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全镇 |
释义 | 张全镇:男,1949年3月出生,浙江长兴人,汉族,大专文化,1973年6月参加工作,1974年9月入党。 现任职务:长兴县政协主席。 工作简历:1973.06——1980.03 长兴县煤山公社血防办主任、团委书记; 1980.03——1983.06 长兴县煤山镇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3.06——1984.10 长兴县白岘乡党委书记; 1984.10——1985.10 长兴县煤山区委副书记; 1985.10——1986.11 长兴县小浦镇党委书记; 1986.11——1992.03 长兴县煤山镇党委书记; 1992.03——1993.12 长兴县计经委党组书记、副主任; 1993.12——1996.05 中共长兴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1996.05——2003.03 中共长兴县委副书记; 2003.03—— 长兴县政协主席 戏曲艺术家张全镇(1885~1949年),高陂乡平在老虎坑人。7岁丧父,母亲难以维持一家生计,无奈将他卖给潮州的“乐天彩”汉剧戏班。在戏班里,先习击鼓,后学花旦、青衣(乌衫)。14岁登台,主演《贵妃醉酒》,一鸣惊人。从此相继主演《昭君和番》、《闹龙舟》、《对绣鞋》、《花亭会》、《拾玉镯》、《孟丽君》、《活捉三郎》、《贩马记》、《白虎堂》、《开封府》、《春秋配》等,声誉日盛。他唱腔甜润,身段优美,善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尤其是《贵妃醉酒》,塑造了一个妩媚华贵而又满腔幽怨惆怅的杨贵妃的形象,为广大观众所赞赏。 民国5年(1916年),他与同戏班的著名旦角张巧兰结婚。这前后,他曾多次赴泰国、菲律宾、缅甸、新加坡等地演出,所到之处,很受观众欢迎。民国13年,夫妇俩又一起随“乐天彩”班赴台湾演出,同样大受欢迎。20年代末,他们再次赴东南亚各地献艺,历时四年之久,始终保持盛况。 抗战爆发,携眷返乡暂住,不久又偕妻外出参加戏班,在闽南各地演出。抗战胜利前夕,取道广东大埔返回故里,不料被大埔戏头罗清波强行截留教戏,从此滞居该地5年。虽非自愿,但出于为汉剧培育新秀的责任感和一贯的惜才之心,教学仍极其认真,造就了一批艺人,老生黄粦传、著名花旦黄桂珠都是他的高足。他又受聘潮汕地区“正三顺”潮剧的教师,不少潮剧艺人都得益于他的教导。 民国38年(1949年),这位闽粤汉剧界的一代名伶病逝于故乡老虎坑,终年64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