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朋
释义

张朋,字锡百,1918年生于祖籍山东高密。原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朋艺术有其家学渊源和传统功底及西方绘画的基础。擅大写意花鸟、草虫、动物等,兼写人物山水,其作品构图新颖、造型夸张、笔墨洗炼、形神生动,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张朋是本世纪我国杰出的国画艺术家。出版有《张朋画辑》、《张朋画集》、《张朋画选》、《抚鹤堂藏张朋画集》及新增再版的《抚鹤堂藏张朋画集》等。

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国画大师 张朋

张朋 : (1918——2009)字锡百,山东高密人,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绘画及书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画院名誉院长,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为“在野派四大家”,他又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而饮誉画坛 ,终成一代画坛精神领袖。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张朋画辑》、《张朋画集》、《张朋画选》、《抚鹤堂藏张朋画集》及新增再版的《抚鹤堂藏张朋画集》等。1940年至1978年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1979年起任山东纺织工学院染织美术教研室主任、为教授 。其实,张朋是一个极具个性、又极有天赋的画家。张朋没有上过正规大学,少年时读私塾,自学绘画,而后做了大半辈子的小学美术教师,不求闻达,默默耕作,直至先生晚年声誉鹊起时,才被识者推介当上纺织工学院的教授。张朋花鸟、山水、人物均擅,尤以花鸟墨迹留世者居多。张氏画早年学清代高南阜及近代张书旗,工写结合。中年后移师齐白石,专攻大写意一路,卓然自成一家。他的画,或花卉、或翎毛、或动物、或山水、或人物,无不得其生动,多其朴拙,皆各有特色。张氏每作一画,几乎皆极其用心,画面造型力求简洁传神,一笔不多,一笔不少,超凡脱俗,满纸生气,给人耐得品嚼。有论者评述张氏画作“得白石形神似与不似者,张朋是一人”,这话实不为过。张朋一生平实质朴,感情真挚,专注绘事,自甘清寂,终名重天下。记得有位作家曾说过:只有当精神寂寞时,他才有大艺术。张朋正幸被言中。南京陈传席教授在编著《现代中国画史》时,把张朋和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列为“在野派”四大家。陈传席是当今有名望的一位美术评论家,撰文说话直言不讳,实话实说,并以“十载狂名惊俗世”名于艺坛,陈氏如此珍视张朋,足见张朋之艺术已非一般人而为之。

已故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吴作人先生生前亦皆对张朋以很高评价,李先生曾曰:张朋先生太不平凡了;吴先生曰:历史不会埋没张朋的绘画艺术。如今,张朋先生已进入耄耋之年,其作品亦被世人视若珍宝,为人喜爱、推崇。

2009年6月23日18时20分,著名画家、书法家、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大学教授张朋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

伟大的艺术家——张朋

范 洪[作家、画家、美术评论家]

黄台路十四号,是青岛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居民小区,一代大画家张朋先生便居住在这样一座简陋陈旧的楼房内。

朴素的人生哲学

闲适淡泊是一种很难得的人生态度,张朋先生生活朴实,心态淡泊,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先生对物欲看得很淡然,家中的日常用品极其简单,小小的书架,简易的木床,陈旧的衣橱,没有一点现代家庭豪华奢侈的气派。他曾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妻儿常年患病,经济窘迫,生活艰难,家庭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仗酒祓清愁”,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抽出时间挥毫作画,成了先生唯一的精神寄托。家中房间狭小,没有地方画画,他就将床上的被子叠到一边,趴在床板上画。有谁肯相信,这位令世人瞩目的大画家的大量优秀绘画作品,居然是出自这简单粗糙的小小木板床上。当年,画家袁运甫先生看到这种状况后不禁热泪盈眶,感叹不已。

八十年代后,张朋先生的绘画艺术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知和推崇,声誉鹊起,索画约稿者纷至沓来,将他原来固有的生活秩序打乱了。这使他不堪其扰,加之年事已高,身体孱弱,为躲避这些了无宁止的纷扰,先生渐渐地将他所喜爱的画笔放下,不再作画,淡然退出了这日益喧嚣浮躁的画坛,复归于平淡的生活中去。仔细想想,张朋先生的搁笔,实在是中国画坛的巨大损失,于己于国都是让人非常伤心遗憾的事情。每天到市场买菜,去公园散步,回家照顾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病妻,便成了他晚年生活的全部。“衰年何所事,相遇手谈情。龙骨松下坐,但闻棋子声。”有时他也会凑到林荫弈棋的乐叟间观棋谈天,悠然自适,金钱、名利对他已如浮云。先生一生不撄尘网,埋头学问,执着不辍地追求绘画艺术的真谛,而现代画坛却成了远离艺术,追逐浮名的竟猎场。一个画家不能操画笔进行创作,是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先生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可又无可奈何,人生总是有诸多的无奈与不如意。

高尚的人格魅力

俞剑华先生曾说:“因习国画者必须注意于人格之修养……不营营于势利,不汲汲于富贵,不斤斤于求名……”张朋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他知识渊博,胸襟高旷,有着守身如玉,不杂尘想的人格。他谦虚和蔼,宽厚待人,许多年轻学子仰慕他的艺术,前去求教,他总是热情接待,谆谆教导之。每当大家谈起他的绘画作品,先生也总是谦虚地说:画得不好。有人向他索画,他都认认真真的画好,给人家送去,决不应酬搪塞与人。

中国画艺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从笔墨线条的纵横挥洒间可以看出画家的胸襟气度修养。张朋先生不慕官,不慕利,几十年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艺术研究与创作。“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一]”先生秉承了传统文人的治学精神,将文学、艺术视为生命的构成,以绘画来颐养性情,抒旷达之胸怀,陶冶情操。“绘画不求与人知”,他的绘画是诗意浪漫的理想家园的栖息地,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欲,“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也正是如此,使他的绘画艺术能够涤荡尽尘世俗肠,达到单纯、崇高、伟大的高深境界。《高洁图》是他非常喜欢表现的题材,画中一只秋蝉在高高的梧桐树上自由自在地欢唱,“居高声自远”,表示了自己不与时弊共沉浮,“濯清泉以自洁[二]”的高尚情操。他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不喜欢张扬卖弄。有一次,一位全国知名的“大师”来青岛,点名要见他,他也一笑置之,不肯前往。先生曾对我说过,他鄙夷“大师”自吹自擂的品行和“画霸”习气,更看不起那些拙劣不堪入目的绘画作品。

去年,《中国画家》约我为先生做一期栏目,编辑陈宇红仰慕其学问人品,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执意从深圳飞来,一见先生之面,面聆先生的教诲,可见先生人格魅力的影响巨大。

严谨的治学态度

绘画的气韵系由学养苦练而来,俗说“气韵生动”,是指精神气质的表露,而非是简单的渲染润湮、云烟变幻。张朋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既进行刻苦的技法练习,又注重文化的修养。他认真观察物象,从每一片植物的叶子,枝干的走向,到每一只飞禽走兽的形态,无不观察的细致入微。他反复推敲各种表现手法,掌握了大量花卉竹木的生长特点及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惯、动态特征。他的画状物抒怀,巧夺天工,既合乎自然之质,又表现出了自己的思想胸襟;既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又具高雅的笔墨格调。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作品,他曾经将四十岁以前的大部分画作付之一炬,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画好动物,他一有空闲便坚持到动物园写生,了解每一种动物的性格、嗜好,行走奔跑间的动态。有一幅《封猴图》,画了一只手中抱着硕桃的顽猴,眼睛正觊觎着空中飞舞的一只黄蜂,跃跃欲试,将顽猴活泼俏皮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先生一生经过太多的艰苦磨难,尝遍了人生的艰辛,他画的猴子大多眼神哀怨诡密,表情唯唯诺诺,诚惶诚恐,这亦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高压政治下先生谨小慎微,苦闷无助的精神状态,让人心中怅然不已。

辉煌的艺术成就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流派倡导以西方绘画思想革新中国画,以西方的素描、透视、构图程式和现实主义手法,来改造中国画,强化中国画的造型能力,打破了传统国画中临摹抄袭的陈腐习气,为处于历史变革时期的中国画带来了新的转机,尤其适合其时社会的政治理念,摇身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主流。另一流派则立足于传统,汲古开今,始终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传统基础上循序渐进,改革创新。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崇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摒弃了传统中的糟粕,并善于批判的借鉴吸收外来绘画的价值观念。他们不逐时风,不随流俗,个性张扬,尚“意”求“神”,注重人品及文化的修养,以各自独具风格的绘画面貌,屹立于中国画坛。

“五四”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偏颇、失误和某些过激行为,导致了很多人媚西崇洋,自贱民族文化,诋毁民族文化,丧失了民族文化自信心。说白了他们肚子里知识浅薄,了无点墨,对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皆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根本看不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导却影响了整整好几代人,危害匪浅。加之政治上的诸多因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似乎是一夜之间成了陈腐守旧的代名词,遂使这些以延续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画家处于边缘化,不为人重,遗贤乡里。他们的艺术长期湮没于历史的红尘里,鲜为人知。在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批画家所承载的历史重任和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对鄙视母体文化,自毁母体文化,造成的文化断层及浅薄庸俗文化行为有了重新认识后,从八十年代以来,在全国陆陆续续发现了象陈子庄、黄秋园和刚刚被认知的张伏山等一批卓有建树的大画家。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绩令学术界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二十世纪文化行为的反思,重新审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张朋先生便是传统画派的大家,他少年在老家读私塾,自学绘画。初学工笔重彩及岭南画派,后来感到岭南画派拘束于物象,缺少含蓄蕴藉,则转而学习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一路画风,特别是齐白石的笔墨和绘画思想始终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道路。他亦学习过西画,尤其喜欢毕加索热烈无拘无束的绘画风格和新颖的艺术思想,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影响巨大。

张朋先生的绘画艺术造型准确,构思巧妙,傅色高雅,笔墨纵逸,思想新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发于内心,得之象外”,他在宣纸上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悲愤与欢乐。站在他的画前,你会感悟到他心迹的跃动,思想的博大。他的一点一划间,蕴含着无限生机,满纸云烟,犹如在眼前挥洒。

先生涉猎的领域很广泛,花鸟走兽、昆虫鱼虾、山水人物、书法篆刻、诗词曲赋皆能胜擅。他摒弃了传统绘画中的消极因素,代之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他的画健康向上,清新自然,充满勃勃生机,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讴歌。他的画风既有八大的简单凝练,又有缶翁的古雅醇厚,白石的清新朴素,于不经意处凸现画家的匠心所在,富有文学趣味及哲学内涵,具有诗情画意的内美。

“画格越高,其法越简。[三]”“形简而神全,笔少而意足。[四]”张朋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不雕琢,不做作,笔简意核,形神兼备,笔墨格调高雅,意境深邃,这在现在中国画坛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根植于生活的沃土,熟练掌握绘画技法,既重视前人经验,又不泥古;既秉承传统,又师法造化,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代理念。他高超的驾驭笔墨的能力和准确的造型基础,让那些对文人画持诋毁怀疑态度的人,大跌眼镜,以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了文人画不是简单欺世盗名“逸笔草草”的涂鸦。所谓涂鸦者,只不过是打着文人的名义,盗取浮名的文人的末流。真正的文人画,既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匠心独运的。他的画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所谓“逸笔草草”,而是在物象、技法至极纯熟基础上的高度凝炼,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他非常注重文化与人品的修养,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历史上,像张朋老师这样“既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又具高雅的笔墨格调”,是不多见的,可以说至今尚无出其右者。他的艺术成绩让许多学子望而却步,叹为观止,他为灿烂的中国画坛留下了一座几乎难以逾越的历史丰碑。

他的花鸟画风格大致有两路。一路学齐派风格,先以粗笔画出花草竹木,再以细笔画出草虫,一粗一细,对比强烈,所绘草虫刻画得细致入微,逸趣横生。这类风格受齐白石的影响较深,简单凝练,生动传神,在形体上较齐白石更加准确,并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气质和见解。

另一路画风笔墨超逸,简练概括,文化气息浓郁。用墨浓而不燥,淡而不湮,浓淡虚实分明。用笔中锋缓出,准确果断,笔笔分明,湿笔丰腴饱满,干笔苍润含蓄。傅色多为补色,很少有大红大绿的强烈对比,墨色和谐,烂漫温馨,充满着勃勃生机。画面情趣盎然,充满了童稚气,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他能抓住写意画的精髓,每一种笔法力求为物象服务,既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又反映出物象的精神。他具有驾驭笔墨的高超能力,深刻领悟到传统国画笔墨线条间的微妙变化,笔墨亮丽明净,温文尔雅。他对生活观察独具只眼,寥寥几笔,心手合一,妙参造化,犹如鬼斧神工,形具而神生,生动的表现出了所画物象的动态特征及内在的精神气质。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五]”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六]”他善于刻画动物的形象,诸如任重道远的骆驼,怒发冲冠的斗鸡,狡黠诡秘的狐狸,灵动活泼的麋鹿、顽猴,苍鹰、雄狮、鸳鸯、仙鹤、松鼠、猫头鹰等,无一不精擅。

有一幅咫尺大小的《飞雁图》,画了五只凌空飞翔的大雁,灵动飘逸,舒展自如,偃侧反正、远近高低形态各异,看似草草而就,近在咫尺,却表现出了广阔无尽的画意,使人感受到作者胸怀的寥廓博大,令人心旷神怡,神思随画意远去。

“清芳来入梦,嫱懒睡乡甜。”《睡猫图》画了一只小花猫,慵懒地趴在樱花树下酣睡,意思恬适,画境平和温醇,洋溢着一派春天的生活气息。画面健康向上,温雅大方,睡猫憨态可掬,惹人爱怜。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图》以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出了空中之王的凶猛霸悍之气,展现出一股蔑视群雄,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雄鹰目光锐利,炯炯有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意欲振翮高飞,直上九霄天。两只利爪犹如刀刃一般,遒劲有力,随时准备猎杀来犯之敌。

“水清两三鸭,山静一人家。”张朋先生的山水画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又赋予物象以强烈的主观意识,任自己的思想感情挥洒宣泄。他的线条流畅,笔法简练,立意新颖,构思缜密,贴近自然,不沾染一点古人的陈腐习气。他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构图程式与绘画理念,自出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张朋先生的人物画取法齐白石,笔墨洗炼,格调高雅。看得出他受道、释哲学影响很深,画中具有一股隐逸高蹈的魏晋遗风。“畅神何拘奇与正”,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画中,画中那些飘逸潇洒的人物,俨然是他自己旷达胸襟的写照,是他内心精神世界的真情独白。

先生的书法初学柳体,后感柳体题画与画面不协调,遂改学米、赵等体。无拘无束,潇洒风流,既有书家的严谨,又有画家的放纵,书写画意,画带书风,相得益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他还精通篆刻,对秦汉以及明清以来的篆刻流派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善于汲取传统印学的精华。他的篆刻大多自刻自用,古穆典雅,潇洒流畅,别有一番新意。

陈子庄先生说:“我们从事绘画必须要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和民族文化的长存不衰为前提,从事绘画才有意义。”张朋先生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负有深重的使命感。我曾与先生促膝长谈,谈到中国画的创新与未来,中西结合等诸多问题。先生对目前沸沸扬扬的中国画坛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告诫我:“做学问一定要认真扎实,要耐得住寂寞,容不得半点虚假。要对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现在画坛上很多人热衷于包装炒作自己,各种手法五花八门,纷繁嘈杂,而却忽视了文化修养与状物手法的习练。在谈到一些画家热衷于到国外办画展,以求得到外国人的赞美时,先生淡淡地对我说:“中国画的故乡在大陆,中国人承认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是的,外国人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又有多深呢?

有人说张朋先生不会用重墨,这实在是抱残守缺、固守物质表象的浅学之见。“绘画重要的是真,真是绘画的灵魂。”绘画要表述出画家的胸襟思想学识才华,画出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独特理解,要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而不是看他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和笔墨颜色的轻重浓淡。“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七]”“笔飞墨舞任纵横。”他的画严谨又不失潇洒,恣肆而又合乎法度,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抒写自己心中的物象,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象外之致。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八]”张朋先生突破了传统绘画思想的约束,而赋予书画艺术新的思想理念。他的画源于生活,又浓缩了生活;高度的再现了物象,又超脱了物象的束缚,表现出了物象的内在精神,赋予物象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九]”以形写神,抒情畅怀,雅逸潇洒,达到了大彻大悟,物我两忘的高深境界。

“千古有定评”,正如先生自己所说的,历史是不会埋没张朋先生的艺术的,他的绘画艺术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财富。张朋先生以独有的人格魅力,学问学识,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为世人留下了良好的师范,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2006、11、07

2008、01、13修改

[一]:清王昱《东庄论画》。

[二]:唐韩愈《送李愿归谷盘序》。

[三]:见《陈子庄画语录》,陈滞冬辑。

[四]:现代俞剑华《国画研究》。

[五]:明莫是龙《画跋》。

[六]:宋张孝祥《浣溪沙》。

[七]:唐刘长卿《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八]:鲁迅《论睁了眼看》。

[九]:清僧侣画家石涛题画语。

张朋先生

范洪

那时我刚刚经过了失却恩师伏山先生的痛苦,一身心的沉溺浸淫在书画艺术里,尤对张朋先生的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辄逢先生的画册、画集,必倾囊购求,整日摩挲习学不已。

适为先生的外甥王达先生知晓,为我修书一封,予以荐引。行前,王先生嘱我:“这几年传闻,张朋先生很怪,若不接纳千万勿要怪罪。”

这样,我便叩开了先生的门扉,先生身着一袭中山装,面容清瘦,较之我在画册中看到的形象苍老了许多。他操着一口浓重的高密口音询问我:“你从那里来?”我忙将王先生的信奉上,他一边看着信,一边教我落座,态度谦和安详,并无一点傲慢的“大师”气,这使我一直踧踖高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后来我方知晓,原来张朋先生近几年身体不是很好,为了免于应酬,在案头写了一张小纸条:“因病搁笔多年......”商贾巨富、达官贵人前来索画多被拒之,因而传言先生怪癖。先生为学严谨,断不以浮泛之作搪塞与人,况又不善应酬,惟其如此才能保持澹泊的心态,潜心求法。如今文坛浮躁之风盛行,若非大学问家是难得有如此心态的,这真是见怪不怪,不怪反为怪了。

我初拜先生,并未执弟子礼,只是随身携带了数十幅习作,先生认真地一张张的阅览着。我少年时喜欢郑板桥的文章,因受郑夫子的影响很深,字虽然写的不好,然尤好谬题不已。先生很是认真,逐一为我修改语法上的不通,嘱我写好书法,遇有好的句子便频频点点头,大概是表示首肯吧。我自幼厌恶书法,所书往往龙飞凤舞,草草而就,先生批评使我很感惭愧,从此不敢稍有松懈。

张朋先生字锡百,原籍高密,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初时研习工笔重彩,兼学岭南诸家。后来对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研究颇多,专攻大写意,尤受齐白石的影响至深。

先生作学问素以严谨闻名,多少年砚田的风霜磨砺,广收博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且构思巧妙,意趣盎然。既让学院派折服,又令“野狐禅”哑言。笔墨的高雅,造型的准确,形象的生动传神,意境的超然脱俗,都是一般人望其项背而不可及的,不愧为一代宗师巨匠,无怪乎国内外艺术界誉之为“画坛怪杰”呢。

董桥先生说:“......传统文人绝尘之想。这样的士人家风虽说不再入时,毕竟负起了供奉绵绵文化历史的使命。”先生未名前,是一所小学的教员,他不好攀附高官权贵,一味埋头学问。每逢市里举办画展,他都认认真真画了好多的稿子送去,有时主管画展的人看不懂他的画,向废纸笼里一扔,他也无怨无艾,仍一如既往地画自己的画,走自己的路,自觉无欲地承继延续着民族文化的龙脉,发扬光大。

先生一生历尽磨难坎坷,生活简朴淡泊,性格敦厚谦和,不求闻达,不好卖弄,更不善官场交际酬应,以常人的眼光看可能略显迂腐。先生学识渊博,诗、书、画、印、文章无所不能,又无所不精。尤以大写意花鸟画为世人所重,有一幅《大地回春,桃红似火图》,画面上一株盛开的桃花占据了画幅的中央,斜下飞出两只春燕,这种布局似应是一般画家的大忌,整个画幅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初看时我只是走马看花地一掠而过,并未注意;继之再见则感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满园春色扑面而来;再三,则笔墨的洒脱,傅色的高雅,令人回味悠长,不忍释卷。此画看似平淡,实则寓奇于平,平中见奇。画中满树的桃花千姿百态,生动活泼,并无一点雷同,这是极难掌握的,笔墨技法之高超着实让人叹服。

旧时常听到关于狐狸欺骗老虎的故事,大抵意思是:“狐狸假借虎威,自称为林中之王......”张朋先生笔下的狐狸目光诡秘,神态狡黠,还有勇猛的雄狮,好斗的公鸡,天真的麋鹿,相偎成双的鸳鸯,苍鹰、玩猴等等,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将动物的本能灵性表露得淋漓尽致,也难怪乎老虎屡屡上当呢。

“取其意,而略其迹,弦外音,味外味,乃写意画之要机也。”“写意重情趣,成败须臾间。爰挥一纸墨,聊破一天闲”。先生对绘画见解精辟,独具慧眼,若无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很难以理解其中哲理的。

有一日偶过裴家乐先生处,见壁间悬一幅先生的《高士弹琴图》,笔墨恣肆,格调古雅,观之顿觉满壁生辉,令人作绝尘之想,登时将俗世的烦恼都忘诸脑后了。先生的人物画世人知之甚少,它发自天籁,返朴归真,稚气盎然。看似逸笔草草,却从中表露出了先生的文化修养、才情学识和人生哲学。

九二年的春天我去看望先生,言谈中感觉先生精神很沉郁,在墙壁上悬挂了一幅人物画,画面上一位银髯长者手端酒杯,静静沉思,寥寥数笔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尽情表露于毫端。他在画上题诗:“来时空手去空手,富贵荣华何所有。看破人生万事休,及时行乐一壶酒。”诗意虽稍显消沉,却看得出先生淡泊无欲的心胸。俗云:“无欲,则知足长乐。”钱钟书先生说:“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两三素心人议论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先生便是自甘寂寞,潜心学问的人。现如今文坛上“名家”、“大师”倍出,奇门别派鼓噪一时,他总是以静穆冷隽的心态去面对之。当他听到沧口一带有人假他的画时,也只是一笑置之,其情淡淡矣。

先生又精通书法、篆刻,他的书法自由洒脱,信笔天成,既有书家的严谨,又有画家的放恣,独成一体。先生喜好自己操刀篆刻,自刻自用,自娱自乐。常自谓曰:“多少烦纡事,磨于水墨中。”

张朋先生又喜欢诗词文赋,画上多题自作诗句,文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几经风雨后,名利两无因。老病有余兴,陶情一纸新。”“得手丹青,息心守己。其乐无穷,年寿延只。”这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态,是平常人不可理解的,可见魏晋文化对先生的影响。“拔地冲天干,居高声自远。”正是先生一生孤标傲世,高洁人格的写真。

我初随伏山先生学习山水,对花鸟画亦旁有所顾。然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常常信笔为之,一蹴而就,自以为得画之三昧。先生得见,逐一纠正我的谬误:藤萝的花要分清前后层次,鱼缸要中锋用笔,表现出圆滑感,金鱼的尾巴,荷叶的颜色……我随便画了几根斜下的枝干,缀上数粒红果,先生问我画的啥?“天竹”我信口应之,听了我的话,先生十分不悦且严肃的斥我:“天竹是这样画的吗?”

常常见到学院派论画,点、线、面,很是机械,好似一幅画没有了点、线、面便不能称其为画,“八股”的桎梏根深蒂固,很是束缚学子的手脚和创造力;同理荒谬怪诞远离形骸游于象外,所谓“不似欺世”,也不是院外派的宗法。先生的训诫当时我心里颇不服气,窃想:难道天竹只能是向上长的吗?后来几经观察物象,我终于幡然醒悟,做学问乃严肃之事,容不得半点虚假,远离生活闭门造车是断不能为之的。以至于好长时间内我未敢再提笔涂鸦,由此我愈加敬服先生治学的谨严和知识的渊博。

先生曾为我的一幅画题:“毫端生发无声诗”,并有梁天柱先生题签,不意竟为贼人所盗,我的心里颇感凄然。后来我在青岛举办个人画展,那时我经济窘迫,心理低沉,先生为我写了《范洪画展》匾额,并援笔为题:“辛勤笔耕,绘声绘色。自我陶醉,丹青寄情。”以示鼓励。

开幕那天,先生以七十八高龄徒步亲临,不顾体弱头晕登攀到四楼大厅,气喘嘘嘘,大汗淋淋,这使我非常感动。先生衣着朴素,态度谦和,致使在场的工作人员非常惊奇:这就是张朋先生吗?

举凡大智的人为文亦淡,物欲亦淡,这是精神支撑的缘故吧?从平淡中走来,从生活中走来,这便是我所知的张朋先生。

1998、12、31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年3月

民 族:汉 族

党 派: 中共党员

职 称: 副研究员

学 位: 博 士

职 务: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研究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体视学会"CT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分形图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西安理工大学兼职硕士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层析成像理论与算法;数学物理方程理论与数值计算;检测信号处理技术。

研究工作简况:

l) 部分科研项目:

解放军某部工业CT机研制项目子项目"工业CT成像软件研制"(与计量科学院合作)(1999.02-2000.0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分辨散射层析成象方法研究"(1999.01-2001.12)。

主持"95"国防军事预研项目"不完全数据快速成像算法研究"(1996.10-2000.12)

主持"95"国防军事预研项目"三维电子沙盘生成系统"研究(1996.10-2000.12)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曲型守恒律的两维黎曼问题"研究(1996.10-2001.12)。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磁波在分形分层介质中的传播"(1996.19-1997.3)

参加国家攀登项目"非线性科学"子课题"两维黎曼问题研究"(1993.9-1996.7)。

承担陕西省教委基金项目"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研究"( 1990.01-1992.12)。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线性偏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1984-1987)。

2) 近年发表的部分论文:

Peng Zhang and Tong Zhang Generalize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Guckenheimer structure,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U.S.A.), Vol.152, No.2, 1999.

邱佩璋,张廷杰,张朋,Coons型分形曲面,《工程图学学报》,1999年,第2期。

Peng Zhang, Jiequan Li and Tong Zhang, On two-dimensional Riemann problem for pressure-gradient equations of the Euler system,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U.S.A.), Vol.4, No.4, 1998.

张兆田、张 朋, "相对密度重建的适定性分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Vol.7,No.2,1998.

张 朋、邱佩璋等,"电磁波在Cantor分形分层介质中的传播",《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1997年,第3卷,第7期。

张兆田、张 朋,"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1997年,第3卷,第9期。

Peng Zhang and Tong Zhang, The Riemann problem for scalar CJ-combustion model without convexity, <Discrete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 (U.S.A.), Vol.1, No.2, 1995.

Peng Zhang, Two dimensional Riemann problem for Chapman-Jouguet combus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Sixth Hyperbolic Problem Conference (HongKong), 1996.6,

张 朋等,The generalize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actions of three shocks, 《纯粹数学于应用数学》,1997年,第10卷,第1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