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广铭 |
释义 | 张广铭,1963年10月生于北京,199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固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此后曾先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97年底回国,任我校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8年3月起任研究员。1999年9月和2001年9月,张广铭先后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4月转任我校物理系教授,今年4月入选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高等学历1981年9月-1985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 物理系本科生。 获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原子核物理学. 1985年9月-198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获理学硕士学位. 专业:理论生物物理. 1988年2月-199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 获理学博士学位. 专业:理论固体物理. 工作经历·2005年10月至今,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4年4月至今,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1998年3月-2004年3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7年11月-1998年2月,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94年9月-1997年9月,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医科大学数学系,研究员。 ·1992年8月-1994年9月,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研究员。 ·1991年3月-1992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物理系,讲师。 ·2005年7月-2005年9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JSPS高级访问学者。 ·2001年2月-2001年5月,香港大学物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1月-1999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物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教学研究大学本科课程:“复变函数”(清华大学2000年春季学期)、“统计力学”(清华大学2004年春季,2005春季学期)、统计力学II 研究生课程:“量子统计“(清华大学2006春季学期)、量子多体理论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低维关联体系低温反常行为、量子磁性、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 高临界温度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磁性和非磁性杂质散射; 量子点等介观微小体系中电子输运过程; 量子关联、量子纠缠及量子信息论. 主要成就2011年获叶企孙物理奖。 十多年来, 本人一直从事强关联多电子体系、低维磁系统和介观体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1).在近藤(Kondo)效应和有关的量子杂质问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结果,包括用紧致化的O(3)Anderson模型证明了该体系的非费米液体行为;找到了一个表现Marginal费米液体行为的普适类,并将双通道近藤模型严格地映射到具有长程相互作用的一维反磁铁自旋模型,证明有服从分数统计的半子元激发,且不动点附近的“危险无关变量”会给出非费米液体行为. 2).关于磁性和非磁性杂质对高温超导体的影响,电子扫描隧道谱给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同合作者一起考虑杂质的量子效应以及与势散射的相干,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胜于国际上相应的工作。 3).在磁性系统的量子相变和量子液体态的研究中, 同合作者用近藤点阵模型证明一维是无序态,无量子相变,二维存在相变,并且证明二维时反铁磁长程有序态与无序态可共存,这一预言被量子蒙特卡罗计算模拟所证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