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漳河水库
释义

漳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漳河水库是在漳河上建坝拦断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漳河而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是的湖北省管辖的最大水库,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域104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是中国知名的人工水库之一。它灌溉荆州、宜昌、荆门三个地、市共260.50万亩农田,是中国九个200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库灌区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漳河水库供应着下游几百万人民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简介

漳河原来是一条小河,在五十年代末,人们在烟墩和李家洲修起两个水泥大坝,就成了漳河水库。水库工程的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走自力更生道路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水利建设成果。1958年动工兴建,1966年基本建成。经过二十多年的运用,证明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建设缘由

漳河是长江中游较大的支流沮漳河的东支,古与江汉并称,左传云:“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它源于荆山,上游雨量充沛,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左右。建库前每逢暴雨、山洪汹涌,两岸往往溃决成灾,并增加长江洪水压力,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危。史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至1949年一百年间,共发生洪灾50次。

然而就在这水患频繁的漳河东岸,有一大片丘陵岗地,年年缺水苦旱,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当地志书上屡见:“旱,民多莩死”,据历史水文资料分析,漳河灌区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大旱约为十年两遇,中旱五年两遇,小早几乎年年都有。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烟,十年九不收”。无穷尽的水旱灾害,旧中国无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来治理沮漳河的夙愿无法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沮漳河的开发治理。1952年至1954年水旱灾连续为害,干部、群众要求治理漳河的愿望更为迫切,1953年至1957年,省水利厅组织力量对沮漳河的水文、地形、地质进行了反复调查勘测,井提出了兴建漳河水利工程的设想。1957年11月,在全省水利会上,张体学省长提出要兴建漳河水库。1958年2月省水利厅副厅长漆少川、许金彪,会同荆州地委书记盂筱澎,荆州专署副专员饶民太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察勘,选择水库坝址,讨论工程规模。5月初,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委在随县召开水利现场会,会上正式确定兴建漳河水库。6月5日,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漳河水利工程总指挥部,任命荆州地委副书记梁久让为党委书记,荆州专署副专员饶民太为总指挥长。6月9日到6月底,指挥部干部,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漳河设计组,省水利厅工程一团施工技术人员及荆门县民工先后进入施工现场。7月1日,观音寺导流隧洞响起了施工的第一炮。

建设历史

漳河水库规模大,任务艰巨,枢纽由5坝9闸、3段明槽和2座电站组成,灌区渠道分9级,各种建筑物15000多座。在1958年动工兴建这样大的工程,确实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当时国家财力、物力困难;二是施工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三是施工期受洪水威协,形势严峻。但荆门、江陵、钟祥、当阳、潜江、沙洋农场等5县1场和前来支援的有关单位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以高度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投入漳河水库建设,他们争先恐后,自愿报名参战,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日以继夜战斗在工地。有的农民全家出动,春节也不回家。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草棚,总指挥长饶民太八年施工就有六年与民工在工地上共度除夕之夜。施工期间最多上民工13.30万人,呈现出炮声动地,尘土遮天,人山人海,气壮山河的雄壮场面。工地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

在施工过程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1958年到1966年,先后涌现出吕明英、胡玉珍、雷朝友等特等劳动模范150多人,其中有5人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民兵积极分子大会。有200多名优秀儿女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漳河水库工程建设以观音寺大坝施工最为紧张艰巨,1959年2月,该坝在抢夺105米高程的紧要关头,导流隧洞发生崩塌堵塞,泄流量不断减少,库水位上涨,迫使大坝按简易断面施工。同年11月.导流隧洞因岩石破碎,又未全面衬砌,随时有再度发生崩塌的危险,故被迫提前封堵。原定105米脱险高程改为109米,任务更为艰巨。1960年2月,因明槽没有挖通,大坝又继续按简易断面再抢120米高程,并加紧明槽开挖。为了工程脱险,10万民工在春节期间坚持施工,披星戴月,日夜奋战,直至6月下旬,枢纽工程的紧张局势才得到缓和。渠道工程以总干、三干、四干渠尤为艰巨。全长18公里的总干渠填筑7座拦冲大坝,开挖6道高岭,其中,枣树店渠段全为膨胀土,开挖时多次崩塌,不得不改做沉箱。清水桥上下段均为石灰岩层,全凭炸药开路。四干渠全长173公里,要凿隧洞4个,架渡槽8座,劈山97处,填冲87个。长1138米的虎牙关隧洞,地质复杂,断层多,施工异常困难,跨越荆门市区的龙泉渡槽长825米,全在半山腰作业,干渠大都盘山开挖,工程十分浩大。三干渠灌区面积大,渠系复杂,土石方任务占整个渠道工程量的一半。荆门县除担任主要枢纽工程任务外,还组织一切能上工地的劳力开挖渠道。为漳河水库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劳力。

漳河工程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而且设计合理,工程质量好,主要在省、地委的领导下,工程党委采取了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决策方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的作风。(转自瀛商网)

自然风景

漳河景色非常美丽。漳河的水很静,在没有风的日子里,它就像一面镜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光芒四射;漳河的水很清,清的可以不用过滤就直接饮用;漳河的水很绿,绿得像是一块翡翠。

漳河水库被群山环抱,但最值得一提的是漳河中的小岛,这些小岛原来是一个个山头,后来建起水库后,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岛,这些小岛,有的像青螺,有的像乌龟趴在水中,有的像狮子,有的像水牛躺在水中,有的像鳄鱼潜伏在水中,等待食物的来临。漳河最有名的是观音岛,如果你来漳河玩一定要到观音岛看看。

这样的岛,点缀在这样的水中,这样的水倒映着湖周围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岛上绿树红花,乘着小船在湖中游玩,让人感到像走进了一幅长长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旅游资源

漳河水库气候宜人,工程宏伟,水域宽阔,烟波浩瀚,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是闻名遐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人文景观与工程景观相映成趣,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游览区

漳河风景区分七个游览区,16个景区,有水陆空游乐园、洪山古寺、观音岛、十大枢纽工程、陡石崖、伍峰寨、“祭公剑”、季家沟、乐天处、青蛙石、老龙洞等数十个旅游景点。大坝、副坝,如巨龙腾水,或盘绕山间,或横卧平川,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明槽涵闸似长虹吐霁,或飘逸柔软,或舒展奔放,绚丽多姿,风彩迷人。观陡石崖,游观音岛,让人引出一串观音菩萨游历漳河的神奇传说;登鸡公尖,望插旗岭,令人牵出许多武圣公横刀跃马的英雄故事;上伍峰寨,攀乐天处,使人仿佛看到历史长河中泛起的阵阵云烟。还有那龙口湾、青蛙岩、杜甫沟,一个景点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漳河风景名胜区里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相传观音菩萨曾经到这里游览过,所以,风景区内有很多以观音菩萨命名的景点,如观音岛、中原第一双面观音等。人们还传说关羽、杜甫也曾被漳河风景深深地吸引,所以在今天的鸡公尖、插旗岭、杜甫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美丽传说。

如今,在漳河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风景区更是成为人间的天堂,游客在这里可以寻幽探奇,可以缅怀古人,可以参佛拜神,可以休闲娱乐。古时著名诗人王之焕曾咏诗《宴词》赞叹道:“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总之,如今的风景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画中有山有水,山水中又有画,已经成为南来北往游客的胜地。

风景特色

漳河的美在于水。它清,清流澈透明,晶莹如镜,俯瞰水中,岸边垂柳,水中游鱼,天上飞鸟,水底云天,皆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它柔,柔波微皱,柔若无骨,置身水中,消夏避暑,烦恼全无,抚水作歌,柔情千钟,别有一番风韵。它纯,水质纯净,口感纯正,掬水细口,润喉无声,其味无穷,回肠荡气,茅塞顿开,个中滋味常留心头。

漳河的美在于山。水库两岸青山逶迤,山峦叠翠。远眺群峰,有如丹青巨匠抹在天边的一道水墨画,浓抹淡写,意境深远。步入画中,身临其境,采杜鹃,追野兔,听牧笛横吹,看牛羊相戏,也许你也会揽千古幽情,发万般感慨。

漳河的美在于山、在于水,更在于山水和谐的统一。两岸青山,一河绿水,山俊秀,水柔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库中有130多个孤岛、半岛,有叫的出名字的,也有叫不出名字的,或依山带水,或驮水而出,或苍松挺拔,或果香四溢,各具情态度,风格迥异。

风景区门票

门票:15元

最佳旅游季节

漳河风景区自然景色优美,水文化遗迹多,林深树密,而且气候宜人,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夏可避暑冬可赏雪。

交通

湖北省外的游客可以先到达湖北荆门,到达荆门火车站的游客乘做3路或者1路公交车到达“顺通客运站”,然后站内有到达漳河的客车;到达荆门长途客运站的游客,出长途客运站的门后,向右沿路走大约5分钟就可以到达“顺通客运站”,在站内找到到达漳河的客运车就好了。到海慧中学站坐4路车也可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