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培杲 |
释义 | 张培杲,林木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首次提出了杨树单倍体育种程序。主持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四大针叶用材树种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种源研究,提出了这4个树种的地理变异规律、种源区划和优良种源的选择,为提高东北林区的林木生长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张培杲 出生地:江苏省宜兴县棠下村 出生日期:1922年1月 职业:林木遗传育种学家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首次提出了杨树单倍体育种程序 主要成就:为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辛勤劳作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硕果累累孜孜不倦培养年轻一代 代表作品:主编、翻译《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林木育种学》等 生平简介早期张培杲,1922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棠下村的书香门第。1936年考入江苏省立常州中学。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上海,他只身流亡到汉口,后转重庆,1938年考入四川省合川县国立第二中学初中,1943年高中毕业,因6个学期成绩均名列前茅,保送浙江大学化工系,后转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47年毕业留校在森林系任助教。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加入地下党领导的护校行列,日夜值班,反对迁校。1952进入新成立的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在该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 研究员1962年张培杲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指导木本粮油的育种工作。1979-1980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从事落叶松育种研究工作。1986-1997年连任第二、三届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主任委员。1988年受聘担任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199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教授兼研究室主任的岗位上退休。1992年任黑龙江省林木遗传育种学会主任。 教学张培杲在高校执教的44年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林木育种学、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进展等8门课程,培养1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大批本科生。 研究张培杲曾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50年代围绕木本粮油的改良进行核桃楸与核桃的杂交,榛子的引种、选种与花粉生物学的研究等。60年代进行杨树的杂交育种。 70年代进行杨树单倍体育种。自80年代国家开展科技攻关以来,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一直主持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地理种源试验,并多次获得国家、黑龙江省和林业部的奖励。 著作张培杲为了促进中国林木遗传育种的发展,除发表阶段性的研究论文外,还主编、翻译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林木育种学》等著作。 工作经历1947-1952年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任助教。 1952-1954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林学院任助教(现东北林业大学)。 1954-1962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学院任助教(现东北林业大学)、讲师。 1962-1966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79-1980年 美国爱达荷大学进行落叶松的育种工作。 1962-1982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林学院任副教授。 1982-1991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任教授。 1986-1990年 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1986-1997年 任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学分会第二、三届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为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辛勤劳作1950年,张培杲参加农林部组织的华东浙江西部森林普查工作时,除收集木材标本外,还调查了解林业的生产技术。当时不管是国营还是私有林场,除老一辈林学家做一些国外松树的引种工作外,基本都沿袭旧的生产方式,见种就采,甚至进行林木的负向选择。采种多集中在分枝低矮的母树上,因为劣等林木结实多,主干低矮,采种方便。杉木等树种的无性繁殖,就从邻近的老伐根上切取插穗,就近补插,所以林木都呈退化的趋势。张培果立志改变这种现状,使林木像农作物或园艺花草一样进行良种选育,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木材材性。但当时在林业中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了实现改良林木的愿望,他独自对林木个体间的变异做了大量的观察,调查了马尾松松脂产量的株间差异;杉木扦插的位置效应;桉树北移冻害的种间差异等。50年代初张培杲根据苏联的木本植物阶段发育理论,做了苗木年发育周期的观察,为中国林木育种学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初步探索。 1954年,在全面学习苏联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林业部提出在中国高等林业院校中开设林木遗传育种课程。他所在的东北林业大学主动承担了此项课程。当时主要参考资料是由俄文译成中文的《林木遗传育种学》教本(雅勃罗编著的苏联统一教科书),该书主要介绍米丘林遗传学原理,而米丘林遗传学没有涉及具体的遗传物质,很少讲到林木育种的具体措施,在遗传理论上也不够具体。他对此理论表示怀疑,最后,张培杲本着科学态度,拾起了正在受到批判的摩尔根遗传学,追忆遗传物质与性状表达的内在联系。他在讲课中只能压缩遗传学理论,按摩尔根遗传学的观点一般性地介绍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人工诱变下的遗传变异,使学生从纵的方面来理解各种育种措施下可能出现的遗传变异。 他刻苦自修俄语,在苏联原版的林木育种专著中或农林育种杂志的材料中收集自己需要的育种技术,如锡泊岂亦夫的通过耐寒性强的野生核桃楸与出仁率高的家核桃杂交,使核桃栽培区北移的措施;杨树的切枝杂交;固氮效能高的赤杨的筛选等。在英美的期刊中摘录落叶松的种间杂交和湿地松产脂量的提高等措施,以此弥补遗传理论不足的缺陷。 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无法确定控制树木性状的基因。在教材中只能使用统计学方法来预测育种目标可能出现的概率。张培杲参加编写中国第一部林木育种学教材时,引进了大量的统计学方法来解决林木育种中的众多问题,阐明了多基因性状、表型变量、环境变量的概念,在各种育种措施下估算各育种层次中可能获得的遗传增益等。 张培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还意识到林木育种不是个体的改良,而是群体的改良。他在大学本科教材中引进群体遗传的概念,用群体遗传学理论来充实林木育种学,1978开始在研究生课程中讲授群体遗传学。 90年代,随着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RADP技术的出现,转基因等分子遗传学水平的提高,张培杲认为林木育种也一定会运用分子遗传学理论来解决育种问题。虽然他已退休了,没能亲自把这部分内容编入教材,但他根据国内外的最新成就,拟订了试验方案交给青年教师,嘱咐他们继续改进林木育种学教材。 张培杲从1950年开始到1991年退休为止,在林木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工作了41年,为中国的林木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41年中张培杲经过了不少艰难与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现在退休了,但他仍关注着中国的林木育种事业的发展。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硕果累累20世纪50年代,张培杲响应国家增产粮油的号召进行木本油料的研究,开展核桃楸与核桃的杂交研究,用氯化铵等的稀溶液代替纯水配置的固体培养基培养核桃花粉,在国内外首次解决了核桃花粉发芽的诱导工作。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兼职过程中,从事欧洲榛子的引种、中国东北榛子的选种以及榛子林复壮栽培技术的研究,摸清了野生榛子果实的变异范围,提出了榛子的选种技术和榛子苗木的复壮方法。 60年代,张培杲为了缓解木材的供需矛盾和行道树品种的单一现状,进行杨树的切枝杂交,在杨树的切枝杂交中获得了冠形窄、干形优美的行道树和一些速生的无性系,为以后的杨树单倍体育种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材料。 70年代,张培杲主要从事杨树单倍体育种的研究。他发现,第一,用杂种杨树雄株的花粉来诱导植株的诱导率,远远超过纯种杨树的花粉,而且与纯种相比,它往往隐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第二,刚诱导产生的花粉植株苗往往是多种倍性的细胞混杂在一起,但随着苗木的逐年生长,植株的倍性会自动调整,最后调整到二倍体;第三,因为花粉单倍体植株具有丰富的变异性,所以花粉植株间从干型、树皮颜色、叶形、生长习性等方面都有变异。为此,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是杨树杂交育种更深层的育种途径。单倍体育种可以更广泛的利用不同基因组合来拓宽杂种优势。张培杲从事的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于1978年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培杲在小黑杨推广工作上成绩显著,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财政部的推广奖。 70年代末张培杲带着落叶松的研究项目去美国爱达荷大学森林资源与野生动物学院进行落叶松改良的合作研究。开创了林木育种的国际交流,获得了该院很高的评价。 80年代,张培杲作为林业部攻关课题的领导人之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种源试验,从规划、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进一步的林木育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还亲自负责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重要针叶用材树种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种源研究。经过10多年的试验研究,揭示了这4个树种的地理变异规律,划分了种源区,并为各造林区选择了优良种源。本着边试验边推广的原则,在试验开始后不久,就根据试验的初步结果在东北地区推广初选的优良种源,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此次种源研究的结果,林业部和黑龙江省在宁安县小北湖林场建立了部省联营的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生产基地,持续不断地为林业生产供应良种。 由张培杲先生主持的4个树种的种源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其中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于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红松、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3个树种的种源研究也于同期分别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4省、自治区主要用材树种的种源研究获得了中国林学会梁希奖(第二届)。 种源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了解树种的演化历程,目前的分布范围是正在收缩的树种还是正在扩展的树种,以及树种分布的立地条件。为了使参与实验的其他老师在研究中少走弯路,他把从国内外多年收集的资料全部公开,供大家参考。在实验开始之前,张培杲根据资料对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红松可能是一个收缩种。樟子松从其祖先欧洲松来看,是一个扩展种。这些分析对种源实验过程中采种点的选择、实验点的布局、实验结论的产生、最佳种源的推广和区外引种都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90年代初,东北林业大学承担了桦木胶合板材、纸浆材良种选育的“八五”国家攻关课题。张培杲认为中国可以借鉴芬兰在桦木育种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塑料大棚内对桦木进行强化育种,与常规的桦木育种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桦木的整套育种程序。他认为如何利用桦木优良品种造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东北地区的白桦分布面积广、萌生能力强,很难对现有的白桦次生林进行改造。他积极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借鉴前苏联桦木育种的先进技术,使东北林业大学成为全国桦木育种的中心,协调全国的桦木育种。 80年代末,张培杲被聘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林木遗传育种分卷的主编,张培杲与编写组的同志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中国在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成就和现在进展等,为将来的林木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孜孜不倦培养年轻一代张培杲十分注意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在严谨治学的同时孜孜不倦地培养年轻人,由浅入深循循诱导,在教学和科研的前沿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在课堂上张培杲注重基础理论;实验操作上要求掌握先进技术;治学上必须实事求是。所以张培杲对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从计划的制定、实验的操作和论文的审阅都一丝不苟,尤其在审阅反映科研成果的论文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非常严格,尽自己掌握的知识给予补充和修改。张培杲认为,审阅论文必须尽责,否则等于误己误人。同时,他也深深意识到为他人审阅论文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因为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论文中必定会有创新或独到之处。所以张培杲发现有创新和独到之处的方法或结论都摘录下来,并做成与摘要相对应的分类卡片,向需要这方面资料的师生推荐。 张培杲很注意年轻教师的培养。只要青年教师具备了讲课的能力,张培杲必定积极鼓励,帮助他们选择教材、指导教案写作。有时甚至以共同的名义开课,解除青年教师讲课时的思想负担和紧张情绪。为使其他教师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格,请他们共同指导研究生,提高其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70年代张培杲在外讲学时,获悉日本在杨树单倍体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他认为这一技术的突破会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就及时的把这一信息告诉在校老师,并建议他们从事该项试验。经过他们共同努力,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内空白。 张培杲晚年得知美国在火炬松上已经用RADP法分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时,非常兴奋,预感到当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所以立刻向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索取这方面的试验报告、操作方法与技术。并根据国外学者们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案,交给年轻教师,鼓励他们在中国开展此项工作,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著作1 王明庥,张培杲等.树木育种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密克斯SP(美国)(张培杲等译).森林遗传学实验新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3 张培果.林木育种学.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4 贝奇YPS等(印度)(张培果等译).林木和果树的生物技术.北京:林业出版社,1983. 人物评价张培杲先生为人朴实,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经常把荣誉给予他人,困难留给自己。张培杲在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之际,从不挂自己的名字。在多年攻关研究中,张培杲与合作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发表论文时,也不写自己的名字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只表明自己还在工作。他还经常义务地为他人审阅科研计划、科研论文等。 1991年,张培杲从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教授兼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张培杲为了使自己收藏的书籍和资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退休后把一生在各地书店中精选的数千册书籍、复制的绝版材料、同行赠送的论文专著、读书卡片、资料摘要等都送给了年轻教师,给年轻一代作参考,让这些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培杲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林业事业奋斗,他以渊博的知识和对林业事业执着的爱为中国林业谱写出一幅幅动人的篇章。张培杲现已76岁高龄,但仍继续在为林业事业默默的耕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