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塔克人 |
释义 | 巴塔克人(Battaks)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民族。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和北部山地,大多聚居在多巴湖周围地区。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系原始马来人的后裔。一般身材矮小,皮肤呈暗棕色。使用巴塔克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原有本民族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拼写。根据方言和文化,巴塔克人分 6大支系。1/3的巴塔克人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1/3信基督教;1/3保持万物有灵和巫术信仰。仍保留父系氏族残余。由六、七户人家形成一个村落,有村落会议和首领。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旱稻、玉米、薯类、椰子、咖啡、烟草和橡胶等;饲养牛、马。善纺织、制陶和冶炼;建筑艺术和木刻较发达。20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几个关系密切的种族集团。他们有自己的书面语言,包括几种不同的方言,属南岛(Austronesian, 即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巴塔克人是强大的原始马来民族的後裔。1825年以前,该族相对孤立地生活在苏门答腊托巴(Toba)湖四周的高地上。他们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现在有6个文化区域。认为祖先、植物、动物和无生命的东西都具有灵魂,可以被男巫士所驱使。一度有过食人习俗,但被食者限于罪犯和犯乱伦罪的人。人口约310万人,其中1/3是基督徒,1/3是穆斯林,其馀仍信传统宗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托巴居民大量迁移到东岸以前属于外国投资者的富饶的种植园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