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思明 |
释义 | 张思明,中国人名,多一项词条。分别有当代青年教师张思明,元代人物张思明和宜春学院教授张思明。其中,宜春学院教授张思明男,生于1951年6月。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工作:指导三届预防医学学生12人毕业论文,组织参与三届临床、麻醉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考核。主持多个本领域研究项目和发表论文多篇。 1.当代人物一、张思明简历张思明,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10月。籍贯:上海。曾在北大附小、上海虹口一中心小学、江西鲤鱼洲“五七学校”学习、劳动。1974年高中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75年起工作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组。他通过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优异成绩,是全国自学成材的先进典型之一(见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自强铸辉煌”)。 1981年起在职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数学专业自学考试。1985年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公派在日本岗山大学教育学部研修日语和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1991年在职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继续攻读学科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1993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1992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 他热爱教育工作,曾长期坚持担任班主任。他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诸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在教育上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他3次参加义务献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张北、内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贫困地区支教,助教。在教学上形成了以“数学课题学习”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大量实践成果。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当选全市青年教师的“师德之星”。 1997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1999年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数学教育的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评为北京市当时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 2000年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2年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4年再获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二、主要业绩张思明同志热爱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75年参加工作以来,29年里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长期坚持担任班主任(20年)、年级主任(5年),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他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诸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所带毕业班的学生几乎全部升入大学,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级先进班集体。还培养发展学生党员两人,校学生会干部10余人,2003年理科状元等优秀学生。他的上百名学生在全国、全市的创新大赛、数学应用等竞赛中获奖。 张思明同志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优异成绩,是全国自学成材的先进典型之一(见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咱强铸辉煌”)。他战胜家庭带来的种种困难(父亲因公牺牲,母亲重病,岳母半身不遂),在当班主任和满工作量的条件下,完成了24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并以全优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93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放弃大学的工作机会,回到基础教育的第一线。 在教育上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他特别关心有特殊困难(残疾、单亲、父母离异等)的学生,用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精神对待学生,为他们倾注了心血和爱心。如1985年,他所带的班“早恋”问题比较突出,他就选择了“早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教育引导对策为研究课题,通过观察了解“早恋”学生的心理反应,通过大量个别工作,找到了“淡化、疏导和人生优选法”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相应的论文在1988年获“北方八省市思想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为多家教育期刊转载。 他发现学生近年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多,就选择了“焦虑的形成与调适”作为研究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焦虑的起因、表现、利弊影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为学生介绍多种心理调适方法,并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措施配合,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心理状态,相应的论文发表于《班主任之友》1995年第5期的首篇。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技术指导,是他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1996年他有关学生学习指导的德育论文获全国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当选全市青年教师的“师德之星”。1997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在学校工作中,他讲团结、讲奉献,服从分配,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一直承担大负荷的工作量,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张北、内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贫困地区支教、助教,多年一直热情资助山东农村的三位贫困学生上学。在日本进修学习期间他心系祖国,用自己出色的学习成果和人品赢得了国外导师、他国留学生称赞和所在地留学生党组织的很高评价。回国时他为学校带回了价值60余万日元的教学设备和外汇。他三次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师”、五次被授予市级先进称号,一次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张思明同志在数学教学、学生学法指导、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和一批成果。评优保两次获一等奖。已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编写的著作达 150万字,从87年起他参加了我校和海淀区的数学竞赛的辅导工作,长期担任市、区数学学校(原奥校)的兼职教练员。先后辅导了宗风华、江小辉等10余位学生在全国数学、计算机竞赛中获奖。1993年作为北京队的主要教练之一和何老师一起带队参加了中国奥林匹克冬令营(山东大学),获得团体第二名。 作为跨世纪接班人的青年教师,他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他要求自己,一定要通过认真学习和钻研现代教学理论和身边老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张思明同志从1993年起开始进行“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和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他在数学教学中突出表现了激发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近几年为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做了多场大型公开课,每次都有上百名教师参加观摩,受到广泛好评,产生较大影响。1999年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9月获全国数学教育的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 2001年他在全国50多位教师中,以20余位专家的全票当选,参加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做为第一报告人,在全国宣讲他做数学创新教学的成果,报告13场,行程2000里,受到全国听众的一致好评和很大反响。媒体有不少报道。 张思明同志从1999年起参加了国家教委主持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现在是高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核心组成员。是新课程开发和推广工作中少见的一线教师代表。2004年作为副主编参与高中数学新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中学数学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科研任务(2003年已结题,被评为20M年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教学上,他通过数学课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的学生中有6 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6,2002)中获奖,3人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130多人次在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获奖。 他撰写的40余篇文章、150余万字的著作中在全国和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的就有8项,1998年获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1999年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和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获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当选“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多次代表北京的教师到香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今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新课程国家级培训中,他作为数学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者之一,在培训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他的专题报告,引起全国参与培训教师的高度赞扬。 他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朋友抱怨命运不好,没有机会,其实比起“老三届”来我们要幸运得多。只有当自己真正有了“内动力”,才会发现机会,珍惜机会,抓住机会。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觉得影响青年人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和他人的作用,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不甘寂寞、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种轻浮的“潇洒”。人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都是“艳阳天”,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我们既要想到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更要想到有十分的耕耘并不一定有十分的收获。但是最重要的是先要去耕耘,因为人生的“季节”是不等人的”。作为教师保持“职业青春”常在的秘密只有一条,那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2.元代人物《元史·张思明列传》记载: 张思明,字士瞻,其先获嘉人,后徙居辉州。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书簿问遗孽。一日,召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尽输其赃以入,思明抱牍从,日已昏,命读之,自昏达曙,帝听忘疲,曰:“读人吐音,大似侍仪舍人。”右丞对曰:“正由舍人选为掾。”帝奇之,曰:“斯人可用。” 明日,擢为大都路治中。思明以超迁逾等,固辞,乃改湖广行省都事。元贞元年,召为中书省检校,六曹无滞案,迁户部主事。大德初,擢左司都事,有献西域秤法,思明以惑众不用。初立海道运粮万户府于江浙,受除者惮涉险,不行,思明请升等以优之,因著为令。五年,转吏部郎中。九年,改集贤司直。十年,除江浙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十一年春,两浙大饥,首赞发廪赈之。至大三年,迁两浙盐运使,未上,入参议枢密院事,改中书省左司郎中。皇庆元年,再授两浙盐运使,岁课羡赢,僚属请上增数,思明曰:“赢缩不常,万一以增为额,是我希一己之荣,遗百世之害。”二年,召为户部尚书。延祐元年,进参议中书省事;三年,拜中书参知政事。 仁宗即位,浮屠妙总统有宠,敕中书官其弟五品,思明执不可。帝大怒,召见切责之,对曰:“选法,天下公器。径路一开,来者杂遝。故宁违旨获戾,不忍隳祖宗成宪,使四方得窥陛下浅深也。”帝心然其言,而业已许之,曰:“卿可姑与之,后勿为例。”乃为万亿库提举,不与散官。久之,近臣疾其持法峭直,日构谗间,出为工部尚书。帝问左右曰:“张士瞻居工部,得无怏怏乎?”对曰:“勤政如初。”帝嘉叹之,命授宣政院副使。五年,除西京宣慰使。岭北戍士多贫者,岁凶,相挺为变,思明威惠并行,边境乃安。因疏和林运粮不便事十一条,帝劳以端砚、上尊。会左丞相哈散辞职,帝不允,其请益坚,帝诘之曰:“朕任卿未专邪?”曰:“非。”曰:“近臣有挠政者邪?”曰:“无有也。”“然则何为而辞?”对曰:“臣自揆才薄,恐误陛下国事,若必欲任臣,愿荐一人为助。”帝问:“为谁?朕能从汝。”哈散再拜谢曰;“臣愿得张思明。”即日拜思明中书参知政事。比召至,车驾幸上都,见于道,慰勉之曰:“卿向不负朕注委,故朕用哈散言,复起汝。”未几,升左丞。 帝崩,英宗宅忧,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日诛大臣不附己者,中外汹汹。思明谏曰:“山陵甫毕,新君未立,丞相恣行杀戮,国人皆谓阴有不臣之心。万一诸王驸马疑而不至,将奈之何?不可不熟虑也。”众皆危之,帖木迭儿大悟曰:“非左丞言,几误吾事。”帝造寿安山寺,监察御史观音保、琐咬儿哈的迷失、成珪、李谦亨强谏,帝震怒,杀观音保、琐咬儿哈的迷失,以成珪、李谦亨属吏,思明白丞相曰:“言事,御史职也,祖宗已来,未尝杀谏臣。”成、李既属吏,当论法,丞相乃力言之,二人得从轻典。及拜住为左丞相,与帖木迭儿各树朋党,贼害忠良,思明惧祸及,累表辞,不获,后竟诬以不支蒙古子女口粮,饿死四百人,遂废于家,杜门六年。 文宗天历元年,起为江浙行中书省左丞。会陕西大饥,中书拨江浙盐运司岁课十万锭赈之。吏白:周岁所入,已输京师,当回咨中书。思明曰:“陕西饥民,犹鲋在涸辙,往复逾月,是索之枯鱼之肆也。其以下年未输者如数与之,有罪,吾当坐。”朝廷韪之。二年,复以中书左丞召,入觐慈仁殿,敷陈累朝任贤使能、治民足国之道,因以衰老辞,帝未允,明日,即移告去。重纪至元三年卒,年七十八。 思明平生不治产,不畜财,收书三万七千余卷;尤明于律,与谢仲和、曹鼎新同称三绝。赠推忠翊治守义功臣,依前中书左丞、上护军、清河郡公,谥贞敏。 3、宜春学院教授人物简介男,生于1951年6月,大学,教授,医学院助理调研员,研究方向为居民健康统计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卫生统计学》、《专业基础》、《预防医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工作:指导三届预防医学学生12人毕业论文,组织参与三届临床、麻醉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考核。 学术研究课题1、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宜春市重点科研课题)主持人 2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第二主持人 学术论文1、宜春市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袁州区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中国全科医学》 4、高中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宜春学院学报》 5、袁州区1995-200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疾病控制杂志》 6、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宜春学院学报》 7、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宜春学院学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