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国富 |
释义 | 1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又名张国福,(1931—1998),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人,1946年从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入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948年9月在辽沈战役攻打胡家窝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战斗中,张国富立了生平最大的一次战功。战后师长夸张国富是个“小英雄”。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了特等功臣。建国后他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退休后直至临终他也从未给国家和地方增添任何负担。另有重庆民警烈士、安徽省机关工委书记、常州供电公司干部等多位同名人物。 ◎ 英雄事迹1998年7月11日,解放军301医院,一个身患肺癌的病人在昏迷中不停地喊着:"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连长牺牲了,战士们全牺牲了,请求支援。""报告首长,我突围了……"见此情景,围在他身边的亲人和总政的领导都哭了。 病人叫张国福,40年前,他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四川"、 "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张国福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一位。会议期间,张国福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 1947年5月,16岁的张国福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猛进报》以《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为题,报道了这段传奇的战斗故事,一下子使张国福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并且被记大功一次。 1950年9月,全国解放以后,张国福作为全军78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光荣地出席了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挨个与英雄们敬酒,亲切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张国福的战友回忆说,会议期间,毛泽东还接了张国福、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到他住处去吃饭呢。 1951年,张国福随47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当时参加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一师、美三师、美二十五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九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每一场战斗都像“上甘岭”一样残酷。张国福所在的连在345.6高地上坚守七天八夜,在敌人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下,全连战士除了张国福,全部阵亡,但就在张国福一人坚守的阵地上,也未让敌人攻上高地。 这次战斗中,胸部负重伤的张国福被转回国内,在长春疗伤。几十年间,不要说单位的同事,就连他的儿女,只知道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别的都一无所知。从长春治疗康复后,张国福回到部队后就被送到湖南衡阳军校深造,但培训还没结束,张国福就提前结束了军校的深造,复员回了地方。 ◎ 平凡生活张国福回到原籍吉林榆树后,当地政府对家乡的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还准备安排他到县机关领导岗位工作。张国福却一心只想在家务农,不想做官,看看每天都生活光环中,在家乡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他就将原名“张国富”改为“张国福”,到了需要工人的鹤岗,在矿务局消防队干起了消防员。 消防队解散后,他便留在矿务局所属的火药厂当了20多年的火药工,不是制造火药,就是坐闷罐车押运火药,再不就是装卸火药,直到1986年退休。 张国福到鹤岗时,档案、户口什么都没带,更别提复员证、立功证了。正是“悄悄合上功劳簿,隐瞒了累累战功”,做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几十年间,不要说单位的同事,就连他的儿女,只知道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别的都一无所知。后来他对儿子解释说他回来的动机,他说曾经与他一同出生**的战友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留在部队享受他们给我带来的荣誉。战争的胜利不是一人之功,合上功劳簿,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和平生活。 在军校深造时,张国福收到许多各地的女大学生给他写的信,表达了对英雄的爱慕之情,但朴实的张国福还是与同一村的邻家漂亮姑娘任宝莲结了婚,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张国福一家7口挤在12平米的平房里,从进厂到退休,他都是四级工,从未涨过。5个儿女大多自谋职业,最困难的时候,张国福就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天不亮捡煤矸子,省下班上发的饭拿回家给孩子吃。 ◎ 怀念战友张国福说,他哭,是因为他怕那些舍生忘死的战友打下的江山就这么被贪官蚀空、糟毁啊。一直觉得父亲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的四女儿一次路过西安,听父亲说47军军部驻扎在那里,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西安47军军部探访,了解一下父亲的过去。在 47军部的荣誉室里,当讲解员向他讲起“孤胆英雄”张国富时,她惊呆了,墙上光荣榜那张照片那么熟悉,多么像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讲解员告诉她,张国富的英雄事迹不光47军史上有记载,还以《孤胆英雄张国富》为题上过小学课本呢。女儿经过仔细辨认,最后确认英模榜上的张国富就是自己默默无闻的父亲张国福。 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张国福只所以再也不向人提起他的过去、他的经历,实在是那场战斗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记忆。儿女们知道了他的辉煌过去,他再也不能隐瞒了,但他一提在朝鲜的那次战斗就哭,身边的人全没有了,枪林弹雨中,尸肉横飞,全连战友都牺牲了,他爬着回来向师长报告,说他们连基本完成了任务,师长指挥员们都哭了。 再后来,儿女们也就知道每次看到电影电视中战士牺牲的场面时父亲为什么哭了;看到贺龙、陈毅等军队高级将领挨整遭辱时父亲为什么哭了;但张国福看到高级干部贪赃枉法受处理时他也哭,儿女们就不明白了。最终,女婿忍不住去问他。张国福说,他哭,是因为他怕那些舍生忘死的战友打下的江山就这么被贪官蚀空、糟毁啊。 张国福的多年军人生涯,即使当了百姓,也没有泯灭他对国家、对军队的热爱,对军人的关心。退休后,有一段时间他在山东生活,有一次过年时逛农贸市场,发现一个采购的战士的车不小心碰到菜堆上,菜场上人一看是个当兵的,觉得有油水可捞,纠缠着他,要他赔整摊子的菜,张国福大喝一声:“干嘛,你们想干嘛?孩子出来当兵,大年三十回不了家,为的是什么?你们谁敢动一下看看。让他走,你们有什么损失我替他陪。”人们一看是个威武的老者,也不敢再存非份之想,都散了。那名士兵很感激,看一身正气非同一般的张国福,忙问:“大爷,你是?”“甭问,跟你吃过一碗饭。”张国福自豪地说 ◎ 遭遇病魔1997年,张国福经常咳嗽不止,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胸部已有积水。当时他的几个子女都已下岗,家庭经济拮据,很难拿出一笔钱为父亲治病。这时,儿女偷偷瞒着张国福找到父亲原部队的老上级、老战友,而40年间,张国福原团政治部主任、国家核工业部总公司核动力研究室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穆建华和老团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以及47军编写军史的同志也都在苦苦地寻找这位战功卓著、却突然消失了的战斗英雄。 穆建华、黎原闻讯后,迅速将张国福接到北京,安排他住进解放军301医院。专家打开张国福的胸腔后很是吃惊,张国福的肺由于长年在火药厂工作,再加上多年战场上炮火熏染以及朝鲜战场上那七天八夜弹火下战斗,吸入大量的火药烟尘,他的肺膜厚得难以想像。住院期间,部队领导多次问他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张国福回答只有一句话:“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好。” 1998年7月11日,享受副师级待遇没多久的张国福在301医院永远合上了双眼。张国福去世后,部队领导把他5个子女找到一起,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和帮助。英雄的儿女像他们父亲一样,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甚至把部队写给当地政府请求对张国福子女予以照顾的信函也压了下来,没给各级政府添加任何负担。 张国福的骨灰按照解放军三总部的意见,准备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张国福临终时说:“我在鹤岗搞了一辈子火药,还是让我回鹤岗吧。”他的骨灰被放到了第二故乡鹤岗殡仪馆烈士陵堂 ◎ 英雄情怀张国福身上有中国人最朴实的本质,成为特级战斗英雄后,每次接受记者采访就脸红,作报告,站起来敬个礼就完了。去作报告时,因山路崎岖,部队给他配一匹马,前面有个领马人,但张国福让领马人坐,他跟着走。他说他腿快,"不能让腿闲着,多练它,我还指望它以后打仗呢。"张国福对领马人说。 正是这不灭的英雄情怀,在张国福弥留之际,他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军号响了,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喊出"向我开炮"的可歌可泣感人场景。 张国富,一个属于战争年代的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一个在和平年代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于他在战争时期壮举的英雄。 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 2 重庆市公安局黄沙溪派出所民警烈士(1918--1952),模范民警。浙江浦江人。1950年起在重庆市公安局黄沙溪派出所任民警。1952年6月2日冲上成渝铁路轨道,将一个被疾驶而来的火车吓呆的小孩推出轨道脱险后,自己光荣牺牲。同年,公安部授予他模范人民警察称号,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次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在菜元坝火车站附近为其建立了纪念碑。 张国富烈士是解放后,公安部授予模范人民警察光荣称号的第一人,昨日(2005年09月10日)上午,经渝中区公安分局、旭庆房地产公司和烈士亲属三方会谈,达成搬迁烈士墓的决定,实现了烈士墓碑合一。 张国富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原分处两地,烈士墓位于黄沙溪大平街,烈士纪念碑处于两路口建兴街。因市区规划,烈士墓被划入拆迁范围,并出售给旭庆公司。 为保护烈士墓,渝中区公安分局和旭庆公司决定迁移烈士墓至建兴街烈士纪念碑处,并得到烈士亲属的同意和支持。据悉,烈士墓地搬迁在重庆市公安系统内部是首例。 3 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张国富,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安徽合肥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3.12——1980.12,步兵73师218团战士、排长、政治处干事; 1980.12——1983.08,城西湖农场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1983.08——1986.06,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秘书; 1986.06——1988.01,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干部; 1988.01——1990.04,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副科级巡视员; 1990.04——1991.01,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正科级巡视员; 1991.01——1992.11,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副主任; 1992.11——1994.08,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 1994.08——1999.02,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正处级); 1999.02——2002.07,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副厅级); 2002.07——2002.09,安徽省宿州市委副书记; 2002.09——2008.04,安徽省宿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其间:2004.09—2007.07在省委党校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8.04——,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2011.11------,安徽省省委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4 常州供电公司输配电工区副主任中共党员,高级技师,现任常州供电公司输配电工区(带电作业中心)副主任,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省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公司优秀党员等项荣誉.带电中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原电力部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省公司先进单位等荣誉.他们承担的10KV配网系统大修中应用带电作业综合检测新技术省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0KV配网系统带电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应用旁路电缆法带电更换10KV导线的新技术开发应用,500KV绝缘云梯法等电位修补导线获省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河北围场太和乡双峰山县幼儿园教师张国富,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育太和乡双峰山幼儿园教师,入选2007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2002年10月的一天,张国富下班回家,路过五大古小桥时,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蹲在桥下,通过简单沟通,他发现老人又聋又哑,“不把他带回去,她很可能会冻死、饿死在外面。” 就这样,张国富带着老人回到家里,一养就是5年。老人虽然又聋又哑,可特别爱干净,总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农忙时,老人主动帮着下地干活的张国富夫妇烧火做饭,平时也帮着做一些简单家务。而张国富也将老人当成亲妈看待,嘘寒问暖,还帮老人治病,一家人相处融洽。 尽管从与老人的沟通中获得一些零零散散的线索,但他们还是不能知道老人家在哪里,再加上老人不认识字,就更难判断她来自何方。每年夏天,老人都会到山上采些蘑菇、黄花等卖了,把钱攒起来,张国富家还特意给她准备了一个带锁的抽屉。从她比划看,她是想靠自己的能力攒够路费回家。 每到节日,老人就会独自坐在角落里发呆。张国富总会想办法让老人过得开心,“实在找不到她的亲人,我就给她养老送终。” 张国富的事迹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从11月7日开始,《燕赵都市报》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辽宁省朝阳市人民广播电台对此转播后,一位姓陈的听众迅速与电台联系,初步认定老人就是他的姥姥。经过两家媒体的积极帮助,11月28日,认亲成功,老人是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联合乡人,名叫胡玉荣。2001年9月的一天,老人在山里采蘑菇时迷了路,几经辗转来到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育太和乡,被好心的张国富发现并接到了家 6 大庆物探公司采集工程技术部高工◎ 个人履历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60510 技术职称:高工 职务:主任 社会兼职: 毕业学校:大庆石油学院 最高学位:学士 所学专业: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工作简历:1988年9月—1991年3月 物探公司2287地震小队,施工组长 1991年3月——1992年6月 物探公司2287地震小队技术队长 1992年7月—2000年10月 物探公司生产技术科 项目组长 2000年10月—2002年6月 物探公司采集中心项目管理室 主任 2002年6月—2003年1月 物探公司采集中心主任工程师 2003年1月—2005年11月 物探公司工程技术部主任兼采集中心主任 2005年11月—2006年8月 物探公司工程技术部主任 2006年8月—— 物探公司采集工程技术部主任 ◎ 主要学术成绩:采集技术自以来,主持或参加了物探公司的所有地震采集领域重大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工作,包括: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攻关、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复杂构造地震采集技术研究、海拉尔复杂构造地震采集技术、外围低信噪比地区地震采集技术、青海柴北缘采集方法攻关、物探首块印度尼西亚Jeflo-Salawati地震采集项目攻关等。 (一)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方面: “九五”、“十五”期间,一直从事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在如下关键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一是提出优化观测系统及施工现场特观设计技术,对大庆长垣东西两侧的油田设施、采油厂、城镇的地震采集提供了技术保证;二是总结出精细优选激发井深技术,并为公司形成激发井深综合设计技术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三是使用记录品质的量化分析和质量控制技术,通过研究总结出高时间采样、高空间采样、高次覆盖技术等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系列,并已经在大庆探区广泛使用。 (二)深层勘探采集方面 自“八五”开始积极参与了深层复杂构造地震勘探的现场试验和研究工作。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总结出三项关键地震采集技术。如:中大药量组合激发技术;多道、大炮检距、高覆盖观测技术;中低自然频率检波器串并联组合接收技术等。目前,深层复杂构造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已经成为公司一个招牌的关键技术。 (三)青海柴北缘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方面 在具有世界性物探技术难题的青海柴达木盆地逆掩推覆构造地震采集技术攻关中,总结出柴北缘逆掩推覆构造地震采集技术系列 1、多种钻具联合应用技术 2、基于地质模型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 3、高空间采样、大炮检距、高覆盖宽线观测技术 4、近地表结构调查及静校正技术 5、现场处理质量监控技术 6、实时监控及记录品质定量分析技术 7、中密度炸药、大药量激发技术 (四)技术推广 2000-2002年研究成功的综合利用微测井的波动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岩性录井进行激发井深综合选择技术,首先在2002年海拉尔贝尔西北工区推广使用并取得优秀的地质效果;同时在大庆探区内进行全面的推广应用并逐渐形成大庆物探特有的技术系列,成为近几年物探技术和资料质量大幅度提高的重要保证。 2000年研究成功的试验资料定量分析技术,在青海柴北缘工区首先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勘探效果;同时在大庆探区的所有勘探开发区块进行推广应用,有效地保证了勘探效果。 2000年试验成功的观测道间激发技术,在青海柴北缘工区推广应用,有效地保证了柴北缘逆掩推覆勘探难题的突破。目前在大庆探区得到广泛使用。 2000年研究成功的油田区三维特观技术在大庆探区进行推广并得到广泛使用,解决了几年来大庆探区油田区、城镇、自然保护区等极其复杂地表条件下的物探采集技术难题。 7 雕塑家张国富◎ 张国富张国富,男, 1977年二月出生,河北张家口人。 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到河北美术学院任教,2005年创办雕塑系并任河北美院雕塑系主任。 2009年任雕塑院院长。现为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2010年创办燚土陶艺工作室。主持全面工作。 个人获奖情况: 2005年--2006年度“院级优秀教师” 作品《旗帜》获河北建党80周年专业组一等奖 作品《同归》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河北省展 作品《栏》入选第六届全国年展 2008年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艺术》。河北雕塑专栏作品选登 为张石高速公路设计浮雕稿600米 为大石门雕塑有限公司承做大型雕塑16件,浮雕12平米 2008年组织学生到哈尔滨参加全国大学生冰雕比赛,获“团体奖”、“制作类铜奖” 2009年作品入编《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 2009年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十四届全国雪雕比赛铜奖 。 2009年组织学生到哈尔滨参加全国大学生冰雕比赛,获“团体奖”、“评委特别奖” 2009年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十五届全国雪雕比赛特别技巧奖 。 2009年中国哈尔滨第二十三届国际冰雕大赛二等奖 2009年作品《赚钱了》获蓉城国际美术双年展铜奖 2009年作品《父子》获《中国美术教师作品年鉴》年度铜奖 2010年作品《侯》获环旅联盟大赛银奖 2010年出版《张国富作品集》 2010年作品《专业人士》《都市印象》获全国民办高校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 8 著名花鸟画家张国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