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海滨
释义

1.医师:张海滨

简介:

张海滨,早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6年参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进行新鲜中药的深入研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撰写论文20余篇。张海滨博士原在三甲医院担任科主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肺纤维化、血管纤维化、皮肤纤维化、硬皮病等风湿免疫病、肺动脉高压、周围血管病等领域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不断寻求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和整合。两次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不仅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而且对现代医学也有深刻理解,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两者融汇贯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上述疑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独到的认识和治疗方药。

目前在肺纤维化方面疗效获得重大突破,提出 “截断逆转肺纤维化的多层分阶段治疗战略”,大量患者症状减轻,肺部CT逆转改善,重新回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危急重症患者中医为主、中西结合,迅速控制病情发展,纠正免疫紊乱,建立了稳定逐步逆转肺纤维化的系列方法。

在硬皮病领域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不断寻求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和综合,针对硬皮病的微血管异常、皮肤萎缩溃疡、皮肤瘙痒及色素异常、肺间质纤维化、心肾损害、关节挛缩等临床突出问题,开发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治疗手段和方药制剂。通过对硬皮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提出了“硬皮病阳虚风热痰毒”理论,首创了“硬皮病皮肤生态理论”,创立多种中藏药有效内服方药以及皮肤生态治疗手段,探索中药藏药结合、治疗与养生训练结合的多元化疗法,使硬皮病疗效显著提高。

开辟新鲜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等疑难病的新领域

在临床应用中,即使是同一种中药也会因疾病的不同、所需作用成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运用方法,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将中药分为干品、鲜品和炮制品应用于不同疾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鲜药与干品、炮制品相比其寒凉更强、润性更强、津液气味完足无损,滋润养阴作用突出,补阴虚而能降火。可弥补干品中药临症应用诸多不足。我们吸取传统中医鲜药应用精华,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继承并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同时利用现代科技,突破鲜药季节性与难以保鲜等限制,推动和扩展鲜药临床应用,特别是针对肺纤维化、硬皮病等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疑难病,通过鲜药提高临床疗效,开辟鲜药治疗的新领域。

新鲜中药临床应用日趋式微

近年来由于群众对中药需求量日益增大,且鲜药在储存、加工、运输以及使用方面不如干品中药方便;鲜药保鲜技术落后;鲜药培养、保存、运输成本较高等原因,另外还有大部分中医师无法做到一面服务患者,一面种植并供应生鲜草药,所以不得不用干药代替。致使绝大部分的鲜药品种被干品取代,鲜药渐被人们淡忘,临床应用也日趋式微。

从中药的源头即新鲜中药入手,是提升中医疗效重要环节

张海滨博士认为中医离不开中药,中药的质量决定中医的疗效。中药的大部分是天然植物,新鲜状态疗效更佳,系统应用新鲜中药一定会大幅度提高疗效,解救疑难重症患者的生命,但是操作起来又是极其不易。张海滨博士决定从药的源头抓起,但在三甲医院新鲜中药的研究受到了局限,2005年毅然辞去三甲医院的优厚待遇,来到房山区,扎根基层,开始了长期艰苦的新鲜中药临床科研工作。在诊疗大量国内外患者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建立大规模的新鲜中药基地,为临床系统应用新鲜中药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深入研究新鲜中药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还进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做了大量科研工作,2010年又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做更深入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扎根房山,建立新鲜中药基地,启动北京广阳博海医院

目前,全世界每年中药贸易额正以10%速度递增,日本占80%份额,韩国10%,而我国仅5%,其根源在于中药质量问题严重。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房山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药植物学专家亲自指导,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绿色中药。

为了便于新鲜中药的系统临床应用,张海滨博士又在新鲜中药基地附近启动了北京广阳博海医院,采取多途径给药,多种疗法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国内外患者闻讯前来接受治疗,目前住院患者辐射19个省份,国外的患者有来自美国、日本、印度的,绝大多数的患者经过新鲜中药系统治疗以后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博士后新鲜中药研究成果

张海滨博士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完成了“新鲜中药治疗特发性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博士后工作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匡海学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血液病专家(中华中医药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伟正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亚滨副院长、黑龙江中医研究院院长张佩青教授等著名专家一致认可,张海滨博士应用新鲜中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2.讲师:张海滨

现为“投资百科网”创始人、总裁,《从新手到高手》及《证券投资大百科 -实战应用版》作者,拥有12年大中华区证券市场投资和分析从业经历,曾在两岸三地一线投资银行担任股票研究经理,服务公司包括光大证券、台湾凯基证券、香港中信资本,有着广泛的A股市场及亚太市场投资实战经验与人脉。张先生在早期

(2000年前)曾是国内多家知名财经期刊专栏作者,包括《证券市场周刊》、《股市动态分析》、《中国金融信息》、《新财富》、《中国证券期货》等当时几乎所有证券类期刊,是国内最早推广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人士之一。张海滨先生拥有澳大立亚国立大学国立管理研究生院(亚太十佳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居住在上海。

目前真正掌握投资股票市场正确知识和技能的个人投资者仍只是少数,甚至许多机构投资者还处在学习阶段,而社会上也缺乏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投资方法的培训,使得许多投资者在不了解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入股市,很容易招致风险。

从这一两年国内股票市场大幅上涨5倍,然而竟有过半数个人投资者回报远远落后于整个市场表现甚至还有相当部分人亏损的情况来看,投资者亟需补课。

3.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张海滨,男,1983年 广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现任泌尿外科主任、佛山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委、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临床兼职教授、佛山职工医学院外科教授、佛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佛山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科协自然科学研究会会员、湛江医用冲击波研究所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及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进修深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擅长以膀胱尿道镜、前列腺电切镜、输尿管镜、肾镜、腹腔镜等腔镜技术处理临床各种复杂、疑难的疾病,在微创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八十年代起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至今已达近四百例,使肾功能衰竭患者获得新生。近年来应用TVT技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解决了妇女这一常见的老大难问题,取得十分满意的的效果。多年来撰写了三十多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国、省级多个有影响的杂志上,并曾获得市优秀论文奖。目前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省科技厅立项《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市科委立项《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重建尿道的临床研究》及《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4、北大教授、中国环境气候问题专家

张海滨,贵州铜仁人。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称国际政治系),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政治、中国环境外交和联合国研究。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新潟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做访问学者。兼任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界委员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理事商务部贸易与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主编之一)、《当代韩国政府与政治》(合著),代表《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机遇》、《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联合国改革:渐进还是激进?》等学术论文30篇。

所在系:国际政治系

简历: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

所授课程:

国际组织(本科主干基础课)、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生课程)、环境与国际关系(本科、研究生中英文授课)、环境外交(硕士英文课程)

专著:

1. 专著:《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时事出版社,2010年。

2. 专著:《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主编:《撕破的海棠叶:中国版图变迁大纪实》,广州出版社,2000年。

5. 合著:《WTO与中国贸易政策分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年。

6. 合著:《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

论文:

1.《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

2.《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3.《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3期。

4.《哥本哈根会议重大问题断想》,《绿叶》,2009年第10期。

5.《联合国与气候变化》,载联合国协会主编:《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6.《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5月转载)。

7.《奥巴马执政后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载于《国际问题论坛》 2009年春季号,总第54期。

8.《印度:一个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声有色的主角》,载于《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

9.《中日关系中的环境合作:减震器还是引擎?》,载于《亚非纵横》2008年第2期。

10.《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机遇》,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11.《联合国与国际环境治理》,载于《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8年第1期转载)

12. 《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于《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3.《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4.《国际环境保护正在重新塑造国家主权》,载于《绿叶》(国家环境保护部主办)2007年第4期。

15.《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外交面临重大挑战》,载于《绿叶》2007年第8期。

16.《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现状与未来》,载于《绿叶》, 2007年第12 期。

17.《印度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载于《绿叶》2008年第8期。

18.《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连续性与变化及其原因解析》,载

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7年第2期转载,并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19.《联合国改革:渐进还是激进?》,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12期转载,并被收入《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

20.《环境问题与中日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1期。

21.《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2期。

22.Constantin Holzer & Haibin Zhang,“The 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China–EU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security”,Asia Europe Journal,2008,6:217-227.(被SSCI收录)

23.“China'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Vol.3, No. 2,Dec.2006.

24.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ed., On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Essay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World Affairs Press, 2004.

25.“China and the US: moving forward on climate”, China Dialogue, January, 2008.

26.“New hope for climate cooperation”, China Dialogue, January, 2009.

27.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hy US-China Cooperation Lags Behind China-Japan Cooperation?”, in Gerald Curtis, Ryosei Kokubun, and Wang Jisi (eds), Getting the Triangle Straight: Managing China-Japan-US Relations,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10.

28. 《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国际气候合作的若干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主要报刊文章:

1.“How to make progress on climate issues?” The New York Times, Wednesday, March 4, 2009.

2.《加强国际环保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解放军报》2007年12月13日。

奖励荣誉:

2010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1996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奖一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