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湛江霞山天主教堂
释义

前言:

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霞山天主教堂位于霞山区绿荫路,又称维多尔天主教堂,巍峨高耸,庄严肃穆,四周花木环绕,是湛江市唯一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国重点教堂之一。

主体建筑前墙外延20米至绿荫路;后墙外延6.8米至围墙;左墙外延6.1米至围墙;右墙外延23米至平房,面积2607.6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沿保护范围线,左、右、后三面各外延20米,前至绿荫路止。法帝入侵湛江后,天主教随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范兰在湛江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教堂,1903年由教会筹资建成。

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尖石塔,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大厅能容纳近千人,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哥特式教堂。1991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属建筑;赤坎修女院(育婴堂)

原址坐落在湛江市赤坎区新华路与大德路交汇处北侧,是霞山天主教堂附属之修女院,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层楼,哥特式门窗,重叠歇山顶。中西合壁,风格独特。建筑面152平方米,后侧有育婴堂。由于城建发展,此建筑物已拆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6:52