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拔山镇 |
释义 | 拔山镇,位于忠县城西53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120公里,东邻永丰镇,南与两河乡、庙垭乡接壤,西邻新立、花桥二镇,北以马灌镇为邻,辐射人口30多万。垫忠高速公路贯穿拔山全境,省道石遂路将该镇与忠、梁、垫诸县县城贯成一线,融入全国的交通大动脉。平均海拔535米,属典型浅丘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多为石岩质、大黄泥夹沙壤土。气候温和湿润,属东南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达1258mm。 中文名称:拔山镇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 面积:2.8平方公里 人口:62102人(2009年) 气候条件:东南季风气候 镇名由来拔山镇因拔山寺而得名,相传秦朝末年,李甘棠之子李飞跟随西楚霸王项羽一道起义反秦,李飞专门负责管理项羽的乌锥宝马,项羽在垓下死于十面埋伏之后,宝马跃江自杀,李飞逃回临江(古忠州)甘棠山,途经木林山(即现今之拔山),登高一望即神清气爽,远山环抱,古柏参天,比甘棠山气势更为雄伟,他于是在此建寺祭祀恩主“霸王”,取霸王“力拔山兮盖世雄”之名而称拔山寺,拔山镇因而得名。明初设集,清雍正八年(1730年)于此建设忠州分衙,称为“三衙”,又名新化县,清宣统三年设拔山乡,辖庙垭、八德、拔山等集,解放后建制屡经调整,1985年撤乡建镇,1992年撤区并乡将原显周乡、凌云乡的部分村和八德乡并入拔山镇,2006年又将庙垭乡并入,镇政府设在拔山场镇镇。拔山镇是全市100个中心镇,100个商贸示范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 基本概况拔山镇,位于忠县城西53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120公里,东邻永丰镇,南与两河乡、庙垭乡接壤,西邻新立、花桥二镇,北以马灌镇为邻,辐射人口30多万。垫忠高速公路贯穿拔山全境,省道石遂路将该镇与忠、梁、垫诸县县城贯成一线,融入全国的交通大动脉。 拔山镇平均海拔535米,属典型浅丘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多为石岩质、大黄泥夹沙壤土。气候温和湿润,属东南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达1258mm,无霜期在320天以上。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560亩。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2102人,其中汉族人占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有土家族、白族,人口52人。 拔山镇始建于明朝万历年,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于此建忠县分衙门,时称“三堂”,又称“新化县”,清宣统三年设拔山乡,办理忠县后乡事宜。明国初年,拔山设团总、团正(相当于乡保长)。民国十八年后,设区、乡, 1937年实行三乡合一,庙垭、白马划归拔山。1941年又实行新县制,拔山设第三区公所,辖新立、马灌等场镇。1945年撤区成立派出所。解放后,拔山设区公所,即忠县第五区,同时也设拔山乡,在1958年称“拔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称乡,辖18个村,193个社,总人口23441人。1985年撤乡建镇,拔山镇政府也搬至原拔山区公所办公。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八德乡和凌云乡、显周乡的部分村社纳入拔山行政区域,辖35个村,358个社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3447人。2002年村社建制调整,将原35个村、一个居委会合并为15个村和一个居委会。2003年2月18日,拔山镇党委、政府机构迁至东门开发区“东方星城”办公。2006年乡镇建制调整,将庙垭乡并入拔山镇。 拔山镇政府现有在职工作人员53人,其中公务员编制52人,职员一人。机关党支部有中共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11人。政府机关下设党政办公室、人大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小城镇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创意办公室、柑橘办公室、天然气办公室等10个办公室。 在镇单位有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计生站、文化站、司法所、拔山中学、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校、庙垭小学校、八德小学校、忠县第二人民医院、国土所、社保所、村镇建设管理所、畜牧站、派出所、刑警中队、交警中队、公路执法中队、工商所、国税所、地税所、电信支局、邮政支局、粮油收储公司、农业银行拔山支行、农村商业银行拔山支行、敬老院等28个。 拔山镇有城镇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5万人,城镇化率28%。2008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8.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3元,人均纯收入3251元,粮食总产量3051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91公斤。财政收入1281万元,财政支出757万元,年末存款余额7.9亿元,年末贷款余额7500万元。森林覆盖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3.2%。 基础设施拔山镇紧密结合县委提出的“优化发展环境,洗脸招商”的精神,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我镇投资1850万元,改造道路里程73.51公里,其中,县道10.26公里,乡道14.6公里,村道畅通37.15公里,村道通达11.5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二是投资620万元,新修人畜饮水池3540立方米,整修小(二)型水库4口,新安装自来水649户,改良土壤341亩。三是加大城镇开发力度,新开发的“东方星城”已具雏形,其占地385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健全,亮化和绿化工程全面完成,水、电、气、电话、加密电视、宽带互联网全面普及,并迅速向全镇农村辐射发展。 人力资源拔山镇有总人口62102人,农业人口57172人,劳动人口32270人,其中男劳动力16341人,女劳动力13929人;有农业劳动力30220人,其中20—30岁6942人,30—40岁8657人,40—50岁7963人,50—60岁6658人;劳动力文化参差不齐,初中以下27099人,高中文化2125人,中专文化516人,大专以上文化480人。按所从事的行业分:从事建筑业3578人,缝纫制鞋639人,电子装配3125人,机械制造业4144人,交通运输814人,商业4152人,餐饮服务业735人,种养业8812人,管理人才582人,其他行业3639人。全年外出务工人数23044人,外出务工实现经济收入29527万元,返乡创业人数32人。 经济状况农村经济拔山镇现有耕地面积3904公顷,其中田2030公顷,土1874公顷,林地面积3120公顷,其中施格栏柑橘1000公顷,渔业养殖面积175公顷,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207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181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711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5746公顷,粮食总产量30511吨,其中水稻播种1907公顷,产量15233吨,小麦播种1091公顷,产量4159吨,玉米播种724公顷,产量4366吨,红苕播种763公顷,产量3331吨,蔬菜播种459公顷,产量9200吨,林业总总产值3520万元,退耕还林面积8670亩,水果产量6743吨,其中柑橘产量4611吨,生猪存栏31750头,出栏36626头,家禽存栏196459只,出栏228222只,肉类种产量3188吨,畜牧业总产值8256万元,内陆养殖面积2625亩,鱼产量1281吨,实现渔业产值2454万元。 民营经济拔山镇现有民营企业158个,从业人员2025人,2008年实现企业总产值30275万元,个体工商户2091个,从业人员2546人,其中2008年新发展362户,工业企业27个,从业人员393人,工业个体户98个,从业人员322人,2008年实现总产值10485万元,增加值2915万元,利税618万元,种养大户161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养猪大户3个,种植面积超过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48个,专业村社12个。场镇商业繁荣,是忠县后乡的经济中心,场镇面积150公顷,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乡镇三级车站和首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场镇商贸服务业单位685个,从业人员2582人,营业面积19355平方米,场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货物充足,购销两旺。2008年拔山镇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2亿元,实现民营经济总产值5.1亿元,增加值1.2亿元,利税3441万元。 特色产业(1)柑橘产业:柑橘产业是拔山镇农业主导产业,从2002年开始规划发展,到2008年底,已定植柑橘480000株,建园面积15000亩,其中美国博富文公司已承包5100亩。计划在2011年,完成柑橘建园40000亩,实现收入6400万元。 (2)水稻制种:拔山镇一直是忠县的水稻制种基地,已有20多年的水稻制种历史。2008年全镇水稻制种657亩,农民收入98万元。 (3)无公害蔬菜种植:拔山镇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大规模无公害蔬菜。拔山德蕾商贸公司在双古、石联、苏家等村采租用农民土地的方式,种植蔬菜960亩,为拔山蔬菜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下辖村庄拔山村、八一村、午阴村、高阳村、古塘村、八德村、朝阳村、石联村、苏家村、双古村、五星村、玉荷村、杨柳村、汪山村、龙山村 历史沿革拔山镇历史悠久,相传早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以刘胜项败告终。霸王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临终前引吭高歌,悲壮至极。其随从马弁悲愤西逃,几经辗转,来到了绿树掩映中的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建庙立祠祀,并因此地四周低平,而中间小山拔地而起且引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壮诵吟,使将此地命名“拔山”。 相传拔山建场始于明代,最早仅有现正街位置的十几间土墙房子。此后陆续发展扩建,逐渐成为忠(州)、梁(平)、垫(江)、丰(都)的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中心。五百多年前,拔山就已建成外有七道城门,内有十三座庙宇规模的城镇了。城门为铁皮所包,上盖有楼亭,防卫极为坚固。城内庙宇有文庙(内有万天宫、启圣宫、地藏宫、斗娃宫、财神殿、魁星阁、苍颉阁,明末始建,乾隆十六年整修)、神农庙、机神庙(内有观音殿、美果殿)、杜康庙、万寿宫(内有许真君殿、观音殿、财神殿)、华光庙、马王庙、禹王宫(内有关帝殿)、紫云宫(镇江王爷)、张爷庙、牛王庙、王宫祠(王宫殿、城隍殿、大佛殿)、药王庙。许多庙宇里都是一庙多神,乃忠县后乡文化宗教的中心所在。许多庙宇都建于明朝时期,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后。 拔山镇在早年有筹建新化县之说。但据考证,县未建成,后只设了驿站,成了忠、梁、垫、丰的交通站。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于此建忠县分衙门,时称“三堂”,办理忠县后乡事宜,衙门分文武两院,文官住狮子坝上面的衙门,武官住官塘坝外地方(后杨伯纶所住处)。据传还住过一副知县,该副知县退任后无资费返乡,流落街头饿死巷道。可见,当时的七品知县尚且如此清贫。 明国初年,拔山设团总、团正(相当于乡保长)。民国十八年后,设区、乡,第一任区长谢君统,第一任乡长陈文宣。1937年实行三乡合一,庙垭、白马划归拔山。1941年又实行新县制,拔山设第三区公所,辖新立、马灌等场镇。1945年撤区成立派出所。民国期间,建制屡次调整,拔山镇此间先后任乡镇长的有:陈文宣、陈宝珍、杨伯纶、黄金波,陈俊卿、邹思畴、刘翔皋、王之选、莫明道等。解放后,拔山设区公所,即忠县第五区,办公地点设在原区衙门,第一任区长王善博。同时也设拔山乡,办公地点在原乡公所(杨伯纶住所),在拔山的区乡公所(或区、乡政府)一直如是。拔山乡(镇)在1958年称“拔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称乡,1985年撤乡建镇,拔山镇政府也搬至原拔山区公所办公。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八德乡和凌云乡、显周乡的部分村社纳入拔山行政区域。2002年村社建制调整,将原35个村、一个居委会合并为15个村和一个居委会。 2003年2月18日,拔山镇党委、政府机构迁至东门开发区办公。现政府机关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在编行政人员35人,后勤3人。 资源优势拔山镇位于重庆市东部,忠县西北部,于2006年3月由原拔山镇、庙垭乡合并而成。拔山镇辐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0900余人。是忠县第二人口大镇,是重庆市市级中心镇、市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市级商贸示范镇,经济百强镇。2007年被忠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 (一)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享“后乡之都”美誉 地处忠县西部,平均海拔530米,平均高差不足20米,周边与本县永丰、马灌、花桥、新立四镇相邻相通,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忠垫公路穿场而过,距重庆主城区1.5小时,距忠县县城0.5小时,经济辐射可达丰都、梁平、垫江三县,涉及人口近30余万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域平坦。 (二)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有“忠县粮仓”之称 是全县水稻制种基地、优质柑桔基地、机插秧示范基地、测土配方实验基地。全镇粮食播种面积82000亩,林果面积14400亩,蔬菜面积1250 0亩。目前,主要产业以水稻制种、优质柑桔、无公害蔬菜和畜禽养殖为主。 (三)商贸交易异常活跃,居“商贸重镇”之位 全镇以传统批零、贸易、餐饮为主,世纪超市、和平药房、巨琪药房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已纷纷入驻,东山、嘉鑫两家宾馆入驻率居高不下。200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1700余户,从业人员5200余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0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3亿元。 (四)城镇设施日趋完善,是重庆“百个中心镇”之一 占地9000平方米的绿色音乐广场、文体健身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的物流中心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建设,投资3500万元的三级客运站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将在明年底投入使用。 历史名人金少穆金元和,号少穆。1885年生于忠县拔山西门外金家河尔碥。其曾祖金国泰(正卿),清朝举人、祖父金大帮,父金庆瑄皆州学廪生、增生。16岁乡试入成都尊经书院。1905年负笈东瀛,官费留学日本,攻经济学。在日期间,结识民主革命先躯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1913年随孙中山流亡日本,重振旗鼓,参与机要,深得信赖。1914年夏回乡省亲,仅过一月,孙中山电召赴日共商救国大计。公急告别亲人,踏上征程。船至奉节,突发急症而英年早逝。年仅29岁。 莫肇昭莫肇昭,字延年。1920年10月生于忠县拔山高石坎,1938年1月投笔从戎,赴陕北延安参加八路军,加入青训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先后任空军司令部通讯处长、空军司令部训练处长、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指挥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工程大学(原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条例》的修改工作。一九五五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独立自由勋章,中国人民解放胜利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荣获二级红星勋章。一九八三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离休,正军职待遇。二零零四年四月十七日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金泣儒金泣儒,又名金良珍。1902年出生于书香门第,聪明好学,卓有才干。从小受叔父金少穆民主思想影响,慷慨有大志。1921年考入北京中国法政大学政治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同时担任国民党(左派)忠县党委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县内大力发展国民党(左派)党员,并注意吸收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在余永藻的帮助、指导下,正式成立国民党(左派)忠县县党部。1928年春又和范新畴、关大恕等共同筹建第一届中共忠县委员会,任县委委员。1933年在四川军阀刘湘重兵围剿下牺牲于开江,时年31岁。 金焕若金焕若,本名金良璠,又名金幻若,乃金泣儒堂弟。1904年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叔父金少穆民主思想影响,追求进步与真理。饶有胆智,尤重气节。1922年考入忠县中学堂弟15班,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求学期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撤回忠县。至行知中学(即现在的拔山中学任校长)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牺牲,年仅29岁,正所谓壮志未酬身先死。 领导介绍镇党委书记:吴玉书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张小平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付英德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少华 镇党委委员、政法书记、副镇长:丁和平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莫秋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孔华 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王朝林 镇政府副镇长:谢承云 镇政府副镇长:陈前 镇党委组织委员:郭小民 镇党委宣传委员:赖国容 镇党委统战委员:王顺菊 获奖情况1990.11.8 县委、县府 一九九零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1991.1.23 县委 一九九零年乡镇企业工作奖、乡镇企业发展奖 1991.1.23 县委 一九九零年农业增产增收奖 1991.12.30 忠科协 一九九一年度目标考核优秀科协 1992.1.10 忠文明办 一九九一年度文明单位 1992.1.14 县委、县府 一九九一年农业工作奖第三名 1992.1.24 县府 一九九一年度公路民工建勤一等奖 1992.2.17 县府 一九九一年度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三等级 1992.2.18 县爱委 一九九一年度地级卫生先进单位 1993 县委 九三年“三八绿色工程”活动先进集体 1993.1.29 县府 九二年度国土管理目标考核三等奖 1993.11.2 县府办 九三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集体三等奖 1994 县委 忠县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1994 县府办 九三年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一等奖 1994.1.15 文明委 九三年度文明单位 1994.2.25 县府 九三年度脊灰强化免疫日活动先进集体 1995.2.7 县府 村镇建设先进乡镇一等奖 1995.5.9 县府 优抚工作先进集体 1995.7.25 万县市委 全市拥军优属模范乡镇 1995.12.24 县委、县府 忠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1996 县府 1995年度乡镇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1996 县府 九六年乡镇“普九”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 1996 忠残工委 1995年度残疾工作先进乡镇 1996 县委 九六年41乡镇“三优一学”创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二等奖 1996 县府 九五年度乡镇文化工作一等奖 1996.2.2 县委、县府 忠县“二五”普法先进集体 1996.2.4 县府 九五年林业工作先进乡镇 1996.2.5 县委、县府 九五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1996.4.4 县府函 九五年交通先进集体 1996.4 县委 九五年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1996.9.26 县委 忠县九六年度主要党报党刊发行先进集体 1996.12.28 县文明委 “三优一学”文明场镇三等奖 1997 县委 九六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997.2.26 县委、县府 九六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 1997.4.24 县府 公路建勤费、交通统筹费收交工作先进集体 1997.4.30 县府 九六年度优待金统筹先进乡镇 1997.5.7 县府 九六年拥军优属先进乡镇 1998 县委 九七年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1999 县委 九八年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进集体 1999.1.9 县委、县府 “三优一学”创文明场镇活动先进乡镇二等奖 1999.1.18 文明委 一九九八年县级文明单位 1999.2.5 县府办 九八年度护林防火先进集体二等奖 1999.2.22 县委 九八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 1999.2.26 县委 九八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二等奖 1999.4.15 环保局、人事局 九八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1999.6.27 县府 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好”乡镇党委 1999.9.7 宣传部 “三五”普法战役宣传活动法律知识竞赛先进集体 1999.12.30 忠爱委 忠县第二届卫生场镇一等奖 2000.1.31 县委、县府、人武 九九年度人武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 2000.3.30 县委、县府 九九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一等奖 2000.5.9 忠残工委 九九年度乡镇残疾人事业工作目标考核三等奖 2000.5.24 县委、县府 第十二个月爱国卫生活动月先进集体 2001.2.7 县委、县府 “三五”普法及法制建设先进集体 2001 县委 2001年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2001.2.9 县委 200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一等奖 2001.2.9 县委 2000年度“四好”领导班子 2001.2.19 宣传部 2000年度新闻报道先进集体 2001.10.23 县府、人武 2000年冬季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三等奖 2001.11.6 县府 2000年度乡镇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 2002 县府 2001年小城镇建设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2 县府 2002年度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二等奖 2002 县府 2002年妇女工作先进集体 2002 县委 2002年度“四好”领导班子 2002 县府 20002年公路养护工作二等奖 2003 县委 2003年殡葬改革工作二等奖 2003 县府 200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等奖 2003 县委 2003年最佳文明单位 2003 县委 2003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工作二等奖 2003 县府 2003年黄籽油菜产业化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 2003.5.23 县委、县府 2002年度小城镇建设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4 县委 2004年尊师重教先进集体 2004.1.29 县委、县府 2003年度经济发展“五强”乡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