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固 |
释义 | 其一张固 [唐]字柳塘,浙江龙泉岁贡。以善画竹名,吴照谓不失梅花道人(吴镇)宗派。《泰和县志》 曾作诗 独秀峰 孤峰不与众人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其二张固又叫张汤。 张汤(?--前115),杜陵(今陕西西安东)人。汉武帝时负责刑法事务的权臣。 早年学习律令,从小随当长安县丞的父亲出入衙门。父亲死后又充当长安县吏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办理案件、处理公文等事十分熟悉。由于周阳侯、武安侯的推荐,汉武帝初年就踏上了仁仕途。先后担任过守卫茂陵的校尉,后由丞相田蚡推荐,补处理讼案的侍御史。在御史任上,因在审理陈皇后巫蛊狱和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事件中穷治根本,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升为太中大夫,与赵禹等人共定新的律令。不久又升为廷尉、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列。 汉武帝刘彻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张汤是制订和实施这些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曾与赵禹共同编定法律,制订《越宫律》、《朝律》(见汉律)和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由于汉武帝对匈奴连年用兵,中央财政出现困难,张汤建议铸造皮币、白金币、五铢钱,使钱币铸造之权归于中央,并统一了币制;又支持盐铁官营,实行国家垄断的政策。并制定"告缗令",征收工商业者的财产税与所得税,打击富商大贾,诛锄豪强兼并之家,相对缓解了财政危机。 张汤用法苛刻严峻,又迎合武帝所好,以《春秋》古义治狱,审理案件完全以皇帝意旨为准绳。凡是武帝所欲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苛的属吏去办,武帝想开释的则交给执法宽缓的属吏去审理;又把武帝对于疑难案件的批示制定为律令程式,作为以后办案的依据。 当时,“天下事皆决汤”,张汤权势隆贵远在丞相之上,因此受到统治集团内部的嫉恨。元鼎二年(前115)由于御史中丞李文、丞相长史朱买臣以及赵王等人告发和诬陷张汤与属吏鲁谒居关系暧昧,疑有大奸,又与富商大贾互相勾结牟利等,张汤被迫自杀。他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皆得自俸赐。武帝知道张汤被陷害,又尽诛朱买臣等丞相三长史,丞相庄青翟也因咎自杀。汉武帝重其廉洁而惜其自杀,于是下令重用其子安世。 张汤有两个儿子,长子张贺,次子张安世。张贺曾任掖廷令,曾收养皇曾孙刘询,并教其读诗书,又以家财为其娶许纪。刘询后来即皇帝位。称汉宣帝。为报其恩,追封张贺为恩德侯,并令张安世的小儿子出继为嗣,承续侯爵。又拜张贺年仅七岁的孙子张霸(其父已死)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候,食邑30户。不久改封为阳都侯。 张安世(?一前62),字子孺,以父荫踏入仕途。汉武帝巡视河东,他作为尚书同行,归途中发现掉了三箱书,下诏寻求而不得。安世由于平时细心,知道所有丢失的书名,就求购献上,经过校对,竟没有少一本。因此得到汉武帝重用。《汉书》称:"上奇其材",升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公元前86年。昭帝继位,拜右将军,封富平侯。昭帝死,与大将军霍光共立昌邑王,因遭到张敞等人的反对,而改立宣帝。宣帝即位,因功封食邑10600户。霍光死后,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当朝宰相,掌握军政枢机七年(前68一前62),人称谨慎周密。元康四年(前62)病逝。溢号敬侯。 张安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张彭祖出继其兄张贺为嗣子。第二个儿子叫张千秋,汉宣帝即位,拜为中郎将侍中,与霍光之子霍禹一起率兵进攻乌桓,得胜还朝。霍光问起战斗方略,千秋口讲兵事、手画城池,对答如流,而霍禹则依赖文书记载。一问三不加。由此,霍光知道张千秋之贤能,而哀儿子之不材,曾慨叹"霍氏世衰,张氏兴矣"。后来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张家之兴,历数世而不衰。至东汉仍然如此。 张安世的长子张延寿,宣帝继位时,封为中郎将侍中,出任北地太守一年,以父亲年老,内调左曹太仆。父死。嗣富平侯爵。当时候国在陈邑食邑在魏郡,田租收入每年千余万袒。他自认"身无功德",请求减免食邑户数。于是迁封平原,减去一半食邑之户。卒谥爱侯。儿子张勃承嗣侯国,拜散骑谏大夫。元帝时,因他所推荐的陈汤犯罪又削去食邑200户。但陈汤后来立功西域,人们由此都称张勃知人善选。张勃死后,儿子张临承袭富平侯国,以谦恭节俭著称,曾将家财分施宗族故旧。张临是当朝驸马爷,娶妻敬武公主,但他不以皇亲国戚自居,常以桑弘羊、霍光两个家族之败为戒。死后薄葬,不起坟堆。其子张放承嗣侯爵。张放深得汉成帝欢心,拜侍中中郎将,娶皇后侄女为妻,由皇帝为其操办婚事,时称"天子取妇,皇后嫁女"。他常常和皇帝同起同卧,并一同微服私访。如此"宠爱殊绝",受到群臣反对,被外放为北地都尉、天水属国都尉、河东都尉等。绥和二年(前7),成帝驾崩,张放也"思慕哭泣而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