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德波
释义

张德波,男,1968年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辽宁省师范大学数学系。辽宁省重点高中,辽宁省示范高中沈阳市第83中学校长、沈北新区教育局副局长。

主要业绩: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所带班级在高考中成绩突出,并多次获得省、市、区三好班级、先进团支部称号。优秀课和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其中《教学工作初探》、《探索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之管见》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一等论文,并在省年会上交流。本人先后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市政府表彰的优秀班主任、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青年教师。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曾入编《沈阳市志》、《沈阳市名校、名师集》等。

他多次受到上级政府表彰,获得诸多殊荣。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先后参加区教师“爱岗敬业”先进事迹循环报告团和沈阳市师德建设报告团,其事迹深深感染了听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市领导的好评。

张德波同志业务精湛,教科研能力强。他是沈阳市中学数学科骨干教师、沈阳市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他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证书,其作品及论文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丛书》上发表、获奖。他主持的“十五”省级科研课题《高中创新教育研究》获辽宁省优秀成果奖。同时学校被评为省级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他主持编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校本教材,由他专著的《高中教育创新与发展》一书已公开出版。张德波同志注重理论学习,坚持教育创新,取得了斐然成绩,其事迹被编入《为了明天》一书,并多次被辽沈多家报纸和电视台报道。

一、创新办学理念,走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办学理念的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办学的动力、导向和保障。张德波同志深知办学理念的树立,不能是赶时髦的文字游戏,而应顺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应与学校传统准确契合,更应是先进教育理论与学校实际的紧密结合。他根据学校的实际,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学生发展,以阳光教育理念育人,造绿色生态管理”的办学方略,这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个行动纲领。

二、实施校本管理,践行“以人为本”思想

张德波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随着办学自主权的下放,对校长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需要校长有很强的教育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扬尤其是发展学校文化,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体现学校管理的自主化,管理人本化和管理个性化。他强调在实施人本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践行多向多维的“互动”管理模式,学校与教师、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应是互为管理的对象,互为管理的主体,由此才能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民主、和谐。

1、塑学校之灵魂,建“人心工程”

张德波同志1999年走上领导岗位,自担任校长以来,他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自己工作动力和源泉。他常常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感染并带动全校教师执着追求,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把“无私”和“律己”作为应具有的最根本心理品质,去实施自己更高标准的要求,他工作务实求真,不贪私利,不图名利,廉洁自律,用不断超越一般规范的责任和觉悟去铸就他特有的人格魅力。沈阳83中学地处沈阳北郊,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教师待遇比市内低得多,稳定教师队伍难度相当大。但在张德波同志任职期间,全体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无一人要求调出,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起到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事业凝聚人。“人心工程”的实施,使领导班子成员把“管理师生”变成“服务师生”,学校各部门的角色由“管理者”变成诚心诚意的“服务者”,通过转变角色,他把“人本化管理”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2、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行“阳光教育”

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扬长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能力。抓住“养成教育”这一工作重点,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竞争意识。

学校每周四下午定为“校长接待日”,每一位同学均可找他谈话,谈话内容绝对保密。他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校学生会成员通过公开竞聘组成,代表学生与学校对话、沟通,学校关于学生发展有何政策出台都要召开听证会,征求学生意见,学校定期向师生征集学校发展方向的建议和意见,使师生真正成为参与学校决策沟通管理者。

三、建造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文化

他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发展和形成的“三个建设”,即特色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

1、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

针对郊区县高中的实际以及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保障的要求,他认为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整合课程内容,开发具有扩展性、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注重教学组织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富有个性的探索和学习心得。课改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的人”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其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

83中学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任务十分繁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被他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他认为学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他提出全校教职工要 “立言立行,以人格的魅力育人”,以良好的师德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注重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告诫他们必需注重理念的转变。学校全力在“转变观念和手段”上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和实践尝试。校内开展了“青年教师工程”,让年轻教师有更多的锻炼机会,青年教师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学校近三年招聘的青年教师多次在校、区、市上各种公开课和竞赛并获奖,许多青年教师,刚到学校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带三年,所教学科成绩好,深受社会各方面的肯定。

3、以人为本,着眼学生发展,形成特色教学

近年来,特别是在国家新一轮课改实施后,学校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确立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的观念,形成了学校的课程超市,并注意优化课堂教学。

他多次强调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基本目标;以主体参与、差异发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体验成功为基本教学改革策略,使课堂教学目标从传统教学仅仅注重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转化到现代教学注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样性人文目标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开名影片、名作欣赏课并重视综合社会实践课,坚持百花齐放、素质育人。

四、打造一流示范高中的声誉

张德波同志坚持以德治校,以法治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勉励同仁,为民族的未来培养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契机。他的阳光教育理念下的德育管理创新则对班主任工作,特别是育人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三成教育”,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几年来,学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实行科学的人本化管理,以此充分调动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师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两年两大步。尤其是近年来83中学的全面发展被教育专家们定位为:阳光校园、阳光理念、阳光心态、绿色管理。学校获国家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精神文明单位、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带领全体师生通过艰苦奋斗,把学校建设成了省市知名的重点中学,有多名教师成为享誉省市的名师,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市金牌教师、区首席教师20余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