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家村
释义

1 辽宁省兴城市大寨乡张家村

2 江西省永修县白槎镇张家村

3 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张家村

4 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镇张家村

5 浙江省舟山市展茅镇张家村

6 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张家村

7 江苏省溧水县和凤镇张家村

8 江苏省徐州市徐庄镇张家村

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张家村

10 云南省会泽县迤车镇张家村

11 云南省施甸县仁和镇张家村

12 云南省宾川县力角乡张家村

13 云南省腾冲县芒棒乡张家村

14 云南省宜良县北古城镇张家村

15 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刘家村张家村

16 云南省富民县款庄乡张家村

17 云南省宣威市务德镇张家村

18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张家村

19 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张家村

20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张家村

21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张家村

22 山东省胶南市灵山卫镇张家村

23 陕西省武功县长宁镇张家村

24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张家村

25 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张家村

26 河北省清河县王官庄镇张家村

27 湖南省隆回县周旺镇张家村

28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张家村

29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张家村

3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张家村

31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张家村

32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张家村

33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张家村

34 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张家村

35 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张家村

36 云南省宣威市龙场镇张家村

37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张家村

38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张家村

39 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张家村

40 云南省宣威市双河乡张家村

41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张家村

42 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张家村

43 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张家村

44 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张家村

45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张家村

46 江西省鄱阳县饶埠镇张家村

47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张家村

1 辽宁省兴城市大寨乡张家村

张家村有人口1422人,耕地2959人。多为平地。土豆和大根萝卜为该村农业的主导产业,自2005年以来,该村种植土豆1834亩,大根萝卜复种1934亩,种植户为298户,土豆亩产5000斤,大根萝卜亩产10000斤,占该村全部农作物种植的62%,土豆产量为421万公斤,大根萝卜产量为862万公斤,总产值达到了431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3%,本村农民人均收入为4260元,土豆、大根萝卜收入占该村总收入的71.14%,为更好的促进该村农业的发展,打造该村的大根萝卜、土豆特色品牌。2007年该村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预计产值达到450万元,种植户达到430户,预计产量为462万公斤(土豆),950万公斤(大根萝卜)。

2 江西省永修县白槎镇张家村

白槎镇兴隆村张家村属典型的丘陵地区,气候和土壤结构特别适宜早熟梨生长。近年来,该村围绕全省“南桔北梨”果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赣北早熟梨生产,全村已种植早熟梨420多亩,实现了户均10亩早熟梨的发展目标,虽然早熟梨尚未进入盛果期,但2005年,当地农民已从中实现人均纯收入2100元。今年以来,在理事会引导下,该村“四措并举”继续做大这一朝阳产业:一是抓好良种的引进繁育。理事会已与浙江客商签订了代育种苗的协议,采取“合理确定价格,负责技术指导,待果园建成后认定品种纯正再付款“的方法,确保了早熟梨种苗的纯正可靠。二是推行“猪—沼—果”的生态种养模式。为充分开发山地资源,该村依照生态农业模式,对果园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建设,即实行“山上戴帽、山腰种果、山下养猪、猪粪入池、沼液浇树、沼气入户”的立体种养模式。借助能源沼气项目的实施,该村果农户均养猪2—3头,建设沼气池6—8立方米。梨树普遍施用有机肥,既降低和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还有效解决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三是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运作方式。在理事长张吉永牵头下,该村部分果业大户已联合注资50万元创办了江西龙井梨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聘请了果业专家,对本村及周边果农的早熟梨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经常性组织他们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早熟梨的种植和管理水平。在产品销售环节上,公司统一对外发布产品信息,统一包装使用“永秀”牌商标。近年来,该村种植的早熟梨因果大皮薄、肉质细嫩、香脆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该村将继续鼓励果农集中连片开发,实现早熟梨的适度规模生产,同时积极推广机械化生产作业,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与浙江早熟梨经销商联手建立年产100万株的早熟梨种苗繁育基地,真正确保当地及周边地区新果园开发需求;高薪聘请业内专家,努力攻克鲜梨低温储运和气调保鲜技术难关,逐步改变早熟梨只能在短时期内集中上市的局面。真正做到“聚精会神念梨经,积累资本建新村”。

3 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张家村

张家村是隆回县周旺镇所辖的一个中等的行政村,共有九个村民小组,人口1200余人。该村在周旺镇政府南面,离邵怀高速公路出口500米处。

中文名称:张家村

外文名称:Zhang Country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政府驻地:张家村

人口:1200余人(2008年)

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张家村,于1959年1月15日由浙江省淳安县妥桥乡杨村畈行政村上汪自然村,姜家自然村,唐家自然村及航源自然村,同时迁入开化县龙山底乡张家村,1992年撤乡并入城关镇,迁入时人口为525人,人均耕地0.8亩,人均山林3亩,人均住房8平方米。全村村庄区域面积2.187平方公里,205国道村前而过。位于浙江开化工业园区,城华对接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目前全村辖5个村民承包小组,有农户272户,人口857人,党员25人,全村所有的耕地已被全征。山林面积1680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759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3.34万元,全村已完成新村一期农民建房、全村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亮化、卫生洁化、污水处理净化,农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实行村庄长效保洁机制、村容环境优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农村稳定持续巩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了集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大楼,目前所有店面和二、三、四、五层房屋(酒店宾馆)已全部租赁,年租金达肆拾余万元,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村民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2008年3月,张家村被开化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

4 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镇张家村

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镇张家村临近大堰镇政府驻地,现有人口1300人。

该村是宁波市市经委连续多年的挂钩帮扶村。多年来,市经委一直重视张家村的发展,在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公共事业建设等方面出资出力。在上一轮的三年挂钩扶持中,市经委先后提供帮扶资金28万元,超过市政府规定的三年不少于25万元的要求,为该村修建学生上学乘车凉亭、进村大桥、村办公楼和进山劳作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张家村注重发展果林种植,奉化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台湾油桃在本村试种成功。这批油桃是去年种植的,100多亩油桃可摘5000多斤。由于高山温差大,桃子外观鲜红,口感甜,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

张家村名人

王海江,大堰镇张家村人,1945年7月出生。主任医师,研究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中国科联锦州太和医药集团董事长,锦州太和医院病理科主任、烧烫伤科主任:从1972年以后,一直在驻军医院组织领导科室工作,先后获得4项科研成果,多次立功受奖,1990年由团级军医退伍,转到地方医院仍从事病理诊断和研究的科主任工作,在当地享有盛誉。为解决临床治疗中的一些难题,先后研制成功“太和二号散剂”、“太和四号散剂”、“8·6一软膏”、“8·6一烫伤膏”等中成药药剂,其中两种软膏制剂获“国际金奖”,为解决一些治疗项目中的国际性难题作出了贡献。连年被当地政府表彰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5 浙江省舟山市展茅镇张家村

张家村地处舟山岛东北部,为普陀区最大自然村大展村的一部分,展茅镇人民政府驻地,沈螺、沈展公路穿村而过。全村75个姓氏,张姓占78%,村以张姓得名。据传明末清初,河南樟树村张姓逃荒南下,先在镇海穿山落脚(现穿山有下步张村),旋即渡海进入大展,为当地沃土肥水所吸引,定居垦荒种植,张姓从君字辈排至今忠字辈,已相延16代,350余年。1992年,全村699户、2143人。

6 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崇仁镇富润集镇南1.5公里处,2002年有104户、271人,有中外合资企业、村办企业、私营企业11家,人均收入7280元,1991、1993年分别被绍兴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和“奔小康百强村”。1989年,至富润集镇长1.5公里、宽5.5米的张富公路建成,1996年浇筑为砼路面。

1998年8月,被市建设局确定为“拆旧建新”试点村。9月,重新编制村建设规划,拆除68户旧房,建设新住房。至1999年底,拆除旧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基本拆除20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房屋。95%的村民完成第二代住宅改造,建造第三代住房(别墅式)的有11户。在拆旧建新中,由村出资新建和改建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东西向贯通全村的长730米、宽5米砼路;重新埋设自来水管道,改造排污管道500余米;绿化公共绿地5400平方米,建花坛2100平方米。至200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村庄。

7 江苏省溧水县和凤镇张家村

溧水县和凤镇张家村地处县城西郊,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经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包括原张家村、诸家村的村域规模。目前,张家村村辖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213亩,共有30个村民小组,人口1897人,党员80人。

张家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在建的有社区服务中心一个、老年公寓等。张家村平均每年投入经费50万元进行村庄整洁,投入近100万元进行道路建设,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张家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该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张家水运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截止2007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产值近5.711亿元,村可支配收入达2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615元以上,2008年可完成经济总产值5.722亿元,实现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2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70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明村、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8 江苏省徐州市徐庄镇张家村

徐庄镇张家村,位于徐庄镇北部,距323省道1公里。张家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住户540户,人口1930人,耕地面积3272亩。

该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近几年该村兴起了大棚芹菜种植热潮,现有各类大棚近百座,常年以种植芹菜、辣椒、茄子等蔬菜为主,在本镇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张家村

张家村邻近常州大学城,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1218人,党员46人,团员10人。 2004年,该村在沟南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6500平方米。今年该村将完成销售2.85亿,利税1025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2‰和20‰。目前,该村产、销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4家,其中武进城南纺织品有限公司产、销超亿元。该村已顺利的完成了拆迁户的安置和车库分配工作。今年,该村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通过股份制的改革,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减少了农村分配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努力兴办各项社会事业,每年为老年人、困难户、烈军属发放生活补助款。为全村村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做好部分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和自来水的改水工程。在沟南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6500平方米。

10 云南省会泽县迤车镇张家村

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迤车镇,地处迤车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1.00公里,到镇已通公路,交通方便,距县105公里。东邻马路乡,南邻小河村委会,西邻陷塘村委会,北邻小街村委会。辖海子、龙潭、三台坡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2户,有乡村人口278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9人,劳动力19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50人。

全村国土面积7.75平方公里,海拔1750.00米,年平均气温13.00℃,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10.90亩,人均耕地0.4亩,林地2,398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5.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3.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1 云南省施甸县仁和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施甸县仁和镇,地处仁和镇北边,距仁和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镇道路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公里。东邻保场村,南邻菠萝村,西邻 查邑村,北邻土官村。辖张家、赵家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81 户,有乡村人口2853人,其中农业人口2795人,劳动力 140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25人。

全村国土面积1.87平方公里,海拔1,467.00米,年平均气温 17.90 ℃,年降水量1193.2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866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1560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9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66.00亩(其中:田1,790.00 亩,地 76.00 亩),人均耕地 0.67 亩,主要种植稻谷、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560亩,其中经济林果5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甜柿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50亩,其中养殖面积2.50亩,荒山荒84.0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645户通自来水,有41户饮用井水。有724 户通电,有6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3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84%和 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20户(分别占总数的11%和2.8%)。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4万元,占总收入的31.7%;畜牧业收入369万元,占总收入的2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961头,肉牛10头);渔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0.4 %;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9人(占劳动力的12.8%),在省内务工104人,到省外务工65人。

该村到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农用运输车7辆,拖拉机30辆,摩托车8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90.00亩,有效灌溉率为9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9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4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6户。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4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2 云南省宾川县力角乡张家村

该行政村隶属宾川县力角乡(镇),地处力角乡(镇)西边,距力角乡(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19公里。东邻周能村会,南邻金牛镇,西邻鸡足山镇,北邻力角村委会。辖白中村、王家庄、张家庄、河坝、马家庄、曾家庄、浪田、大营、小营、广黄、龙潭、河西2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884户,有乡村人口7359人,其中农业人口7349人,劳动力55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21人。

全村国土面积40.01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6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白肋烟、蚕豆、小麦、油菜、柑桔、葡萄、石榴、西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7892.00亩,人均耕地1.0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6.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13 云南省腾冲县芒棒乡张家村

该行政村隶属腾冲县芒棒乡,地处芒棒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6公里。东邻老桥头村,南邻曼乃村,西邻芒棒村、马家村,北邻马场村。辖侯家庄、旧关、麦子田、甫田、滚子冲、番家箐、张家村、晁家营、杨家寨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3户,有乡村人口2101人,其中农业人口 2085 人,劳动力 11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15人。

全村国土面积7.02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甘蔗、双低油菜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78 亩,人均耕地0.56亩,林地3248.8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为主。

14 云南省宜良县北古城镇张家村

张家村隶属于北古城镇贾王村民委员会,属于坝区。位于北古城镇北边,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政府18公里。国土面积2.18平方公里,海拔1590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912.2毫米,适宜种植粮、烟等农作物。有耕地461亩,其中人均耕地0.83亩;有林地1900亩。有农户151户,有乡村人口533人,其中农业人口533人,劳动力3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牧业为主。

15 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刘家村张家村

张家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刘家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东瓜镇西边,距离刘家村委会0.50 公里,距离东瓜镇2.50公里。国土面积0.82平方公里,海拔1,818.00米,年平均气温15.60 ℃,年降水量800-8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335.6亩,人均耕地1.13亩;有林地876.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3户,有乡村人口297人,其中农业人口293人,劳动力1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从事种植业为主。

16 云南省富民县款庄乡张家村

张家村隶属于款庄乡马街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 马街村委会东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1公里。国土面积0.11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842毫米,适宜种植茭瓜、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93.45亩,其中人均耕地0.6亩;有林地8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160人,其中农业人口160人,劳动力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7 云南省宣威市务德镇张家村

张家村隶属于务德镇务德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务德镇南边,距离村委会0.1 公里,距离镇政府0.5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6.9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749.18亩,其中人均耕地1.92亩;有林地7679.2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7户,有乡村人口913人,其中农业人口913人,劳动力4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46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5.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18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3公里处,南天门山西南麓的山谷之中。站在村口,北可鸟瞰劈石口,西与石门山、华楼山相望,南与正在开发的旅游胜地“花花浪子”近在咫尺。该村现有村民74户,230人,有张、尹、宋三姓,其中张、尹两姓人家居多。

张家村由兔耳石、炕石、马鞍子三个自然村组成。村舍星罗棋布,洒落在村中的小溪两边,幽雅别致,是典型的山居民宅。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张氏先祖张治祖携张奎、张相二子,从莱阳的小双山搬至现今的书院村,继而又迁至张家村处建村。之后,尹氏和宋氏分别从沙子口的北龙口村和北宅的北头村先后来此定居。张氏来的时候,发现在村北的山坡上有一块上细下粗4米多高的巨大孤石,底部埋在土中,远看就像是从土里长出来似的,人们便取村名“土里石”;后来村里有文化的人觉此名不雅,端详巨石状若兔耳,遂改村名为“ 兔耳石”;尹氏来的时候,看见一块面积10余平方米的光滑山石,形如土炕,便在石边建房造屋,称为炕石村;后来宋氏来到兔耳石东北的山坡安营扎寨,见那里的山坡形似“马鞍”,故起村名为“马鞍子”。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时,为行政管理方便,把兔耳石村、炕石村和马鞍子村合为一村,取村名张家村。

张家村正式定名后隶属崂西区管辖。建国后,该村先后成立过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与东乌衣巷村、西乌衣巷村、书院村、北头村、晖流村、燕石村成立建新第一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合建为乌衣巷生产大队,1961年由乌衣巷生产大队划出建立张家村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生产大队设村民委员会。2004年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现在一些侨居海外或远居他乡的张家村籍老人及其后代提及家乡,只知道有个兔耳石,而不知有个张家村,可见兔耳石在当时是颇有名气的。

张家村的经济原以农业为主,有耕地90余亩,山峦2400余亩。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45万元,人均收入4353元。

张家村除富有特色的果谷外,还有形态奇异、惟妙惟肖的景观石,如兔耳石、炕石、狼石、鸽子石、大雁石、和尚石等,村东南方向还有窑瓮子遗址、村东北山谷中小水库边的古建筑遗址。村里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正在与周围村庄研究开发可与北九水的潮音瀑、靛缸湾相媲美的旅游景点——“花花浪子”。此景点的建成将带动该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19 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张家村

村庄由来

在移风店镇政府南5公里处,南邻赵家,北接沟西界,东靠王家、西郭城路。该村西的“挂甲树”,属青岛市名树之一。

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明洪武时(1368-1398),张姓迁来此地立村,称张家。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著名的张家役发生在此村,县大队副大队长孙玉仁、二营连长辛铁甲牺牲于此次战役中。

政区人口

现全村有张、孙、王、丁、李等姓氏。全村有耕地面积1900亩。2006年,全村共有327户,总人口为92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63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779吨,经济总收入为979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341元。

20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张家村

村庄由来:明崇祯年间(1628—1644)川籍移民张进龙、张虎、张豹等至此立村,因村南有条沙沟,故得名张家沙沟村。

政区人口:张家沙沟村位于旧店镇驻地南4公里,朱诸路东侧,东与黄同水库、岙莱山山水相连,全村耕地889亩,180户,543人,果树面积300亩,人均耕地0.8亩。

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果业为主要经济,养殖业为辅,从事服务业3家,外出务工50多人,固定资产46万元,经济总收入2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

优势产业:果品、花生是该村主要经济来源,1986年以来共发展果园300亩,树木50亩,年收入50万元。

社会事业:1989年新建学区小学一所,2005年村民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80,有线电视100户,村民参合率医疗率80%。

21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张家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王姓由济宁迁来立村,继之张姓迁入,取名南冢村,后改老蔡坟张家,解放后简称张家村。

政区人口 位于镇驻地南部,东邻陶家堡村,西靠大孙家村,南邻胶莱河村,北接上王家村。耕地面积1087亩,全村168户,523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冬暖式大棚蔬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6户从18人。固定资产129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980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

优势产业 种植、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全村建有冬暖式大棚40个,主要从事草莓生产,纯收入120万元。

社会事业 硬化、绿化、美化街道3条,投资8万元,栽植毛杨树5000棵。2005年该村村民吃上自来水。2005年,固定电话110部,有线电视120户。

22 山东省胶南市灵山卫镇张家村

地理位置 张家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西南2.5公里处,泰薛公路和海滨大道北侧,北依风景秀丽的小珠山,南距灵山湾不足1华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村名由来 据传,清雍正年间张成岱、张成林兄弟二人从灵山卫东街迁次立村,取名张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张家村。

人口姓氏 张家村有172户,人口550人,除张姓居多外,尚有葛姓、徐姓、宋姓、赵姓、王姓、刘姓等少数姓氏居民。

经济概况 张家村历史上以农、渔业为主,解放后,该村渔业、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兴办了工、副业。到上世纪70年代初又开创了机床加工、渔机船远洋捕捞、塑料制品、珍稀动物养殖、铆焊等村办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海产品滩涂养殖、珍稀动物养殖、工副业项目发展迅速,2000年,村集体开辟了100亩的村级工业园,大力招商引资,2004年为止,工业园内引进企业23家,年产值7000万元。2004年,居民收入5500元。

文明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改善,2004年始,村集体对年满60周岁男性村民和年满55周岁女性村民,实行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00元。同时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获得荣誉 该村先后多次被胶南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文明村庄”、被青岛市政府授予“文明村庄”、“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23 陕西省武功县长宁镇张家村

张家村共6个村民小组,1115口人,244户,1488.5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二牛”存栏54头,猪存栏732头,村办铝合金厂1个,年人均纯收入1400.52元。

24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神木县孙家岔镇西北部,距包茂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离神木县城60公里,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有三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户数96户286人。

张家村地理环境优越,省道301公路、县矿区公路等交通干道通过本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吸引了部分企业落户张家村,目前有两家砖厂,两家洗煤厂,一家编织带厂。张家村地下水丰富,埋藏浅,很容易开发利用,目前有大型林场一个,且可开垦、平整的坝地有200余亩,也适合集约化经营。

张家村现有村三委干部8人,党员20人,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求真务实,领导有方,努力带领全村向小康社会迈进。在村三委干部的带领下,张家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指标不断进步和提升,未来的张家村将是集约化农业与工业化企业协调发展,走一条工农业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后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张家村的明天会更好。

25 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向西5公里处,全村共有9个居民组,217户口,828口人,452个劳力,耕地面积1410亩,主要产业烟叶、桑蚕、核桃、卢氏鸡。张家村组低品位磁铁矿储量较大。2008年人均纯收入3150元,粮食总产量29.3万公斤。

26 河北省清河县王官庄镇张家村

村庄简介

张家村位于王官庄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有144户,468人;耕地711亩,其中水浇地472亩。家庭工副业摩托拉线。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张氏、王氏先后迁此定居,取名张家村。

27 湖南省隆回县周旺镇张家村

该村村民以配制沤窝糖出名。每到秋、冬两季,该村村民就开始配制沤窝糖,此糖源远流长,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张家沤窝糖就是朝廷贡品。而今张家沤窝糖销路更广,畅销三湘四水。张家村也因此糖而闻名全国。

28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自然村隶属于大桥乡磨盘卡村委会,属于 山区。位于大桥乡西边,距离磨盘卡村委会1公里,距离大桥乡5公里。国土面积1.07亩,海拔257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252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52人,其中农业人口252人,劳动力1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2头,肉牛0头,肉羊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10%),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1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62户饮用井水,有6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0%和18%)。

该村到乡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2辆。

全村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9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乐业镇罗布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乐业镇南边,距离罗布村委会3.5公里,距离乐业镇3.5公里。国土面积0.94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920毫米,适宜种植辣椒、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95.6亩,其中人均耕地0.39公里亩;有林地2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9户,有乡村人口212人,其中农业人口210人,劳动力1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1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1万元,占总收入的35.39%;畜牧业收入37.9万元,占总收入的40.5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4头,肉牛103头,肉羊48只);第二、三产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6.38%;工资性收入17.8万元,占总收入的18.64%。农民人均纯收入282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人(占劳动力的14.25%),在省内务工17人,到省外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电视 。全村有44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5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9户通电,有1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0.69%和50.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总数的46.55%和37.93%)。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40亩,有效灌溉率为23.43%。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火红乡桥边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火红乡西边,距离村委会2.50公里,距离乡2.50公里。国土面积0.63平方公里,海拔2,460.00米,年平均气温11.5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99.40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林地301.3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3户,有乡村人口102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人,劳动力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23万元,占总收入的41.82%;畜牧业收入21.36万元,占总收入的4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1头,肉牛10头,肉羊48头);工资性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6.88%。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5.71%,在省内务工4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12月底,全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3户饮用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0.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75.76%和60.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5辆。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1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中安镇龙海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中安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中安镇6公里。国土面积0.85亩,海拔1769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56亩,其中人均耕地0.24亩;有林地374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7户,有乡村人口227人,其中农业人口227人,劳动力13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6万元,占总收入的15%;畜牧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1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2头,肉牛30头,肉羊36头);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0.04%;第二、三产业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33%;工资性收入89万元,占总收入的31%。农民人均纯收入2666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2人(占劳动力的41%),在省内务工61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户饮用井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3户通电,有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1户(分别占总数的66%和6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6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3 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32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大河镇大河村委会 ,属于半山区。位于大河镇西边,距离村委会2 公里,距离镇2公里。国土面积0.28平方公里,海拔1741米,年平均气温14.6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34人,其中农业人口133人,劳动力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4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畜牧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10%;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0头,肉牛2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54%;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13 %。农民人均纯收入3714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15%,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8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8户通自来水,有38户通电,有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4%和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56%和2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亩,有效灌溉率为6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2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33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盘江镇中村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盘江镇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盘江镇政府8公里。海拔1951米,年平均气温14.2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494.7亩,其中人均耕地0.8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8户,有乡村人口549人,其中农业人口549人,劳动力4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蚕桑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1万元,占总收入的49.7%;畜牧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20.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00头, 出栏肉牛50头,肉羊180只, 家禽出栏1700只);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3%;第二、三产业收入70万元,占总收入的23.0%;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8人(占劳动力的14.0%),在省内务工37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20户饮用自来水,有8户饮用井水。有128户通电,有11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1.4%和91.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7户(分别占总数的57.0%和52.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9辆,农用运输车5辆,拖拉机13辆,摩托车6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3.28亩,有效灌溉率为45.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3.2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9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4 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 田坝镇红岩村委会,属于 山区距离 村委会2 公里,距离田坝镇17公里,国土面积0.55平方公里,海拔191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229.9亩,其中人均耕地1.23亩;有林地6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3户,有乡村人口198人,其中农业人口189人,劳动力1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万元,畜牧业收入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0头,肉牛3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0元,农民收入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基础设施

全村有53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5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

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35 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格宜镇启文村委会村,属于山区。位于格宜镇北边,距离启文村委会1 公里,距离格宜镇1公里。国土面积0.21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3.2 ℃,年降水量109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01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8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91人,其中农业人口90人,劳动力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1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54.05%;畜牧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18.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4头,肉牛2头);第二、三产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22.62%;工资性收入8.5万元,占总收入的18.92%。农民人均纯收入227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8.79%),在省内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8户通自来水,有3户饮用井水,有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68%)。有31户通电,有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9.35%和41.9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38.71%和32.26%)。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路面;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

。耕地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1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6 云南省宣威市龙场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龙场镇志戛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龙场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镇23公里。国土面积有1.5平方公里,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106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620.76亩,其中人均耕地2.5亩;有林地1489.2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6户,有乡村人口243人,其中农业人口243人,劳动力1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5.7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劳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1.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78万元,占总收入的15.91%;畜牧业收入61.83万元,占总收入的55.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79头,肉牛4头,肉羊3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37万元,占总收入的0.33%;第二、三产业收入17.34万元,占总收入的15.52%;工资性收入12.61万元,占总收入的11.28%。农民人均纯收入1775.73元,农民收入以种、养、劳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8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0人(占劳动力的28.80 %),在省内务工67人,到省外务工3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 、通路 、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6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66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和 1.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3%和15.15%)。该村到镇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9亩,有效灌溉率为1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37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 村隶属于 龙潭镇 大坡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镇东北边,距离 村委会1 公里,距离 镇15公里,国土面积0.51平方公里,海拔2120米,年平均气温10.5 ℃,年降水量97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207.47亩,其中人均耕地1.33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户,有乡村人口156人,其中农业人口156人,劳动力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万元;畜牧业收入29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0头,肉牛50头);林业收入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在省内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 ,有26户饮用井水,有3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和 56.7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户(分别占总数的 86.49%和86.4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农有运输车1辆,摩托车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亩,有效灌溉率为38.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8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宝山镇得马田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2.5公里,距离镇3.5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0.67平方公里,海拔2060米,年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1035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46亩,其中人均耕地1.61亩;有林地100亩。全村有农户248户,有乡村人口881人,其中农业人口881人,劳动力5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8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5.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5.3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0万元,占总收入的58.12%;畜牧业收入73万元,占总收入的26.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9头,肉牛4头,鸡出栏960只);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36%;第二、三产业收入31万元,占总收入的11.26%;工资性收入7.7万元,占总收入的2.80%。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7人(占劳动力的5.14%),在省内务工43人,到省外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20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95户通电,有3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1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硬化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农用车16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6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9 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乐丰乡新月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乐丰乡中部,距离村委会0.5 公里,距离乡政府7公里。国土面积0.6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106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536亩,其中人均耕地4.09亩;有林地231.71亩。全村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31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人,劳动力1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4元。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万元,占总收入的31.3%;畜牧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 50.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60头,鸡633只);第二、三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3.1%。农民人均纯收入3064元.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通电、路,无路灯。全村38户饮用井水,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38户(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55.3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户(分别占总数的57.9%和55.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14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40 云南省宣威市双河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村隶属于双河乡大桥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双河乡南边,距离村委会3.5公里,距离双河乡12.5公里。国土面积2.45平方公里,海拔2180米,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405亩,其中人均耕地3.68亩;有林地835亩。全村辖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174人,其中农业人口174人,劳动力1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7万元,占总收入的27%;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7头,肉羊50头);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1.3%;第二、三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工资性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4%。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7%),在省内务工3人,到省外务工2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20年底,已实现通电,无路灯。全村有4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6%)。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5亩,有效灌溉率为1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7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41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 村隶属于文兴乡块塔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文兴东边,距离块塔村委会4 公里,距离镇12.5公里,国土面积1.03平方公里,海拔2030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1249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193.8亩,其中人均耕地0.9亩;有林地461亩。全村辖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216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人,劳动力1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4.2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5万元,占总收入的 41.3 %;畜牧业收入28.3万元,占总收入的 49.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9头,肉牛1头,);林业收入0.2万元,;工资性收入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4.25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电、路二通,无路灯。有12.5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5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 %和 2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40%和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5公里。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42 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湾村隶属普立乡镇腊龙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乡东边,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乡25公里。国土面积0.19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花生生姜等农作物。有耕地45.19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90.8亩。全村有农户14户,有乡村人口40人,其中农业人口40人,劳动力2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1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生姜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52%;畜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8头,肉牛1头,工资性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20%。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1元,农民收入以生姜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50%,在省内务工12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3户通自来水,有1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3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25%和9%)。

该村到乡道路为不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2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43 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杨柳乡克基村委会。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17公里。国土面积1.18平方公里,海拔1815米,年平均气温14.3 ℃,年降水量93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770.23亩,其中人均耕地2.25亩;有林地565.9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7户,有乡村人口343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人,劳动力16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0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5.9元。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25.9%;畜牧业收入62万元,占总收入的38.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7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24.7%;工资性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11%。农民人均纯收入2725.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0人(占劳动力的0%),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电视、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97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97户通电,有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1.24%和67.0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4户(分别占总数的38.14%和35.0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1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亩,有效灌溉率为6.49%。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7,10,80,0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44 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 西宁街道 靖外村委会 行政村,属于 半山区。位于西宁街道西边,距离靖外村委会2 公里,距离西宁街道18公里,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3.3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528.36亩,其中人均耕地1.21亩;有林地3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8户,有乡村人口435人,其中农业人口435人,劳动力2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打沙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4.7万元,占总收入的20%;畜牧业收入67.2万元,占总收入的24.5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59头,肉牛2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18%;第二、三产业收入96.3万元,占总收入的35.21%;工资性收入54.8万元,占总收入的20%。农民人均纯收入3845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但还无路灯。全村全部128户通自来水,有1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0户,有99户通有线电视,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78.13%、77.3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8户(分别占总数的 92.19%和84.38 %)。该村到西宁街道已通行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有效灌溉率为 37.85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3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5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45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张家村

村情概况

张家村隶属于石鼓镇新华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石鼓镇北边,距离新华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石鼓镇12.00公里。国土面积0.28平方公里,海拔1,850.0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81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274.00亩,其中人均耕地1.18亩;有林地15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33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0.00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74.00亩(其中:田221.00亩,地53.00亩),人均耕地1.18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5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2户通自来水,有62户通电,有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81%和1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1.00亩,有效灌溉率为8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1.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5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2户,共乡村人口233人,其中男性132人,女性101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80人。该村以汉族、纳西族为主(是汉族、纳西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27人,纳西族6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6%。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2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355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46 江西省鄱阳县饶埠镇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乐安河畔,与江西省万年县梓埠镇隔河相望,又称马埠张,也称大河张。人口约3000—6000人(2011年人数),主要姓氏为张,其他姓氏为朱、徐、方。耕地面积有5000—7000亩,旱地约有100亩。池塘150,000平方米,另外在梓埠港的沙洲也是该村的港口和砂石地,以及鄱阳县芦田乡庙下村在湾埠池塘也是该村集体所有。典型的冲击沙洲地带。近些年来,该村努力发展养殖业,以张岭等人为首,养殖黄鳝、泥鳅。经过努力,该村现有大中专文化人约120人,为新农村建设积蓄了力量。

基本情况

张茂庆长期担任该村支书,一名老党员。在张茂庆的带领下,该村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路上加快步伐。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办厂,活跃农村经济。张家村的农村日新月异。

文化教育

张家村有博士两名,硕士一名,本科生20多名,专科生20多名,中专生90多名(2011年数据)。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张家村取得硕果。张家村由四季青服装公司援建的希望小学方便了张家村、王家村、夏家村的小学义务教育。

经济现状

张家村现在基本全成了全部住房改造建设。经济发展已经快速的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大部分村民已

加入新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47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张家村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张家村有15个村民组,412户,1548人,全村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1320亩,旱地276亩。

本村农民主要收入以高山蔬菜和茶叶为主。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100亩,其中茭白860亩;茶叶1100亩。2010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