廷枢从天津搬到北平,继续在家养病。为了拉拢东北军旧部,蒋介石委任张廷枢为“东北行营中将高参”。然而,张廷枢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始终愤愤不平,未去上任。北平解放时,张廷枢病情已很严重。抗日根据地的很多老朋友都来看望他。在这段日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通过医生问候张廷枢,让他好好养病。

1949年3月,父亲张作相患脑溢血去世后,张廷枢病情急剧恶化。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

2.历史人物

张廷枢(?—1728)字景峰,陕西韩城人,清朝大臣。父顾行,康熙六年进士,官江安督粮道。廷枢,二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三十八年,以侍读主江南乡试。四十一年,以内阁学士督江南学政。四十四年,圣祖南巡,赐御书、冠服。四十五年,迁吏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湖广容美土司田舜年揭其子昺如贪庸暴戾,昺如匿桑植土司向长庚所,不赴鞫。总督石文晟以闻,并劾舜年僣妄。命左都御史梅鋗、内阁学士二格会文晟按治。舜年诣武昌,文晟执之,病卒。鋗与文晟各具议疏陈,二格疏言佐证未集,未可即定议。诏廷枢偕大学士席哈纳、侍郎萧永藻覆勘,舜年各款俱虚,梅鋗以草率具奏,下部议夺官;文晟及湖北巡抚刘殿衡、偏沅巡抚赵申乔、提督俞益谟各降罚有差。

四十八年,进刑部尚书。民张三等盗仓米,步军统领讬合齐逮送刑部,满尚书齐世武拟斩监候,廷枢持不可,拟充军。下九卿议,廷枢改拟不当,当罚俸。上责廷枢偏执好胜,夺官。俄,讬合齐得罪,五十一年,起廷枢工部尚书。江南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互讦,命尚书张鹏翮、总督赫寿按治,议夺伯行官。上复命廷枢与尚书穆和伦覆勘,如鹏翮等议。疏下九卿,上特命夺噶礼官,伯行复任。

五十二年,调刑部。五十六年,河南宜阳知县张育徽加徵火耗虐民,盗渠亢珽结渑池盗李一临据神垕寨为乱,并劫永宁知县高式青入寨;阌乡盗王更一亦藉知县白澄豫徵钱粮,啸聚围县城;巡抚张圣佐、总兵冯君侁不能平,又匿不以起衅所由入告。命廷枢与内阁学士勒什布按治,珽自缢;更一、一临就擒,置之法;澄、育徽拟绞监候;圣佐、君侁夺官;并追咎原任巡抚李锡令属吏加徵激变,论斩。兰阳白莲教首袁进等谋不轨,命廷枢并按,论罪如律。五十八年,南阳镇兵为乱,辱知府沈渊,命廷枢偕内阁学士高其倬按治;浙江巡盐御史哈尔金受商人赇,被劾,命廷枢偕内阁学士德音按治。并论如法。廷枢还京师,疏言:“河南漕米自康熙十四年每石改折银八钱解部,嗣因米贱,部议以一钱五分解部,馀交巡抚购米起运。巡抚分委州县,州县复派民买输,甚为闾阎累。请交粮道购运,毋得派累民间。”下部议行。

世宗在藩邸,优徐采嗾佣者箠杀人,部议以佣抵。廷枢独议罪在采,坐徙边。世宗即位,褒廷枢抗直,复逮采论罪。雍正元年,以原任编修陈梦雷侍诚郡王得罪,命发黑龙江,廷枢循故事,方冬停遣,又出其子使治装。尚书隆科多劾廷枢徇纵,命镌五级,逐回籍。

子缙,进士,官中允,亦以告病家居。六年,陕西巡抚西琳劾廷枢受河督赵世显赃六千,抗追不纳,缙居乡不法。诏夺廷枢及缙官,令所司严讯。廷枢被逮,道卒。总督岳锺琪议缙当斩,籍其家,诏特宽免,令缙在川、陕沿边修城赎罪。乾隆时,复廷枢官,追谥文端。子綖,亦进士,官户部主事。

副主任医师

张廷枢 1947年1月出生,副主任医师。1968年起任内科医师,从事临床治疗和研究,1979—198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病理学家张荫昌教授指导下完成“胃下垂与胃癌关系的调查研究”。长期从事慢性病的研究,研制的中药“血气丸“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的治疗具有逆转客观指标和远期疗效好的特点,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1996年发表了“癌症的起源和中医的治疗”、“逆向转录酶的发生和癌的治疗”、“癌细胞分裂的研究”等论文。1997年提出饿死癌细胞的理论。1980年早于苏联同行4年发表了“g下垂可能引起胃癌的观点”,指出胆汁潴留于胃比胆汁返流更有致癌的危险,为预防胃癌特别是残胃癌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1988年发表了“速效降压散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出了肌肉泵的理论。1996年进一步提出肾病时的高血压是对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一个代偿过程。研制的“康肾宝”对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患者有迅速而明显降血肌酐和尿素氮以及增加尿量直至正常的作用。介对已接受透析者,尿量的增加较为缓慢。1989年提出人体存在分泌胰岛素的第二器官理论,研制的“糖尿灵”可解除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使血糖在30天左右的时间降至正常,长期停用一切药物之后,血糖仍然稳定。获得省级科学鉴定成果一项,获95辽宁全国专利技术及产品展览交易会金杯奖一项,先后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0多篇。

3.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四川中医现代化工程研究会秘书长,四川海外联谊会养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张廷枢,男1947年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四川中医现代化工程研究会秘书长,四川海外联谊会养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早年跟师学医与陈建章,赵棣华、王渭川、侯占元名老专家学者。临床行医30余年,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工作,涉足于预防医学、家庭医学、保健医学等领域井承担了四川省科委下达的一系列中医科研项目,并已完成多项成果的鉴定和转让。在临床上善治内、妇、儿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特别对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尤为善长。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中医气象学’、“人体内外循环与磁场、节奏、生物电形成应用”、“现代学科对气象医学研究的新进展”等多篇学术论文,并编著出版了《中医气象学》学术专著。

张廷枢公馆旧址

“张廷枢公馆旧址”位于和平区北四经街7号,建于1928年。这座罗马风格建筑,尽管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剥蚀,主体结构却依然完好。

“张廷枢公馆旧址”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每层面积均为300余平方米。10级半圆形台阶之上,左右各有两根直贯顶檐的“多力克”柱子。门厅之上,为宝瓶透龙栏杆弧形阳台。正门为拱门;门内左侧,有楼梯通向二楼及地下室。二楼窗户均为方形;而一楼窗户则为券顶,所有窗框均嵌有装饰性线条。顶层四周,装饰着宝瓶透龙栏杆“女儿墙”。整幢建筑雄浑、秀美、匀称、端庄,在绿树掩映之下,愈发姿容秀丽、落落大方。和平区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穆国夫,一边介绍这座“文物楼”的建筑风貌,一边说起小楼主人的往事。

人物事迹

严阵抗倭

九·一八事变”时,张廷枢第12旅在锦州驻防。张廷枢立即下令,实行紧急动员,准备作战。继而,锦州地区宣布戒严,进入战争状态。第12旅在锦州、义县一带布防,并在大凌河沿岸昼夜赶筑工事,随时准备阻击日寇西犯。然而,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命令下,1931年年底,第12旅只得奉命撤至北平南苑。1932年,张廷枢晋升为112师中将师长。112师是张学良两个装备精良的独立师之一。

张廷枢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积极主张抗日,他寄希望于练好队伍,打回东北老家。他将父亲张作相准备建卫队的10几辆载重卡车、100多支德国新式手枪等武器,装备了一个手枪连、一个自动步枪连,补充在112师内。张廷枢还经常与士兵一起操练,鼓舞士气。

血战长城

1933年3月4日,112师奉命开往古北口。当时,承德失守,长城要塞古北口并无军队防守,形势非常危急。接到命令后,张廷枢当即率部日夜兼程开赴前线。经过一昼夜百余里急行军,5日16时许,112师先头团,便抵达了古北口。

6日清晨,日寇飞机开始轰炸古北口。7日,112师作战部队全部到达前线。师指挥部设在古北口以南村庄内。张廷枢命令部队,在古北口西北方向长城沿线抢筑工事,并在山头架设重机枪打敌机。

古北口正面日寇,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开始向长城进犯。当日寇坦克进至我方有效射程之内时,112师的平射炮、迫击炮、重炮集中火力,猛烈轰击。在敌机协同下,日寇坦克疯狂射击。日寇步兵向我长城阵地逐渐逼近;日寇炮兵开始向我阵地后方炮兵阵地延伸射击。隐藏在坦克后面的日寇步兵,分散于公路两侧,形成散兵线,交替射击,强行向南窜犯。我方轻、重机枪及步枪,组成交织火力网,阻击日寇进攻。

临危不乱

8日,日寇飞机铺天盖地而来,飞临古北口上空,轮番轰炸。突然,一颗炸弹落在112师指挥部院内北边一间瓦房上,将指挥部玻璃震碎,房顶上大土块掉落。尽管情势危急,张廷枢及几名军官,却镇定自若,继续开会。古北口战役打响后,张廷枢废寝忘食,白天指挥作战,夜里经常乘车回北平开会、汇报军情,有时连续几天很少睡觉。一次,司机困倦,汽车冲下公路,造成张廷枢手臂受轻伤。

112师在古北口苦战20余日,英勇抗击日寇,战斗异常激烈残酷,部队伤亡很大。4月2日,日寇攻陷古北口。

请假辞职

古北口战役失利后,112师移驻宣化。张廷枢和驻扎怀来骑兵二师师长黄显声,不顾蒋介石威胁利诱,与冯玉祥将军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了联系。

1933年4月底,中共张家口特委指示,将秘密党员张公干、李平一、郭永照等同志,派往东北军112师、骑兵二师,准备策应抗日同盟军。张公干、李平一刚到112师,张廷枢就对他们说:“是我请你们共产党来的,这事只能我一个人知道。”

张廷枢与黄显声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当时,东北军中有“张不离黄,黄不离张,张黄不分”之说。他们主张国内大联合,一致抗日。当时,在112师和骑兵二师内,官兵们可以看进步书籍,唱进步歌曲。这两个师内,均有许多共产党员,并有共产党组织“中共工作处”。张廷枢、黄显声还经常请共产党执任教官,为官兵们上政治课。当时,共产党员刘澜波,在骑兵二师任教导队队长;张公干、李平一在112师创办军训队。

对于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做法,张廷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但多次设法抵制却一直未果。于是,1935年12月,张廷枢向张学良提出请假辞职。张学良婉言挽留;张廷枢声泪俱下,诉说日寇侵占东北、蹂躏同胞罪行。最后,张廷枢话语铿锵地表示:“如果东北军去打日本,我第二天就来报到!”

在张廷枢影响下,还有4位东北军高级军官,一并辞职。

离家抗日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张廷枢与黄显声一道,在天津搭乘上一艘英国轮船。当时,张廷枢妻子即将临产。他对妻子说:“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顾不了更多了,绝不能在家等着当亡国奴!”当时,家里人只知道他和黄显声去抗日,但不清楚他们要去哪儿。临行前,张廷枢把仅有的几万元钱统统带上,只给家里留下3000元钱。他告诉妻子,钱不够用时,找父亲张作相要。

张廷枢与黄显声,由天津乘船去南京,营救张学良。他们曾找过宋子文和宋美龄,但因蒋介石主意已定,已无济于事。眼见营救无望,他们更加痛恨蒋介石背信弃义,愈发促使他们下决心奔赴革命根据地。于是,他们来到武汉,与东北救亡总会取得了联系。不料,他们被国民党特务盯梢。他俩决定,分头活动,联系去革命根据地之事。

纵队司令

1937年8月,张廷枢来到太原。那时,太原集结了很多东北学生、东北军中下级军官。他们企望组织起来,进行抗战。张廷枢表示,愿意组织大家抗战。后来,张廷枢找到了周恩来。对大家的抗战愿望,周恩来表示鼓励和支持。在周恩来和八路军总部直接关怀下,太原八路军办事处为100多人办了训练班。其中,有张廷枢以及东北军团、营、连长50多人;东北大学生50多人。

1937年10月,张廷枢与张政枋一道,率领100余人、携带精锐武器,从太原到达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授予“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番号,张廷枢任司令员,张政枋任副司令员。他们还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亲切接见。为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八路军总部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周桓,兼任“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一游击纵队”驻扎在河北邢台一带,一方面发动群众,一方面扩充队伍。很快,部队发展到3个支队、近两千人。

抗大学习

1938年秋,张廷枢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其间,周恩来经常找张廷枢谈心,鼓励他靠近党组织。当时,张廷枢患肝病。周恩来听说后,时常给他送去罐头等食品。抗大课间休息时,在山坡前,胡乔木等人经常和张廷枢一边晒太阳,一边谈心。

1940年,张廷枢肝病发作。经党中央同意,他离开抗日根据地,去香港治病。1941年12月,张廷枢与张学良胞弟张学铭一道,由香港回到天津。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廷枢从天津搬到北平,继续在家养病。为了拉拢东北军旧部,蒋介石委任张廷枢为“东北行营中将高参”。然而,张廷枢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始终愤愤不平,干脆不去上任。

英年早逝

北平解放时,张廷枢病情已很严重。抗日根据地的很多老朋友都来看望他。有的人一进屋就说:“蔚久,好好养病,咱们还得一起南下呀!”在这段日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通过医生问候张廷枢,让他好好养病。

1949年3月,父亲张作相患脑溢血去世后,张廷枢病情急剧恶化。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

如今,故居依旧在,含泪思主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铮铮铁骨的爱国将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