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漳州贝雕
释义

历史起源

漳州贝雕,中国福建特色商品文化特色产品。明代后期,随着漳州与海外贸易往来的兴盛,形成了以漳州为中心,以外销为初始目的并为外销所推动的民间牙雕产业。

据《漳州府志》介绍,漳州人曾以进口的象牙雕成仙人像等,以作赏玩。这些仙人像的耳、眼、四肢、躯干都十分逼真。海澄工匠所刻的象牙雕品相特别好,工艺水平也比较高,为漳州贝雕的形成发展崛起起到了很大作用。

主要产地

漳州贝雕的主要产地在平潭、东山、福鼎、霞浦。平潭贝雕因材施艺,并力求形、纹、色的融和;东山贝雕以贝堆盆景为主;福鼎贝雕与漆器结合;霞浦贝雕则以贝贴画为主,都各具特色。

东山县艺人以海柳、贝壳、鱼骨、海螵蛸制成的工艺品,很有地方特色。.

收藏价值

同样,明清时期,漳州人还进口犀牛角,刻为犀角杯、观音像、布袋和尚等,作为外销和国内权贵把玩的珍品。现存的明清犀角雕作品已价值不菲,有的作品可值数十万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诏安县角雕工艺厂以牛、羊角为材料,经剖开、模压、磨刻、抛光、粘贴等工序制成的角雕工艺品,如玉石般晶莹剔透,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漳州贝雕美誉海内外

海柳是珊瑚的一种,其质地坚韧、色泽滋润,具有水渗不腐、火焚不损等神奇特点。虎斑海柳是海柳中的极品。东山岛的能工巧匠多把海柳精雕细琢为烟斗等高档实用的艺术品,并多次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和“广交会”展销,倍受中外客商赞赏。

艺人以贝壳为原料,经车、剪、磨、刻、粘等技法,塑造出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贝雕工艺品,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东山县工艺美术厂的贝雕作品曾获福建省二轻厅颁发的“创新奖”,贝雕产品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叙利亚等国。

海螵蛸是乌贼鱼骨,经去硬背、洗净、漂白等工序后,再精雕细刻,配以画框和深色衬底,题款钤印,十分雅观,令人赞叹称绝。东山海螵蛸雕的作品曾人选全国和省级工艺美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