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长帧 |
释义 | “醉鬼”张三,原名张长帧(1862—1945),字寿亭,籍贯河北省束鹿县旧城辛集人氏。十岁左右随全家迁至北京南郊马家堡居住。性格豪爽,好交友,喜饮酒,又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得“醉鬼张三”之雅号。 儿童时代初自名师张三儿童时候,家道小康,不喜读书,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加入本乡的少林会(是乡间的一种体育运动组织),每日从教练武师习学五虎棍、少林棍。他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中,得识二位老师,俱姓李,一位家居河北省深州,另一位家居河北省莫州。这二位老师共同担任对张三的武术的武术教导责任。但此二位老师的相互关系,在张三没有去世以前,他本人从来没有说过。此二位老师的感情甚是融洽,共同授艺,在课程的分工上:郑州李师教授“穿掌通力功”——其方法是以弓步和马步桩为底功运用各种不同姿式的掌法贯力于全身,有上下通力、左右通力、下盘旋转通力。这是一套基础母功。此外尚有一套导引功法,名叫“三皇吞气功”。这种功夫练成后,内脏坚实,骨骼肌肉特别地强壮。而且能使身体升降自如,体肤可以坚硬如铁,也可以柔软如绵。至于深州李师所教授的课程有三种拳术:是一种实战的功夫拳,没有花招,称为短拳,多用于贴身近战,包括硼力、顿力、挫力,肘击,撮腿扁踩,盘腕术。长拳,也叫六家式,据说是由六位世外高人所研究的一套拳术。主要招术有连环撞腿、扑地锦、横腿、连环冲拳。其他还有一套拳术叫做中路拳,以中点为心,向四方进击,以旋转进退五捶为主要招术。致于器械,进手(散手)也是不可多得的技艺。 名师根源张三每在过年时,在他的屋中供奉一个牌位,上面以楷书写着张、赵、马三位祖师之神位。据他介绍,他的业师——莫州李老师,是一种无名的拳术门派创始人,但这位老师的根源是怎么样呢?远在明末清初时,有明朝军中三位武将(张氏、赵氏、马氏),不愿降清,就互相结合在四川深山中务农为业。闲时三人就把个人的武学互相研究、贯通起来,形成一种有系统的技艺名叫“普通把式”,以“掌法”做母功,而“穿掌”是招术精妙所在。其中以“劲戳”为主。武林中之招术诀窍有云“十打不如一戳”。还有深州李老师所传的技艺中有一种名叫“轴心”功夫,就是以一定点为中心基础而向四方发射——是技击术中之绝妙招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用“轴心旋转”的步眼。 师训记严张三本人以少年时从二位李姓武师所学习的基本武功为根本,后来又在江湖上遇到一武术大师潘应龙。潘武师家中富有而且性格良善。张三经亲戚介绍得识此人,并在一起切磋技艺。而自此认识了许多当时武林中正派人物。这时李姓二位老师已经他去。临行时对张三说道:“你的武术底功可以了,今后我二人要到远方办事,希望你好自为之。几载以来我二人的技艺都传授给你了,你要努力用功,将来以此艺业来谋生。你的行为好坏我们随时都可以知道,你要深切注意。” 所以张三一生严记师训。从不敢妄为。 张三与潘应龙的友谊纯为道义之交。彼时张三的家道中落生活甚是穷困,潘应龙就给他介绍了一处保镖的工作。在北京南郊黄村附近有一庄园,主人是两位中年老姑娘,因老人相继亡故,又无其他族人,此二位姑娘只得料理家务,因时有匪人侵扰,二位姑娘虽也请了几位镖师护院,但仍有盗匪光顾。张三彼时年仅十八岁,他上工后很多人都看不起地,但经过与匪徒数次较量,最终将群匪驱走。 因为他不愿去镖局作镖师,又没有资金开办镖局,干脆就独自一人去招揽生意,靠自身的武功去给一般客商保镖来维持生活。 名声出外,高人指点一个人保镖(武林中的术语叫暗镖,也叫哑巴镖)就是没有什么具体形式——镖车、旗子均无,只要与客人讲好一切条件,就请客人自带行装上路,微服在侧保护,每到站口或山寨出面周旋,凭自己的名姓走南闯北,得到了几位世外高人的指教: 五显财神庙的“王先生”几岁的时候张三常在北京西便门外的一位好朋友家居住。这位朋友叫赵增,素喜武术,一起共同练功,互相切磋技艺。每当清晨练功完毕总要在野外遛步,这也是练功后的整理功夫。可是这在这个时候,总见居住在附近的五显财神庙内的一位老年人士,此老人清瘦身体,态度安闲,从不与任何人谈话。他做何生意无人得知,只听说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先生。这位王先生每于清晨也在乡间野外行走。张三与其练功伙伴总觉得这位王先生有点奇怪,所以想了解他的行径。就这样每当王先生出庙往前行走,张三与几位伙伴在后稍远之处跟随,但是不能追上,总有一段不能超越的距离。王先生也好像觉得其身后有人跟踪,但是决不理会,任我父亲等人如何努力加快脚程,不但追不上,而且在转过几处树林,或田间小路,再看这位王先生渺无踪迹。如此半载有余。忽有一天,正逢仲秋时节的早晨,天气特清朗,这位王先生又出现在田间小路上,幽闲自在踱步,张三等人与其相遇,而这王先生竟开口说道:“遛为百练之母,要在遛之中加上功夫才行!”王先生旁若无人地在小路上练了几趟遛步的技艺功夫,是直中有曲,走步之中有踢法、拳法、掌法,我父亲等人在旁边看的出神。王先生说:可以了吧!看不明白,明天再看。众人第二天又在该地与王先生会面——也就是跟着王先生学习遛步的武术技巧功夫,可是在几天之后,这位王先生不知哪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 老尼姑传授“旋转八方倒身套肘”清光绪二十二年间,张三在河北省保定乡村居住。每日清晨在村外大道边的小树林练功,经常见一老尼姑在大道上行走。这老尼姑身穿灰色布僧袍,头戴观音斗,只能微见其面部有若童颜,她足登云履,腋下挟一黄色包袱,走路很快,身体非常灵便。这老尼姑路过张三练武的地方,有时回头一视,有时看也不看往前直走过去。忽有一日,这老尼姑又路过张三练武的树林旁突然停步不走,回过头来,并把包袱放在地下,用手向张三一指说道:“你为何不练这种功夫?”说着将身形矮下,双臂弯曲以肘部互相交替进击,肘随身变,姿势各异,且快如风车一般转动。其身法、步眼与昔日之二位李老师大同小异。张三此时武功己有相当根底,见老尼姑示教,顿明其中门道,连忙向老尼姑行礼致谢。老尼姑神态严肃地说道:“你会了吗?你练我看。”张三全神贯注,照样演练一遍。老尼姑又将倒身之功力详细讲解一番,然后对张三说道:“好,你就照这样!” 说罢,竟扬长而去。此后,张三终未见到这位老尼姑师父。 少林僧传授“进步鸳鸯连环腿”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后,张三保镖走到河南拓城县附近的一个集镇上,听本地居民说有一位少林寺僧人寄居在城乡的一座庙内,武功精深但不轻易传人。张三就停住镖车,请客商暂住旅店,他一人去庙中拜访高僧。张三见这位僧人虽已年迈,但身体雄健,脸色红润,精神旺盛,知是一位高人,不禁肃然起敬,忙执弟子礼并说明来意。僧人说:“你我能研究武功很好,不过最好咱们俩人交手较量一番,我要看看你的武功如何?”张三知道僧人武艺高强,于是连称不敢。僧人见状大笑说:“你不要害怕,我对你是善意,因你来投师,我得测试你的武功程度,我与你较技,任你用招打我,我不还手,你看如何?”张三就以撞腿的招术向僧人进击(撞腿这招是其业师所传授。上手是双拳齐击,下面以撮腿斜踢对方小腹,而旦是短拳小架式,拳与腿尽是绷撞之寸力。这是张三最得意之招)。但在眨眼之间那僧人不见了,他急回头见僧人的双掌正在其腰部两侧停住。张三见状甚是惊异,连忙行礼求教。僧人又哈哈大笑说道:“你的功夫可以,这也就是我能够对付,但依我看你这招术还应添几手。你要知道技击法则主要在于隐避自己,这样使对方失去进击目的,就在此时连续发招进击对方才可取胜。所以先要练‘闪’的功夫。 ‘侧闪’、‘下腰’具是下盘功夫,还要盘腰卧腿,胸脯接近地面,前后左右旋转,其快如电。更要在运动之中出招连环不断。如对来招,不要破对方招术,也不要搪架,要闪开对方手脚。” 张三与僧人盘桓数日,尽得其奥妙功夫。这僧人曾谈到中国武术门派问题,他说现存民间的各门派武术大概都在明末清初之时创兴。所以武术系统往往相似,只是名称各异。譬如掌法来说穿掌、瓦拢掌、白蛇吐信等等具有相似之处。且各门武术练功次序亦往往相同,只不过各有独特风格和独特技术。 普渡寺中的黄衣喇嘛秘传“翻掌铁裆图”民国初年,张三结识了一喇嘛师父。这位喇嘛师父性情很和顺,谈吐风雅。二人每日在酒肆中相遇,开怀痛饮,高谈阔论。但所谈的都是各地风土人情,毫不涉及有关武术方面的事情。这样相处半年有余,一次聚饮分手时,这位喇嘛师父说:“张三哥,明日中午你到普渡寺来,我们在寺中饮酒谈心更为有趣。你一定要来!”翌日,张三打酒买菜,按时赴约,饮酒时,这位喇嘛师父对张三说道:“我原是远方的僧人,云游到此,现在时间已久,明天我将往他处去。半年相交,我知道你为人端正,而且武艺高强。不过,‘艺多不压身’,我再给你添点功夫,你看不是更妙吗?”说着就将身后的一个小木箱子打开,从内里边取出一个画卷来。展开一看,所画的尽是些各种不同姿势的小人(练功图解),旁边还有文字说明。喇嘛师父又说道:“这个画卷我们出家人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就奉送给张三哥,作为日后纪念。请您收下吧!并希望你照图下功夫,定有大进。”张三知这张画卷是武林中的珍宝。这才明白此喇嘛也是一位“真人不露像”的世外高人。“翻掌铁裆图”内中的课程有“蹲砖千斤坠”、“撮掌聚力”、“摩脐过气”、“童子拜观音”、“轴心旋转”、“下部行动”、“铁碗钢指”、“合十运力”等绝技的练法。 吕公堂小老道讲论轻功初年,北京东城根泡子河畔有一老道庙,名叫吕公堂。每逢夏季,绿柳成荫,景色宜人。所以东城一带习武者均来此处演练。庙内有一道人,年纪已过花甲,但精力未衰。体格甚健,因身材矮小,故一般邻人皆以小老道呼之。这位小老道与张三甚是友好,经常在一起研究武艺。小老道蹿房越脊,如履平地。一日清晨,小老道约张三一起练功。庙门外有一冲天之旗杆,约有数丈之高。小老道倒爬旗杆至顶端,双手抓住杆头,全身平衡悬在空中。这种功夫叫作“顺风扯旗”,其功力在手指与腰。小老道练功之法是在墙壁高处钉一木橛子,每日站在墙下纵起来用手指捏住木橛,并将身体悬起。而隔几日就将木橛子用刀剐去一块,一直削至最细程度,还能用手抓住,身体悬起,此木橛不折。张三与小老道互教互学,很有长进。 此外,张三向“白马李七侯”的后人学了一趟“八卦刀”。李家祖传的单刀,门路静奇,招数奥妙,与八卦门中的刀术不同。张三学这趟刀术时,是用自己的“六合大枪”套路相换的。 张三还与“惯市李”的门人共同研究过“金纂提炉枪”。这套路是花枪的一种,枪中加棍,枪随身转,甚是吃功夫。张三所练的竹节钢鞭(双鞭)是与其挚友赵增祥互传技艺学来的。 张三对各门派武术都很崇敬。他常说各门派都有妙处,功夫在于个人练习。所以他本人没有门户之见,而且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练的是什么拳种,认为是极平凡的技艺,普通的武术,没有什么门派。有人说他是“黑门”,是“内八卦”这都不是事实。 醉鬼声望及地位鬼”张三在近代武术界以及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因为他从来不公开参加社会上的一切有关体育方面的活动,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颇为隐秘的人物。尤其在晚年更是深居简出,即便有时迫于情面偶到亲友家中探视拜访,也只不过是问候应酬而已,绝不谈论武术。如果有人提起武术之类的事情,他会马上告辞回家。那么他的武术名望是因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他本人行为端正,终身不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更以惊人的武功去作侠义英雄的事情。譬如在清庚子年(光绪二十六年)曾在北京街头攻击洋兵,拯救少女,曾多次惩戒贪官保护民众。他本人经常说:有我这样的把势不新鲜,而有我这样的气质和人格的不多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