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培元
释义

张培元(1894年 -1964年) ,字体乾。浙江吴兴人。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天津北宁铁路总局编译员、天津法商学院教授、北京铁路学院教授、中国大学、民国大学讲师、天津市教育局科长等。1955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4年12月在北京逝世。

中文名:张培元

外文名:无

别名: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吴兴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64年

职业:编译员

毕业院校:美国华盛顿大学

信仰:无

主要成就:骤起“华学热”

代表作品:《十三经》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培元(1894年 -1964年) ,字体乾。浙江吴兴人。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天津北宁铁路总局编译员、天津法商学院教授、北京铁路学院教授、中国大学、民国大学讲师、天津市教育局科长等。1955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4年12月在北京逝世。

教育家

张培元(1963年- ),字抱一,号鹤堂、永乐公。福建惠安人。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家、诗人、甲骨学者、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早年追随郑春松学习书画篆刻,经郑春松荐为潘主兰入室,治商周文字和先秦经史及诗词,于甲骨文与古玺有专深研究,后师梁披云和黄寿祺,潜心于诸子之学,尤擅“三玄”、《十三经》,晓畅佛典,精汉魏碑版与六朝辞赋,为于右任再传弟子。

1992年,张培元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同年,入职福建人民出版社。后定居香港。2005年,发起成立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原名梁披云文化教育基金会);同年,创办汉字书法研究会,推动汉字书法的海外普及和全球传播。2006年,兴办首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2007年,受梁披云之命,主持香港书谱出版社的复社工作。2008年,提出“以为人之道,成书谱之学”的理念,在林顺平的支持下,率弟子及其乡贤,以承绪梁披云“弘扬书学、嘉惠书林”的宗旨为己任,重光《书谱》杂志。

复刊后的《书谱》杂志,改双月刊为季刊,将原80页扩容为208页,坚持纯粹的学术风格及经典的高雅品位,连续推出《刘彦湖》、《张瑞图》、《章草》、《甲骨文》、《潘主兰》、《十七帖》、《台湾书法》、《当代书法》、《褚遂良》、《骨签》、《金文》等专辑,其学刊本色震撼当代书坛。

2009年,创办“香港书谱学院”,以六艺(诗、书、画、琴、棋、金石)设教,并招收了第一届(三十名)书法研究生,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及好评。同年,举办第二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创刊《汉字书法报》(全球第一份英汉双语的书法大报),发行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该《报》与《书谱》杂志一道,同被誉为促进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2010年,举办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以八个单项奖设科,总其能者获“全能奖”,其专业规格与评委阵容及“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令书坛为之一振!同年,张培元创立并主持“华学书院”,宏开“华学讲坛”,以公益性及学术性为旨归,主讲《十三经》,令西学氛围浓厚的北京宋庄,骤起“华学热”。

张培元以深厚的古文字学功底与众经互参的方式,独开宗门,深契同修心扉;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及博雅之学和古仁人之思,应令几多“国学名家”、“国学大家”自惭?

张培元门下的“华学弟子”如雨后春笋遍布海内外,为有关各界及领域的大仁大德,中华国学的弘扬良有以待。

张培元现为华学会会长、书谱社社长、汉字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香港书谱学院院长。

作家

张培元,生于1973年,河南南阳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曾任《河南工人日报》副总编。近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检察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百家媒体发表新闻时评千余篇,作品被《读者》、《杂文月刊》等多家报刊转载,所写时评及杂文曾获“河南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晚报协会2008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入选人民网荣誉2007十大网评人。出版有时评杂文集《时风眉批》。

民国将军

张培元,字子亨,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青海贵德县河阴镇城东村人。父亲张升,贡生出身,长文学,擅书法,但死得较早。培元生得方面大耳,头大躯壮,耳几垂肩,有非常人相,人称“张大耳”。他个人也追慕汉代张良,自比留侯。他少年时就读于贵德河阴高等学堂,学业优于侪辈,十七、八岁时意欲赴省城,但苦于乏资。有次西宁东郊乐家湾举行赛马会,张培元在场,他看中西宁办事大臣儿子之马,遂上前套近乎,提出借骑一试,骗到马后,一鞭直奔兰州,到兰后将马卖掉,投入甘肃师范学校,之后又入甘肃军事教导团学习。他勤奋苦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军事教导团毕业后,在兰州军营中任下级小职,无所作为,经济上也很紧促,常常借别人之钱,寄回家乡以奉养母亲,因此他郁郁不得志。

民国初年冬,一日,债主逼培元还钱,培元无奈,说:“跟我去拿。”他将债主带到黄河边上说声到了,便腾身跳下,奋力将河面冰层撞开一个洞,自己落入水中。债主以为他必死无疑,惊慌逃走,不料冰有两层,培元被搁在下面一层上,未能落入河中。过了一会儿,他爬上来,知道无法再在兰州呆下去,便西出阳关,投奔新疆督办杨增新。

当时杨增新闭关偃武,侈言无为,见培元来投,便随便安排为军务处科员。此职平时没有多少事可作,与培元胸襟不适,于是,培元在应卯之余,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商人接触甚密,欲图买卖,增加经济收入。他在乌鲁木齐南关租设铺面,雇员开办商栈,结果收不如支,欠了一大笔债,最后只身逃离新疆。省府曾下令通缉。

培元入关之后,到处漂泊,几年间没有找到立身之地。后来他反复思考,以为还是只有在新疆才会有发展前途,于是在1917年夏天,怀揣杨增新在甘肃之一位旧僚的推荐信,毅然再次出关投杨增新,表明如能录用,必当海过立功,以报思。杨增新见培元相貌党堂,精明干练,便不究既住,派他为吉木乃骑兵独立连连长。

当时正处在苏联十月革命之际,沙俄白党匪军清退至新疆边界,骚扰边民,警报时至。培元认为这正是立功之好时机,便驰赴吉木乃任职。不久,白匪军一千余人溃逃至吉木乃,而吉木乃只有一连兵力,众寡悬殊,群情惊慌。但培元若无其事,命令士兵在战壕前沿排列许多石头,再在石头上置放军帽,作为疑兵。白匪军见中方兵员充足,不敢进攻。当时吉木乃有个商人叫郭永隆,面目与新疆乌鲁木齐专员桂芬酷似,培元叫郭冒充桂芬,佯称省方派来的外交特派员,与白匪军头目交涉。郭永隆装出一付外交专员的派头,声称:你军全副武装来到中国境内,为国际公法所不容。你军实际情况我们有所了解,你军如果对中国百姓毫无侵犯,则新疆政府可以酌情救济些粮草,如果军纪败坏,酿成祸端,则新疆边防军为了保卫国土,决不宽容。白匪军见此情形,引兵远去,吉木乃地区于是平安无事。对此届增新大为赞赏,将培元直接从连长提升为团长。

培元升团长后,仍然活动于北疆地区,以其头脑清晰,能文能武,长于韬略,广有人缘,而日益有威信。

1928年7月7日,新疆军务厅厅长樊耀南刺杀了杨增新,当时培元在乌鲁木齐任讲武堂教官,他拥戴民政厅厅长金树仁任新疆主席兼督办。金上台后升培元为旅长兼新疆政府军事处处长。次年,伊犁镇守使牛时被调到焉耆道,便任培元为伊犁镇守使之职。1930年镇守使改为屯垦使。(屯垦使即清代的伊犁将军,民国初年改称镇守使)。他调任伊犁屯垦使后,便在北疆扩充兵力,发展羽翼,很快就将属下部队扩大为师,并自兼师长。

金树仁统治新疆后,政治、经济极为糟糕,不满之声到处皆是。1931年初,激起“哈密事变”,哈密的少数民族除自身发动武装暴动外,还邀请溃逃到酒泉的马仲英入新,把哈密新旧两城包围起来,一时新疆震动。金树仁几次派援兵东下,皆被马仲英击溃,驻喀什师鄂莫在晋省途中又病死。于是,在这年夏天,金树仁急调张培元为前敌剿匪总司令,以盛世才充其参谋长,率马步军队及白俄组成的归化军共两万多人,远击马仲英。培元兵分三路东下,迅速将马仲英击退,马仲英的弟弟马仲杰被打死。培元进入了被围困六个月之久的哈密城。由于这次战斗,张培元声望愈高。但是在张培元率部继续追击马仲英时,金树仁为保存自己势力,而将其调回伊犁,另派塔城都统黎海如为东路总司令以代替张培元。培元回到伊犁,对金树仁有了猜疑,并感到不安。后来盛世才倒戈反金,金调培元解乌鲁木齐之围,培元不予动兵。

1933年4月12日,乌鲁木齐发生政变,金树仁被迫下台出走。当时新疆形势非常混乱,对于谁能继任督办一职,人们议论纷纷,多以为就地位、声望、资格而论,应属张培元。培元也自以为省方必有电来商。然而,盛世才在乌鲁木齐捷足先登,宣布代任督办。盛世才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为了发展其个人势力,上任后便与苏联交往甚密,而培元以保卫国土为其信念,所以二人在政治上有了分歧。国民党政府对此深有察觉,1934年8月,国民党中央宣布刘文龙、盛世才、张培元为新疆省政府委员,刘文龙任主席,盛世才任督办,培元任伊犁屯垦使兼新编第八师师长,意在以培元牵制盛世才。同时,国民党中央外交部长兼司法行政部长罗文干先到乌鲁木齐监视刘。盛就职,接着到伊犁监视培元任职,并乘机对培元面授机宜,主要是要他与马仲英和好,联合反盛,还要他联络归化军,巩固国防。

1933年10月,罗文干离开伊犁回南京。张培元便派人与马仲英取得联系,相约在冬天南北夹攻乌鲁木齐,消灭盛世才。恰在这时,盛世才为了武装自己的所属部队,从苏联购得一大批军械,当装满武器弹药的几辆卡车途经乌苏时,培元令其驻精河团团长杨得祥全部截留。盛世才派人交涉索取,培元以“此项军械未经中央核准,由邻邦购械入境,通过伊塔大道,我有责任搞清楚”为辞,不拟交还。于是两人关系更为紧张,盛决意伺机消灭培元。

这年十一月下旬,已是公历1934年元月,张培元正式举兵南下省城。他派杨正中为前敌总指挥,率两千人为前锋,至石河子地方,与盛世才的部队相遇,激战半日一夜,杨正中失利溃退。

培元任职伊犁之后,勤于边防,颇有名声,苏联方面未敢轻易越境,并与张培元保持了良好关系。盛世才自感势力上远远不是张培元的对手,更难对付张、马联军,便通过苏联驻乌鲁木齐领事馆、同苏联达成一种秘密协议。所以,张培元举兵南下时,苏军两千多人便从霍尔果斯入境,换上盛运去的中国军服。冒称是“塔儿巴哈台军”(意思是新疆政府所属的塔城的归化军),乘虚用飞机、大炮等武器,接连攻克伊宁、绥定、惠远诸城。

张培元后方受到意外的奇袭,又接连得到杨正中失利消息,自知后方失守,前线失败,腹背受敌,很难支持,便将权力交给商会和各法团,并留参谋长安熙朝协助维持地方,自带亲信数十人出走,准备逃遁南疆。他们行至铁板沟码札地方,暮色浓黑,惨风凄切,他心情异常沉重,就地夜宿。正在此时,随从报告,附近有人马行动,再加上白天有苏军飞机追击轰炸,培元感到形势全非,前景昏暗,很可能成为他人俘虏。他怕被俘后受辱,便起了自杀之心,于是令随从全出,关起门来,伏案疾草遗书:“河山破碎,地方糜烂,奉职无收,再无面目见地方父老……”。然后沐浴一番,开枪自杀。时1934年1月6日,农历癸酉年(即民国二十二年)11月21日,当时张培元刚四十岁。

培元自杀后,杨正中率部撤回北疆,因苏军再次入境,杨正中只好率部南下,被马仲英收编。不久,新编第八师的番号被撤销,伊犁势力逐告结束。

张培元出身清贫,聪明能可,工书法,擅皮黄,奉母至孝。早年虽不有无赖之行为,但中年后以自身本事身于乱世,且能赢得人心,也算是英雄大丈夫,只可惜在有可能夺取乌城之机,竟死于外部力量之干涉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