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联桂 |
释义 | 张联桂(1838—1897),清江都县浦头镇人。19岁时进入县学,以后由于时局动荡,便帮助在直隶(今河北省)当县令的伯父管理县政。同治六年(1867)被补外职分发广西,从此走上了仕途。光绪十八年(1892),升任广西巡抚。 地处边疆的广西,历来为殖民主义者所觊觎。中法战争后,两国会勘的广西与越南边界图经过御览,由总经各国事务大臣派员与法使议立界碑。时任封疆大吏的张联桂,在仔细查阅了法制边界图后,发现图“仅具大略,兼有舛错”。如在广西西南边疆的丹桂山脉,有处叫金龙洞的地方,长60余里,宽16余里,是一个险要的隘口。但在法制界图中,却被绘在界外。金龙洞是广西重镇龙州的屏障,如果将金龙洞丢失,一旦边境发生战事,龙州就很难固守,广西全境也会有危险。当下,他便与提督商量了对策。 他先是派出文武官员,仿用西洋方法,步步测量,用指南针定其方位,又横测3里,绘入图内,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用自己的图与法使所绘的界图比对,找出差距的缘由。在谈判桌上,他向法人据理力争,慷慨陈词,使法国官员张口结舌,理屈词穷。法国官员恼羞成怒,竟用手枪威胁。面对法国人的挑衅,张联桂拍案而起,大义凛然,言之有据,终于使法方代表败下阵来,不得不同意改定界址,光绪二十年(1894),《中法桂越条约》终于在龙州签订。 清光绪十三年,张联桂途经香港时曾留诗一首: 南溟北海此经过,独据山川形胜多. 近日繁华闻昼市,当年荒僻听渔歌. 星罗灯火摇红焰,月对楼台漾碧波. 夜静停舟一伥望,是谁问鼎主调和 其他著作有 《向心斋治学杂录》、《延秋吟馆诗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