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华箐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张华箐村隶属于宝华镇白竹村委会。位于宝华镇西南边,距离宝华镇24公里,海拔2150米,年平均气温17℃,适合种植烤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4亩,林地615亩,人均耕地1.02亩。全村有农户62户,共24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40人,劳动力16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9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6元,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耕地总面积244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小麦作物。拥有林地615亩。 基础设施张华箐村目前己实现四通,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全村有所有农户还在饮用井水,该村还存在饮水困难;6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全村共有15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己完成"一池三改"的7户;安装太阳能农户有3户;建有小水窖76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0亩。 农村经济2006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397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45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7.93%;畜牧业收入3295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4.55%;林业收入269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64%。外出劳务收入252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082元,人均纯收入1626元。张华箐村村民的住房全部是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 2006年底全村拥有摩托车3辆。 特色产业张华箐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种植业收入3545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7.93%;畜牧业收入3295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4.55%。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泡核桃。 人口卫生张华箐村现有农户62户,共240人,其中男119人,女121人。农业人口总数为240人,劳动力总数1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10人,外出务工人数2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彝族60人,汉族178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数3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60户,共计237人,参合率98.7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村委会)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设在距离该村7公里的白竹村委会,该村距离镇卫生院24公里。 文化教育张华箐村有村小学,距离镇中学2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29人,其中小学生人数17人,中学生人数12人。复制搜索 村务公开张华箐村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然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照国家法律,自主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张华箐村低保人员 陈大明 丰加龙 丰国杨 谢成仁 丰国顺 马学清 曹桂珍 丰加明 冯进芬 张加祥 陈政兰 马学旺 马学香 马学荣 陈本秀 马剑芬 马学成 朱秀清 丰国旺 丰政林 马朝进 罗秀珍 马丽华 马学发 阿花芳 丰国里 张加秀 丰世清 许林珍 丰加兴 马廷清 马学祥 马丽波 马学恩 杨本清 吴政贵 基层组织张华箐村有党员3人,男性2人,女性1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1人,60岁以上的2人,全村有团员4人。 发展重点张华箐村目前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发展单一; 2、村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较低、发展经济培植产业步伐缓慢、生产投入后劲不足; 3、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 今后的发展重点主要是:泡核桃。复制搜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