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学园 |
释义 | 作者简介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后,黑柳彻子又写了《小豆豆频道》、《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不可思议国的小豆豆》、《小豆豆的万花筒:黑柳彻子评传》《小豆豆与我》《小豆豆动物剧场》《阿朝快100岁了》。 巴学园以废弃的电车作为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在巴学园,孩子们从来没有被教导“排成一列规规矩矩地走路”或者是“在电车上要安静”、“不许乱丢果皮纸屑”之类的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知道了很多,这些观念都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巴学园的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的音乐课,大家都会尽情地涂啊写啊,已经足够地享受到了涂写的乐趣。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神往的学校。小豆豆却幸运地在那度过了童年。可惜的是,在美国的轰炸机下,巴学园消失了。 在黑柳彻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中,校长小林宗作是和蔼的人。在日本,小林宗作因为传播韵律学而知名。却不知小林宗作办了一个巴学园。 小林宗作在书中被孩子称为小林一茶先生。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他在西方学习了韵律学的知识,也运用到教学当中,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他以他和蔼的态度,善于倾听,以及友爱,耐心,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 巴学园,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 北京李跃儿巴学园李跃儿,女,来自银川,在北京办着一所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 李跃儿从毕业之后就开始了美术教育工作,后来虽然调到文化单位,成了职业画家,但仍然利用周末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慢慢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有问题了,他们不能真正地领会艺术,而只能学技术。“技术在痛苦中逼着也能学会,但艺术,孩子如果是痛苦的,就学不了。”她开始帮助这些学生,同时也把她的发现告诉家长们。 家长们慢慢地认同了她的理念,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孩子的学校和幼儿园是有问题的。他们不愿再把孩子送回那样的幼儿园,有人建议,我们平时也把孩子送到你们这里来吧。于是,李跃儿去买了20张床,办起了一个全天的儿童之家,那是2003年。 但在银川,李跃儿的儿童之家根本无法生存,办一年赔一年。她当然可以放弃儿童之家,做回她的“潇洒的、疯狂的”画家,靠卖画来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已经体会到了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让她无法舍弃。而且,教育之路上的探索,有很多问题让她感到疑惑。于是,她就想,去北京吧,在文化中心总可以找到一个圈子来帮助我吧。 2004年,李跃儿来到北京,办起了她的儿童之家,也就是现在的巴学园。 现在,李跃儿是教育部“十五”规划“家园共育365”重点科研课题组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签约育儿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带领摄制组从2006-2008年纪录了巴学园的一群孩子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部名叫《小人国》的纪录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