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良弼 |
释义 | 张良弼(佑卿,1867 ~1931年)――民国之精华,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纺织业先驱。 出生于直隶获鹿范谭村(今属石家庄市长安区)。光绪癸巳举人。先后获县、州官缺,未赴任而立志探索新学问。1901年,被直隶省学务处选派赴日本留学,入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宏文学院)师范科。二年后回国,任直隶省学务处查学员、直隶提学使司省视学。在保定(清苑)创办补习学校、工业学校、民生中学;在高阳办纺织工厂。 教育家简介1909年,直隶提学司委任张良弼为直隶省实业补习学堂堂长;1912年10月,该学堂改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是时只设织染科,1917年增设机械科),校长仍由张良弼担任,并建立起了染色实习工厂和机织实习工厂;1928年,该校更名为河北省立第二职业学校(原“石家庄高工”、“河北纺织工业学校”、“石家庄轻化工学校”、“河北化工学校”和今“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13年后,历充国会众议员多年。1917年8月,曾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召开的非常国会,议决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1931年,病故于北平。在北京万安公墓和石家庄常山陵园均有其墓地。 记载《鹿泉文献》载:“张良弼字佑卿获邑范谭村人俊艾清慧甫六岁即读诗礼数千言二十七举于乡清光绪二十九年直隶督学胡景桂选留日生得佑卿而奇之曰若真清逸士昌吾直之新学者其在汝乎日本重实业佑卿所至参观因叹曰吾知所以富国矣归国后任省视学赏谕学子曰学以近德工以养技汝等宜精之是乃自立之道也于保阳创补习学校工业学校民生中学于高阳设整理工厂或曰事精于一而荒于兼君任事繁不惮鲜功乎对曰勤其志者事乃集工其心者神乃闲敢以勤公之愚期诸十年之绩今也保阳连属工厂林立富甲全省民乃歌曰种德者亲勤工者仁张公之义惠我无垠清季以办学绩优懋选知府民元充众院议员广东护法军兴旋充护法议员每临案争嚣必劝止息曰辩理勿愤临事无怨移爱国之心而捐义气之争此君子之所以大相如也佑卿性纯笃父早逝母病侍汤药不解带者年余母卒每言及辄啼泣失声重然诺求着不轻允允必成之好直言不计人之德怨民元邑令戴宝辉因事诬邦人捕首事者佑卿闻知曰孔子赴国难予何人斯敢不趋乡急乎谒省长申属直卒得昭雪褫令职子六长子式汀早亡余皆学有成立因官游未昭庭训诸子分析汀妻善经纪田产多属之佑卿无如何也暮年资不给多忧郁因自挽曰幼与翰墨为缘孜孜不倦老为儿女所困郁郁以终终年六十有五时人悯之 赞曰佑卿先生学界之先进者初以学务为职志菁英咸荐工惠广漙可谓中公悃欵矣继以官游四方蹉跎国事志亦钦哉及其老也螽斯衍庆未获伦祥诗歌怨慕阴隐无疆感慨郁郁椿色苍苍”。 元末将领张良弼,字思道,沛人。祖泉,怀远将军。父某,为关中镇将,驻华阴。 张良弼(1329——1409年)祖籍河南省汝宁府息县,生于陕西华阴,是元末期著名将领,曾官拜陕西宣慰使、参知政事、湖广参知政事、陕西左丞相等职。 思道生于华阴,以任子起家。三世将兵,夙娴韬略。至正末,天下兵起,思道以所部讨李喜喜于巩昌,遂驻秦州,袭破拜贴木儿。元以思道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讨南阳、襄樊。李罗贴木耳遣脱列伯等据延安,思道出南山义谷,驻蓝田营鹿台。转陕西行省参知政事,伏兵大破李思齐于武功。元平章察罕死,诏王保保领其军,号扩廓贴木儿,封河南王,总天下兵马。檄关中诸将,不应,引兵西击。思道复与李思齐合盟长安含元殿基,拒保保。经年数百战,事具元史。 思道有弟良佐、良臣、德、山、珪、俊德、顺德共七人,皆善战。军中语曰: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盖一指乃祖之勇,一指良弼、良臣等勇也。 明兵已下山东,收大梁,思道次栎阳,阻潼关,拒明。明祖谓群臣曰:张思道百战之余,骤与角力,未易定也。当是时,思道与李思齐、扩廓贴木儿并雄关、陕。洪武二年,大将军徐达引兵西渡河,会凤翔,议所向,曰:思道城险而兵悍,未易猝拔。遂攻思齐,进逼临洮。思道闻,退保宁夏。时元亡,扩廓兵败,奔大同。明祖以书谕李思齐,思齐穷蹙,举城降。思道知事不济,耻为明用,乃脱身走回沛。时明求之急,遂隐滕之王开村。诛茆为屋,时与农夫老圃课晴问雨,人无知其为方面大帅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