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家边村
释义

张家边(Zhangjiabian)位于中山市市区东北7.5公里处,北濒横门水道。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

张凤岗一家从良宋都张婆澳迁此,因村处海边,且为张姓首居,故名张家边村;现归属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张家边村以及其附近区域是整个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在“老中山”的心里,张家边甚至是整个火炬开发区的“代名词”。本土及附近的居民多用闽系方言,称为张家边话。

行政区划改革前的张家边

张家边村在行政区划改革前属于张家边区。

张家边区位于石岐东偏北,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是对外开放口岸中山港所在地,又是重点侨乡之一。因驻地在宋代建村时张姓人首居于此而得名。全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40924人,36个自然村。街道辖1个居民委员会。农村设24个管理区,辖24个村民委员会。区办事处驻大庙街,距市政府9.2公里。199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3.7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22亿元。区的东北部为平原,西南部多丘陵,山岭有大常山、烟管山、百峦障山等,以百峦障山为最高,海拔277.9米。

农业属粮蔗林果区,有耕地5.15万亩(即3432.7公顷)、鱼塘1471亩(即94.4公顷),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甘蔗、塘鱼、水果、蔬菜、生猪、家禽等。有山地29平方公里,造林绿化面积4.2万亩,主要种有松、杉、竹等。沿横门水道,筑有江海堤19.87公里,捍卫4万多亩农田和附近村庄的安全。并建有电力排灌站14座,排灌面积7800亩。在区北的石岐水道东端河口,筑有东河口水闸,总净宽160米,为全市最大的排水灌溉、防洪防潮水闸,捍卫石岐和小榄、大涌等10个镇的安全。

市属的涤纶厂、山海实业公司、中粤马口铁公司、中山港开发总公司及所属的皮鞋、针织、服装、锦纶、电子、灯饰、小五金、液压原件,塑料包装等16间工厂均设于区内。设于中山港的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广东首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已建成投产的中山四通公司、中山日超电子厂,主要产品有多功能无静差液压阀和中英文图形终端等。区内有乡镇企业963家,其中工业126家。主要行业有制衣、玩具、皮革、纸制品、印刷、电子、电池、建材、饮料和汽车修配等,主要产品有服装、玩具、手套、鞋类、纸箱、印刷品、维他奶、建筑石、陶土粉等。区办的印刷实业公司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水陆交通发达。中拱公路贯穿区西和中南部,中山港大道连接中拱公路纵贯区北和中部,张(张家边)大(大环)公路、大(大环)茂(茂生)公路从中部连接区东,经石岐北达广州、佛山、江门,南通珠海、澳门。建设中的番(番禺)中(中山)公路,在镇北连接中山港大道,将成为中山至番禺的新干线。中山港于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口岸,建有大小码头13座,泊位为1000吨至5000吨,总长620米。往东抵伶仃洋与国际航线相通,通向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大港口;沿横门水道西上,通向广州、佛山、江门、肇庆和广西梧州等内河港口。现每天均有双体高速客轮和货轮来往香港,有不定期的货轮来往沿海各大港口,年载客量50万人次,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为80~90万吨。

张家边区在宋代属永乐乡,明代改为得能都,清末属东镇,民国时期属第四区。解放以后,1952年7月改为上四区,1953年3月复称第四区,1955年8月改称张家边区,1957年2月改为张家边乡和濠头乡,1958年10月与南蓢、翠亨、民众乡合并为张家边大公社,1959年4月分家后称张家边公社,1961年8月南蓢公社并入改称张家边区,1963年1月分出南蓢公社复称张家边公社,1966年10月改名红旗公社,1973年8月复称张家边公社,1983年11月又复称张家边区,1985年11月改称张家边镇,1986年12月划入市区改称张家边区办事处。近12年来,镇区扩建街道,中山港建有海关、边检、卫检、动植检、商检、联检、港监、客运综合服务、货运综合服务、商业、银行、邮电等19幢大楼,并在港区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两个出口加工区。各村新建了大批住宅,其中张家边、濠头、沙边、泗门、大岭、江尾头、西桠、义学、小隐、灰炉、茂生等村的民居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全区有中学3所,小学22所,医院1间,卫生站24个,影剧院1间。古迹有濠头村的明代石牌坊,顷九村的清代水洲山炮台,大环村的清代华佗庙等。

1990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从张家边区划出部分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0420人,设置中山港区。于是成立中山港区办事处筹建办公室,进行筹建工作。

历史沿革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下辖:张家边、联富、六和、城东、海滨、博凯、中山港等七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张家边社区居民委员会包括:张家边社区;张家边村(张家边一至五村,其中张家边五村又叫顷九村);窈窕村;江尾头村。

火炬开发区故称“东乡”,位于石岐县城以东,明代香山县设十一个坊都,火炬区大部属永乐乡得能都、小部分属四字都和良都;

清光绪初年香山县改都为镇,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称“东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东镇改为“第四区”;

1956年设立“张家边公社”;

1983年张家边公社易名为“张家边区公所”;

1985年改称“张家边镇”;

1986年划入中山城区称“张家边区办事处”;

1990年3月由原“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

1990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张家边区划出部分区域(面积五平方公里)设置中山港区;

1993年1月原张家边区、中山港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区合并,定名中山港区,设中山港区管理委员会;

1995年1月中山港区正式更名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中山火炬开发区”,设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至今。

革命烈士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吴兆元(一说为吴兆源) 男,1903年8月生,张家边村人。1924年8月在广州农讲所学习,1926年5月被捕,后在张家边遭杀害。牺牲前是张家边乡农会主席。

孙新 男,1901年4月生,张家边村人。1924年12月参加张家边乡农民协会,1926年7月被捕,后在张家边沙岗遭杀害。牺牲前是张家边乡农会委员。

文桂生 男,1897年8月生,张家边村人。1925年12月参加农民协会,1927年7月被捕,后在张家边沙岗遭杀害。牺牲前是张家边乡农会主席。

孙中 男,1901年生,张家边村人。1925年在张家边农协会堂门口值班,被国民党杀害。

抗日战争时期

吴丁财 男,1915年12月生,张家边村人。1938年8月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1943年5月在牛起湾被捕后遭杀害。牺牲前是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民族中队队员。

陈锡坤 男,1926年8月生,张家边村人。1944年2月参加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同年10月在牛头山作战牺牲。牺牲前是中区纵队第一支队孔雀中队队员。

马建周 男,1919年1月生,区张家边村人。1939年3月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1944年11月在石门作战牺牲。牺牲前是中区纵队第一支队民生中队队员。

陈亚九 男,1927年2月生,张家边村人。1943年9月参加中山抗日游击大队,1945年3月在小隐作战牺牲。牺牲前是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民生中队队员。

张信友 男,1920年10月生,张家边村人。1941年8月参加中山抗日游击队,1945年3月在合水口作战牺牲。牺牲前是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孔雀中队队员。

黄仲文 男,1923年7月生,张家边村人。1939年2月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1945年4月在张家边被捕后遭杀害。牺牲前是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民生中队队员。

新中国成立后(至九十年代)

陈文安 男,1925年8月生,张家边村人。1949年11月参加解放军,1950年4月在万山群岛战斗中牺牲。牺牲前是解放军一一三师战士。

陈深 男,1920年生,张家边村人。1949年11月参加农民协会,1950年7月18日在二洲小学召开会议时遭敌杀害。牺牲前是横门乡农会主任。

黄主国 男,1926年生,张家边村人。1951年4月参加解放军,1953年3月14日在万山群岛与匪船战斗中牺牲。牺牲前是粤中军区水上大队战士。

马顺强 男,1936年生,张家边村人。1954年3月参加解放军,1956年3月在湖北省宜昌县执行测量任务时渡海沉船,为抢救战友壮烈牺牲。牺牲前是二七二四部队四支队二中队战士。

杰出人物

蔡北华(1913—1996),中山市张家边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市立一中和中山大学读书时期接受进步思想,立志投身革命。“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加入党的外国地下组织,宣传团结抗日。于1936年赴日本东京大学读书,参加左联、社联等进步社团活动,参与反帝同盟及留日学生会工作,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1949年6月,先后任上海市工商局党组织副书记、书记、副局长等职务,积极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做好了许多工作。为上海市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文化大革命后重返工作岗位,任上海市工商局革委会副主任和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0年9月离职休养,继续主动地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关心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于1996年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83岁。(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侧门有一蔡北华同志纪念亭,旁边竖立着蔡北华及其夫人刘爱莲的纪念碑;该处也为开发区第一小学德育基地)

蔡尚雄 男,1919年9月出生在广东中山市张家边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曾任《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第二纵队摄影股股长。建国后,历任《人民画报》记者组组长、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委、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参加了朝鲜板门店谈判等新闻报道工作。摄影作品《分秒必争》1960年获民主德国国际影展银牌奖,《截流》1962年获匈牙利国际影展金牌奖。

吴美珩 女,张家边人。1996年国际华裔小姐竞选亚军(旧金山代表),参选后加入香港无线电视成为旗下艺员,曾为无线电视当家花旦,拍摄过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与台湾富商王华麟结婚产子后已息影。

吴干群(1909-2000) 张家边二村人,专栏作家。解放后赴香港经商,1976年移民澳洲,定居悉尼,初期经营一家“皇上皇”餐馆。后因为继室朱金梅与其在澳洲团聚后不久就去世,吴干群便将自己的餐馆出售,潜心写作。他一度出版《澳洲风貌》、《美、日、加之旅》、《孔孟之道》、《正风随笔》等著作。其中,《正风随笔》还曾荣获华侨救国联合总会颁发的“华文著述佳作奖状”。在海外生活期间,吴干群一直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曾先后两度出任张家边村建校委员会委员,奔走在澳洲、美国等地发动乡亲乐捐建校经费,并捐建了张家边村幼儿园课室。

梁森,男,张家边人,生于1950年3月,原任张家边医疗站站长,后任火炬开发区镇村医疗一体化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党员。作为一个乡村医生,梁森不断在医疗实践中探索经验,并虚心向中、西医前辈学习。同时,他的医风医德,在群众中有口皆碑。1999年7月,国家卫生部授予其“全国模范乡村医生”称号,并邀请其上京出席颁奖会及在大会上发言。2000年,其业绩被国家录入《中国民间名医大全》。北京《名医大全》编委会还向梁森颁发了“中国民间优秀名医”牌匾和荣誉证书。

陈倩梅,女,张家边人,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张家边支行行长,中共党员。1997年被授予中山市“十杰市民”荣誉称号。

著名华侨

陈炳林 张家边旅澳洲乡亲,在村镇里投资,办起有一定规模的果场和农场。

谭沛森 又名蔡丽荣,张家边村人。英年旅美谋生,经营餐饮业。因经营有方,且以诚待人,深得美国当地人以及华人、华侨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从1991年起,他每年都会从美国给张家边小学、东镇侨刊社、张家边医院、张家边老人福利会、张家边中学、张家边幼儿园等机构汇来美金,以支持改善家乡百姓的生活、教育环境。截至2003年,在这13年间,共计汇赠美金32500元。

谭德彰,张家边三村人士,清末民初生人。20岁时前往加拿大谋生,从事木工。二次大战后返乡见到家乡因受到外夷侵略和战争的蹂躏后变得满目疮痍、儿童失学的状况后,把自己在海外打工赚来的几十年积蓄都捐给家乡建学校。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华侨吴孔嘉先生等人共同出资在张家边三村建起了张家边小学最早的三座教室。为家乡儿童提供了教学环境,许多人都因此得以复学。后因岁月长久,教室残旧,1968年乡人民政府出资将学校重建。2001年,开发区政府拨款新建5层教学大楼后,用大理石刻上谭德彰的名字,并镶嵌在教室门前。以此作为其对家乡教育界之贡献的永久留念。

重大兵事——横门保卫战

民国28年(1939年)7月24日上午,日军集结大小军舰各1艘、浅水舰4艘、武装渔船6艘、胶艇13艘、汽艇14艘、运输船2艘,由佐世保舰指挥,以绝对优势兵力向横门口一带压境。同时从三灶岛机场出动飞机2架,轰炸仰天山、大尖峰、芙蓉山、笔架山,尔后续飞黎村、东利涌、灰炉涌、下岐涌等村庄一带扫射。

下午4时日军指挥舰边炮轰,边用飞机掩护胶艇9只,载200余人,向横门海岸登陆,并向纵深推进,占领玻璃围、猪山、芙蓉山、大岗山、仰天山和大尖峰等阵地。日军强行登陆后,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中山武装集结队、国民党中山县守备部队和四区别动队,连续向日军阵地侧面发起进攻。经2昼夜激战,夺回部分失地。此时,日军出动飞机在上空盘旋扫射,但我军民仍分兵穿插,困敌于山上。入夜大岗山之敌虑我方进攻,向大尖峰之敌求援,而芙蓉山之敌又以火炮攻之,双方误战3小时,伤亡颇重,抗日军民乘机接近大岗山之敌,突然冲入敌阵地,歼敌一部分,至7月29日晚,抗日军民全部收复敌占阵地。

30日凌晨3时,日军加派武装渔船2艘、汽艇5艘向小隐、东利涌、张家边一带驶进,同时向横门前沿防线猛烈开火,企图登陆。支前指挥部调“抗先”集结队和四区别动队,协同守备九中队赴珊洲、黎村一带防守,另一支守备部队则奔赴小隐、张家边一带阻击,其余前线官兵以猛烈火力还击,使日军敌寸步难进。31日,日军派飞机4架,在我前沿阵地狂轰乱炸,紧接着敌舰炮火掩护胶艇强攻登陆,但遭我军民迎头痛击,伤亡更大,敌强登失败,全部退出蚁洲岛和横门。是役历时7天,日军伤亡惨重,被迫于30日撤退。

8月中旬,日军不甘心失败,集中于我十倍的兵力,突然发起第二次针对横门的进攻,向黎村、大王头村、小隐、大环等村庄推进。所到之处,大肆进行烧杀抢掠,使各村十室九空。战火直烧至张家边一带,矛头直指石岐,妄图践踏整个中山,军情十分危急。横门支前指挥部分析了当时战局:“敌兵多路,战线较长,面较广,纵度较深”,必须动员全县人民群众,与日军决一死战。于是中山守备总队、抗日武装集结队、“抗先”别动队、乡警队、民众武装和人民团体,斗志昂扬,历经20多天的奋战,8月中旬终于击败了日军,夺回全部失地。敌无法立足,窜回海面军舰逃命。

该战役被改编成电影《横门保卫战》,详细电影情报见“横门保卫战”词条。

昔日的土特产——龙舟地西瓜

相传八百多年前,张家边村北面的龙舟地,又称大沙岗(即今加工区往沙边村的路交接处),形如一条卧龙,头向东,尾在西,龙头是沙土质。有一年,张家边村开村始祖张凤岗夫妇带着儿女到海边捕捉鱼虾,路过龙舟地,他们就在此栖身,而他的儿女不知疲倦,跑到龙舟地追逐,忽然看见龙舟地野生着两个大西瓜,便摘下来当作球来踢,不料把西瓜踢开,见肉色鲜红,用手抓一点尝尝,觉得清甜可口,肉里带“砂”,纸包不湿,于是两人争着吃,边争边叫好吃,他父母见状,就将另一个西瓜切开,夫妻二人品尝,感觉清香可口,解渴透心,于是决心把种子留下,到第二年春天就在龙舟头种植,因此地是“沙质”土壤,山水渗过,便于灌溉,所生长的西瓜,肉色鲜红,爽口清甜,村人食之啧啧称好。于是大量种植,不久传遍中外。现在,香港一些水果店,销售西瓜时,招牌写着“龙舟地西瓜”。而今龙舟地已是工厂林立了。

古迹——炮台

三仙娘炮台 建于1854年(清咸丰四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朝时期,三仙娘炮台肩负着抵御外来攻击的重任。它位于张家边村尾三仙娘山的南坡上,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整个建筑物外形是一个六角形,内部面积占地三亩五分多。炮台平面呈半圆形,南面入口处有五间室做驻兵用,北面有12个炮位,原有铁炮3支(已失),炮台用本土墙修筑,墙高4米,厚1.15米。现基本保存完好。它雄伟壮观,是火炬开发区全区炮台中最大一个。炮台的全部墙壁和地下都是用黄泥和壳灰混合舂成的,非常坚固。炮台的周围墙壁高一丈三尺,厚三尺。六面体的炮台墙壁之中,前三面共有十二个卡口,每个卡口高五尺五寸,宽三尺三寸,是供发炮和了望用的,后面仅有两个边长一尺的窗眼。炮台里面,前半部都是宽阔的平地,对准卡口的地方都有四方形的大炮座,后面有六间营房,其中两间还分有前厅和后房两个部分,另一间是大门入口的通道。全部房顶都是用杉、瓦结构的。炮台的大门分为两层,外层是大木柱闸门,内层是坚固的大门。而今三仙娘炮台上的“功勋大炮”已经不在,主体建筑部分倒塌,被各类植物给包围着。此外,由于三仙娘山已经成为了张家边油库所在地,普通人并不能轻易靠近。该炮台遗址是中山清代海防的重要历史遗迹,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安炮台 建在顷九村(即现在的张家边五村)的东面海边的地方,上层墙壁已拆。

先锋庙炮台 建在张家边村尾的先锋庙侧边的山上,大部分现已倒塌了。

扯旗山炮台 建在张家边第四村的后门山顶上,是1940年日军侵华时由当地人民集资兴建的,现只剩下五尺多高的墙身。

后门山炮台 建在张家边第一村后门山上,现大部分倒塌了。

民间传说——张家边三仙娘庙

周朝时,赵公明有三位妹妹,大的叫碧霄,次的叫云霄,三是琼霄,因当时三个公主到处云游,最后来到张家边四村之村尾山(后取名三仙娘山)。此地当时四周皆茫茫大海,只有三仙娘山象小鸟一样屹立海中。三个公主栖身山上,修炼成仙,时常在山上显圣,村民于是立三仙庙于山巅,作为纪念。

传说三仙娘有保土安民之术。那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击败流寇,把盗贼赶至横门海面,这伙流寇垂死挣扎,趁火打劫,正想乘机将张家边一带村落洗劫一空。该伙强盗刚到张家边三仙娘海面,仰首观看,忽见三仙娘山所有树上挂满灯笼、火把,盗贼观之,不禁胆寒,以为太平军大队人马驻扎于此,大惊失色,带领群匪抱头鼠窜去了。村民知道三仙娘显圣吓退了流寇,使张家边一带乡村避免一场大灾劫,无不交口称赞,此后庙中香火日盛。

三仙娘山下,朝代交替,沧海桑田。农民在山下耕耘,烈日蒸晒,凄风苦雨,十分辛劳,正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透不过气之际,忽闻山上传来阵阵悠扬悦耳之歌声,真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村民听之,疲劳顿觉消失,气力倍增,工作效率提高,故连年获得丰收,农民欢悦,遂把山下潮田改名曰“三仙娘田”。三仙娘庙之名因此闻名遐迩。

一日,有收买谷壳(老糠)者划船至山下,日已近西,适逢退潮,遂于三仙娘山下泊岸休息。正在朦胧入睡之际,忽闻山上歌声阵阵,悦耳非凡,十分动听,非凡间音律可比。遂离船登岸,直至山巅,歌声忽止,渺无人迹,只见三仙娘庙里的三仙娘神像,栩栩如生,遂怅然而返。下至半山,歌声又起,于是又返身飞奔山顶,歌声立止,那人大奇之,于是佯作下山,至半山迂回从山后返身悄悄登上,藏于庙后,侧耳倾听,始知歌是三仙娘所唱,顿生贪念,忘乎所以。翌日,把假仙娘换取云霄仙娘回船,解缆欲遁,船至黄广昌海面,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将船翻复,那贪心人葬身大海,此后无从听到三仙娘娓娓动听之歌声矣。

后因兵荒马乱,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琼霄、碧霄亦杳然失去芳踪,据传说为村民取去,藏于家中。

民间故事三则

一、蚝棚头与羊头巷

远在元朝之初,忽必烈穷兵黩武,为了征服各地,南征北伐,强拉民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当时,张家边村一带皆为茫茫大海,有个张凤岗与其妻子率子侄等二十多人,从南雄珠玑巷逃荒至此,先在沙岗仔田螺地搭寮栖身,以捕鱼虾等为生,后因常遭海风侵袭,茅屋时为海风所袭。无奈,张凤岗一家移居蚝棚头,当时因人多,所搭茅棚也多,因此地盛产蚝,他们就以捞蚝和捕鱼为业;因此地近羊头巷山,可以避海风侵袭,于是就长期定居于此,故今张家边一村有一条街曰蚝棚头街,又有人误叫“何棚头街”,因这条街居住姓何的人家最多。

张家边一村毗邻窈窕村,有一座山名曰“羊头巷山”,该山现因兴建中山港大道,已大半被削为平地矣。据传说在十六世纪中叶(1528一1587)明朝中期,因为奸臣当道,内忧外患,海防松弛,倭寇猖撅,大规模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张家边濒临大海,时遭劫掠。有一年的端午节,倭寇突至,村民闻讯,狼奔豕突,逃往“羊头巷”山洞躲避。倭寇见村中空无一人,一无所获,于是搜索至羊头巷山,村民见倭寇至,大为惊恐,屏息不敢动。正在惊恐万状之际,一小孩突然失声大哭,村民则用手掩其口鼻而至窒息死了,但也无济于事,倭寇已闻声而至,挥刀乱砍,哭声震天,人头滚滚,血流满地,躲在洞穴者数百人尽被杀戮,尸体狼藉,令人目不忍睹。因此,当时就取这个山名曰“人头巷”,后人见此名不雅,遂改名“羊头巷”。

二、张家边村名的由来

始初创立张家边的人是张凤岗夫妇,他俩初到大沙岗下田螺地水洲捕鱼,种田过活,搭草寮而居,由于鱼虾较多,两餐无忧,使他俩能长期住下。后来他俩又带来兄弟叔侄三十人,搬到大沙岗龙舟头居住,驰名的龙舟地西瓜就是他俩夫妇种出来的。后来海水海风侵袭,再搬到张家边村头生风林山脚定居,因张凤岗姓张,故曰张家边。边者海边也,就这样代代相传,直到现在。这就是张家边名称的由来。

张家边原是涌头滩尾之地,张凤岗又在蚝棚头搭起大棚就地捞蚝,所以一村又名蚝棚头(今人称为何棚头),后因张凤岗在生风林山嘴被老虎咬死,只剩下肝脏,由猎犬回报,张婆才知道,后来就在这里建立一间庙,名为凤岗社作为纪念。张家边蚝棚头又名集贤里,有一条街叫蚝棚头街,就是今天的一村。

沿后门山(飞鹅岭)东行第二个山峰下,名为大庙陇头。在陇头下建起一间较大的武侯庙,这就是大庙。大庙街伸出几十丈,又叫大庙圹、起凤里,“起凤学校”曾在这里建立,今天是供销社、旅店。这就是今天的二村。

沿飞鹅岭东行到第三个山峰下,便是庵前。这里不是尼姑庵,而是穷人杂居的茅庵,又叫康乐坊。这里有间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庙前搭棚打醮,解放后则是乡政府所在地。这就是今天的三村。

沿飞鹅岭东行到第四个山峰下,有一个沙岗仔山,叫村尾,又叫“仁安里”。因它近海边,种田捕鱼,占尽地利,又靠近中山港,前景无可限量。这就是今天的四村。

传说后来张凤岗的后裔搬到前陇定居,而他的妻子张婆却搬到张婆澳,即今天石岐郊区的张溪。

以后姓陈的、姓马的、姓吴的、姓黄的、姓何的等等都逐渐迁到张家边定居,因此有黄家庄、吴家庄、马家巷等地名。反而姓张的甚少,即使有也是后来迁到张家边定居的,不是张家边立村的张家人。

另外说说关于陈、马两姓的由来。

据陈姓族谱记载,陈永隆公是宋代景炎年间进士。当他出任福建省道台不久,南宋已亡,元人入侵中国;元兵南下,福建沦陷,人民饱受元兵蹂躏,永隆公弃官归隐,一家五口,驾着小舟,飘流至张家边旦家井山边住下,以捕鱼为业,五百年前,此地为一片沧海,今则成为粟田矣。

香山县沙涌乡马怀圹公娶妻容氏。容氏生有五子,少子马宋宝年少好游,后来到张家边旦家井与陈永隆合作捕鱼,永隆公见马宋宝少年英俊,工作勤奋,遂以女丹姑许配。马宋宝从此就在张家边落籍,陈、马两族繁衍甚盛。现陈、马两姓子孙在张家边约有千户以上,多住在三、四两村,此为陈、马两氏族之由来。

三、张家边村大庙的由来

张家边村自清河郡张凤岗夫妇迁到这里立村的千百年来,后有从扶凤郡迁来的马姓,从渤海郡迁来的吴姓,从江夏郡迁来的黄姓,从颖川郡迁来的陈姓,从卢江郡迁来的何姓,还有从乐安郡迁来的孙姓,从弘农郡迁来的罗姓等。后来各姓后裔蕃昌,都立起祠堂来纪念先祖,跟着村民日众,又建立庙宇,如张家边一村的康公庙,二村的武侯庙,三村的东岳庙,四村的龙王庙、观音庙等。当时以武侯庙为最大,前后分三座,庙前有龙井,有大块的平坦地方,村民都来这里摆卖东西,后来建起市场、杂货商店,销售油糖酒米,日用百货,鲜鱼肉类,猪、鸡、鸭、鹅、山货竹器,村人都叫这一带为大庙(现在张家边供销社直至旧市场),至今村民到这一带去买菜购物,都说到大庙去。

为什么村民对大庙如此印象深刻,至今不便改口,因为张家边曾分作五保四里:一村是蚝棚头保,二村是大庙保,三村是庵前保、环仔保,四村是仁安保。每保设有猪屎埠、鸭埠,把投承得来之钱,归还各保使用,凡年满50岁的男村民,均可入庙,即聚餐会饮,尊长敬老之意,与今日的老人福利会差不多。

后来以保为里,蚝棚头保改为集贤里,大庙保改为起凤里,庵前保、环仔保改为康乐里,仁安保改为仁安里。并将以前的庙宇改建为小学:康乐里改为康乐小学,仁安里改为仁安小学;将以前各保的猪屎埠、鸭埠、禾虫埠、猎捐九六扣等收人拨给各小学作办学经费。

当时每保都设立三至四个闸门。传说当时有位新娘出阁,村民出来看新娘,正当轿夫抬着二花楼花轿走到大庙闸门前,大庙闸门窄小,这座花轿宽大,观众个个担心这座花轿不能通过。轿夫走近大庙闸门时,也觉得不能通过,而走在轿前的轿夫,为了赶时间,不想绕弯路,于是大喝一声“过”,结果四个轿夫把二花楼花轿穿过大庙闸门,观众感到惊讶,大庙闸门从此出名了。

张家边一至四村的“代号”

张家边一村:张凤岗与自家叔侄一起在大海边搭起了大面积供捕捞大蚝所用的大棚。久而久之,张凤岗与家人居住的村头又被人们称之为“蚝棚头”。时过境迁,“蚝棚头”成为了张家边一村的“代名词”。村里还保留着“蚝棚头街”,以此来纪念张凤岗一家在张家边开村生活的故事(因为一村居住的村民多为何氏,有部分人又将“蚝棚头”误为“何棚头”)。

张家边二村:二村因为有个武侯庙保孩童聪慧、全家平安而被称为“起凤里”。

张家边三村:曾是穷人杂居的三村,被戏称为“康乐里”。

张家边四村:依山傍海,食品丰富的四村是地理条件优越、衣食无忧的区域,被称为“仁安里”(四村的老人活动中心就位于仁安亭)。

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奖状

中山市张家边曾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奖状。该奖状是用暗红色木质镜框镶嵌,镜框宽84cm、高59cm,上面国徽红色的底色及两边金黄色的稻穗因年代久远而稍有褪色。据奖状捐赠单位中山市高新技术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经济联合社居委会副主任陈雪云介绍,这张奖状一直由村里保管,从1958年到现在,大家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它,该奖状是村里的荣誉和财产,但更是社会资源,应让社会更多的人士看到它。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后,该奖状捐赠给了市档案馆。据档案记载,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张家边是中山县四区的一个乡,1958年10月调整为张家边大公社。早在1953年冬,张家边乡试办起中山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年1月7日,中山县第四区张家边乡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有14户农户、144亩耕地,是当时中山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当时的张家边以养猪闻名,1958年,最高峰时存栏牲猪达1万多头,正常年份则有四、五千头。当时的张家边胜利农业合作社可能是因为养殖业突出而获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设施

村里的教育设施齐全,可满足一般村民“足不出村”的求学需要。

高等教育: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职中: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

初级中学: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

小学: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二小学

学前教育(不含托儿所与其他民办幼儿园):张家边幼儿园、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地质

泥炭土中山唯一的燃料矿藏,分布在张家边,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部分高达16%至18%。质量较好,但储量仅100万吨左右,表土层薄,开采成本低,可供地方作小型露天开采。

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环城和张家边等地。

张家边话及其他中山闽语

张家边话是闽语中的地点方言,当地俗称“村话”,分布地除了张家边一至四村之外,还包括江尾头村、窈窕村、沙边村、泗门村、西桠村、大环村、义学村、小隐村、二洲村、黎村、珊洲村,常住人口23197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48%,是区内最主要的方言。

在中山市,中山闽语主要分布在沙溪、大涌、张家边、南蓢以及三乡等地的部分地方。据《香山县志》的记载,中山闽语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宋元之间从福建迁来香山定居的。中山闽语以其地理分布及语言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隆都片(包括沙溪、大涌2镇,隆都是该地区的旧名)、东乡(包括张家边和南蓢,因其位于石岐以东,故得名)和三乡片等3小片。3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具有闽语的共同特征。(详细见“中山闽语的颁布和特征”图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